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部编版班级:_ 姓名:_1. 课外阅读。蝴蝶泉(明)徐霞客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稍东,其下又有一小树,仍有一小泉,亦漱根而出。二泉汇为方丈之沼,即所溯之上流也。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注释:东向:向东。漱:用水清洗。泉水自树的根部流出,就好像在替树根梳洗一样。可鉴:可以当镜子照。方丈:一丈见方,也就是平方丈。沼:水池。须翅栩然:触须和翅膀都栩栩如生。焕然:光彩夺目的样子。乃已:才停歇
2、。徐霞客游记序(节选)(清)杨名时霞客之游也,升降于危崖绝壑,搜索于蛇龙窟宅。亘古人迹未到之区,不惜捐躯命,多方竭虑以赴之,期于必造其域,必穷其奥而后止。学者之于道也,若覃(tán)思鼓勇,亦如霞客之于山水,则亦何深之不穷,何远之不届?”注释:覃思:深思。何深之不穷,何远之不届:意思是什么样艰深的学问都能穷究,什么样高远的境界都能达到。届:达到。1将蝴蝶泉中写花的句子画上“_”,写蝴蝶的句子画上“”。2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A.“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意思是上面有泉水,从西面冲刷着树干而流出来,清得可以用来照镜子。B.“又有真蝶千万,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
3、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意思是又有成千上万的真蝴蝶,触角和脚相连,从树梢倒挂下来,一串的直到泉水的水面上,各种颜色光彩过目,很好看。3选段二中体现徐霞客游历时遇到各种常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危险,却不畏艰辛、献身科学、奋勇攀登,把这个句子画上“_”。4读两个选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选段一蝴蝶泉中没有真蝴蝶。B.选段二中体现徐霞客坚忍不拔、追根溯源的科学探索精神。C.选段二中以徐霞客的探险比喻“学者之于道”,意思是说学者做学问应该像徐霞客探险一样。2.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学弈 孟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
4、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翻译句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2用“/”线给下面句子断句。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3第一句中“善”字说明什么问题?_4文中刻画的两个学下棋的人,表现有什么不同?_5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怎样一个道理?_3. 阅读芳草地。书戴嵩画牛片段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解释下列加点词。(1)一日曝书画(_) (2)处士笑而然之(_) (3)古语有云(_)2下列句子
5、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戴嵩)一日曝书画 B.(牧童)拊掌大笑 C.(杜处士)不可改也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_4文章最后引用古文的作用是什么?_4. 文言文阅读。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白笑其拙。老媪曰:“但需工夫深!”太白感其意,还卒业。(注释)媪(o):年老的妇女。感:被感动。卒:完成。1解释文中带点的字。方:_欲:_2请你说说“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这句话的意思。_3读了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_5.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注释)讴(u):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这里指唱歌。穷:尽,完,这里指学完。谓:认为,以为。之:代词,指代秦青高超的唱歌技巧。遂辞归:于是就(向秦青)告辞准备回家遂(suì),于是。辞,告辞。弗(fú)止:没有劝阻。饯行于郊衢:在城外大道旁给他用酒食送行。衢(qú),大路。抚节:打着节拍。遏(è):阻止。谢:认错,道歉。反:通“返”,返回。1对“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这句话解释正确的
7、是( )A.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说自己什么都学会了,于是就告辞回家。B.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自己都学会了,于是就告辞回家。2秦青为薛谭饯行,高歌一曲之后,薛谭是怎么做的?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3秦青是一个怎样的人?简要说明理由。_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6. 文言文阅读。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天帝使我长百兽(_)子
8、以为我不信(_)2翻译下列的句子。虎不知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_3全文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的是:_。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竭泽而渔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吕氏春秋(注释)竭:使干涸。薮(su):指野草。田:通“畋”,打猎。1“竭泽而渔”中,“渔”的意思是()。A.捕鱼 B.捕鱼的人 C.谋取,夺取不应得的东西 D.姓2对“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理解正确的是()。A.欺诈作假的手段,即使现在勉强可行,以后就不会再有效果,不是长久之计。B.欺诈作假的手段,虽然
9、现在可用在偷盗上,以后就不会再有效果,不是好办法。C.欺骗作假的手段,即使现在可用在偷盗上,以后就不会再有效果,不是长久之计。D.欺骗作假的手段,虽然现在勉强可行,以后不会再有效果,不是好办法。3从这则成语故事中,我懂得了_的道理。8. 文言文阅读。卧薪尝胆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选自史记(注释)薪(xn):柴草。赦:免除和减轻刑罚。越王勾践反国:公元前494年,吴伐越,大败越。越王勾践夫妇入臣于吴,为吴王夫差养马
10、三年,后被释放回国。坐,同“座”。饮食:吃喝。饮,喝。食,吃。会稽(kuài j)之耻:指越王被吴王困于会稽山,被迫屈膝称臣求和。会稽,山名,在今浙江绍兴。重(chóng)采: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采,通“彩”。折节:谓屈己从人。厚遇:厚待。振贫:救济贫民。振,“账”的本字,救济。吊:哀悼,祭莫。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1)置胆于坐 _(2)饮食亦尝胆也 _(3)衣不重采 _ (4)振贫吊死 _2这篇短文讲了_(填人物)卧薪尝胆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们联想到了孟子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劳其筋骨,饿其体
11、肤,_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女忘会稽之耻邪?_(2)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_4故事主人公为什么要卧薪尝胆?_9. 阅读下面的短文,借助注释,完成练习。狐假虎威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一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日: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予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注释
12、)荆宣王:楚国的国君楚宣王。北方:指我国当时中原一带的各个诸侯小国家。昭奚恤:人名,楚国当时著名的将领。江一:人名,魏国人,很有智谋,当时在楚国做事。长(zhng):长官,做首领的意思。然:就是这个样子,(回答)“对”的意思。1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这段话的意思。“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_2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中“假”的意思是_。这个成语的本意是_,这个成语常用来比_。10. 文言文阅读。鲁人徙越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
13、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屦(jù):麻鞋。缟(go):白绢,鲁人用缟做帽子。履(l):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跣(xin):赤脚。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而欲徙于越(_) (2)或谓之曰(_) (3)以子之所长(_)(_)2翻译下列句子。(1)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_(2)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_3那个人劝阻鲁人徙越的理由是什么?_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_11.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折竹父欲令诸子合群。乃捡取小竹多枝,如其子指数,坚束而令折
14、之。诸子悉力莫折。父乃去束,人授其一,试之皆折。父:“尔能同心合群,如竹之就束,又焉能折?若各自离心,则人人孤立,人之折尔易耳。”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乃拣取小竹多枝(_) 诸子悉力莫折(_) 试之皆折(_)2翻译文中画“ ”的句子。_3写出你在这件事上得到的启示。_12. 阅读理解。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注释)讴:唱歌穷:尽,完 遂:于是 辞:告辞 弗止:没有劝阻 郊衢(qú):城外大道旁 抚节:打着拍节 遏:阻止
15、 谢:道歉 反:通“返”,返回。1给加点的“于”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薛谭学讴于秦青。(_) (2)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_)A往,去,向 B在 C表示比较,相当于“比” D于是2文中表现秦青高超歌唱技艺的语句是:_(找出原句)3从“薛谭乃谢求反。”可以看出薛谭是一个_的人。4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一下这个故事,并说说你看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或启示?_13. 课内阅读。敏而好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选自第八单元25课古人谈读书1按课文内容填空。2请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
16、号)敏( ) 知( ) 厌( ) 诲( )A满足 B聪敏 C同“智”,智慧 D教诲3请你说一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_4选择句子的句式,填写序号。A反问句 B比喻句 C疑问句(1)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_)(2)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_)(3)问渠那得清如许? (_)14. 文言文阅读。动筒问难(选自太平广记)动筒(1)尝于国学(2)中看博士论难(3)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
17、;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4)?几人未着冠?”博士曰:“经传无文。”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5)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6)中大笑。博士无以对。注释:动筒:人名。国学:国子监。本句后面的“博士”指的是国子监的学生。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着冠:成年。岂合:怎么能。 坐:通“座”。1解释下列加点词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_ 达者七十二人:_经传无文:_ 博士无以对:_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1)动筒尝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_(2)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_3本文后面说“坐中大笑”,人们大笑的原因是什么?答:_4请举动筒或博士(任选)角度,谈谈给你的启示。答:_15.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鹬蚌相争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1给下面的汉字注音。_ 曝 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共基础考试题目及答案
- 工程制图考试题及答案6
- 产品研发流程时间线管理模板
- 项目管理任务分解模板WBS工作分解结构法
- 财务定期报告承诺函(7篇)
- 高级法制员考试题及答案
- 质量控制检查表全面指标覆盖
- 初二北京地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宁夏电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美术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 建筑施工现场生活住宿区安全检查表
-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增强班级凝聚力主题班会
- 调试、试运行与移交管理方案
- GB/T 26655-2011蠕墨铸铁件
- 热镀锌钢管技术标准
- 周三多管理学第03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 基础生态学第4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课件
-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头戴显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
- 《电力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规则0大类》(1992年修订版)
- GB∕T 26520-2021 工业氯化钙-行业标准
- 温州医科大学《儿科学》支气管肺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