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大黑山地区矿床远景区综合预测学院 :资源学院学号 :班级 :姓名 : 大黑山地区内生、外生矿床远景区综合预测第一章 前言 大黑山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东部博竹山海拔3000余米,山谷低地海拔一般为1000余米,一般山区海拔在1400m以上。区内水系发育,但多数间歇河,常年河以南盘江为主要河流,山间湖泊和水库较多,基本上能够满足工农业用水的需求。此次工作区地处高原,气候温凉,坝区年平均气温2022,最高可达3940,最低810。山区冬季最低气温为-2.410,常年有霜雪。大黑山地区交通较便利,有铁路与外界相通,区内公路四通八达。在大黑山西南部有双新市、西北部有
2、桥头镇,人文氛围浓厚。 根据已有资料显示,大黑山地区发育多种内生和外生矿产,成矿地质条件成熟,矿产资源丰富。本次实习主要是在工作区已有的地质资料基础之上,通过图文对照和综合分析,提取相关的控矿因素和矿化信息,进而归纳总结工作区内的主要成矿特征和成矿规律。根据成矿规律在大黑山地区矿产地质图上合理选择及圈定成矿远景区范围,并按轻重缓急合理进行远景区级别划分;从而指导进一步找矿。第二章 工作区地质概况1.地层 工作区内沉积岩广泛发育,占总面积的90以上,除震旦纪、志留纪和白垩纪缺失外,其他地层均有出露,其中二叠系、三叠系分布最为广泛,其中二叠系的龙潭组和三叠系的法郎组多为外生矿产铝和锰的主要赋存部位
3、,东岗岭组与铅锌矿有关,永宁组泥灰岩与汞锑矿有关。由区域岩相古地理图可知,铝土矿主要分布在江盘附近,主要沉积环境为滨浅海相,在双新市以东广大地区上二叠统以后地层多被剥蚀。2.岩浆岩 工作区内岩浆侵入活动具有多期性特征,包括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其中,以燕山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燕山期岩浆活动形成黑云母花岗岩和内生矿产钨锡及铅锌矿的关系最为密切。区内侵入岩主要分布在工作区的东南角和西南角。四角山、北炮台岩体绝对年龄经测定为91Ma;白沙冲、牛角寨岩体的绝对年龄经测定为6272Ma。各期侵入体中发育多种副矿物。燕山期各侵入体中副矿物普遍发育,含量最高者为钛铁矿、锆石和凝灰石,其次是独居石和磁铁
4、矿。此外,博竹山岩体出此案含量较高的绿帘石和电气石;四角山岩体具有多量的褐帘石、榍石和黄铁矿;牛角寨。白沙冲岩体发育较多的铌铁矿及萤石。燕山期锆石晶形特征为(110)柱面与(111)锥形组成的聚形。喜马拉雅期侵入体中副矿物也普遍出现,含量较高者为磁铁矿、榍石、锆石、钛铁矿和石榴石,其中第一亚期岩浆岩中还有方铅矿、褐帘石、锆石、铈凝灰石及烧绿石;第二亚期岩石中还有磷钇矿、辉锑矿、金红石及黄铁矿。喜马拉雅期锆石晶形为(110)柱面与(111)锥面组成的聚形。3.构造 工作区处于川滇SN向构造和南岭EW向复杂构造带西缘地区的交接地带。区域构造由于经历了多期变动而极为复杂。EW向和SN向构造自成体系。
5、不同规模及时代的构造控制了相应的地层、岩体及矿产的空间分布。 区域性断裂对热液矿床起着明显的制约作用,不同规模的断裂构造分别起到了导矿、运矿和容矿作用,决定了相应矿床(点)的空间位置。次级断裂、裂隙和层间错动及它们之间的复合交汇处,背斜倾末端的张性裂隙均为有利的成矿部位。4.蚀变 工作区内蚀变类型主要有大理岩化、矽卡岩化和角岩化。其中,大理岩化主要燕山期的花岗岩和三叠系地层的接触带,分布范围比较广泛。矽卡岩化主要在东南角四角山一带燕山期的花岗岩和三叠系中统个旧组白云岩接触带和东南角燕山期花岗岩和寒武系地层接触带,分布范围较小。角岩化主要分布在东南角燕山期花岗岩和寒武系地层接触带,分布范围较小。
6、5.异常 工作区经过自然重砂测量,全出了W、Sn、Hg、Sb、Pb-Zn等矿物的重砂异常。经过地球化学测量测出了Pb、Zn、Mn、Sb、W-Sb-Pb、Sn等金属量异常。6.矿产工作区内已经查明的矿产种类较多,资源丰富。包括主要分布在大坡尖以东的铝土矿、桥头镇附近的锰矿、双新市周边以及博竹山一带的铜矿、铅锌矿和钨锡矿,以及大黑山附近的汞锑矿等。已经发现多个矿床和矿点。第三章 控矿因素分析(一)外生矿产(Al、Mn) 工作区内外生矿产以铝和锰沉积矿床为主,外生矿产的形成和分布主要与地层岩性、岩相古地理因素以及矿床后期的保存条件等因素制约。下面将着重从这三方面来分析外生矿产的控矿因素。1.地层条件
7、根据已有资料,工作区内铝土矿主要赋存在上二叠统的龙潭组内,岩性主要为砂页岩夹煤层,顶部为硅质岩,底部为铝土矿层。大多数铝矿体规模较大,呈透镜状或似层状赋存与龙潭组地层中,矿石成分比较简单。根据已有资料,工作区内锰矿主要赋存在中三叠统的法郎组地层中。通过对已发现的八个锰矿的赋存层位的分析和统计, 锰矿矿床分布可以分成两个区:西区岩性上部为页岩,中部为灰岩含锰灰岩,下部为硅质岩;东区上部为粉细砂岩,中部为泥质粉砂岩,含锰矿层,下部为灰绿、紫红色粉砂岩、泥岩。东西区岩性不同,形成的锰矿石成分亦不相同。锰矿体呈透镜状或似层状赋存与法郎组体层中。2.沉积环境铝土矿的沉积环境主要为海陆交互相和滨浅海沼泽相
8、沉积环境。锰矿沉积环境较为复杂。由于海侵,从东区向西区海水逐渐变深,西区区域内从南向北海水逐渐变深。海侵造成东西区锰矿沉积环境不同:东区为近海岸古海水波动面之下充分氧化且比较动荡的环境;西区从南向北沉积环境从近海岸充分氧化比较动荡的环境向浅海陆棚地带、含氧不足趋向还原且水动力较弱的环境过渡。沉积环境不同,形成的锰矿主要成分不同:东区及西区南部沉积环境相似,形成的锰矿以硬锰矿和软锰矿为主,矿石可见鲕状、豆状结构,层状、块状和条带状构造;西区北部形成的锰矿以碳酸锰为主,多呈似层状,矿石品位较低。3.保存条件由大黑山地区岩相古地理图可知,双新市以东为大面积的剥蚀区,上二叠统之后形成的地层均遭到一定剥
9、蚀,不利于矿床的保存。但铝土矿和锰矿床分布的地带未遭受或遭受弱风化剥蚀作用,矿床保存条件较好。另外,东部地区断裂相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广泛发育,断裂错动及相互切割不利于外生矿床的保存。4.断裂 铝土矿矿床集中产出的区域内发育一系列平行的NW和NE向断裂;锰矿产在NE向与NW向断裂的交汇部位。(二)内生矿产 工作区内内生矿产种类较多,主要有铜矿、铅锌矿、钨锡矿和汞锑矿。内生矿产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地层岩性、岩浆岩和构造等因素的制约。但矿床类型不同,其成因也不同,所以下面着重从以上三方面对不同类型的矿产的控矿因素加以分析。(1)铜矿铜矿产在二叠系玄武岩与灰岩接触带裂隙内,矿体主要呈细脉浸染状,近矿围岩蚀
10、变有绿泥石化、硅化和绢云母化等,矿石为硫化矿石和氧化矿石。1. 地层与铜矿成矿相关的地层主要是三叠系个旧组灰岩。三叠系地层分布范围较广。2.岩浆岩与铜矿相关的岩浆岩主要是二叠系的玄武岩,全区内此类岩体发育较少,主要分布在大黑山附近及西南一部分地区和大龙山。铜矿床形成于岩体与灰岩的接触带,呈细脉浸染状。围岩蚀变有绿泥石化、硅化和绢云母化等,没有发生矽卡岩化,所以没有发生接触交代作用。铜矿的形成是由于玄武质的热液溢流出地表,成矿温度较低,成矿热液充填到裂隙中形成的。3.构造大黑山地区的铜矿体赋存与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裂隙中,矿体受NW和NE向两组裂隙控制。正是由于接触带裂隙发育,为含矿热液的运移提供
11、通道和沉淀空间,才使得含矿热液充填到裂隙中成矿。断裂裂隙为形成铜矿的导矿和容矿构造,控制了矿床的产出部位。(2)铅锌矿铅锌矿为中低温热液矿床,矿体产于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矿体形态复杂多样。矿石成分以方铅矿、闪锌矿和次生矿物为主。1.地层与铅锌矿有关的地层是三叠系个旧组的灰岩白云岩和永宁组泥灰岩以及寒武系白云质灰岩和砂岩等。三叠系的地层分布范围比较广,在全区内均有分布。寒武系地层主要分布在博竹山附近。2.岩浆岩控制铅锌矿形成的岩浆岩主要是燕山期的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花岗岩。工作区内此类岩体主要分布在四角山和博竹山。铅锌矿近矿围岩普遍发育硅化、大理岩化和矽卡岩化。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面积大,形态多
12、不规则。岩浆热液与围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形成以矽卡岩矿床为主的铅锌矿床。3.构造构造与铅锌矿关系比较密切,部分铅锌矿化沿裂隙交代发育形成矽卡岩型铅锌矿床,裂隙为热液的运移提供通道,为接触交代作用的发生提供空间。裂隙控制了矿床的产出部位。(3) 钨锡矿工作区内钨锡矿矽卡岩型和高温热液型两种类型,与地层、岩浆岩和构造关系密切。近矿围岩蚀变为云英岩化。矿体呈脉状、网脉状和似层状等多种形态。1.地层地层与矽卡岩型钨锡矿关系较大,与此类型相关的地层为中上三叠统的灰岩和白云岩以及寒武系白云质灰岩和砂岩等,部分发生大理岩化。该类型地层在全区内分布广泛。一部分钨锡矿体呈似层状产于碳酸盐岩层中。2.岩浆岩两种类型
13、的钨锡矿与岩浆岩关系均比较密切。与钨锡矿有关的岩体主要是喜马拉雅期霞石正长岩和碱性正长岩以及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此类岩体分布在四角山和博竹山一带。一部分矿体赋存与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而形成矽卡岩型钨锡矿,另一部分矿体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与寒武系角岩接触带的花岗岩体内形成高温热液型钨锡矿,矿体呈脉成群出现。3.构造 断裂裂隙为成矿热液的运移提供了通道,为成矿的导矿构造,与矿床的形成关系密切。(3) 汞锑矿 1.地层与汞矿有关的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白的厚层耐火粘土岩及紫色破裂岩、糜棱岩中。与锑矿有关的地层为中三叠统永宁组泥灰岩和中泥盆统坡脚组砂页岩。近矿围岩蚀变为黄铁矿化。2.构造汞锑
14、矿是与裂隙有关的低温热液矿床。一部分锑矿赋存与永宁组泥灰岩层间裂隙中,另一部分锑矿赋存与坡脚组断裂带之中。可见,断裂裂隙为成矿的容矿构造,控制了汞锑矿矿床产出的空间位置。第四章 远景区圈定与说明一、远景区基本性质通过对工作区内控矿因素的分析,在总结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对整个工作区内可能潜在的矿床类型及成矿远景区做了如下划分。共总结了六个级成矿远景区、五个级成矿远景区和两个级成矿远景区,依次编号为1、2、3、4、5、6,1、2、3、4、5,1和2,基本信息如下:(1)级成矿远景区1:铝土矿级成矿远景区,位于铝土矿级远景区位于工作区东北角、大坡尖以东区域,面积约160km²。2:锰矿级成矿
15、远景区,位于工作区西南、莲花山西北及大黑山西南一带,面积约150km²。3:铜矿级成矿远景区,位于大黑山西南一带,附近第三系地层发育,面积约110km²。4:铅锌矿级成矿远景区,位于四角山一带面积约300km²。5:钨锡矿级成矿远景区,位于莲花山四角山一带,面积约300 km²。6:汞锑矿级成矿远景区,位于大黑山一带,面积约200km²。(2)级成矿远景区1:铝土矿级成矿远景区,位于工作区东北角、大坡尖东南区域,面积约90km²。2:锰矿级成矿远景区,位于桥头镇一带,面积约180km²。3:铜矿级成矿远景区,位于新庄坡西北角
16、,面积约200km²。4:铅锌矿级成矿远景区,位于工作区西北,面积约200km²。5:钨锡矿级成矿远景区,位于博竹山一带,面积约140km²。(3)级成矿远景区1:锰矿级成矿远景区,位于大黑山东南及博竹山西北一带,面积约120km²。2:铅锌矿级成矿远景区,位于博竹山一带,面积约140km²。二、远景区圈定依据 外生矿产和内生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不尽相同,根据各种控矿因素的发育情况来划分成矿远景区的级别。(1)级成矿远景区1. 1:铝土矿级成矿远景区1) 该区域有已知铝土矿床,发育一个大中型铝土矿床和两个小型铝土矿床。区域内成矿地质条件相似,故推
17、测在已知矿床附近的其他部位可能潜在其他铝土矿点。2) 该区域大面积发育与铝土矿相关的二叠系龙潭组地层,已知的铝土矿均呈似层状或透镜状赋存与龙潭组地层中,故龙潭组地层的发育为成矿提供了大量的空间。3) 该区域岩性古地理环境为滨浅海相,适宜成矿元素富集沉淀成矿。4) 该区域地层保存较好,未遭受剥蚀,适宜矿床的保存。同时,该区域断裂发育较少,对矿床破坏性较小,有利于矿床的后期保存。2. 2:锰矿级成矿远景区1) 该区域有已知锰矿床,发育一个大中型锰矿床、一个小型锰矿床和两个锰矿点。区域内成矿地质条件相似,故推测在已知矿床附近的其他部位可能潜在其他锰矿点。2) 该区域广泛发育与锰矿成矿相关的三叠系法郎
18、组地层,已知的锰矿均呈似层状或透镜状赋存与法郎组地层中,故法郎组地层的发育为成矿提供了大量的空间。3) 该区域岩相古地理环境相对于工作区东部海水加深,且在该区域内从南到北海水变深。区域以南水深较浅,为近海岸充分氧化的环境,有利于形成以硬锰矿和软锰矿为主的锰矿床。区域以北海水变深,为浅海陆棚地带,含氧不足趋向还原的环境,有利于形成以碳酸锰为主的锰矿床。4) 该区域地层保存条件较好,未遭受剥蚀,适宜矿床的保存。同时,该区域断裂发育较少,对矿床破坏性较小,有利于矿床的后期保存。5) 该区域以南发育大面积的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的岩浆岩体,成矿物质来源呈环形分布,提供充足的成矿物质来源。6) 该区域存在锰
19、金属量异常区(G7),异常区呈狭长状,Mn最高值为4一般值为1,指示该区域锰元素成矿可能性很大。7) 该区域距离双新市不太远,人文条件较好。同时,有铁路贯穿该区域,对后期的勘探开采工作较为有利。3. 3:铜矿级成矿远景区1) 该区域发育与铜矿成矿相关的三叠系灰岩地层。2) 该区域发育与铜矿成矿相关的二叠系玄武岩体,玄武岩体与灰岩的接触面积较大,形态极不规则。已查明的铜矿产在玄武岩体与灰岩的接触带裂隙中,故可以在接触带其他部位寻找铜矿床。3) 该区域断裂裂隙发育,发育NE和NNE向断裂,能为成矿热液的运移提供通道。已查明的铜矿体是成矿热液沿裂隙富集沉淀成,。断裂构造控制了铜矿的空间产出部位,所以
20、可在断裂发育的部位寻找铜矿。4) 该区域有已知的铜矿床,发育两个大中型的铜矿床和一个铜矿点。区域内成矿地质条件相似,故可在其他部位寻找铜矿床。5) 该区域出现两个铜元素重砂异常(B3、B5),其中B5黄铜矿和孔雀石含量为四级(100颗左右),铜元素含量较高,成矿可能性很大。6) 该区域岩浆岩体广泛发育,能提供充足的成矿热液来源。7) 该区域地层未遭受或遭受弱风化剥蚀作用,有利于矿床的后期保存。8) 有铁路贯穿该区域,对矿床后期的勘探开采工作有利。4. 4:铅锌矿级成矿远景区 铅锌矿为中高温热液矿床,在工作区成矿地质条件较好,成矿远景比较好。1) 该区域大面积发育与铅锌矿相关的三叠系个旧组灰岩、
21、白云岩地层。2) 该区域大面积发育与铅锌矿相关的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花岗岩体。花岗岩体和灰岩接触带面积大,形态多不规则,有利于岩浆热液与围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矽卡岩型铅锌矿床3) 该区域断裂裂隙发育,发育NE、NNE和近SN为岩浆热液的运移提供通道,有利于成矿。4) 该区域有已知铅矿床,发育一个大中型铅矿、一个小型铅矿和一个铅矿点。区域内成矿地质条件相似,故可以再其他部位寻找铅锌矿。5) 该区域围岩发生大理岩化,为铅锌矿床典型的围岩蚀变特征,预示该区域有潜在的铅锌矿床。6) 该区域三个铅金属量异常区(G11、G12和G15),Pb最高0.1,指示铅元素有可能成矿。7) 该区域地层未遭受或遭受弱
22、风化剥蚀作用,有利于矿床的后期保存。8) 该区域岩浆岩体广泛发育,能提供充足的成矿热液来源。9) 有铁路贯穿该区域,对矿床后期的勘探开采工作有利。5. 5:钨锡矿级成矿远景区1) 该区域已经查明存在两个大中型锡多金属矿床,区域内成矿地质条件相似,故发育潜在矿体的可能性很大。2) 该区域大面积出露与钨锡矿成矿相关的中上三叠统地层,岩性为灰岩和白云岩,易发生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矽卡岩型钨锡矿,部分地层经浅变质作用发生大理岩化和角岩化。3) 该区域内岩浆发生多期次侵位活动,形成燕山期中粒黑云母花岗岩以及喜马拉雅期细粒花岗岩、霞石正长岩和碱性正长岩等多种岩浆岩体。岩体面积较大,与围岩接触带形态多不规则,接
23、触带大面积发生大理岩化和少量的矽卡岩化。已查明的钨锡矿均分布于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型和中高温热液型钨锡矿,故该区域成矿可能性很大,可推测在接触带别的部位也有可能发育钨锡矿。4) 该区域内发育多个NE和NNE向断裂构造,能为热液运移提供通道。5) 该区域形成两个大范围的锡金属量异常(G12、G16),G16异常区延伸较远面积较大,Sn最高0.10.2,可能潜在大中型钨锡矿。6) 该区域未遭受或遭受弱变质作用,有利于矿床的后期保存。7) 该区域岩浆岩体广泛发育,能提供充足的成矿热液来源。8) 该区域离双新市很近,人文条件很好,有铁路贯穿该区域,对矿床后期的勘探开采工作较为有利。6. 6:
24、汞锑矿级成矿远景区 工作区内与汞锑矿成矿相关的地层岩性较少,相对而言,汞锑矿成矿地质条件不好。1) 该区域已经查明存在汞锑矿,发育一个汞矿点和一个锑矿点。在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下,在该区域其他部位应该也有潜在的汞锑矿。这也遵从就矿找矿原理。2) 该区域出露与汞锑矿成矿相关的地层。其中,与汞矿相关的龙潭组粘土岩、破裂岩和糜棱岩发育较少,与锑矿相关的永宁组泥灰岩出露较多。3) 该区域内发育NE、NNE和NW向断裂,能为热液的运移提供通道。同时,断裂裂隙发育,为矿质的沉淀提供了空间,发生热液充填作用,形成充填汞锑矿床。4) 该区域内出现多个汞锑重砂异常(B2、B4),其中B4辰砂含量20100颗,指示
25、汞锑元素可能成矿。5) 该区域内出现多个汞锑金属量异常(G5、G6、G8和G9),指示汞锑元素可能成矿。(2)级成矿远景区1. 1:铝土矿级成矿远景区。1) 该区域有已知铝土矿床,发育两个小型铝土矿床,区域内成矿地质条件相似,故推测在已知矿床附近的其他部位可能潜在其他铝土矿点。2) 该区域发育与铝土矿相关的二叠系龙潭组地层。已知的铝土矿均呈似层状或透镜状赋存与龙潭组地层中,故龙潭组地层的发育为成矿提供了大量的空间。3) 该区域岩性古地理环境为滨浅海相,适宜成矿元素富集沉淀成矿。4) 该区域地层保存较好,未遭受剥蚀,适宜矿床的保存。同时,该区域断裂发育较少,对矿床破坏性较小。所以该区域对矿床后期
26、保存条件较好。2. 2:锰矿级成矿远景区1) 该区域有已知锰矿点,发育多个锰矿点。区域内成矿地质条件相似,故推测在已知矿床附近的其他部位可能潜在其他锰矿点。2) 该区域存在大面积与锰矿相关的三叠系法郎组地层。已知的锰矿均呈似层状或透镜状赋存与法郎组地层中,故法郎组地层的发育为成矿提供了大量的空间。3) 该区域岩相古地理环境为浅海陆棚地带,适宜于锰元素富集沉淀成矿,由于含氧不足趋向还原,故可以形成以碳酸锰为主的锰矿床。4) 该区域地层保存条件较好,未遭受剥蚀,适宜矿床的保存。同时,该区域断裂发育较少,对矿床破坏性较小。所以该区域对矿床后期保存条件较好。5) 该区域存在锰金属量异常区(G4),Mn
27、最高1.5、一般0.50.6,锰元素含量比较高,可能形成小型锰矿。6) 该区域位于桥头镇周边,人文条件较好。同时,有铁路贯穿该区域,对后期的勘探开采工作较为有利。3. 3:铜矿级成矿远景区1) 该区域发育与铜矿成矿相关的三叠系灰岩地层。2) 该区域发育与铜矿成矿相关的二叠系玄武岩体。玄武岩体与灰岩的接触面积较大,形态极不规则。已查明的铜矿产在玄武岩体与灰岩的接触带裂隙中,故可以在接触带其他部位寻找铜矿床。3) 该区域岩体与围岩接触带断裂裂隙发育,NE、NNE和NNW向,能为成矿热液的运移提供通道和沉淀空间,使铜元素在灰岩与玄武岩体的接触带富集沉淀成矿。4) 该区域地层未遭受或遭受弱风化剥蚀作用
28、,有利于矿床的后期保存。5) 有铁路贯穿该区域,对矿床后期的勘探开采工作有利。4. 4:铅锌矿级成矿远景区1) 该区域发育与铅锌矿成矿相关的灰岩和白云岩地层。2) 该区域断裂裂隙发育,发育NE、NNE和NNW向断裂,为岩浆热液的运移提供通道和沉淀空间,有利于成矿。3) 该区域有已知铅矿床,发育一个大中型铅锌矿,在已知的铅锌矿附近可能潜在其他铅锌矿床。4) 该区域有两个铅锌金属量异常区(G1和G3),Zn最高值为1、Pb最高值为0.04,指示铅锌元素可能成矿。5) 该区域有一个铅锌重砂异常区,Pb含量高,指示铅锌元素可能成矿。6) 该区域附近有铁路通过,为后期勘探开采工作带来便利。5. 5:钨锡
29、矿级成矿远景区1) 该区域已经查明存在两个小型钨锡矿,区域成矿背景相似,可能有潜在的钨锡矿。2) 该区域出露与钨锡矿成矿相关的寒武系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和砂页岩以及泥盆纪灰岩和泥灰岩等,部分寒武系地层发生了轻变质作用发生角岩化。3) 该区域发育燕山期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岩体面积较大,岩体为围岩接触带形态极不规则,接触带发生角岩化和大理岩化。已经查明的矿体大多产于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矿体呈脉成群出现,故该区域成矿可能性较大。4) 该区域内发育多个NE和NNE向断裂构造,能为热液运移提供通道。5) 该区域形成两个钨重砂异常以及一个锡重砂异常和一个锡金属量异常,但异常范围较小。(3)级成矿远景区
30、1. 1:锰矿级成矿远景区1) 该区域有已知锰矿床,发育一个小型锰矿床。2) 该区域广泛与锰矿成矿相关的三叠系法郎组地层。区域内成矿地质条件相似,可在其他部位寻找锰矿点。3) 该区域岩相古地理环境为浅海陆棚地带,适宜于锰元素富集沉淀成矿,由于含氧不足趋向还原,故形成以碳酸锰为主的锰矿床。4) 该区域遭受到一定程度的风化剥蚀作用,地层遭到破坏,对矿床后期保存有些许影响。2. 2:铅锌矿级成矿远景区1) 该区域发育有铅锌矿相关的寒武系地层。2) 该区域大面积发育与铅锌矿相关的燕山期花岗岩体。花岗岩体和寒武系地层接触带面积大,形态多不规则,有利于岩浆热液矿床的形成。3) 该区域断裂裂隙发育,发育NE
31、、NNE和NW向断裂,为岩浆热液的运移提供通道,有利于成矿。4) 该区域有已知铅矿床,发育一个铅矿点,可以在已知矿点附近寻找其他铅锌矿。5) 该区域围岩发生大理岩化和角岩化,均为铅锌矿床典型的围岩蚀变特征,预示该区域有潜在的铅锌矿床。6) 该区域两个铅重砂异常区,但异常范围较小,可指示铅元素有可能成矿。第五章 问题及建议一、存在的问题 1.工作区内断裂构造错综复杂,断裂数量多但性质不明,弄不清哪些构造是成矿前、成矿期或成矿后构造,致使对构造与成矿有利还是有害的定位不够准确。如工作区内,有些矿床产于构造交会部位,那其他构造交汇部位是否有矿就不得而知。另外,已知的断裂构造资料无法体现次级断裂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2.根据已知的地质图,岩浆岩体主要分布与工作区的东南和西南角,还有小面积的二叠系玄武岩分布于西北角和大黑山中部一带。那么岩浆到底是怎样运移以至于形成了上述的岩体分布形式。 3.大黑山地区的岩性古地理图的比例尺没有给出,以至于不能结合地质图分析哪些区域是剥蚀区哪些区域未遭受剥蚀。 4.褶皱对成矿的制约未能体现出来。 5.没有提供工作区内的物探和化探资料。对于小比例尺成矿远景区的圈定,化探异常能起到至关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北京市朝阳区初三英语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四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苏课新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 心理学记忆方法
- 呼吸衰竭护理评估
- 计算机毕业设计答辩
- 手术相关流程宣教
- 酒店员工晋升培训
- 国内展示设计案例分析
- 营养与膳食指导
- 2025年德州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
- 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综合训练试题(解析卷)
-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逻辑(综合)模拟试卷4
- 油气管道安全培训课件
- 2.1.4大气的水平运动课件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
- 2024年河西学院公开招聘辅导员笔试题含答案
- 骨科PDCA持续质量改进
- ST易购:长沙家乐福超市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项目资产评估报告
- 车辆应急安全培训课件
- 铝合金熔铸安全培训课件
- 家具制造业2025年原材料价格波动对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影响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