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教材提纲(新版)_第1页
深圳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教材提纲(新版)_第2页
深圳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教材提纲(新版)_第3页
深圳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教材提纲(新版)_第4页
深圳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教材提纲(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第一节 安全生产形势 P1一、 国家安全生产现状与形式:三项行动 三项建设 问题 P1-2二、深圳安全生产现状与形势: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成效P2-4“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相关指标进展情况P5第二节 安全生产方针P8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来历 内涵 三非:非常建设、非法生产、非常经营;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作业; 三超:生产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运输企业超载、超限、超负荷P8-9第三节 安全生产理念和概念P10 一、安全生产观:安全第一的哲学观;尊重人的情况观;安全就是效益的经济观;预防为主的科学观(采用超前管理

2、、预期型管理的方法:变纵向单因素管理为横向综合管理;变事后处理为预先分析;变事故管理为隐患管理;变管理的对象为管理的动力;变静态被动管理为动态主动管理,实现本质安全化) 二、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安全:社会公众可以接受的危险度; 事故:人们在一个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导致该行动暂时或永久中止的意外事件;危险:材料、物品、系统、工艺过程、设施或场所对人发生的不期望的后果超过了人们的心理随能力 风险:某一有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组合 P11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P11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导致疾病(含职业病)的或能对物造成慢性损

3、坏的因素 P11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P1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的法律。规定,或因其它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P11安全管理:是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主要运用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方法和手段,分析和研究各种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组织上和管理上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和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P11风险管理:对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采取对应措施将其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P11一般通过风

4、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驾驭、风险监控等一系列活动来防止风险范围的管理P11第二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P12第一节 安全生产法规的性质与作用P12 一、安全生产法规的概念:P12广义:关于安全生产技术、安全工程、工业卫生工程、生产合同、工作保险、职业技术培训、工会组织和民主管理等方面的法规;P12狭义:职业卫生规程;对女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的特别规定;关于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休假制度的规定;关于劳动保护的组织和管理制度的规定P12安全生产法规是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集中表现,是上升为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一种行为准则P12二、安全生产法规是国家法规体系的一部分,它具有法的一般特征P13特点:保护的对

5、象是劳动者、生产经营人员、生产资料和国家财产;具有强制性的特征;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政策性特点又有科学技术性特点P13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P13安全生产工作最基本任务之一是进行法制建设P13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性质与作用:P141、确保广大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2、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化管理;3、指导用人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推动经济发展P144、保证用人单位经济效益的实现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5、对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促进作用P15第二节 安全生产法规体系据统计,建国来颁布并在用的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主要法律法规约300余项,内

6、容包括综合类、安全卫生类、三同时类、伤亡事故类、发工和未成年保护类、职业培训考核类、特种设备类、防护用品类和检测检验类。其中以法律的形式出现,对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由九大方面内容构成:一、宪法:第42条规定: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P16第43条规定:有休息的权利。P16第48条规定: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P16二、刑法P16三、有关安全生产的专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海上交通安全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P16四、安全生产相关法P16五、安全生产行政法规P16六、各部委发布的有关

7、安全生产的规范性文件P17七、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P17八、安全生产标准P17九、国际公约P17第三节 安全生产法律责任形式P18法律责任分为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违宪责任,生产安全事故所涉及的法律责任是前三种。P18一、追究法律责任的原则:P181、因果原则;2、责任法定原则;3、公正原则;4、及时、违法必究原则P19二、行政责任:行为人因违反行政管理法规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P19行政责任分职务过错责任和行政过错责任,前者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中因滥用职权或违法失职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后者指行政管理相对人因违反行政管理法规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P19行政制裁方式:

8、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P19国家工作人员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八种P19企业职工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七种,并可给予一定的罚款P20行政处罚的各类:警告、通报批评、限期改正等申诫罚P20 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停建、关闭、吊销营业执照、取消资格、除名等行为罚P20 罚款、没收财产等财产罚P20三、民事责任:行为人违反自己的民事义务或侵犯他人的民事权利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P20民事责任主要表现为财产责任,并带有明显的补偿性质。P20连带民事责任:指由于甲方的行为过错而导致乙方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

9、财产损失,甲方要连带与乙方一起承担民事责任。安全生产法第79条规定,中介机构在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服务工作中,由于自己的过错导致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应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第86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导致发生生产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与承包方、承租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P20四、刑事责任:指行为人实施了刑事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由于刑事违法的违法性质最严重,故刑事责任也最为严厉。在我国,认定和追究刑事责任主体只能是国家审判机关即各级人民法院,承担刑事责任的主体只能是刑事违法

10、者本人P21刑法规定中,与安全事故罪有关的犯罪主要有:1、危害公共安全罪;2、渎职罪 3、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4、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P21第四节 我国主要安全法规内容简介P22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1、重大责任事故罪:刑法第134条修改为: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造成其它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P23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造成其它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P23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犯罪客体是人的生命和健康;犯罪主体是工厂、矿山、

11、建筑企业或其它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及从业人员;主观要件表现为过失。客观要件实施了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强令他人冒险违章作业的违法行为。P232、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刑法(修正案)第135条修改为: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P23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犯罪客体是人均生命健康;犯罪主体。客观要件是实施了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的违法行为,因而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P233、危险物品肇事罪:刑法

12、第136条规定: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存储、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P244、重大工程安全事故罪:刑法137条规定: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P24犯罪主体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P245、重大教育设施安全事故罪P246、消防责任事故罪P2410、玩忽职守罪:刑法397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机

13、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P2611、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及其有关工作人员构成犯罪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刑法229条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犯前款罪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P2612、伪造、变造、买卖安全生产事项行政许可证书的刑事责任:安全生产法54条。根据刑法280第一款规定。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情

14、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P27二、劳动法中有关职业安全卫生的内容劳动法1995年5月1日起施行。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P27劳动者享有的权利:P27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3、休息休假的权利;4、获得职业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6、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P27用人单位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职责:P27劳动法53条: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职业安全卫生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P27职业安全

15、卫生设施指安全技术方面的设施、劳动卫生方面的设施、生产性辅助设施(如女卫生间、更衣室、饮水设施等)P27国家规定的标准:指行政主管部门(经贸委)和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一系列技术标准。P27劳动法54条: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者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P28 劳动法55条: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范围:1、电工作业;2、锅炉司炉;3、压力容器操作;4、起重机械作业;5、爆破作业;6、金属焊接与气割作业; 7 、煤矿井下瓦斯检验;8、机动车辆驾驶;9、机动船舶驾驶与轮机操作;10、建筑登

16、高架设作业等。 P28劳动法56条: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P28三、职业病防治法(200251施行)7章共90条。P29职业病防治采取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P29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活和使用。P29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P301、消防法修订的背景:1998年9月1日施行,于2008年10月28日审议修订通过,并于2009年5月1日正式全面实施。2、

17、消防法的九大变化:P3032提出了新的消防工作原则。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单位的消防设施必须每年至少检测一次限期整改不再是处罚的前置条件消防建审、验收的许可调整。改成许可和备案相结合的原则应急救援成消防队伍法定职责赋予派出所消防管理职责消防违法将面临重罚。修订后的消防法不仅取消了处罚前“限期整改”的前置条件,还明确了罚款幅度,最高罚款数额从10万元调整到30万元新增15条消防违法行为并调整了行政处罚种类3、新消防工作原则:新修订消防法最亮点。在总则中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

18、,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确定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新的消防工作原则。政府、部门、单位、公民都是消防工作的主体,共同构筑消防安全工作格局。P338、单位消防安全责任P35任何单位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P35机关、团体、企事业等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P35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履行单位消防安全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特殊消防安全职责:P36A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b建立消防档案c实行每日防火巡查d对职工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P36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

19、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P36任何单位不得损坏、挪用或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P36任何单位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P369、公民的权利和义务P3618、对下列行为,经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强制执行,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P41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P41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占用防火间距的P41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或有其他妨碍消防车通行行为的P41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

20、灭火救援障碍物的P4121、新增十五类消防违法行为P4222、相关法律责任(罚款金额)P4244生产、存储、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或未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5000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P43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处罚:P43五、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各地政府一把手是本地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本地区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执行“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P45六、安全生产法的主要内容:7章97条 。确立了通过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 P46三大目标: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保护国家财产安全,促进

21、社会经济发展P46五方运行机制五方结构:政府监督与指导、企业实施与保障、员工权益与自律、社会监督与参与、中介支持与服务P47两结合监管体制:国家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各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专项监管相结合的体制。P47七项基本法律:P47四个责任对象:政府、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中介机构P47三套对策体系:事前预防对策体系、事中应急救援体系、事后处理对策系统P47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六项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P48从业人员八大权利:知

22、情权;建议权;批评、检举、控告权;拒绝权;紧急避险权;依法向本单位提出要求赔偿的权利;获得劳动防护服用品的权利;危险报告义务P48四种监督方式:工会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公众举报监督;社区报告监督P48安全监管部门的三大职权:现场调查取证权;现场处理权;查封、扣押行政强制措施权。15日内作出决定P49安全监管部门及监督检查人员的五项义务:P49一禁止收取费用;二禁止要求被审查单位购买指定产品;三必须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的原则;四监督检查时必须出示有效的执法证件;五对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业务秘密尽到保密义务。P49安全生产法明确政府、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和中介机构可能的38种违法行为,其

23、中从业人员2种P49深圳市工贸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P49第四条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P50第七条 企业应当建立下列安全制度:P50第八条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履行下列职责P50第九条 企业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具体组织开展有关工作,对企业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P51企业其他负责人对各自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P51第十条 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对企业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管理。企业未设立安全管理机构的,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P51企业的安安全生产管理

24、机构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P51第十八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活动的人员,其它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种种作业人员应当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考核合格后,取安安全资格证书。第三章 安全管理基本知识P53第一节 企业安全组织体系一 安全管理基本认识P53安全管理指以国家的法律、规定和技术标准为依据,采取各种手段,对企业生产的安全状况,实施有效制约的一切活动。安全管理的内容: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工业卫生管理安全管理的手段:行政手段、法制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P53企业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企业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是

25、企业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它是调整经营者和劳动者关系的重要内容,是生产经营的保证,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P5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是企业生产客观条件的需要。P53企业的职业安全卫生状况由人、物(设备)和管理三个因素决定P53人的素质是职业卫生安全的最重要保证P53设备安全条件不尽人意,难以实现设备的“本质安全”P53二 安全管理的对象及原则P54在宏观上,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人们只有三种对策:工程技术对策、安全教育对策和安全管理对策P54安全生产系统四要素:生产的人员;生产的设备和环境;生产的动力和能量;管理的信息和资料五大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原则:P541、 生产与安全统一的原则,即管生产必须管

26、安全原则;2、三同时原则;3、五同时原则;4、三同步原则;5、四不放过原则安全管理中采取否决票原则P54决策层:企业法人及厂长(经理、领导班子),起决策、指挥作用P55管理层:车间及职能部门,对企业安全进行日常管理。操作层:一线操作人员。操作层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环节P56第二节 企业日常安全管理措施P56一、综合安全管理措施P561、重大危险的安全管理P56重大危险:指事故易发,或事故一旦发生后果特别严重或者两种情况兼而有之。包括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P56重大危险源:指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量的设备设施。P56重大事故隐患:10人以上人员死亡,或5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P57经

27、市安全生产行政部门确认为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接到通知后,应当于30日内编写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P57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难以治理的,应当制定预防事故的方案和应急预案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对在短期内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企业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迅速上报企业主管部门、重大事故隐患有关部门 。P57重大事故隐患治理资金由隐患所在单位筹集。P572、特种作业人员和设备安全管理P57特种作业: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或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范围由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

28、核管理规定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包括电工、焊接与热切割、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煤矿与安全、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石油天燃气安全作业、冶金(有色)生产安全、危险化学品作业、烟花爆竹安全作业P57劳动法55条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P57特种作业人员:18岁,初中以上文化,身体健康,并经有资格的培训单位进行培训考核取得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核发的操作证。P58离开特种岗位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试。退休(职)的特种作业人员,由所有单位收缴其操作证,并报发证部门注销。P583、厂内运输安全管理:车辆驾驶人员需参加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

29、门组织的考核,取得厂矿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证P584、有害作业分级管理分级管理理论的来源P59分级管理的作用:5个等级(0级危害岗位(安全作业)一级危害(轻度危害)二级(中度)三级(重度)四级(极重度危害)P59根据我国当前国民经济状况,没有能力对所有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全部进行治理,劳动部1996年作出规定:要消灭四级危害岗位。分级标准:是为劳动监察提供劳动条件进行定性定量综合评价的一种宏观的管理标准。P595、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制度:P606、职业安全卫生检查制度:检查内容: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安全设施等方面P607、安全生产奖惩制度P608、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P60

30、9、个体防护用品规定:P6110、建设项目(工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三同时。,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实施安全卫生“三同时”负全面责任。P61二、现场安全管理方法P611、安全操作程式管理:在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修、检修(查)、改造等过程中,根据技术的规则,制定程式化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程序,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和遵守。P622、危险工作申请、审批制度P623、职业安全卫生设施与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包括:劳动安全方面的设施;劳动卫生方面的设施;生产性辅助设施P624、安全巡检“挂牌制”P625、现场“定置管理”:对现场人员的行动进行限制性管理,分三种区域:红色禁止区域;黄色警告区域;绿色安全区

31、域6、现场“三点控制”: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P637、防电气误操作“五步操作法”周密检查、认真填票、实行双监、模拟操作、口令操作P638、检修“ABC”管理法:P63三级管理控制:公司控制大修项目A类(重点管理项目);厂控项目B类(一般管理项目);车间控制项目C类(次要管理项目)三把关:项目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公司安全执法队P639、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管理: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10、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管理:P63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精神紧张,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P64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P64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P

32、6411、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自然环境;厂房建筑或布置不合理;由不合理生产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P6412、“5S”活动:P6413、八查八提高模式:查领导思想;查违章;查现场隐患;查易燃易爆危险点;查危险品保管;查防火管理;查事故处理;查安全生产宣传P6414、生产班组安全活动模式:时间、人员、地点“三落实”P6515、三负责制:向上级负责,向职工负责、向自己负责P65三、企业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P651、企业安全规章是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在企业的延伸P652、安全规章是安全生产经验教训的总结P653、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P66四、企业安全检查P66日常检查包括:班组检查(每班进行,分班前和生产中的安

33、全检查)、P66车间检查(车间重点危险部位)和厂级检查(五查)P67除日常检查外,还有季节性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P67一般来说,企业要重点抓好几类员工的安全教育:P68第一类新员工(三级教育)P68第二类: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P69第三节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模式P70模式:是事物或过程系统化、规范化的体系,它能简洁、明确的反映事物或过程的规律,因素及其关系,是系统科学的重要方法。安全管理模式:是包括安全目标、方针、原则、方法、措施等的综合安全管理体系。特征:抓住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关键性矛盾和问题;提倡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思想P70一、宏观、综合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P701、国家宏观安全

34、生产管理体制P7020世纪后期,我国推行的是“企业负责、国家监管、行业管理、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P70建立政府企业职工三方原则P702、以“人为中心”的企业安全管理模式:“三不伤害”活动P713、以“管理为中心”的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四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五项标准: 七大体系P714、企业综合性安全管理模式:把企业的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治安、环保等专业,进行综合管理,P725、事后型与预防型的管理模式P72事后型:事故或灾难发生调查原因分析主要原因提出整改对策实施对策进行评价新的对策P72预防型:提出安全或减灾目标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主要问题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方案评价新

35、的目标二、现代企业的系统化安全管理模式1、HSE管理模式(健康安全环境)P722、OHSMS管理模式(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我国国家经贸委1999年10月发布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P74特征:系统性;进行性;动态性;预防性;全过程控制特征;综合管理与一体化特征;功能特征。P75PDCA:P方针、目标、计划D职责、运行、实施C监测、检查、审核A评审、纠正P75第四节 企业现代安全管理方法一、全面安全管理P78四全:全员、全面(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安全管理。“四全”的基本精神是人人、处处、事事、时时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P78二、安全目标管理法:过程:科学制定目标,合理分解目标,有效实

36、施目标。其中的环节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是科学制定目标。P78三、无隐患管理P78四、行为抽样技术P78五、安全经济技术方法P78六、安全管理的计算机应用P791、安全信息数据库管理P792、安全分析与决策P803、安全设施及装置的适时控制P804、安全文字处理P805.安全管理多媒体P80第四章 安全生产专业技术P81第一节 机械安全技术在机械工业中机械性伤害事故在全部事故总数的70%左右机械设备运行时对人体或产生机械性伤害危险的部位,称为机械设备的危险区域,简称危区。危区有正常运行危区与故障危区P81一、加工类机械的安全管理(分热加工(锻造机械、铸造机械)和冷加工(金属切削机床、冲剪压设备)1、

37、金属切削机床的主要危险特点:P814、金属切削机床的管理检查内容P821)防护罩、盖、栏等应完备、可靠P822)夹具与卡具防松动或脱落装置应完好P823)磨床砂轮合格,旋转时无明显晃动P834)各种限位、联锁等保护装置和操作手柄、开关灵敏可靠P835)机床保护接地线连接规范、可靠P846)机床照明符合要求P847)机床电器箱柜与线路符合要求P848)机床有清除切屑的专用工具P849)操作人员防护穿戴符合要求,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P84二、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P84分:简单动作(只能完成起升和降落动作)和复杂动作(起重设备具有三个以上的运动机构,如桥架式起重机、臂架式起重机)P84主要伤害:吊物

38、坠落、吊物挤撞、高处坠落、触电、绳索绞碾、吊车倾翻、上下吊车或检修中意外P84事故原因除操作人员违章作业与维修管理不善外,多数因钢丝绳、滑轮、吊钩、制动器及各类安全防护装置的损坏等造成的P84851、选购管理:起重机械的制造必须先取得所在地区省级安全技术部门安全认可,安全认可每三年复审一次。P852、安装维修管理:先取得省级安全技术部门申请安全认可,并取得安全认可证书,证书有效期三年P853、使用运行管理: P851)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章制度P862)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P863)起重机械使用运行检查制度:每年、每月、每日检查要求P866)司机的安全要求P897)安全防护装置必须安全可靠(电气

39、保护装置/各类防护罩、盖、栏、护板等完备可靠/安全标志与消防器材配备齐全/各种信号装置与照明设施应符合规定P9091)起重机械的安全检验分为产品出厂安全监督检验,在用起重机械的定期安全监督检验(2年)P9192三、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汽车、叉车、铲车、电瓶车、手推车):P932、车辆运货时应采取的安全措施P94不能超载,货物堆放均匀、牢固,装货后的高度离地面不得超过4米,伸出车箱前后的总长不能超过2米。进入易燃易爆场所作业的车辆必须具有防爆措施,排气应安装火星熄灭器。P943、厂内道路应符合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的要求P94主次干道最大纵坡度一般不应大于8%,经常运输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专用

40、道路最大纵坡度不应大于6%。P94厂内汽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15km/h,叉车不得超过5km/h,电瓶车不过超过10km/h P945、建立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制度P94应逐台建立安全技术管理档案,车辆出厂的技术文件和产品合格证;使用、维护、修理和自检记录;安全技术检验报告;车辆事故记录。P9495第二节 电气安全技术P95一、电气前危害与触电事故预防措施P95电气危害: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对物体的损害;对环境的干扰和污染;引起二次事故P95电气事故对人体可能造成电伤(外伤)和电击。P95电伤是对人体外表造成局部伤害,如电弧烧伤,熔化的金属渗入皮肤等P95电击时,电流通过人体内部,造成人体内部组织

41、破坏,使人出现痉挛、呼吸困难、心脏停跳、甚至造成死亡P96人体触电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状况P961)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2)通电时间的长短;3)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4)电流种类:5)人体状况、性别、年龄、健康状况P961、直接接触预防措施P961)绝缘法:绝缘指把带电体用绝缘材料(电工绝缘材料指电阴率106M欧 以上的材料)封闭起来)P962)屏护法:屏护是当电气绝缘不足或绝缘材料强度不够时,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把带电体隔开,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P963)安全距离法:电气安全距离指人体、物体等接近带电体而不发生危险的安全可靠距离。P974)安全电压法:我国标准规定安全电压的限值为

42、50V(交流)P97国标规定了5个等级安全电压额定值:42、36、24、12、6,后三个可裸露P972、间接防护技术措施P99自动切断供电的防护(如采用TN系统);电气隔离、加强绝缘(双重绝缘)和不导电环境等。P994)漏电保护法:原理:电气设备漏电时,将出现异常的电流和电压信号,即剩余电流和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P101漏电保护装置就是通过检测机构取得这两种异常信号,经过中间机构的转换和传递,然后促使机构动作,并通过开关设备断开电源5)加强绝缘法P101二、电气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的安全管理1、接地制式、接地装置连接要规范P102接地体顶面埋没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但不应小于0.6M,在地下不得采用

43、裸铝导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P1032、重复接地布设应正确合理:车间周长超过400M者,每200M应重复连接一次。P1033、加强对接地装置的检查与管理P1042)定期对接地装置电阻的检测:低压电力网中电源系统工作接地电阻不超过4欧;低压线路每处重复接地电阻不超过10欧;电力设备接地电阻不超过4欧;P1043)接地装置标识要明晰:明敷接地PE(接地线)干线的表面应涂以用15100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P104二)漏电保护器的安全管理P104105三)防雷装置的安全管理P1071、防雷装置:根据不同保护对象,对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侵入波均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1)直击雷保护措施:

44、避雷针;避雷电;避雷带、避雷网2)雷电感应的防护措施:为防止雷电感应产生的高压,应将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结构钢筋予以接地。为防止平行管道感应,应接一定间距用金属线跨接。3)雷电侵入波的防护措施:阀型避雷针、保护间隙法、管型避雷器。P108防雷接地阻值一般要求不超过10欧P109四)静电事故预防管理:接触分离起电是最常见的静电起电方式。P109防止静电积累的预防措施:P1101)工艺控制法;2)自然泄漏法(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可防止静电大量积累)3)静电中和法;4)防静电接地法P110三、危险生产场所电气设备危险预防:P111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属于触电危险性大的环境:P11

45、11)潮湿(相对湿度大于75%)2)有导电性粉尘;3)金属占有系数大于20%;4)火热、高温气候;5)有导电性地板;6)人既有与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触的可能,又有与其它导电性物质同时接触的可能。P111触电危险特别大的环境:1)特别潮湿(相对湿度接近100%);2)有腐蚀性气体等的环境,如铸造车间、锅炉房、酸洗车间、电镀车间等;3)有爆炸危险的环境P111防爆电气设备结构性能表P112易燃易爆场所与高温作业场所的预防措施P113第三节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P113一、锅炉的安全管理:P113锅炉是一种通过燃烧、热能传递,而产生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的重要动力设备,是承受高温、高压、具有爆炸危险

46、的特种设备。P113一)锅炉分类、性能指标及安全附件P1131231、锅炉性能参数:1)蒸发量(常用的单位kg/h,t/h);2)工作压力;3)蒸汽温度2、锅炉类型:接蒸汽压力可分:低压锅炉;中压锅炉;次高压锅炉;高压锅炉;超高压锅炉;亚临界压力锅炉、临界压力锅炉。P1143、锅炉的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表、高低水位警报器、排污装置、防爆门等。前三者通常称为锅炉的“三大安全附件”二)锅炉事故危险:P1161)爆炸事故危险(炉膛或受压元件(锅筒);2)缺水事故危险(轻微缺水时,可缓慢向炉内进水。严重缺水时,应采取紧急停炉措施,使锅炉缓慢冷却);3)满水事故危险P1163、锅炉上的安全附件

47、应齐全、灵敏、可靠P1171)安全阀的要求P117119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阀每年应检验一次。应定期(每周不少于一次)对安全阀手动或自动放汽,以防阀芯与阀座粘连。P1182)压力表的安全要求P1183水位表的安全要求:水位表玻璃平板(管)的下部可见边缘,应比最低安全水位至少低25MM;水位表玻璃平板(管)的上部可见边缘,应比最高安全水位至少高25MM2、做好锅炉的维修保养:P119 当锅炉运行中出现危及安全而被迫立即停炉称紧急停炉。应紧急停炉的情况P120冷炉烘烤时间一般为:小型锅炉不少于3天;较大锅炉不少于7天P120运行锅炉每2年进行一次锅炉内外部检验。P121二、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P123也

48、称受压容器,指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不含液体静压力)P123按压力高低不同可分:低压容器、中压容器、高压容器、超高压容器P123压力容器管理分类P124压力容器破坏失效形式P126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外部检查,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每六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验。P128三、气瓶的安全管理P128129是一种特殊的压力容器,主要指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气瓶。对耐压试验要求高,为设计压力的1.5倍。P128气瓶应存储于气瓶专用库内,库房应符合有关规定,库房门口应有醒目的安全标志P129库房应远离热源,严禁明火P129空、实瓶应分开放置,有明显的标记并保持间距1.5M以上。且防倾倒措施

49、可靠。P129作业现场气瓶同一地点放置数量不应超过5瓶;若超过5瓶,但不超过20瓶时,应有防火防爆措施;超过20瓶以上时,必须设置二级瓶库(耐火等级)P129第四节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P130一、燃烧爆炸的形成1、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的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是燃烧与一般物理加热的根本区别P130燃烧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P130131燃烧有气相和固相燃烧两种情况P131气相燃烧指在进行燃烧反应过程中,可燃物和助燃物均为气体,这种燃烧的特点总是有火焰产生。气相燃烧是一种最基本的燃烧形式固相燃烧指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可燃物质为固态,这种燃烧亦称表面燃烧P131燃烧类型及特征(闪燃、着火

50、、自燃、化学爆炸)P1323、燃烧特性指标分三类:燃烧条件、燃烧过程、燃烧结果P134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按爆炸能量的来源分:物理爆炸、核爆炸、化学P135衡量爆炸特性的主要指标有爆速、爆压、爆炸能量和爆炸极限等。P136可燃气体、可燃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均匀混合形成的混合物,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着火源能发生爆炸。P136爆炸引起破坏作用主要有三种形式:直接破坏作用;冲击波的破坏作用;次生灾害P137火灾的发展过程先是酝酿期,其次是发展期,再是全盛期,最后是衰灭期。P137由上可知,无论是火灾还是爆炸,不管它们的发展过程如何,其发生的内在根据都必须建立在燃烧的条件理

51、论上,燃烧必须是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这三个基本条件相互作用才能发生。因此,针对火灾爆炸形成发展的过程采取措施,防止燃烧三个基本条件的同时存在或避免它们的相互作用,是防火防爆技术的基本原理。P137_138二、易燃易爆危险生产与场所的分级管理P138根据生产中使用燃烧爆炸性危险物的危险特性不同,将可发生的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划分为甲(最危险)、乙、丙、丁、戊5类P138爆炸危险场所划分为特别危险场所、高度危险场所和一般危险场所三个等级,分别称为A/B/C级P139火灾危险预防控制技术措施的制定P1401431、消除着火源;2、控制可燃物;3、隔绝空气,采用惰性气体保护;4、防止形成新的燃烧、爆炸条件

52、,阻止火灾范围的扩大;5、设置火灾与爆炸监测系统,提高预防的敏感度;6、制定灭火措施;7、设置灭火设施危险场所爆炸危险预防控制技术措施的制定P143144管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8、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内的各种机械通风设施必须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并应定期检测。P459、仓库内的爆炸危险物品应分类存放,并应有明显的货物标志。堆垛之间应留有足够的垛距、墙距、顶距和安全通道。P145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动火管理P146动火作业指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分特殊危险动火作业(最危险)、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作业三类P14

53、6特殊危险动火作业指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物品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他特殊危险场所的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指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P146动火安全作业证的有效期: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的有效期24小时;二级动火作业的120小时P147落实动火管理职责:P1471、动火项目负责人;2、动火人;3、监火人;4、动火部门负责人;5、动火分析人;6、安全员;7、动火作业的审查批准人P148一级和二级动火作业安全要求:使用气焊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5米,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均应不小于10米。P149动火检测分析: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分钟,

54、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分钟时,必须重新取样分析P150四、燃烧爆炸危险品库的安全管理P150根据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按照贮存燃烧爆炸性危险物品可能发生火灾的危险程度分为:甲(控制要求最高)、乙、丙、丁、戊5类P151库存物品应当分类、分垛储存,每垛占地面积不宜大于100平方米,垛与垛间距不小于1米,垛与墙之间不少于0.5米,垛与梁、柱间距不小于0.3米,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2米。P151152甲、乙类物品库房内不准设办公室、休息室。其他库房必须设办公室时,可以贴邻库房一角设置无孔洞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其门窗直通库外,具体实施应当征得当地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同意。P152装卸甲、乙类物品时,操作人员不得穿戴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帽和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