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肠道蠕虫病综合防治效果评价_第1页
宿迁市肠道蠕虫病综合防治效果评价_第2页
宿迁市肠道蠕虫病综合防治效果评价_第3页
宿迁市肠道蠕虫病综合防治效果评价_第4页
宿迁市肠道蠕虫病综合防治效果评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宿迁市肠道蠕虫病综合防治效果评价臧玉英1 凌莉2 徐梅3 (宿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目的 对宿迁市肠道蠕虫病(主要指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综合防 治效果进行评价,为调整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宿迁市 1998-2011年肠道蠕虫病群体化疗、健康教育、改厕和感染监测等防治数据,对 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累计服药3746814人次,观察325367人次副反应 情况,轻度副反应率0.0002%。健康教育的持续实施,普及了肠道蠕虫病防治知 识。居民的防治知识合格率为88.25%,防治行为与态度合格率均为91%。累计 改m 814601户,普及率为76.40

2、%,其中无害化厕所456131户,占55.99%。人 群肠道蠕虫病总感染率从1998年的48.29%降至2011年的2.86%。蛔虫、钩虫、 鞭虫的感染率从1998年的35.97%、5.30%、13.06%降至2011年的2.01%、0.73%、 0.19%。结论以群体化疗控制传染源为主导措施防治肠道蠕虫病效果显著。防 治后人群肠道蠕虫病总感染率下降率为94.08%, x2=3641, p<0.005z差异有非 常显著性意义。【关键词】肠道蠕虫病 甲苯咪哇 感染率 平均感染度(epg)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 33-

3、0084-02肠道蠕虫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流行广泛,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 感染率较高,对人民身体健康危害较为严重,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牛问题。 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为1996年经省区划调整设立的地级市,属暖温带季风 性气候,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4.2°c,年均降水量910毫米,年均日照总时数 2291.6小时。旱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等为主。当地农村普遍存在使用未经处 理的粪便种田,农民有赤脚下地干农活的习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利于肠道蠕 虫病的传播和流行。1996年根据江苏省卫生厅要求,开展服药驱虫试点工作, 效果不明显。为快速降低木市人群肠道蠕虫病感染率,保护人民群众身体

4、健康, 从1998年开始,实施以大面积群体化疗为主,辅以健康教育、改厕等综合防治 措施。人群感染率大幅度下降。1998年第二次人体寄生虫流行现状调查人群感 染率为48.29%。通过综合防治,至2011年,全市人群平均感染率已降至2.86%, 达到基本控制目标。现对防治效果评价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资料来源 服药、监测和健康教育数据为辖区内各县(区)每年 上报。改厕资料为宿迁市爱卫办提供。部分资料为本级防治资料。1.1.2监测材料人群感染率调查使用的材料及试剂为江苏省寄生虫病 防治研究所代为购买。1.1.3药物 集体化疗用药甲苯咪畔咀嚼糖片(商品名驱虫康)由广西 寄生虫病防治研究

5、所监制,广西医药研究所制药厂生产。1.1.4宣传材料由宿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印发。1.2方法1.2.1集体化疗2周岁以上整群服药,总剂量为400mgo按200mg/d, 连服2天。服用方法为半空腹状态下充分嚼碎咽下。1.2.1.1禁忌症 严重心、肝、肾病症、精神病史以及对本药过敏等为 禁忌症。1.2.1.2副反应观察 将头昏、头痛、呕吐、吐虫、腹痛、腹泻及过敏 等列为副反应观察项目。1.3监测方法1.3.1监测点选择 各县(区)根据防治监测工作开展情况选取2个乡 镇的2个村(每年变换方位和乡镇),在每年服药前对每个监测点2周岁以上人 群整群抽取500人采集粪便检查虫卵,共监测100人以上。

6、1.3.2粪便检查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粪便中的蛔虫、钩 虫、鞭虫卵并计数。1.4计算方法使用excel及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计算及统计学处理。2 结果2.1群体化疗1998-2011年累计服药3746814人次,年均服药率为5.57%o集体化疗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被分隔为3个阶段。1998 年实施较大规模的驱虫服药防治措施,该年度发放的药物部分延续到1999年服 完。1998-1999年累计服药1288000人次,年平均服药率为12.84%。2000-2003 年,对上一阶段的薄弱点及空白点进行找补,累计服药587083人次,年均服药 率为3.02%。之后,根据监测情况调

7、整了防治策略,服药对象主要为中小学生和 从事农作物生产的农民等感染机会较多及自我防护意识不强的重点人群。2004-2011年累计服药1871731人次,年均服药率为4.46%。集体化疗期间观察 325367人次的副反应情况,共有8人出现轻度副反应,副反应率为0.002%。其 中2人吐虫,2人单纯呕吐,4人腹痛,持续观察8例副反应者的情况,至服药 结束即恢复正常,未对群体化疗工作产生任何影响。群体化疗全程中未发生严重 副反应(见表1)。表1宿迁市1998-2011年肠道蠕虫病防治服药情况2.2监测2.2.1感染率1998-1999年服药规模较大,2000年与1998年相比肠道蠕虫病总感染率下降率

8、为61.21%; 2001-2003年感染率下降不明显,2002年还 出现较大幅度的冋升;2004-2011年期间缓慢持续下降,2006年之后感染率被控 制在10%以下。2011年与1998年相比肠道蠕虫病总感染率下降率为94.08%, x2二3641, p<0.00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2.2.2虫种分布1998年婀虫感染率最高,钩虫感染率最低,差别明显,2011年还是蛔虫感染率最高,鞭虫的感染率最低,差别不明显。至2011年婀虫、 钩虫、鞭虫的下降率分别为94.41%、86.23%、98.55% (见表2)。2.2.3多重感染及感染度 防治前监测发现1人最多感染4种肠道蠕

9、虫, 感染2种虫以上的占14%,至20年,下降率为81.33%。x2=117, p<0.005,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婀虫、钩虫防治前发现重度感染者,分别占1.38%.0.15%, 20年婀虫、钩虫、鞭虫均为轻度感染。蛔虫、钩虫、鞭虫平均感染度从防治 前的3529、224、193降至防治后的365、171、169,下降率分别为89.66%、23.66%、 12.44%o婀虫下降幅度最人。表3宿迁市1998-2011年肠道蠕虫多重感染情况2.3健康教育 多年来,全市范围内一直坚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主要 采取上健康教育课、发放告家长书、播放科普宣传材料、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向学 校儿童

10、和农村居民等重点人群广泛宣传寄生虫病防治知识,2010年重点寄生虫 病中期评估调查50户居民的防治知识合格率为88.25%,防治行为与态度合格率 均为91%c2.4农村改厕为了有效阻断寄生虫病在我市人群中的传播扩散,各地 均十分重视改厕工作。近年来,当地爱卫办人力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工 作,至2011年底累计改厕户数为814601,普及率为76.40%,其中无害化厕所 456131 户,占 55.99%。3 讨论3.1在 感染率>50%地区采取全民集体驱虫并持续3年,感染率下降 最快,防治后期停止干预措施后远期效果巩固,未出现冋升1。宿迁市为苏北 经济欠发达地区,受到经济、

11、卫生习惯等客观因素制约,规模较人的集体服药仅 持续2年,服药率最高19.23%,影响感染率下降速度,拉长了防治周期。后期 坚持实施对重点人群的化疗工作。长期的集体化疗工作消灭了大部分的传染源。 当地肠道蠕虫感染率呈缓慢持续下降趋势。服药期间副反应率仅为0.0002%。说 明药物广谱、安全有效。3.2寄生虫病的传播与流行不仅受到生物和自然因素影响,也受到社会 因素的影响。不良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与寄生虫病流行密切相关。社会经济的快速 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之健康教育促使广 大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感染肠道蠕虫病的机会,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群肠道蠕虫病的感染率。目前,当地居民的防治知识合格 率为88.25%,防治行为与态度合格率均为91%。3.3农村改厕工作的不断推进,卫生厕所的普及率不断提高,无害化厕 所的比例也在逐步提高,这项措施,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减少寄生虫卵对环境 的污染。特别是无害化厕所可起到杀灭寄生虫卵的作用。对阻断寄生虫病的传播 起到了重要作用。3.3综上所述,宿迁市14年来持续实施的以集体化疗控制传染源为主 导肠道蠕虫病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显著,人群感染率从防治前的48.29%降到了防治后的 2.86%,下降率为94.08%。近几年人群感染率在低水平波动。消除肠道蠕虫病还 任重道远。防治监测巩固措施还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