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认知风格问卷编制_第1页
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认知风格问卷编制_第2页
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认知风格问卷编制_第3页
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认知风格问卷编制_第4页
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认知风格问卷编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认知风格问卷编制摘要:通过对认知风格既往文献的回顾和分析,从临床心 理学的角度将认知风格定义为个体在解释生活事件时所偏 爱的和习惯化的特征性认知方式,并确定了 4个维度:过度 概括化、选择性提取、个体化和灾难化。通过开放式问卷调 查、参考国内外已有量表、自编项目及专家评定,形成27 个项目的认知风格问卷初测版,并分别在大学生样本和非学 生样本中进行测试,筛选出在两个样本中都符合心理测量学 要求的16个项目。最终形成认知风格问卷正式版。对认知 风格问卷正式版进行心理测量学指标考察,结果发现问卷的 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结构效度、内容效度、聚合效 度和校标效度都良

2、好,可用于测量中国成年人的认知风格。关键词:心理健康素质,成年人,认知风格,认知风格 问卷分类号:b8461、引言20世纪60年代,临床心理学家们开始从认知角度对抑 郁症的原因及维持机制进行了探索,并根据各自的理论假设 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认知风格概念,为理解和治疗抑郁症提供 了途径和方法(becko 1964, 1978, 1979)o之后,研究者 对认知风格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完善了认知风格理论 (barriga&gibbs, 1996, 1998; needles&abramson, 1990)o 另外一些心理学家对青少年罪犯(barriga&gibbs, 1996

3、, 1998; wallinius, johansson, lard6n, 2011)、后背疼痛 患者(lefebvre, 1981: moss-morris&pe-tere, 1997)、神 经性贪食症(doll&fairbllrn, 1997)、创伤后应激障碍 (najavits, 2004)等个体的认知风格进行了实证研究。临床心理学领域对认知风格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风格 概念(beck 1964, 1967, 1978, 1979: abram-son&metalsky, 1978, 1989)、认知风格的作用机制(bed (, 1964, 1967, 1978,

4、 1979; abramson&metalskul97 8, 1989)和认知风格 的测量与评估(weissman&beek, 1978; krantz&hammen, 1979; hollon&kendall, 1980; lefebvre, 1981; persorb 1982) 等领域。近年来,国内对认知风格研究也逐渐增多,但大多数研 究是从认知心理学领域的认知风格观点出发,研究认知风格 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袭开国(2008)研究了大学生认知风格 与情绪的关系,发现认知风格(场独立一场依存)与状态情 绪存在密切相关:雷晓玲和范秀珍(2011)研究了场独立和

5、场依存与社交焦虑的相关性,发现认知风格与社交焦虑相关 不显著。从临床心理学角度研究认知风格的研究还甚少,袁 洁和薛云珍(2009)修订了认知问卷,其理论基础是习得性 无助理论,测量了归因风格。邹涛、姚树桥和朱熊兆等人 (2012)修订了认知方式问卷,其理论基础是无望理论,测 量了无望理论的三种消极推断风格:整体稳定性归因、消极 灾难后果期待以及消极自我特征。这两个问卷都是用大学生 样本进行修订,但在其他人群中是否适用还未知。认知风格是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梁宝勇, 2004)o根据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的编制课题的整体 规划,本研究拟从临床心理学角度,确定认知风格的概念和 结构,并编制中国

6、成年人认知风格问卷(梁宝勇,2012)o2、认知风格的定义和维度2.1认识风格的操作定义临床心理学中,认知风格的定义尚不明确。但是alloy(2008)定义认知风格为事件发生后个体解释生活事件的特 征性方式,沃建中(2004)认为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活 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偏爱的、习惯性的认知方式。既往研究主 要从认知加工过程和认知水平两个角度对认知风格进行定 义。从认知加工过程角度来看,认知风格表现为事件发生后 个体表现出的偏爱和习惯化的加工方式。认知歪曲是指个体 错误建构或歪曲事件意义的倾向(becket al, 1978, 1979), 发生在认知加工过程的各个阶段;归因风格和消极推断风格

7、 是指个体对原因、后果和自我价值意义的消极推断倾向(abramson etal, 1978, 1989)o发生在认知加工过程的解 释阶段:从认知加工水平角度来说。认知风格表现为事件发 生后个体所持有的认知态度或看法。认知三联征和功能失调 性态度是之前经验累积的认知结果(beck et alo 1978, 1979),并不针对特定事件本身,属于较深层次的认知风格: 负性自动思维则是事件发生后个体对事件的即时认知或看 法(becket al, 1978。1979),属于较浅层次的认知风格。综上所述,根据课题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的研制 的统一规划,本研究从认知加工过程角度将认知风格定义为 个体解释生

8、活事件时偏爱和习惯化的特征性认知方式。2.2认知风格的测量工具临床心理学中对认知风格的测量主要是基于beck和 abramson的认知理论,测量个体在常见情境下解释生活事件 的特征性方式,问卷主要有认知错误问卷(leitenberg, 1986)认知偏差问卷(krantz&hammen, 1979)、归因风格 问卷(per-son, 1982)、认知风格问卷(abramson&metaiskvo 1989)、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weissman&beck, 1978)和自 动思维问卷(hollon&kendall, 1980)o本研究从认知加工 角度界定认知风格

9、,可参考的认知风格量表有:(1)认知错 误问卷(cognitive error questionnaire, ceq)及修订版 (possel, 2009; moss-morris&petrie, 1997),主要测量 beck认知理论中的消极认知错误,包括过度概括化、选择性 提取、个体化和灾难化四个维度:(2)归因风格问卷 (attributional style ouestion-naire, asq)及修订版 (peterson&villanova, 1988 ; seligman et al, 1984 ;isaacowitz&seligman, 1999)基于

10、 abramson 的习得性无助 理论,测量内在一外在性归因、稳定一不稳定性归因和整体 一具体性归因三个维度:(3)认知风格问卷(cognitivestyle questionnaire, csq)及修订版(alloy et al2000; haeffel et al, 2008; hankin&abramson, 2002; meyer et al, 2010) 基于无望理论,用来测量消极认知风格,包括整体稳定性归 因、灾难结果期待和消极自我特征三个维度;(4)认知偏差 问卷(cognitive bias questionnaire, cb0)测量 beck 认 知理论中的认知错误(

11、krantz&hammen, 1979),包含抑郁/ 歪曲、抑郁/不歪曲、不抑郁/歪曲和不抑郁/不歪曲四个维 度,问卷没有测量具体类型的认知错误。2.3中国成年人认知风格维度的确定目前,很少有对认知错误问卷、归因风格问卷和认知风 格问卷进行高阶因子分析的研究。但有研究者认为认知错 误、归因风格和消极推断风格存在重叠之处。carver等 (1985)研究发现在测量与抑郁相关的认知风格问卷中,特 征性自我批评问卷、认知偏差问卷、归因风格问卷和自我调 节过程都反映了一次失败后被试推断自我价值会持续丧失, 消极事件会持续发生的可能性,即过度概括化倾向。 eun-jeong lee等(2008)

12、认为灾难化的特征是缺乏自信、 缺乏控制和期待消极结果。gotlib等(1993)认为抑郁归因 风格的个体不但认为他们生活中之前发生的事情是不可控 的,而且还认为未来的结果也是不可控的,这是缺乏控制的 表现。abramson等(1989)认为消极推断风格中包含消极事 件后会有灾难性后果,是对灾难结果的期待,表明归因风格 和消极推断风格中都具有灾难化的特征。bell-dolan和 anderson (1999)认为beck的认知理论虽然不是归因理论, 但包含了抑郁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归因过程。其中个体 化对应于内在性归因:过度概括化对应于整体稳定性归因, 将原因跨时间和情境过度概括;灾难化和选择

13、性提取对应于 关注失败和事件的消极方面的倾向,是对消极事件的整体性 归因。综上,合并认知风格各维度中重复或重叠的部分,将灾 难化和灾难后果期待称为灾难化,将个体化和内在归因称为 个体化。将整体稳定性归因和过度概括化称为过度概括化, 将选择性提取和消极自我特征称为选择性提取,形成本研究 中认知风格的四个维度及操作定义:(1) 过度概括化:个体习惯性地将事件的消极后果类 推到未来相同或相似情境中去的倾向。(2) 选择性抽取:个体习惯性地关注事物或自我缺陷 或消极方面的倾向。(3) 灾难化:个体习惯性地预期事件或情境会发生最 坏结果的倾向。(4) 个体化:个体习惯性地过度或不恰当地认为自己 对消极事

14、件的发生负有责任的倾向。3、量表编制过程和方法3. 1量表项目的来源和筛选3. 1. 1开放式问卷调查对中国文化背景下的18岁以上成年人进行了半开放式 问卷调查,被调查人员共32人,主要包括农民(含农民工) 8人、老年人5人、公司职工(外出工作人员及个体户)6 人、学生群体(包含大专、本科生等)4人和城镇社区居民 9人,年龄分布在18周岁到60周岁。开放式问卷的调查包 含以下两个题目:(1)在你心中哪些事件对你来说是重要的 并且是常见的?(2)你对这些事件的看法。将获得的访谈资料加以整 理。归纳出频数较多的事件以及对事件的想法,结合事件情 境和对事件看法形成初测版项目。3. 1.2参考国外有关

15、量表参考认知错误问卷及其修订版(psssel, 2009; moss-morris&petrie ,1997 )、认知偏差问卷(krantz&hammen ,1979 )、归因风格问卷及扩展版(peterson&villanova, 1988 ; seligman et al, 1984;lsaacowitz&seligmano 1999 )和认知风格问卷及修订版(alloy et al ,2000 ; haeffel et al ,2008 ;hankin&abramson, 2002; meyer et al, 2010),删除不符 合中国文化背景的

16、情境项目,修改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项 目,形成初测版项目。3. 1. 3结合临床工作经验总结临床工作中来访者经常描述的常见消极事件和其 对消极事件的负性认知形成项目。3.2专家评定归纳整理已获得的项目,共有31个项目。首先,将31个项目在11名应用心理学硕士中进行预测, 收集心理学硕士对31个项目的评价,主要针对项目描述是 否清晰以及项目情境是否常见,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项目。 之后由汉语言文学专业老师对31个项目进行言语表达方面 的修改,使其更易理解清晰。最后由4名心理学专业老师和 2名心理治疗师对这31个项目进行评价,包含两个方面:项 目所述情境的常见性和项目与所属维度的适切性。对这两个 方

17、面的评定等级都从“1” (非常不符合)到“5” (非常符 合),评价完成后对所有的专家评价进行数据处理。删除项目情境常见性得分的平均分小于或等于3的3个 项目(共3个。例如第29题:上周。你和几个工友一起卸 货,你负责核对数量,事后你发现少了一包货,今天又要卸 货,还是由你负责核对数量,你想:'上次我就少数了一包, 这次我肯定也会数错。”),之后,删除项目与所在维度的 适切性得分的平均分低于4的1个项目(最近几个月,你在 驾校学开车,考试时,法规、倒杆等科目你都通过了。但是 路考没有通过,还需下次补考路考,于是你认为:“路考没 有通过,这几个月的努力白费了。”)。最终,形成27个项目的

18、认知风格问卷初测版,其中过 度概括化、选择性提取和灾难化维度分别有7个项目,个体 化维度有6个项目。3. 3认知风格问卷的形成3. 3. 1被试样本一:整群抽取大学生样本412人,其中有效问卷365 份,无效问卷47份:男生211人,女生130人,24人性别 不详:来自城市的学生253人,来自农村学生103人,9人 家庭所在地不详:平均年龄为19. 56±1, 33岁。样本二:遵循方便取样的原则,随机抽取不同职业的非 学生样本132人,有效问卷100份,无效问卷32份;男性 57人,女性40人,3人性别不详;自由职业或个体化21人, 教师4人,企业员工44人,其他17人,14人信息缺

19、失:平 均年龄为35. 84±12. 44岁,年龄分布范围从16岁到62岁。3. 3.2项目筛选程序将认知风格问卷初测版在样本一和样本二中施测,选出 那些同时在样本一和样本二中都符合项目筛选要求的项目。依次采用项目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进行项目筛选。(1) 项目分析;对测验中各个项目与其对应维度总分 进行相关分析,筛选原则是:与其对应维度的相关系数低 于0.500的项目:同时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维度存在较高相 关的项目。(2)验证性因素分析;根据项目的因子载荷、修正指数以及各维度项目数量的平衡性对项目进行筛 选。删除项目的方法如下:删除因子载荷在所在因素上小 于0.40的项目:根据修正指数

20、的结果,删除修正指数较 大的项目,在删除项目的过程中,每删除一个项目,重新运 行程序;删除的项目除了考虑数值外,在意义上也必须是 可解释的:每个维度至少要保留三个项目。测试过程中要求被试判断自己的想法和项目中所描述 想法的符合程度。项目采用1-4级计分方式,“1”表示几 乎完全不符合,“2”表示不太符合,“3”表示比较符合, “4”表示几乎完全符合。最后保留符合要求的16个项目形 成认知风格问卷正式版,每个项目均为正向计分。过度概括 化、灾难化、个体化和选择性抽取维度各有4个项目。每个 维度可以单独计分,16个条目得分和为问卷总分。过度概括 化维度的分数越高,提示个体习惯性地将事件的消极后果类

21、 推到未来相同或相似情境中去的倾向越明显。选择性抽取维 度的分数越高,提示个体习惯性地关注事物或自我缺陷或消 极方面的倾向越明显。灾难化维度的分数越高,提示个体习 惯性地预期事件或情境会发生最坏结果的倾向越明显。个体 化维度的分数越高,提示个体习惯性地过度或不恰当地认为 自己对消极事件的发生负有责任的倾向越明显。问卷总分越 高,提示个体的认知风格越消极,个体的认知风格对其心理 健康状况的消极影响越明显。3.4认知风格问卷的心理测量学指标3. 4. 1被试样本一:同上。用于考察认知风格问卷的聚合效度和校 标效度,样本三:从山东省抽取成年人482名,男性249名,女 性233名;年龄范围从18周岁

22、到68周岁,平均年龄 43. 56±13.89岁;单位负责人3人,专业技术人员38人, 办事人员11人,商业服务业人员63人,农林牧副渔人员302 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49人,其他职业人员16人。用 于考察认知风格问卷的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样本四:来自于样本一的学生共85人,男生67人,女 生17人,平均年龄19.42土0.90岁,两次测试时间间隔两 周。用于考察认知风格问卷的重测信度。3.4.2测量工具(1) 中国成年人认知风格问卷,由本研究编制,用于 测量中国成年人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的认知风格,有过度概 括化、灾难化、个体化和选择性抽取四个维度。(2) 压力困扰量表,由

23、梁宝勇和蔡颖等(2010)编制, 用于测量个体经受各种压力源时在心理(情绪、认知)、生 理和行为上的常见反应类别及其强度,包含抑郁、敌对、躯 体化和焦虑四个维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抑郁 0. 95,敌对0. 87,躯体化0. 88,焦虑0.83。总量表0.97。 量表的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良好(梁宝勇,蔡颖,周亚 娟,陈坡,2010)o(3) 认知偏差问卷,由krantz和hammen (1979)编制, 该量表有抑郁和认知歪曲两个维度,主要用于测量beck所 提出的认知歪曲,包括抑郁/歪曲、抑郁/不歪曲、不抑郁/ 歪曲和不抑郁/不歪曲四种组合。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分别为0.

24、62和0. 69,区分效度良好(krantz&hammen, 1979)o3. 4. 3施测和统计分析方法采用整群抽取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分别在样本一、样本 三和样本四中施测。其中,样本一的数据用于考察问卷的聚 合效度和校标效度,样本三的数据用于考察问卷的结构效度 和内部一致性信度,样本四的数据用于考察认知风格问卷的 重测信度。采用spss16. 0和lisrel8. 70进行数据分析。3.4.4结果(1)信度分析信度分析采用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果如下表2o结果发现,认知风格问卷整体的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 信度系数在0. 800左右,表明认知风格问卷整体信度较高。(2)内容效度分

25、析内容效度采用专家评定法。专家评价包含两个方面:项 目所述情景的常见性和项目与所属维度的适切性。评价完成 后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如表3和表4。认知风格问卷的正式版中,专家对于情境常见程度和情 境符合维度程度的评定平均分都在4.00以上,表明问卷的 项目与维度匹配程度较高,项目情境较常见,内容效度较好。(3)结构效度分析认知风格问卷的结构效度分析从两方面进行,项目分析 和验证性因素分析。项目分析利用样本三的数据进行项目分析。采用项目区分度作为 指标。结果见表5。从表5中可以看出,项目与所在维度的相关得分均在 0.550以上,基本分布在0. 56到0. 75之间,问卷的项目区 分度良好。从表6中可以

26、看出,灾难化、过度概括化、选择性提取 和个体化四个维度存在中等相关,说明四个维度相互关联, 同时相对独立。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样本三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拟合指数及 因子载荷分别见表7和表8。从表 7 中可看出,x2/df<2, rmsea<0. 08, gfi、nnf和 cfi等都大于0. 90,各项指标均显示模型拟合良好。从表8中可以看出,项目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基本都大于 0.40o因此模型拟合基本良好。模型拟合指数和标准化因子 载荷结果都表明认知风格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4)校标关联效度分析本研究将认知风格问卷的各维度分和问卷总分与压力 困扰量表(梁宝勇,2011)的各

27、维度分及问卷总分的相关系 数作为校标关联效度的指标,结果见表9。从表9可以看出,认知风格问卷的各维度分和问卷总分 与压力困扰量表的各维度分及问卷总分相关都显著,表明本 研究编制的认知风格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5)聚合效度分析本研究将认知风格问卷正式版的总分与认知偏差问卷 (krantz&hammen, 1979)总分的相关系数作为聚合效度的 指标。将歪曲一抑郁维度得分计为认知偏差问卷的总分时, 相关系数为0. 429 (p<0. 01):将歪曲维度得分(歪曲一非抑 郁和歪曲一抑郁的得分和)计为认知偏差问卷的总分时,相 关系数为0. 258 (p<0.01)o表明认知风格问卷具有较好的聚 合效度。 4、讨论本研究编制的认知风格问卷总体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大 于0. 800o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500以上:两周后 的问卷总体重测信度接近0. 800o只有选择性提取维度的再 测信度低于0. 600o不管是内部一致性信度还是重测信度, 问卷总体都表现出了良好的信度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