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论如何提高中职德育课堂的实效性_第1页
2022年论如何提高中职德育课堂的实效性_第2页
2022年论如何提高中职德育课堂的实效性_第3页
2022年论如何提高中职德育课堂的实效性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如何提高中职德育课堂的实效性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展进步,对于一个人的评判标准越来越多元化,例如德、能、勤、绩等;党和国家相关政策也提出了全面提高公民个人道德素养的要求;中职学校在训练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充实同学的专业基础学问和提高操作技能,而且要加大培育同学的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及诚信友善的社会公德;因此,一个中职学校的德育课堂特别关键;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课堂 实效性 提高措施中国经济正处于飞速进展时期,智能制造将深刻影响我国的经济结构,而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素养将给经济转型带来重大影响,同时对职业训练也提出了崭新的命题,要把“需要工作的人”培育成优秀的“工作需要的人”是职业训练要完成

2、的使命;职业素养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涵盖职业抱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精神等一系列内容;由于一个优秀的员工必需在职业岗位中具备崇高的职业抱负、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的职业技能;中等职业训练是职业训练的起点,职业素养是中职生必需做好的基本功, 也是同学将来进展的基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量和质上都发生了飞跃,也促进了职业训练与企业的合作育人模式,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学校进展的必经之路;一、中职校企合作及德育现状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毕业生技能突出,更要求毕业生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为了提高人才培育质量,中职学校大多与当地企业合作,通过校企合作育人, 让毕业生的职业才能与岗位无缝对接;

3、与此相适应,中职德育课程也进行了革新,内容涵盖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同时心理健康、创业基础作为学校的选修课,新的德育课程体系把职业道德、创业创新、心理健康作为德育课的主要内容,由此可以看出,德育课承担了中职生职业素养训练的重任,其目标是培育适合时代需要的高素养技能人才;几年来,笔者通过与多家企业的沟通沟通明白到,职业训练的人才培育与企业的用人需求之间仍有很大差距,同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问面窄、综合职业素养不高,主要表现为毕业生流淌性大、不愿吃苦、职业生涯规划不合实际;多家公司的调查问卷显示,脚踏实 地、团队合作、诚恳守信排在人才聘请最看重素养的前三位,而专业

4、技能和学问结构就排到了后面,这说明现代企业把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作为企业用人的先决条件;所以,如何增强中职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是中职人才培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二、中职德育实效性不强的缘由(一)信息化背景下,同学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从德育课的种类和内容上看,中职德育课堂能基本满意企业对人才的标准要求,但在信息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中职生面临的环境也更复杂、更多变,现代的网络时代使他们接触的信息量庞大,因此同学观念多变,对自我进展有更高定位和要求,所以仅靠课堂的观念输入已经不能满意同学身心进展的需求;(二)校企合作“重技能輕素养”校企合作育人是现代中职学校的主要育人模式,但绝大多数的校企合作都是以技能传授为主,职

5、业学校也更注意技能大赛及同学技术才能的培育,再加上中职学校学制短,专业学问和技能的学习任务比较重,而对“育人”就放在次要位置,德育课也只是根据大纲要求开设,至于实效性如何就没有更多的关注,这就偏离了校企协同育人的目标,不能满意社会对高素养劳动者的训练需求;(三)教学方式单一,训练不够系统全面目前,中职学校教学形式仍是比较单一,基本以老师讲授,同学听课为主,试卷考试作为评判方式,又由于德育不是会考、高考科目,同学爱好不高,也不够重视;学校里其他涉及德育的方式又比较分散,往往是接到任务才支配一些讲座,如青春期学问、消防安全、艾滋病预防等,与德育课堂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割裂开来,没有系统地对同学进行熏陶

6、和影 响,所以成效不大;(四)同学熟悉缺位,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中职生都是中考失利进入职业学校的,普遍成果不好,进入职业学校以后也不能快速调整好状态,对将来没有信心,也缺少吃苦的精神,而且他们都是“90 后”“ 00 后”,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的物质环境较好,又由于现代工作的快节奏,许多家庭对孩子物质赐予多,情感沟通少 ; 社会留守儿童多,严格管带少 ; 同学心理问题多,社会实践少;社会上显现许多“啃老”族,他们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再加上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很简洁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学校里对德育课不重视,毕业后对职业道德和素养意义熟悉不深,因此,毕业后换工作频繁,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和工作,引

7、起企业的不满;三、增强中职德育实效性的几点摸索(一)引企入校,引“师傅”进课堂中职学校往往为了响应号召,进行校企合作,事实上校企合作的工作浮于表面,有些只是搞几场活动,留几张照片和报道,并没有真正达到“合作育人”的目标导向;真正的校企合作应当是深度产教融合,共同招生、共同制定人才培育方案、共同制定课程体系,企业参加学校教学及评判,从而把培育同学与培育员工合为一体;比较好的方式是引企入校,引师傅进课堂,让同学日常学习和工作场景融为一体,受到真正企业氛围的熏陶,而师傅走进课堂也不仅仅是传授学问和技术,而是以优秀“企业人”的形象共享企业文化、行业前景、自身成长经受等,让同学接触企业一线的“职业素养训

8、练”才能使他们看到自身的差距,制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二)德育课堂与“实践德育”“隐性德育”有效统一学校的德育课是德育的主阵地,系统地教授同学有关职业、法律、社会、哲学等知 识,但这些学问仅仅在课堂上学习,很简洁理论脱离实际,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才是习惯养成的关键,而实践德育和隐性德育是课堂的有效补充;实践德育可以许多活动形式来组织,结合学校的节日活动、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可以是设计形式多样、积极上进、生动活泼的系列活动,如主题训练以班会课、黑板报、社团、竞赛等方式开展,内容可以是文明礼仪、职业问题问答、法制学问、创业创新等,这些活动可以培育同学喜爱国家、喜爱学校,陶冶情操,

9、让同学拥有集体荣誉 感,养成优良的习惯;而隐性德育就要渗透到同学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校内的“职业文化”要特别丰富,可以设计优秀企业家和优秀毕业生文化墙,让榜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其次,学校老师自身的师德师风也对同学产生重要影响,老师在工作中的言谈举止、衣着装扮也是同学仿照的榜样,所以老师以身作就才能促进同学健康成长;最终,专业学习中也渗透德育,如去企业参观,带队老师要借机加强对同学进行企业文化、员工素养、服务意识等方面的教 育,实训课要加强对同学职业意识和企业治理理念的训练,加强企业环境的熏陶,见习和实习过程中,跟班治理老师要以准员工的身份要求同学,并要求同学写见习心得,总结回忆, 巩固职业认知,培育同学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三)改革德育课单一的教学和评判形式德育课教学形式单调是同学不重视的缘由之一,由于丰富的教学活动能够唤起同学的爱好和参加欲,德育课也要积极地进行课程改革,在信息化时代,老师也要加强自身素养, 在课堂中使用信息化手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