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信息.doc_第1页
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信息.doc_第2页
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信息.doc_第3页
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信息.doc_第4页
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信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杨叔禹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性别男技术职称主任医师工作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糖尿病防治学术专长 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奖”,“中国优秀院长"获得者.长期从事糖尿病等代谢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创建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提出消渴病“经纬辨证”学说,探索糖尿病辨证量化,研制出“平糖浓缩胶囊”等系列方药临床疗效好。主持课题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支撑计划各1项。发表SCI及核心刊物论文30余篇;主编糖尿病中西医研究进展等6部专著。导师姓名李学军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性别男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工作

2、单位厦门市第一医院研究方向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学术专长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糖尿病科主任,中心实验室副主任,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副所长。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高级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血脂异常、肥胖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基础及临床研究。发表SCI及核心论文近30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导师姓名陈健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性别男技术职称主任医师工作单位厦门市中山医院研究方向骨质疏松学术专长 陈健:男,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分会理事,厦门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厦门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老年骨质疏

3、松、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研究,获得厦门市科技进步奖共四项(第一作者2项,第三作者2项)。目前主要承担研究课题3项。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4篇。主编大学规范教材1部,参编3部。导师姓名杜好信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性别男技术职称主任医师工作单位厦门市中医院研究方向食管癌乳腺癌研究学术专长 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厦门市政府引进人才(2006年)、林巧稚奖章获得者。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防治协作工作委员会常委.厦门市胸心外科学会副主委。在三甲医院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医学著作4部,承担厦门市科技局资助课题两项,福建省卫

4、生厅资助课题一项。擅长乳腺癌早期诊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等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胸部微创手术以及食管癌、肺癌、气胸等胸部疾病的外科诊治和临床研究。导师姓名管昌益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性别男技术职称主任医师,教授工作单位厦门市中医院研究方向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学术专长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附属厦门中医院心内科主任,曾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厦门市科技论文三等奖,目前在研省市级课题3项,科研基金达30余万,发表论文30余篇,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我院目前有900张床位,常住病人1200余人,我科实际使用床位40余张,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队伍,集科、教、研于一体,拥有先进的监

5、护设备及快速心衰、心梗测定仪,并于2010年开展介入治疗。导师姓名林媛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性别女技术职称主任医师工作单位厦门市中医院研究方向眼科疾病的临床研究学术专长 眼科学博士学位,现任眼科主任、眼科教研室主任,从事眼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眼科临床经验,尤其在上睑下垂及斜视矫正术、治疗翼状胬肉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青光眼滤过手术、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视网膜病、眼表疾病、外眼病、青少年近视也有独到之处。发表论文20余篇,获科研奖4项。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常委、福建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厦

6、门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导师姓名毛乾国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性别男技术职称主任医师工作单位厦门市中医院研究方向病毒性肝炎基础与临床学术专长 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系医疗专业,2004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导师为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肝脏病学专家、国家一级教授、广州南方医院骆抗先教授.从事临床工作26年,尤其擅长开展活体肝脏组织学检查和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4篇被MEDLINE收录,1篇被SCI收录,研究成果被我国首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做为2等循证医学证据引用。2006年被评为厦门市医学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导师姓名刘静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

7、性别男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漳州市解放军第175医院研究方向肝胆胰腺肿瘤学术专长 曾分别从师黄志强院士,钟世镇院士、郑树森院士.现任175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南京军区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漳州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在消化道肿瘤的诊断治疗,尤其是对肝胆胰肿瘤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肝脏外伤、肝移植治疗、微创外科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和成绩。获军队科技进步、医疗成果三等奖各1项,发表论文98篇,其中在SCI收录英文杂志上发表6篇。导师姓名李民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骨科方向)性别男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市中医院研究方向骨性关节炎学术专长 1999年

8、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骨伤专业,获硕士学位,2009年获博士学位.曾在上海瑞金医院骨科进修关节外科一年。主要研究方向:骨关节创伤及老年性骨关节病,擅长中西结合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骨质疏松性骨折等老年性疾病,在小针刀治疗骨伤科疾病领域有较丰富经验。主持(在研)福建省自然基金课题一项,省卫生厅课题一项(已结题),省教育厅课题一项(在研),出版专著一本,发表省级以上论文20余篇。主要研究成果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漳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下临床期间每位研究生每月可获得导师资助200元,从课题经费支出。导师姓名李红105126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性别女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工作单位福

9、建省立医院研究方向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学术专长 医学硕士,现为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及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在读博士,福建省立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曾到上海瑞金医院及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进修学习,师从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吕绍光主任医师,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及妇科内分泌性疾病的诊治。承担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承担福建中医学院及福建医科大学的教学任务。现担任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并分别担任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分会、糖尿病分会委员.导师姓名邱志洁专业中西医结合

10、临床性别女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福建省立医院研究方向肝脏疾病研究学术专长 1989年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医疗系,19961997年在中山医科大学进修学习1年,师从著名肾科专家叶任高教授。2006年福建中医学院研究生班中西医结合专业结业.长达21年的临床实践工作中,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熟练掌握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肾内科疾病及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免疫性肝炎的中西医诊断及治疗方法,在B超定位或B超引导下能熟练进行肾活检操作,亦在省立强大的消化内镜中心学习内窥镜的使用,撰写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做为福建医学院中医内科教研组成员,承担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中医课程的教学工作和福建中医药大学见习、实

11、习生及部分研究生的临床带教工作,教学工作多次受到师生的好评。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系列研究” 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脑梗塞中医辩证分型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的关系” 获福建省卫生厅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基金会三等奖。目前独立承担“南天竹根浸液治疗湿疹的实验研究”的项目、已完成了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类型相关性研究”及“以WORD为采集媒介基于WEB的福建历代名医医案数据整理若干技术探讨”等课题。导师姓名汪银洲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性别男技术职称主任医师工作单位福建省立医院研究方向脑血管病学术专长 汪银洲,医学博士,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福建省立医院脑血管病防治中心行政主任、

12、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行政副主任,中共福建省委保健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福建省神经病学分会委员。福建省卫生厅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德国汉诺威大学访问学者。擅长脑血管病、癫痫及神经内科的疑难杂症的诊治。目前兴趣主要在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基础和临床研究。曾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癫痫发病中作用研究。目前在研课题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内治疗技术研究”和“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运重建微创技术体系研究”.基于时频空三维脑电波的识别与处理,离子通道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计算机辅助抗癫痫药物疗效分析,病毒感染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难治性癫痫的综合治疗等。发表

13、学术论文40余篇,参加编著专业书籍5部.现为中华实践医学杂志、医学新知杂志等杂志编委。导师姓名郑晓春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性别男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福建省立医院研究方向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治疗学术专长 郑晓春,男,1969年生,医学博士,科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1990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2000年福建医科大学获得医学硕士学位,2007年中国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在诸多前辈的教诲下,对复杂临床病例麻醉和常见慢性疼痛患者的治疗有较好临床经验.近年来主持并完成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卫生厅科研基金3项和福建医科大学基金1项。在CSCD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科研方向是远隔脏器间的相互影响与

14、保护,以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研究。福建省立医院疼痛科是麻醉学的亚学科,主要以微创镇痛技术诊治各种慢性疼痛和癌性疼痛,现有全日制门诊和住院病床。疼痛医学是新兴临床医学,发展前景广阔。中医和西医文凭都可以申请疼痛医师的执业资格.导师姓名黄春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性别女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研究方向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性疾病学术专长 黄春,医学博士。主要从事老年心血管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研究方向为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性疾病的分子机制,熟悉相关动物模型的制作,精通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进修2年。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9篇,S

15、CI源论文3篇,曾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目前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厅级课题2项,具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和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导师姓名吴成翰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性别男技术职称主任医师;教授工作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学术专长 本人毕业于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医疗系,长期从事神经内科特别是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擅长脑血管疾病、头痛、癫痫及颅内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先后发表十多篇论文,先后获科技成果奖6项、发明专利3项,目前在研课题4项。现为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及中华现代内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全科杂志及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编委,是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委员会神经分

16、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福建中医药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导师姓名赵红佳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性别女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研究方向慢性心衰、医学影像学术专长 赵红佳,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现任福建省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委员、2010 2011年作为博士后在美国托马斯杰斐逊大学师从Dr。Goldberg教授及知名学者刘吉斌教授,参与相关领域各项国际前沿课题的基础研究,顺利完成博士后工作,获得国际认证与教育授权基金会(ICEAF)授予的资格认证证书。并在

17、临床工作不断总结,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两篇,影响因子(IF)分别为2.941、1.246。2009年获第九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主编科普图书一部,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还与美国托马斯杰斐逊大学(Jefferson University Hospital)及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相关学者一起共同提交SCI论文两篇(待发表);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其中包括2010年福建省科技厅产学研重大项目:中药六类新药“健心颗粒”的临床前研究。在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及利用现代影像技术对疾病早期诊断、疗效评价等方面积累了

18、教丰富的临床经验。导师姓名施红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性别女技术职称教授工作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老年相关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学术专长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987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部(原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基础医学专业(6年制),2000年7月获福建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在职硕士学位。2006年7月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任中医药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医药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2001年入选为福建省百

19、千万人才工程,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教育厅、卫生厅研究课题,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副主编5部教材,曾获质量工程、教学、科研各类奖项10余项,多次被评为福建中医学院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院优秀教师,2011年获福建省省级名师称号。导师姓名陈曦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性别女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研究方向乳腺癌学术专长 陈曦 ,女,39岁,中国共产党党员,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福建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肿瘤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会肿瘤营养学组委员

20、。从事肿瘤内科专业16年, 在肿瘤的规范化诊断、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长于乳腺癌、恶性淋巴瘤、胃癌、大肠癌等常见肿瘤的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导师姓名陈向齐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性别男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研究方向心身性皮肤病研究学术专长 从事皮肤科临床工作15年,熟练掌握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在重症及难治性皮肤病诊治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对过敏性皮肤病、血管瘤、尖锐湿疣及梅毒等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展面部色素痣切除、面部磨削等手术治疗.目前主要从事心身性皮肤病(如痤疮、慢性荨麻疹、银屑病等)的防治研究。 现任全军中医药

21、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军区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委员、福建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学会委员、福建省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共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专著5部,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福建省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导师姓名黄惠娟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性别女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研究方向妇科疾病的临床研究学术专长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研究生;留学于日本国立长崎中央病院,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能准确而灵活地运用中西医两种医学处理临床复杂疑难病症,尤其在神经内科、老年病方面经验丰富。发表学术论文57篇.发表译文23篇

22、,译文总字数超过3万。被评为福建省卫生系统首批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第三层次);福建省卫生厅全省第三批卫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第二层次).主持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其中:2005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授予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六;2004年获福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福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位。导师姓名赖国祥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性别男技术职称主任医师,教授工作单位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研究方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学术专长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南京军区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福建省医学会危重病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ICU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中国支气管病及介入肺脏病学会常务委员,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呼吸内科及危重症医学科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20多年,对肺部感染、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肺癌、肺结核等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具有较丰富的诊疗经验,擅长纤维支气管镜介入诊疗及机械通气治疗等。今年开展多项新技术,对胸腔积液、大咯血、肺癌、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