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脱壳》教学设计_第1页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_第2页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_第3页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_第4页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金蝉脱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结合课文理解生字新词。2、通过对重点段的品读感知,掌握金蝉脱壳的过程和特点,理清表达顺序,感知课文的表达方法,能准确地背诵4、5两个自然段。3、通过有感情地品读,引导学生认识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以及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志向。4、学习作者观察细致的好习惯,描述细致的表达方式,培养观察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读脱壳的过程,感受自然的神奇及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设计】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看过金蝉脱壳的过程么?那你想看么?好,身体坐正了,瞪大眼

2、睛好好看哦(播放金蝉脱壳的视频)。有一位同学,他通过自己耐心细致的观察,将金蝉脱壳这一过程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了下来,就是第七课金蝉脱壳。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小作者的脚步去仔细了解金蝉脱壳的全过程。齐读课题。从同学们的声音里,老师已经听出了大家对这节课的期待,让我们深吸一口气,开始大自然的神奇之旅吧!二、检查预习,解决生字词让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看看大家是否为我们的神奇之旅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请看大屏幕上的生字词,你都会读、会写了么?先自己读一读,如果准备好了请举手,大胆接受老师的挑战。多音字:壳 ké 贝壳 鸡蛋壳(用于口语) qiào 金蝉脱壳 地壳红色的字是本节

3、课的生字,请仔细观察一下,你觉得哪个字在写的时候容易出错,需要我们互相提醒一下?(板书:搜)三、初读感知,理清层次1、下面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思考:1 / 7(1)如果用文中的话来解答金蝉脱壳的意思,应该是哪一句? (2)课文哪些自然段完整地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 ?(3-6自然段)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上的问题,你找到答案了么?(学生回答,大屏幕显示答案)(课件展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2、作者认为这是一件怎样的事呢?你真细心,从文中找到了答案,作者认为: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看着这透明发亮的壳,他决心要一探究竟。3、课文3-

4、6自然段完整地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下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3-5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板书: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有趣的金蝉脱壳。四、精读感悟,深入学习 1、脱壳前:这天傍晚,小作者跑到菜园的柿子树下搜索蝉虫。他发现了一只什么样的蝉虫呢?这只蝉虫又在做什么呢?(课件)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当爬到一个枝丫上时,它用脚紧紧抓住树皮上的一处裂口,停在那里不动了。 2、脱壳中 (1)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那它要干什么?对,开始脱壳了!默读第4自然段:圈一圈表示蝉虫身体各部位的词,想一想蝉虫出壳的先后顺序。蝉脱壳时的

5、顺序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相机板书:背头脚尾(2)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一部分最“神奇有趣” ?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背: 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蝉儿就像一个魔术师,它肚子的颤动好像是障眼法,蝉就在它的掩护下不停地变换着颜色,让人感觉非常神奇。)头:接着,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 (“钻”字写出了蝉的灵活、调皮,而“透明发亮”、“大眼睛”、“像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让人感受到蝉的可爱,一种

6、喜爱之情油然而生。)脚: 六只脚出来了,整个身子在慢慢地活动。 蝉尾: 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这一段是怎样表现出蝉尾出壳这个过程的神奇有趣的呢?请同学们读读整个的过程,圈圈关键的词语,想想当时的情景。同学们注意到“使劲地抖动着、升着”、“腾空向后仰”、“敏捷地向前扑来”、“抓住蝉壳用力一抽”、“蝉尾就出来了”这些描写动作的词了吗?蝉儿整个动作配合得怎么样?(自然协调)不妨自己模仿蝉儿试一试。(模仿蝉儿演一演)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将蝉尾出壳这一神奇有趣的过程

7、刻画得栩栩如生。这一情景描写生动,用词精确,和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分不开的。我们一起来读蝉尾出壳的句子。蝉壳蜕下来了,蝉儿对陪伴自己的旧衣很是留恋。文中是用哪个词来形容的?(依依不舍)拟人,有感情。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情再来读读这一自然段,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板书:神奇有趣)3、脱壳后金蝉脱壳后,身体各部位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五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表格:变化翅膀一点点 逐渐大了盖住了身子,像两把大扇子出现了排列整齐,图案精巧的斑纹。全身灰白色 由浅而深 深绿色 棕黑色触角出现了一道道灰白色光环。小作者刚开始认为金蝉脱壳是一件神奇有趣的事。那么看完整个过程之后,作者认

8、为这是什么样的情景?(板书:奇特动人)让我们齐读第6自然段: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我高兴得几乎叫起来。4、补充资料:幼蝉的生活期特别长,最短的也要在地下生活23年,一般为45年,最长的17年。幼蝉长期在地下生活,经过45次蜕皮后,钻出地面,爬上树枝进行最后蜕皮(金蝉脱壳),成为成虫。谁愿意成为一只金蝉,为大家带来一次神奇有趣、奇特动人的情景?5、当小作者看完金蝉脱壳的全过程后却意犹未尽,当作者再次观察蝉儿的时候,他是怎样来形容的?一起读: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它是那样五彩缤纷,就像雕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了油彩一样。而留在一旁的蝉壳,透明发亮,闪着金光。这阵儿,蝉儿长久地趴在树上,恢复着

9、体力,准备开始它的歌唱生涯。这就是金蝉脱壳,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 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 五、课文小结,了解引申义1、课文小结 :课文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神奇有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就会受到有益的启示。2、引申义:三十六计“金蝉脱壳” 今天我们所学习的金蝉脱壳是一种自然现象,这个成语同时也是古代兵法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比喻用计逃脱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三国时,诸葛亮曾用这一计谋使蜀军避开了魏军的追击,安全撤回汉中。六、学法指导,课外拓展:1、课文记录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作者能将这一难得一见的情景描写得如此具体、生动,靠的是什么呢?2、对,靠的是仔细的观察。(板书:观察)PPT:搜索发现聚精会神地盯着仔细地看着大家看,课文中这些词语表现出作者在仔细“观察”。3、前苏联著名的生物学家巴浦洛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观察,观察,再观察。”由此可见,观察是一切发现的基础。4、处处留心皆学问,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观察的重要性,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作者是怎样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生动形象地呈现给我们的,作者通过自己仔细的观察,按照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这样的顺序写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这是有顺序;在写金蝉脱壳中时,作者用大笔墨写了蝉尾出壳的情景,这是有重点;当蝉儿成功出壳后作者又用了“依依不舍”一词,运用拟人手法,把蝉儿当作人来写,这是有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