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四_第1页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四_第2页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四_第3页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四_第4页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四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无止境! 最新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5题每题1分,6-10题每题2分,共15分)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粮食酿酒 C.工业炼铁 D.火箭点火2 .周杰伦在菊花台中唱道:“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随风飘散你的模样”人在远处能闻到一缕香味是因为()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割的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3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过滤浑浊液体取用大理石C.排水法收集O2稀硫酸D.滴管的使用4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主要介绍中国的美食及其制作方法.

2、“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其腐烂B.在炒熟的菜中放入适量的加碘食盐,使其美味C.在果汁中加入“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好D.在火腿肠中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使其保持肉质鲜美5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进行分类的是()A.液氧、水、矿泉水 B.活性炭、火碱、碘盐C.生铁、干冰、煤 D.金刚石、熟石灰、空气6 .以下是小明同学书写的部分化学用语,其中正确的是金刚石-C五氧化二磷-05P2氯化铁-FeC2钠元素显+1价-Na+1两个铝离子-2Al3+ ()A.B.C. D.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下列关于青

3、7 .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蒿素(Cl5H22。5)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8 .相对分子质量为 282C.-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D.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 22: 58.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h 温度cA. 12c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勺00 M00%B.将12c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jC时,溶液变稀了C. 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tjC时A、B的溶解度相等9.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既

4、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即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 1即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A. B.C.D.10.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 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B.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C.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

5、不可分.(1)衣服沾有的油污,可用洗涤剂洗去,是因为洗涤剂能 (填“溶解”或“乳化”)油污, 也可以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洗涤剂能 (填“溶解”或“乳化”)油污.(2)夏天打开汽水瓶盖时,会看到汽水自动喷出来,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有关;而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有关.12 .纽扣电池是一种常用的微型银锌电池,在电池内装有氧化银和锌等物质.当电池工作时,主要是锌与氧化银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从而产生电流,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其中锌元素的化合价由 价转变为 价.13 .纯净物A可用作气体燃料.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质量的

6、A与160g B按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反应完全时,生成 176gC和36gD.(1)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 .(2)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0分)14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匚怅甯”0g既就外貌.为I、弘悯瓦化讷溶液(1) A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发生于收集装置.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镒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可用同样的发生装置,原因是 ,(2) B实验中设计合理的是 (填“”或""),另一装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 (3) C是定量实验,选择仪器不恰当或操作不规范

7、都会导致实验结果有误差.实验时选择量筒规格应为 (填“ 50mL”或“ 100mL”),称量时祛码与药品放反了( 1g以下为游码),所得溶 液的质量分数 15%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5.现有一固体混合物 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HCl、NazCQ、( NH。2SO4、KNQ、FQ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下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 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请用化学用语答题)(1)产生的气体B是(写化学式,下同) ;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溶液E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

8、式) .(2)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计算题16某石灰厂新到一批石灰石,其中含有杂质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高温不分解)为测定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分成三组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123稀盐酸质量(g)5050100样品质量(g)203020产生气体的质量(g)6.66.66.61 )该实验中第次稀盐酸和样品恰好完全反应;2)求出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5题每题1分,6-10题每题2分,共15分)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粮食酿酒 C.工业炼铁 D

9、.火箭点火【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 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B、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C、炼铁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错误;D、火箭点火时,燃料燃烧能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 .周杰伦在菊花台中唱道:“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随风飘散你的模样”

10、人在远处能闻到一缕香味是因为()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割的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随风飘散你的模样”人在远处能闻到一缕香味,是因为 香味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远处能闻到一缕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远处能闻到一缕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是可分割的

11、无关,故选项错误.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远处能闻到一缕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D、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远处能闻到一缕香味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 答此类题的关键.3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过滤浑浊液体取用大理石C.排水法收集。2D. I:庠粒滴管的使用【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氧气的收集方法.【分析】A、从过滤时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防止过滤时液体溅出烧杯外去分析解答;B、根据取用固体药品的正确方

12、法分析;C、根据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分析;D、从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不应伸到试管内,应竖直、悬空正放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过滤时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防止过滤时液体溅出烧杯外;漏斗的下端尖嘴要紧靠烧杯内壁,故错误;B、取用固体药品时,试管横放,用镣子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让后慢慢竖起试管,故错误;C、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气体从短管进,水从长管排出,故错误;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竖直、悬空正放,故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4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主

13、要介绍中国的美食及其制作方法.“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其腐烂B.在炒熟的菜中放入适量的加碘食盐,使其美味C.在果汁中加入“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好D.在火腿肠中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使其保持肉质鲜美【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常用盐的用途.【分析】A、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氯化钠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C、塑化剂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D、亚硝酸钠有毒,能作防腐剂,但应适量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解答】解:A、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

14、,不能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 产品,故选项说法错误B、在炒熟的菜中放入适量的加碘食盐,能改善菜的味道,使其美味,故选项说法正确.C、塑化剂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在果汁中加入“塑化剂”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选项说法错误D、 亚硝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它虽可保持肉类鲜美,但食用过量会使人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的热点,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有毒物质(甲醛、亚硝酸钠、塑化剂等)的相关知识即可正确解题5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进行分类的是()A.液氧、水、矿泉水 B.活性炭、火碱、碘盐C.生铁

15、、干冰、煤D.金刚石、熟石灰、空气【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A、液氧属于单质;氢氧化钙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空气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活性炭属于混合物;酒精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碘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生铁属于混合物;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矿泉水属于混合物.故选

16、项错误; D、金刚石属于单质;冰属于氧化物;高镒酸钾制氧气的剩余固体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 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6以下是小明同学书写的部分化学用语,其中正确的是金刚石-C五氧化二磷-05P2氯化铁-FeC2钠元素显+1价-Na+13+两个铝离子-2A1 ()A.B.C. D.【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 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物化学

17、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 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 字.【解答】解: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C,故选项书写正确.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 P2O5,故选项书写错误.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FeC3,故选项书写错误.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

18、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钠元素显+1价可表示为:,故选项书写错误.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 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铝离子可表示为:2A13+,故书写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 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下列关于青蒿素(C15H22。5)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碳、氢、氧

19、三种元素组成B.相对分子质量为 282C.-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 42个原子D.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 22: 5【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分析】A.根据化学式的宏观意义来分析;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C.根据化学式的微观意义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由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M5+1 >22+16X5=282,故正确;C.1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20、构成的,则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 42 个原子.故正确;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M5) : ( 1X22) : (16X5) =90: 11 : 40.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12c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勺00 M00%B.将12c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iC时,溶液变稀了C. 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tC时A、B的溶解度相等【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

21、解度的关系.【分析】A、运用溶解度的概念和溶解度的曲线图解答.B、运用图中溶解度曲线图解答.C、运用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合溶解度曲线图解答.D、运用图中溶解度曲线图解答.【解答】解:A、t2, A的溶解度为a,所以100g溶剂中溶解的溶质质量为 ag,故12c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AL M00%,故说法错误;lUUraB、由B的溶解度曲线知道,将 12c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jC时,该溶液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即溶液变浓了,故说法错误;C、根据图中溶解度曲线可中 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说法正确.D、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jC时,AB溶解度相等,故说法正确.故

22、选:AB.【点评】本题考查了从溶解度曲线图上读取信息、分析及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 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 度影响不同.9.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即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 1即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A. B. C.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

23、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电解水实验;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析】干冷的烧杯只能证明甲烷燃烧产生了水,可以据此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来完成解答;将二氧化碳倒入不同高度的蜡烛的烧杯中,可以判定出二氧化碳的密度和能否燃烧,可以据此解答;根据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来分析;根据不同条件下白磷和红磷的燃烧的状况来分析;将水倒入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只能验证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解答】解:干冷的烧杯只能证明甲烷燃烧产生了水,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可以判定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但难以验证其中含有碳元素,所以不正确;将二氧化碳倒入不同高度的蜡烛的烧杯中,能观察到底层蜡烛先熄灭,

24、可以判定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同时能够证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正确;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由H、。所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故的结论正确;空气在的白磷可以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可以知道燃烧的条件需要氧气,同时空气的红磷不能燃烧,可以判断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着火点要高,故的结论正确;将水倒入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只能验证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而不能正确二氧化碳为酸性,故错误根据分析可以知道结论正确的为:.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C是正确的.故选 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

25、0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B.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C.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锌铜银,当把锌粉加入到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时,银首先被置换出来,在银完全置换后,铜才能被置换出来;一定量的锌粉,可能完全转换出银,也可能只置换出部分的银,滤液呈蓝色,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铜,锌可能没有置换出铜,有可能置换出部分铜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A、锌会首先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所以

26、滤渣中一定有银,锌可能与硝酸铜反应,有可能没有反应,所以滤渣中可能含有铜,由于有硝酸铜的剩余,则一定没有锌,故选项错误;B、锌和硝酸银发生了置换反应,溶液显蓝色,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锌也可能反应了少量的硝酸银,也可能将硝酸银全部反应完,所以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故选项错误C、根据反应后的滤液显蓝色,说明滤渣中一定没有锌,否则会继续和硝酸铜反应,故选项错误;D、锌和硝酸银发生了置换反应,溶液显蓝色,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锌也可能反应了少量的硝酸银,也可能将硝酸银全部反应完,所以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故选项正确; 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金属放入

27、盐的混合溶液中,总是把活动性最弱的金 属最先置换完,再按由弱到强的顺序一一进行置换.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1)衣服沾有的油污,可用洗涤剂洗去,是因为洗涤剂能乳化 (填“溶解”或“乳化”)油污,也可以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洗涤剂能溶解 (填“溶解”或“乳化”)油污.(2)夏天打开汽水瓶盖时, 会看到汽水自动喷出来, 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 有关;而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 有关.【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分析】(1)根据乳化作用的定义分析

28、:洗涤剂能使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 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冲走,这种现象属于乳化作用;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利用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使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冲走;汽油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易溶于汽油,利用的是溶解 原理.(2)汽水是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之后制成的,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故有大量气泡从瓶口逸出,说明了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 大而增大;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

29、嗝,是由于胃内的温度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而导 致的.故答案为:(1)乳化;溶解;(2)压强;温度.【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常见的洗涤原理、气体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理解洗涤过程中 利用的原理、气体溶解度的两个影响因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纽扣电池是一种常用的微型银锌电池,在电池内装有氧化银和锌等物质.当电池工作时,主要是锌与氧化银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从而产生电流,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Ago2Ag+ZnO ,该反应属于置换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其中锌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转变为 +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从题目提供的

30、信息,锌与氧化银反应可能得到的单质是氧气或银,但如果单质是氧气,锌与银两种元素无法组成化合物,所以单质只能是银,另一种物质是氧化锌.【解答】解:锌和氧化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Ag2r2Ag+ZnO,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单质锌中,锌元素的化合价是 0,氧化锌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氧化锌中锌元素的化合价是+2.故填:Zn+Ag2r2Ag+ZnO;置换;0; +2.【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 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13.纯净物A可

31、用作气体燃料.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质量的 A与160g B按如图所示充分反应, 当B反应完全时,生成 176gC和36gD.(1)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52g2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CO2+2H2O .(2)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一定条件202H2+5O【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参加反应A物质的质量;(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A的组成元素及其质量,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元素个数比确定化学式, 写出反应的哈学方程式.【解答】解:(1)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A由两种元素组成可知,176g+36g- 160g=5

32、2g.A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A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176gy 44M00%=48g,A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4g,A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1;由于相对分子质量为26,故A的化学Th条式为:C2H2.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02H2+5O24CQ+2 H2。.故答为:-牛(1) 44; (2) 202H2+5O4CQ+2H2。.【点评】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原子个数比等于各元素的质量除以相对原子质量的比.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0分)14.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堡宝制Wd,伟拈苴设B.空证位枇寸忸支律的实验装置C.怅制2g 诵景外貌,

33、为I S%悯瓦化油溶液(1) A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发生于收集装置.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镒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到02为 2H252HgO+Q T ,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可用同样的发生装置,原因是都是液体和固体在常温下反应,(2) B实验中设计合理的是 (填“”或""),另一装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装置不密封,生成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没有称量计入反应后的总质量(3) C是定量实验,选择仪器不恰当或操作不规范都会导致实验结果有误差.实验时选择量筒规格应为 50mL (填“50mL"或"100mL"),称量时祛码与药品放反了( 1g以下为游码),所得

34、 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5%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氧气的制取装置;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4) 】(1)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可以选择发生装置;(5) 只有科学地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6) 选择量筒时,量程应该大于或等于量取的液体体积,并且应该和量取的液体体积最接近;如果操作不当,会影响实验结果,甚至会导致实验失败.MnO<>【解答】解:(1)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镒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二2H2O

35、+QT;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可用同样的发生装置,原因是都是液体和固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故填:2H2O22H2O+QT;都是液体和固体在常温下反应.(2) B实验中设计合理的是,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不合理的是,因为装置不密封, 生成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没有称量计入反应后的总质量,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填:;装置不密封,生成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没有称量计入反应后的总质量.(3) 50g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50gx15%=7.5g,水的质量为:50g- 7.5g=42.5g,需要量取的水的体积为:42.5g/ (1g/mL) =42.5mL,实验时选择量筒规格应为50mL;称量时祛码

36、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则称量的氯化钠质量为:7g - 0.5g=6.5g,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故填:50mL;小于.4工 5g+6. 5gX100%=13.3%<15%,因此要学会【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15.现有一固体混合物 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HCl、NazCQ、( NH4) 2SO4、KNQ、FQ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下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 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请用化学用语答题)(1)产生的气体B是(写化学式,下同)NH3 ;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NH4C1、Fe2O3 ; 溶?夜E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NaCl .(2)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