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现状及新进展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白血病在人群中年发病率为3/10万左右。目前恶性肿瘤性疾病是我国儿童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而急性白血病又占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的首位。儿童急性白细胞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约占70%左右。而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占30%左右。70年代以来,特别是80年代中,目前ALL已成为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ALL的5年无病生存率(EFS)达7080%,也是当今疗效最好、治愈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效果的提高,基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更准确地判断预后,根据预后分型用药。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危险因素判断认识提高危险因素正确的判断从
2、而使ALL根据不同分型更合理用药。随着免疫学细胞遗传学进展,危险因素的判断更能体现白血病细胞本质的因素。(一)细胞遗传学进展目前,在诊断ALL时普遍采用MIC分型(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由于细胞遗传学的发展,特别是高分辨分带技术以及分子探针的应用,使白血病的分型又向前推进一步。目前发现90%以上的ALL具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包括数量异常和结构异常。ALL多数表现为46条染色体,其中以假二倍体为主,其次为超二倍体。1数量异常 超二倍体,约占ALL的1/4,以前B-ALL多见。虽然二倍体可累及任何一条染色体,但以4、6、10、14、17、18、20、21及X染色体最常见。假二倍体,即
3、伴有结构异常的46条染色体,常表现为染色体易位。以L2型多见。亚二倍体,较少见,约占3%8%,以45条者居多,一般为20号染色体缺失。 DNA非整倍体是肿瘤的特异性标志。DI指数是用流式细胞术DNA图形探讨白血病倍体水平及增殖活力。许多研究表明超二倍体(染色体50条或DI1.16)的急淋白血病预后好。德国BFM协作组对90年4月95年3月1154例ALL进行研究表明DI1.16 的297例6年EFS达84%,DI1.16的857例6年的EFS为73%。2结构异常 儿童ALL中,已发现近40种非随机的染色体结构异常,其中约50%为染色体易位,多数已明确其基因定位。对于儿童白血病而言,比较重要和常
4、见的有: t(1;19)(q23;p13):多见于儿童pre-B ALL。位于19p13的E2A基因是一种看家基因,属于HOX基因家族。A/PBX1融合基因的pre-B ALL预后和治疗效果较差。 t(12;21)(p13;q22):这是近些年才被发现的一种较为常见的染色体易位。位于12p13的TEL基因具有螺旋-回转-螺旋结构,同样编码一种转录因子。具有这种易位的ALL预后较好,原因不清。 t(8;21)(q22;q22)易位:主要见于AML-M2。位于8q22的ETO基因含有2个锌指结构,可能编码一种转录因子。但目前认为AML1/ETO融合基因的形成并非白血病发病的关键因素,必须有其它遗传
5、学改变才能造成发病。 t(9;22)(q34;q11):见于95%的CML和3%5%的儿童ALL。这是最为经典的白血病染色体易位,其结果是产生了BCR/ABL(Breakpoint Cluster Region gene, Abelson oncogene)融合基因。这被认为是细胞恶变的根本原因。另外,BCR/ABL融合基因还被认为是检测MRD的重要标志。 t(15;17)(q24;q21):见于AML-M3。形成PML/RAR融合基因,具有这种易位的AML-M3对全反式维甲酸治疗较敏感,同时,PML/RAR也被认为是检测MRD的重要标志。 inv(16)(p13;q22):见于AML-M4E
6、o。染色体倒位的结果产生了CBF/MYH11(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基因)融合基因。 涉及MLL基因的染色体畸变:MLL基因位于11q23,又称为ALL1、HRX、Hrtx1基因,具有转录因子和DNA甲基转移酶的许多特性。涉及它的染色体畸变包括t(1;11)、t(4;11)、t(6;11)、t(9;11)、t(10;11)、t(11;17)、t(x;11)等,多见于婴儿白血病,包括ALL、AML和MDS等,因此被称为Mixed Lineage Leukemia gene,患儿预后多较差。由于白血病涉及的染色体易位如此众多,如何快速简便地检出这些畸变便成为临床急待解决的问题。北京儿童医院目前已建立并
7、开始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新诊断白血病患儿的染色体易位情况,这种方法采用8个平行PCR反应,同时检测29种白血病相关的染色体结构畸变/易位(包括87种mRNA剪接变异株)。目前已检出的畸变有t(1;19)、t(7;10)、t(8;21)、t(9;22)、t(12;21) 、t(15;17)、TAL1D、dup(11q23)等8种染色体畸变(13种剪接变异株)。2危险因素分析影响预后因素很多,除了与诊断时MIC分型有关,国内外许多治疗组认识到早期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泼尼松诱导实验反应及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骨髓是否达CR与预后长期无病生存率(EFS)相关。单因素分析(以下各项均为危险因素):(1)白
8、细胞计数50×109/L。(2)DNA指数1.16(3)t(9;22)或bcr/abl(4)t(4;11)或MLL-AF4(5)年龄<1岁(6)在诊断时合并CNSL。(7)泼尼松诱导试验反应差(8)缓解治疗第33天未达CR。多因素分析 美国POG治疗组采用多因素分析危险因素,如高危因素为:年龄10-21或/和白细胞计数50×109/L加上:DNA指数1.16或无4三体和10三体。过去普遍认为:(1)Ph1+ALL预后不好但研究表明Ph1+ALL当白细胞<25×109/L 5年EFS可为76±17%,而伴白细胞25×109/L则5年E
9、FS为10±6%;(2)关于T-ALL预后,目前认为T-ALL当伴白细胞50×109/L预后差;(3)年龄与基因型关系密切:<12月伴MLL 4年EFS仅3%, >10岁伴MLL-AF4及>10岁伴Ph1+预后差。早期治疗反应与预后 (1)德国BFM组研究泼尼松7天治疗及MTX鞘注后末梢血幼稚细胞数<1000为主要预后判断因素,甚至可取代t(4;11)和t(9;22)。(2)BFM研究组将高危ALL第7天骨髓标本幼稚细胞>25%随机分两组继续按一般治疗5年EFS为42%;加强治疗5年EFS为68%。(3)流式细胞仪和PCR检测MRD比传统观察第
10、7天或14天骨髓中幼稚细胞数更敏感。因PCR能测定残留白血病细胞达10-2。3.目前临床分型:过去国内由于细胞遗传学检测工作未跟上去,而主要靠形态、年龄、白细胞计数按25×109/L判断,未真正预测出危险因素。98年山东荣城会议对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已作相应修改。根据危险因素分型如下: 与小儿ALL预后确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12个月的婴儿白血病 诊断时已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和/或睾丸白血病者 染色体核型为t(4;11)或t(9;22)异常 小于45条染色体的低二倍体诊断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50×109/L泼尼松诱导试验60mg/m2/d
11、5;7天,第8天,外周血白血病细胞1×109/L(1000/L),定为泼尼松不良效应者标危ALL诱导化疗6周不能获完全缓解(CR)者 根据上述危险因素,临床分型分为二型: 高危ALL(HR-ALL):具备上述任何一项或多项危险因素者。 标危ALL(SR-ALL):不具备上述任何一项危险因素者,伴有或不伴有t(12;21)染色体核型和50条染色体的高二倍体B系ALL。目前多数发达国家均将ALL分为标危、中危、高危组。如美国St.Jude 儿童研究医院及德国BFM95方案,虽然标准不尽相同,但均考虑了相关因素:年龄;初诊时白细胞计数;强地松实验治疗反应;染色体t(9;22)t(4;11)
12、诱导治疗未达缓解等。德国ALL-BFM95方案标危组:(1)强地松治疗试验反应好,治疗第8天外周血白血病细胞<1×109/L;(2)初诊时WBC<20×109/L,年龄1岁和6岁;(3)治疗第33天取得完全缓解;(4)无染色体t(9;22)易位或者 BCR/ABL重组;(5)无染色体t(4;11)易位或 MLL/AF4重组;(6)非T-ALL。6条标准必须都符合方可列入标危组。德国ALL-BFM95方案中危组标准:(1)强地松治疗试验反应好;(2)治疗第33天取得完全缓解;(3)无染色体t(9;22)易位或 BCR/ABL重组;(4)无染色体t(4;11)易位或
13、 MLL/AF4重组;(5)初诊时WBC20×109/L;(6)年龄1岁;(7)年龄6岁。中危组不但必须具备(1)(4)项,而且具有(5)(7)中至少一项才可成立。德国ALL-BFM95方案高危组标准:(1)强地松治疗试验反应差,治疗第8天外周血白血病细胞1×109/L;(2)治疗第33天未取得完全缓解;(4)具有染色体t(9;22)易位或者 BCR/ABL重组;(4)具有染色体t(4;11)易位或者 MLL/AF4重组。二、化疗方案改进(一)指导原则:强调早期强烈化疗,包括诱导缓解治疗、巩固治疗、庇护所预防、再诱导治疗。维持治疗不可少。总疗程23年。国内70-80年代由于
14、条件限制,化疗方案偏弱,复发多特别是早期复发病人多。80-90年代初,治疗方案强提高持续完全缓解率。如北京儿童医院、上海新华医院5年EFS达70%。但我们认识到强烈化疗的风险性:骨髓抑制、免疫抑制造成严重感染,使一些患儿不能度过早期强烈化疗治疗关。同时化疗可引起严重器官损害,烷化剂可引起不育症;蒽环类药物可引起心肌损害;门冬酰胺酶可引起胰腺炎;头颅大剂量放疗可导致脑垂体激素缺乏性生长迟缓或智力减低。这些后遗症通常是不可逆的。因此在不影响疗效同时,更强调分型用药(最好分三型),降低标危方案强度。对于高危-ALL应用更强烈方案,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制定97全国小儿ALL(标危)联网方案。此方案特点:
15、在全疗程中大大减少了蒽环类药物及烷化剂的用量。DNR150mg/m2,CTX1.2g/ m2,在治疗1/2年时增加早期强化治疗。用HD-MTX及三联鞘注代替放疗。降低维持治疗强度,主要用6MP+MTX,不用COAP。(二)全国小儿ALL(标危)联网方案简介1. 诱导缓解治疗:采用VDLD方案VCR(V) 1.5mg/m2 /次(最大量2mg/次),静推,每周一次,共4次(d1、d8、d15、d22)Dex(De) 6mg/m2口服,分3次,d1- d21、第22天起减停1周DNR(D) 30 mg/m2/次,静注,d1、d2、L-ASP(L) 5000IU/ /次,肌注,隔日,共8次。 (1)
16、化疗第15天复查骨髓,如未缓解,原、幼淋5-20%,则追加L-ASP 2针,同时追加DNR一次;如第28天仍未达CR即原、幼淋20%,为失败病例并换方案,如VM26+Ara-C或Idarubincin+Ara-C等。(2)L-ASP结束后休息6天,化疗第29天并且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1000时用以下巩固方案。2巩固治疗:采用CAT 方案CTX 600mg/,静滴,于第一天水化碱化尿液。Ara-c100mg/,分二次(Q12h)肌注d1-7天。6MP75mg/,口服,QN,d1-7天。休息7天进行下一疗程治疗。3庇护所预防:采用大剂量氨甲喋呤(HD-MTX)+四氢叶酸钙(CF)当ANC1
17、000,肝肾功能正常开始给药。按3g/次,每隔10天为一疗程共3疗程。总量1/5MTX静推,其余4/5在6小时内均匀滴注。于静推MTX后2小时鞘注1次。于静推MTX后36小时予CF解救,第一次CF剂量为30 mg/次,静推,以后 CF15 mg/次,口服,每6小时一次,共7次。用HD-MTX同时用VP一周(VCR1.5 mg/次,Pred 40 mg/次)。当天及次日需水化碱化尿液,予5%NaHCO3 80-100 ml/静注,使尿PH7,同时予充分的液体2000-3000 ml/d。4.早期强化治疗:VM26 150 mg/次,静注;同时用Ara-C 300 mg/次,静注。隔2天一次,共3
18、次。疗程结束后一般需休息2周,血象才能恢复。5.维持治疗VCR+Dex及6MP+MTX、序贯治疗:第1周用VCR1.5 mg/次,静注一次,Dex6 mg/d,口服×7天。第2-4周6MP75mg/d,QN口服×3周,MTX20mg/次,口服,QW×3次。6.定期强化第一次加强时间:自骨髓达CR后第25周开始,方案为VDLD加2疗程HD-MTX:VCR 1.5mg/m2/次,静推,QW d1、d7。DNR30mg/ m2/次,静滴,d1,d2。 L-Asp6000ku/m2/次,肌注,Qod×6次。Dex6mg/ m2/日,口服d1-d14。第二次加强时
19、间:第二年开始,方案为VM26+Ara-C加2疗程HD-MTX。第三次加强时间:第2.5年开始,方案为CODDX加2疗程HD-MTX。第四次加强时间:第3年始,方案为VM26+Ara-C。7鞘内注射:诱导治疗第1、15、29天各三联鞘注,以后每8周三联鞘注一次,第3年起每12周鞘注一次。(三)北京儿童医院“全国97年急淋(标危)联网方案”疗效小结 981200012住院ALL标危病人应用“联网方案”共140例,男95例,女45例。年龄2岁14例,29岁103例,10岁23例。本组观察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59个月,中数19.98个月。诱导治疗中第14天骨髓CR率92.85%;PCR7人(7.8%
20、),未CR2人(2.2%),第28天骨髓CR率100%。99年1月至2001年12月标危-ALL 140例,采用全国97年急淋(标危)“联网”方案,诱导缓解治疗采用VDLD;庇护所预防HD-MTX3g/m2前后共9次,放弃颅脑放疗;增加再诱导治疗,维持及加强治疗较前减弱。2年 EFF84.5%(中位数观察20月)。90年1月至98年12月标危-ALL 102例,诱导缓解治疗采用CODP,巩固用L-Asp,庇护所预防用HD-MTX2-3g/m2,半年后颅脑放疗18GY。维持治疗中包括定期加强无再诱导治疗。2年 EFS78.43%,5年 EFS61.76%(中位数观察82月)。将两阶段不同治疗方案
21、疗效进行比较,因前者病人观察短,后者病人观察时间长,故比较2年的EFS发现“联网方案”明显优于后者(P<0.01有显著差异)。(四)高危-ALL治疗 以往认为高危-ALL一旦获CR后应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国际上先进治疗组治疗研究结果表明强化疗疗效并不亚于移植。如ALL-BFM86。总结高危组6年EFS48±5%。我国独生子女多,异基因造血干细胞来源受限,因此对高危-ALL采用强化疗仍是一种好的治疗途径。BFM-95高危方案介绍:诱导治疗预治疗阶段,Ia巩固治疗(HR-1,2,3)×2轮再诱导治疗(方案II)颅脑放疗(C-RT),(如果有HLA相合的供者做HSCT
22、)维持治疗预治疗阶段1. 完成了最初的诊断程序和骨髓穿刺,就可以马上开始预治疗。仅很少的病人被划分在本阶段。2. 对于高白的病人给于别嘌呤醇(10mg/kg/day PO Tid)及水化碱化。诱导治疗方案Ia高危-ALL标准:(1)强地松治疗试验反应差,治疗第8天外周血白血病细胞1×109/L;(2)治疗第33天未取得完全缓解;(4)具有染色体t(9;22)易位或者 BCR/ABL重组;(4)具有染色体t(4;11)易位或者 MLL/AF4重组。不论年龄和白细胞数,只要符合以上条件之一即可诊断为高危-ALL。Ia阶段1 强的松龙:60mg/m2/day PO Tid d8-d28;然
23、后减量,共9天,(即30mg/m2 d29-31 ,15 mg/m2 d32-34 ,7.5 mg/m2 d35-37。)2 VCR:1.5 mg/m2 IV(最大单剂量为2.0mg)d8,15,22,293 DNR:30 mg/m2缓慢静点4 L-Asp:5,000IU/ m2 IM Q2d,一共8次(d12,15,18,21,24,27,30,33)5三联IT:d15,d29,如果在诊断时有中枢神经受累,还需d8,d22三联ITHR-1如果病人的一般状态良好,血液学的化验高于最低域值(PMN>0.5x109/,PLT>50x109/l),可从诱导的d36开始以下治疗:1 DXM
24、:20mg/m2/day PO Tid d1-d5,骤停。2 VCR:1.5 mg/m2 IV(最大单剂量为2.0mg) d1,6。3 HD-MTX:5 g/m2 IV,持续24小时(1/10的剂量在开始的30分钟内给予,余下的9/10的剂量在随后的23.5小时缓慢静点)d1。HD-MTX给药后24小时,需四氢叶酸解救根据MTX血浓度监测调整四氢叶酸钙的用量及次数:15 mg/m2IV,开始HD-MTX后42,48,54小时解救。如果MTX的血浓度在48小时仍0.4mol/L ,那么四氢叶酸在60小时开始仍应每6小时给1次,一直持续至MTX血浓度0.25mol/L。4 CTX:200mg/m2
25、.次 IV,1小时,每12小时1次共5次,d24,首剂从d2晚9pm给入;同用Mesna 70mg/m2 IV,在CTX开始的第0、4、8小时用。5 HD Ara-C:2g/m2.次 IV,持续3小时,Q12h,d5。6 HD L-asp:25,000IU/ m2 IV 持续6小时,d6。7 三联IT:d1,在HD-MTX开始的2小时,8 G-CSF或GM-CSF:5g/kg/day SC Qd 化疗结束后5天开始,直至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为1.0x109/L。HR-2病人的一般状态良好,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在安全范围内,且没有其它特殊疾病可以耐受化疗的开始本方案治疗。PMN>0.5x1
26、09/L,PLT>50x109/L。1 DXM:20mg/m2/day PO Tid d1-d5.,2 长春地辛:3 mg/m2 IV(最大单剂量为5.0mg) d1,6。3 HD-MTX:5 g/m2 IV,同前。4 IFO:800mg/m2.次 IV,持续1小时,d2-4。首剂从d2晚9pm给入;同用Mesna 300mg/m2 IV,在CTX开始的第0、4、8小时用。5 DNR:30 mg/m2缓慢静点24小时,d5。6 HD L-asp:25,000IU/ m2 IV 持续6小时,d6。7 三联IT:d1,在HD-MTX开始的2小时,具体剂量见8.3.1.5.8 G-CSF或GM
27、-CSF:同前HR-3病人的一般状态良好,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在安全范围内,且没有其它特殊疾病可以耐受化疗的开始本方案治疗。PMN>0.5x109/L,PLT>50x109/L。1 DXM:20mg/m2/day PO Tid d1-d5.2 HD Ara-C:2g/m2.次 IV,持续3小时,Q12h,d1-2共4次。3 VP-16:100mg/m2.次,IV,0.9%NS按1:4的比例稀释,静点2小时以上,Q12h,d35,共5剂,首剂从d2晚9pm给入。4 HD L-asp:25,000IU/ m2 IV 持续6小时,d6。5 三联IT:d5。6 G-CSF或GM-CSF
28、。再诱导治疗(方案II)骨髓造血必须恢复,PMN>0.5x109/l,PLT>50x109/l。1 DXM:10mg/m2/day PO Tid d1-d21,共21天;然后减量,共9天,即5mg/m2 d22-24 ,2.5 mg/m2 d25-27 ,1.25 mg/m2 d28-30。2 VCR:1.5 mg/m2 IV(最大单剂量为2.0mg)d8,15,22,293 ADR:30 mg/m2缓慢静点(有动脉插管的病人可以持续给药6小时)d8,15,22,294 L-Asp:10,000IU/ m2 IM Q2d,d8,11,15,18IIb.PMN>0.5x109/
29、l,PLT>50x109/l。1 CPM: 1,000 mg/m2/day缓慢静点(1小时)d35.;CPM应与下面药物合用:-3,000ml/m2的1/3张溶液24小时充分水化,其中每升应含10ml15KCI;-美司納(在CPM给药前及给药后4,8小时各予1次,美司納剂量为CPM剂量的1/3);-给予CPM后6小时,12小时应予速尿0.5-1mg/kg IV,在CPM治疗期间应充分的利尿2 6-TG:60mg/m2/day PO Qd,d36-49,一共14天。 3 Ara-C:75mg/m2/day SC或IV Qd,d38-41,45-48, (每次用4天);开始Ara-C治疗PM
30、N应>0.2x109/l,PLT>50x109/l。 4 三联IT:d38,d45。颅脑放疗高危组预防CNSL需放疗,时间安排在方案II之后。年龄<1岁不放疗,1<2岁者12Gy,2岁18Gy。若初期即有CNSL者亦应放疗,剂量相同。如果有血缘相关的HLA相合的供者做HSCT。维持治疗1 6-MP 50mg/m2/day PO Qd空腹,10周1个循环2 MTX:20mg/m2 PO QW3 VCR:1.5 mg/m2 IV(最大单剂量为2.0mg)每第10周4 DXM:6mg/m2 PO 每第10周用。注:在第1周的维持治疗期间,由于外周血记数通常下降故很难给予足量的
31、6-MP。因此推荐先予半量的6-MP,然后逐渐加量直至足量为至。尽量保持PMN 1-1.5x109/l,PLT>100x109/l。三庇护所预防性治疗 (一)庇护所预防性治疗措施髓外白血病的复发直接影响白血病的存活时间,导致全身复发,因此庇护所预防性治疗日益被重视,若不进行庇护所预防,有40%的小儿ALL在CR后3年内发生CNSL,CNSL占小儿ALL复发的75%。男孩7.7%发生睾丸白血病。CNSL发生是因为CNS是白血病细胞的庇护所,在诊断ALL时往往微量白血病细胞已潜入中枢神经系统或睾丸,由于体内存在“血脑屏障”和“血睾屏障”等白血病细胞的天然药物性庇护所,常用的化疗药物如VCR、
32、DNR、Ara-C、CTX、L-ASP等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杀灭脑脊液中的白血病细胞,而往往在脑膜上增殖并发生CNSL,即而导致骨髓及其它髓外复发。因此庇护所预防性治疗十分重要,应从化疗一开始并贯穿整个维持治疗。主要措施:(1) 采用HD-MTX增加血液和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可有效预防CNSL及睾丸白血病的发生。许多治疗组采用此方法,HD-MTX剂量15g/m2不等。多数认为25g/m2使24小时脑脊液MTX浓度达1×10-6mol/L,此浓度可透过中枢神经系统有效杀灭该处的白血病细胞。(2) 全身化疗药物中采用脑脊液浓度较高药物如VP16和IDA。L-ASP虽然不能直接通过血脑屏障,但
33、也可减少脑脊液中门冬酰胺水平而起到杀死脑脊液白血病细胞作用。(3) 鞘内注射MTX或/和Ara-C对预防和治疗CNSL有肯定的疗效。目前多主张按年龄的三联鞘注给药。(4) 颅脑放疗放疗对小儿智力、生长发育的影响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目前大部分治疗组主张放弃颅脑放疗作为中枢神经系统预防治疗,在整个化疗过程中每二月一次鞘注或HD-MTX静注及同时鞘注。只对有CNSL发生高危因素的患儿:Pre-B伴白细胞>100×109/L;T-ALL伴白细胞>50×109/L,ph1+ALL 诊断时伴CNSL。采用颅脑放疗而且颅脑照射量减至1800cGY甚至低达1200cG
34、Y。(二)HD-MTX 能有效预防CNSL及TL。北京儿童医院自91.12000.12对ALL429例用HD-MTX 3 g/m2 作庇护所预防得到明显疗效。CNSL发生为2.56%;TL发生为2.53%。429例在用HD-MTX三疗程后分二组,组:每8周鞘注1次直至停药。组:HD-MTX后半年放疗。两组CNSL发病分别为2.12%及3.10%(P>0.05)说明疗效相同,HD-MTX三疗程后鞘注组与放疗组疗效相同。高危组共211例其中有61例未放疗CNSL发生2/61(3.27%);放疗150例CNSL发生5/150(3.33%),两组疗效相同(P>0.05)。以上结果表明HD-MTX有效预防庇护所白血病的发生(即使在高危组)。因此大部分ALL不需做预防性照射。四支持治疗及并发症防治(一)预防及治疗感染:由于长期应用化疗,特别在诱导缓解治疗中应用大剂量强化疗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粒细胞缺乏,白细胞吞噬功能缺陷。白血病患儿极易合并感染。一旦感染,容易迅速扩散,往往轻微的感染恶化为败血症。如在中性粒细胞缺乏时,皮肤感染可表现为无脓性坏死;肺炎很少有脓痰。因此,一旦出现感染征象,应根据近来病房中常见流行细菌及时采取经验用药。我院血液科近二年最常见的细菌为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七章 相似27.1 图形的相似第1课时 相似图形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2025年护理管理原则题库及答案
- 制图基本规定说课稿中职专业课-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装备制造大类
- doe课件PDF教学课件
- do-re-mi课件教学课件
- (正式版)DB65∕T 4304.1-2020 《核桃机械化加工设备 第1部分:核桃青皮脱皮机 操作规程》
- (正式版)DB65∕T 4286-2020 《温室专用施肥滴灌系统 操作规程》
-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 浏览路线-插入新幻灯片说课稿 河大版
- 神兽越野测试题及答案
-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 基因工程说课稿 (新版)济南版
- 质量月报范本
- FZ/T 52051-2018低熔点聚酯(LMPET)/聚酯(PET)复合短纤维
- 【精品】2020年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培训考试题
- 日本产业发展及文化讲义课件
- 派车单(标准样本)
- 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统一用表2021年版(原文格式版)
- 浦东机场手册
- JGJ保温防火复合板应用技术
- 幼儿园绘本:《闪闪的红星》 红色故事
- 山区二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共60页)
- 小学生符号意识与模型思想的发展与培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