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建省南平市邵武七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答案请填入答题卡,否则不计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西瓜榨汁C矿石粉碎D光合作用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3下列广告语,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A“超纯蒸馏水”绝对卫生,长期饮用有益人体健康B天然种植的蔬菜,不含任何元素,真正的“绿色”食品C钙吸收越多,人体越健康D含碘食盐可以防治甲状腺肿大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铁在氧气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木炭在氧气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D加热铜绿时,绿色
2、粉末逐渐变为黑色5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一组是()A白酒和白醋闻气味BN2和CO2燃着的小木条C软水和硬水肥皂水D铁和铜看颜色6下列对微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易失电子B易形成阴离子C阳离子D化学性质稳定7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A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加热C等导管口的气泡均匀连续冒出后,才开始收集D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取出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2个氢分子2HB3个氧原子O3C4个水分子4H2OD5个钠离子59下列微观图是某些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的“”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属于混合物的
3、是()ABCD10洗发产品含有的柠檬酸(C6H8O7)能使头发柔顺有弹性且气味清香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柠檬酸属于氧化物B柠檬酸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的C一个柠檬酸分子共含有21个原子D柠檬酸是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二填空题:11判断下列化学符号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aCa2+ bNO2 c2NO d 2SO42(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的是(3)表示一个分子含有的原子个数的是(4)表示离子个数的是12下列物质:洁净的空气 液氧 牛奶 氯酸钾 干冰 铜,其属于单质的是(填数字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13人类的生活
4、、生产离不开水(1)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物,自水厂利用沉淀、吸附、和消毒等方法净化水(2)写出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3)完成铁丝在氧气燃烧实验时,需在集气瓶装少量水,其作用是14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向烧杯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由此可推知的灭火原理是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15如图是测定空气氧气含量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2)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A燃烧匙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B不可以用木
5、炭代替红磷进行相同实验C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4)已知五氧化二磷溶于水且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反应完毕后振荡集气瓶再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色1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23 Li锂69414 Be铍90125 B硼10816 C碳12017 N氮14018 O氧16009 F氟190010 Ne 氖2018311 Na钠229912 Mg镁243113 Al铝269814 Si硅280915 P磷309716 S硫320617 Cl氯354518 Ar氩3995(1)请从上表查出关于碳元素的一条信息:;(2)第
6、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3)在元素周期表,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填字母)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Cl三、实验与探究1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原因是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2)请写出图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7、(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选填字母)和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请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5)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NH3,应选择发生装置为(选填字母)18某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微粒的性质(已知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1)实验I:如图甲所示,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烧杯A的液体(填“变红或不变红”),烧杯B的液体(填“变红或不变红”),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2)根据该现象小组同学推断氨水确实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可刘红同学认为也可能是蒸馏水使酚酞变红,于是设计实验(如图乙所示)作
8、为对比你认为(填“有”或“没有”)必要,理由是(3)若使用图丙装置进行相同实验,与图甲装置相比主要优点是(写出一点即可)四分析与计算19硫酸亚铁(FeSO4)是常见补铁类保健品的有效成分之一(1)硫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2)304g硫酸亚铁铁元素元素的质量为g(请写出计算过程)福建省南平市邵武七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答案请填入答题卡,否则不计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西瓜榨汁C矿石粉碎D光合作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
9、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酒精挥发过程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西瓜榨汁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矿石粉碎的过程只是大小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光合作用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0、【分析】A、根据块状固体的加入方法解答;B、根据量筒内液体读数的方法解答;C、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解答;D、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方法解答【解答】解:A、向试管内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不能直立,要将试管横放,固体放在试管口滑入,错误;B、读取量筒内液体的方法正确;C、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末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错误;D、试管内液体的量太多,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常见的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广告语,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A“超纯蒸馏水”绝对卫生,长期饮用有益人体健康B天然种植的蔬菜,不含任何元素,真正的“绿色”食品C钙吸收越多,人体越健康D含碘
11、食盐可以防治甲状腺肿大【考点】水的性质和应用;物质的元素组成;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超纯蒸馏水”不含量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判断B根据任何物质都是化学物质判断C根据人体对钙元素的需求量分析D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判断【解答】解:A“超纯蒸馏水”不含量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长期饮用无益健康,所以错误B任何物质都是化学物质,不过是有天然与合成之分,所以错误C人体对钙元素的需求量并不是越多越好,钙元素摄入过多会导致结石,故错误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成分,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所以正确故选D【点评】“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因而对六大营养素或人
12、体内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相关内容的考查也成了热点之一,特别是六大营养素或人体内化学元素包括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铁在氧气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木炭在氧气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D加热铜绿时,绿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红磷在氧气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在氧气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木炭在氧气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加热铜绿时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氧气燃烧,产生
13、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在氧气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木炭在氧气燃烧,发出白光,但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铜绿是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加热铜绿时,绿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铜绿的化学性质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5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一组是()A白酒和白醋闻气味BN2和CO2燃着的小木条C软水和硬水肥皂水D铁和铜看颜色【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
14、用【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A、根据白酒和白醋的气味不同,即可解答;B、根据N2和CO2的不支持燃烧、不会燃烧的性质,进行判断;C、根据常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D、根据铁和铜的颜色,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白酒和白醋的气味不同即可鉴别,故A正确;B、根据N2和CO2的不支持燃烧、不会燃烧的性质,所以燃着的木条不会区别出N2和CO2;故B错误;C、根据常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软水泡沫多;故C正确;D、根据铁为银白色、铜为红色,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B【点评】化学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2016届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领会
15、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6下列对微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易失电子B易形成阴离子C阳离子D化学性质稳定【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在化学变化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原子在化学变化易得到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在阳离子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据此解答【解答】解:A、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变化易失去电子,正确;B、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变化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正确;C、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不是阳离子,错误;D、最外层电子数为8,化学性质稳定,正确;故选C
16、【点评】本题考查了微粒结构示意图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7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A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加热C等导管口的气泡均匀连续冒出后,才开始收集D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取出【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如果气密性不好,再更换仪器;气密性良好,才能装药品;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即进行预热;再对着药品集的部位加热;C、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刚开始冒出的气体为试管内原有的空气
17、;D、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取出,水会倒流,可能引起试管炸裂【解答】解:A、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否则会浪费药品,故A正确;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集的部位加热,防止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故B正确;C、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否则可能会收集的气体不纯,故C正确;D、应先将导管从水槽取出,再熄灭酒精灯,故D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正确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了解各个步骤的注意事项8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2个氢分子2HB3个氧原子O3C4个水分子4H2OD5个钠离子5【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
18、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故A错误;B、表示原子符号的数字标在元素符号的前面,故3个氧原子可表示为:3O,故B错误;C、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若表示多个分子,就在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个水分子可表示为:4H2O,故C正确;D、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
19、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5个钠离子可表示为:5Na+,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9下列微观图是某些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的“”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属于混合物的是()ABCD【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 B、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 C、该物
20、质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 D、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 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难度不大10洗发产品含有的柠檬酸(C6H8O7)能使头发柔顺有弹性且气味清香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柠檬酸属于氧化物B柠檬酸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的C一个柠檬酸分子共含有21个原子D柠檬酸是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B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C根据分子结构分析;D根据元素的规定分析【解答】解:A氧化物只能含有两种元素,而柠檬酸(C6H8O7)
21、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B柠檬酸是由柠檬酸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C一个柠檬酸分子含有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共21个原子,故正确;D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填空题:11判断下列化学符号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aCa2+ bNO2 c2NO d 2SO42(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c(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的是a(3)表示一个分子含有的原子个数的是b(4)表示离子个数的是d【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
22、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3)标在化学式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4)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解答】解:(1)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NO 的“2”表示一氧化氮分子的个数为2(2)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Ca2+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3)标在化学式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NO2的“2”表示1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2个氧原子(4)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2SO42的“2
23、”表示硫酸根离子的个数为2故答案为:(1)c;(2)a;(3)b;(4)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12下列物质:洁净的空气 液氧 牛奶 氯酸钾 干冰 铜,其属于单质的是(填数字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化合物和单质的概念判断物质,是否为化合物,抓住化合物至少两种元素,且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解答】解:洁净的空气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液氧是由氧气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牛
24、奶含有蛋白质、油脂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氯酸钾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干冰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铜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答案为:;【点评】应抓住概念的要点判断物质的类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13人类的生活、生产离不开水(1)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物,自水厂利用沉淀、吸附、过滤和消毒等方法净化水(2)写出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水氢气+氧气或2H2O2H2+O2,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3)完成铁丝在氧气燃烧实验时,需在集气瓶装少量水,其作用是防止生成物溅落下,炸裂瓶底【考点】自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氧气的化学性质;电解水实验;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
25、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净水的方法进行解答;(2)根据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进行解答;(3)根据水的作用进行解答【解答】解:(1)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物,自水厂利用沉淀、吸附、过滤和消毒等方法净化水;(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水氢气+氧气或2H2O2H2+O2;该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3)完成铁丝在氧气燃烧实验时,需在集气瓶装少量水,其作用是防止生成物溅落下,炸裂瓶底故答案为:(1)过滤;(2)+4;(3)水氢气+氧气或2H2O2H2+O2;分解;(4)防止生成物溅落下,炸裂瓶底【点评】本题难
26、度不大,了解净化水的方法、化合价的计算方法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4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向烧杯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由此可推知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将棉芯从烧杯取出【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灭火的原理进行解答;【解答】解:烧杯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隔绝氧气可以灭火;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可以将棉芯从烧杯取出,使其与氧气接触,
27、故答案为: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隔绝氧气;将棉芯从烧杯取出(合理答案即可)【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5如图是测定空气氧气含量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集气瓶内有水进入,约占集气瓶容积的(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填字母)A燃烧匙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B不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相同实验C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4)已知五氧化二磷溶于水且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反应完毕后振荡集气瓶再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28、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红磷在空气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2)根据实验的现象进行解答即可;(3)从测定空气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空气的氧气,使左边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变小,从而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通过测量进入集气瓶水的量确定空气氧气的体积分数去分析解答;(4)从由于题目指出:“已知五氧化二磷溶于水且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故解决此题时可按大家熟知的二氧化碳看待去分析解答【解答】解:(1)红磷在空气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故填: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实验结束后
29、,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集气瓶内有水进入,约占集气瓶容积的,故填:集气瓶内有水进入,约占集气瓶容积的(3)测定空气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空气的氧气,使左边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变小,从而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通过测量进入集气瓶水的量确定空气氧气的体积分数A、由于空气氧气的含量是一定的,当氧气完全反应后,再多的红磷也不和剩余的气体反应,水位就不会再上升,故A错误;B、由于木炭燃烧时,虽然也消耗空气氧气但是生成了同是气体的二氧化碳,导致了集气瓶内体积没有减小,烧杯内的水不会进入集气瓶,故B正确;C、本实验无法证明剩余的气体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30、只能说明剩余的气体的体积及剩余的气体不和红磷反应、不溶于水,故C错误故选B;(1)由于题目指出:“已知五氧化二磷溶于水且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故解决此题时可按大家熟知的二氧化碳看待;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反应完毕后振荡集气瓶再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也会变红,故答案为:红【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1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23 Li锂69414 Be铍90125 B硼10816 C碳12017 N氮
31、14018 O氧16009 F氟190010 Ne 氖2018311 Na钠229912 Mg镁243113 Al铝269814 Si硅280915 P磷309716 S硫320617 Cl氯354518 Ar氩3995(1)请从上表查出关于碳元素的一条信息:碳的元素符号为C;(2)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Cl,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离子(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3)在元素周期表,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BD(填字母)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Cl【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子、原子
32、、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每一小方格的信息分析;(2)根据元素周期表结合化学式的写法以及构成物质的微粒分析;(3)根据同一纵行化学性质相似分析【解答】解:(1)元素周期表每一小方格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因此关于碳元素的一条信息为碳的元素符号为B;故答案为:碳的元素符号为C;(2)第11号元素是钠元素,第17号元素为氯元素,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化学式是NaCl,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离子;故答案为:NaCl;离子;(3)在元素周期表,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
33、相似的化学性质;a、C和Ne在同一横行,化学性质不相似;b、Be和Mg在同一纵行,化学性质相似;c、Al和Si在同一横行,化学性质不相似;d、F和Cl在同一纵行,化学性质相似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所给信息应用到实际解题的能力和有关化学用语的书写,难度较小三、实验与探究1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原因是D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2)请写出图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长颈漏斗 b酒精灯(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
34、式: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或2KClO32KCl+3O2,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选填字母)A和E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或CaCO3+2HCl=CaCl2+H2O+CO2,请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或Ca(OH)2+CO2=CaCO3+H2O(5)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NH3,应选择发生装置为(选填字母)B【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
35、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
36、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NH3,因此需要加热【解答】解:(1)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原因是都含有氧元素,故答案为:D;(2)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故答案为:长颈漏斗;酒精灯;(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故答案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或2KClO32KCl+3O2;
37、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4)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A;E;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或CaCO3+2HCl=CaCl2+H2O+CO2;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或Ca(OH)2+CO2=CaCO3+H2O;(5)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NH3,因此需要加热,故答案为:B;【点评】本考点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施工员专业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七套)
- 精明宝宝测试题及答案
- 新型纳米材料的合成挑战试题及答案
- 安全工程师考试中关于事故处理的求解考题试题及答案
- 有机合成反应类型试题及答案
- 黄石社区面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务员考试题目及答案
- 家具设计师的创新思维与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对教师发展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中药现代化进程中的国际市场中药产品价格策略研究报告
- 中央2024年国家图书馆招聘应届生笔试上岸历年典型考题与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小学科学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其职责
- 农业人工智能应用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广州万维视景科技有限公司
- MOOC 中国电影经典影片鉴赏-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教师职业道德完整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
- 中国木雕艺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红色研学实践活动方案策划
- 数字贸易学 课件 第11章 全球公司
-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数学试卷(苏教版)
- 急性胰腺炎护理查房
- 干细胞行业推广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