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景观作品分析——秦皇岛汤河公园_第1页
公园景观作品分析——秦皇岛汤河公园_第2页
公园景观作品分析——秦皇岛汤河公园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师作品分析 秦皇岛汤河公园摘要:在城市化和城市扩张过程中,自然河道的渠化和硬化以及“美化”运动在中国大小城市中方兴未艾,这是一种悲哀,我们完全可以有更明智的城市河流改造和利用方式。这个案例试图说明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保留自然河流的绿色与蓝色基底,最少量地改变原有地形和植被以及历史遗留的人文痕迹,同时满足城市人的休闲活动需要,创造一种当代人的景观体验空间。方案在完全保留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底上,引入一条以钢为材料的红色飘带。它整合了包括漫步、环境解释系统、乡土植物标本种植、灯光等功能和设施需要,用最少的干预,获得都市人对绿色环境的最大需求。关键字:秦皇岛;红飘带;汤河;滨河公园;河道设计1

2、. 项目区位及背景 秦皇岛是中国北方著名滨海旅游城市,汤河位于秦皇岛市区西部,因其上游有汤泉而得名。本项目位于海港区西北,汤河的下游河段两岸,北起北环路海阳桥、南至黄河道港城大街桥,该段长约1公里左右,设计范围总面积约20公顷。汤河为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源短流急,场地的下游有一防潮蓄水闸,建于60-70年代,拦蓄上游来水并向市区水厂供水,高水位时又能及时宣泄洪水,所以本设计河段水位标高较为稳定。2. 场地特征 2.1 良好的自然禀赋:由于上游的山地和下游的防潮蓄水闸,使本地段内的水位保持恒定,水质清澈,是秦皇岛市的一个水源地;设计地段内除部分被破坏和被占用地段外,两岸植被茂密,水生和湿生植物茂盛

3、,主要以菱角、菖蒲和芦苇为主;东岸的乡土乔木尤其壮观,主要有杨、柳、刺槐,许多柳树甚至长在水中;多种鱼类和鸟类生物在此栖息。 2.2“脏乱差”的人为环境和残破的设施:场地具有城郊结合部的典型特征,多处地段已成为垃圾场,污水流向河中,威胁水源卫生;残破的建筑和构筑物,包括一些堆料场地和厂房、农用民房、皮划艇服务用房、汤河苗圃用房、水塔、提灌泵房、防洪丁坝、提灌渠等,大部分遗留构筑物外立面有破损、陈旧,有些已废弃不用,部分河岸坍塌严重; 2.3使用需求压力:目前这一地带的利用比较复杂,一方面当地居民和村民继续以原有方式使用,如放牧;同时,由于位于城乡结合部的特点和缺乏管理,场地被低劣的餐馆、废品收

4、购等使用方使所青睐;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把它当作游憩地,包括游泳、垂钓、体育锻炼、猎采,等。所以,及时的规范和引导显得非常重要。 2.4安全隐患和可达性差:场地虽然在城市主干道边上,对城市居民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可达性差,可使用性差;同时,由于人流复杂,空间无序,存在许多管理上的死角,场地对城市居民存在安全隐患,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2.5开发压力:沿河的自然景观吸引了房地产开发,城市扩张正在胁迫汤河,渠化和硬化危险迫近。就在场地的下游河段,两岸已经建成住宅,随之,河道被花岗岩和水泥硬化,自然植被完全被“园林观赏植物”替代,大量的广场和硬地铺装、人工的雕塑和喷泉等彻底改变了汤河生态绿廊。这

5、是对本地段河道的一个警示和教训。而实际上,本河段的东侧也已经建成了大量的住宅,新的房地产项目也在进行中。 3. 设计目标 基于以上场地分析以及与城市的关系研究,发现,如何避免对原有自然河流廊道的破坏,同时又能满足城市化和城市扩张对本地段河流廊道的功能要求,成为本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本设计的主要目标。河流廊道的自然过程和城市居民对它的功能需求两者合起来,就是汤河滨河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包括水源保护、乡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休憩、审美启智和科普教育。 4. 设计对策与景观构成 4.1 保护和完善一个蓝色和绿色基底:严格保护原有水域和湿地,严格保护现有植被;设计要求工程中不砍一棵树;避免河道的硬

6、化,保持原河道的自然形态,对局部塌方河岸,采用生物护堤措施;在此基础上丰富乡土物种,包括增加水生和湿生植物,形成一个乡土植被的绿色基地。 4.2 建立连续的自行车和步行系统:沿河两岸都有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并与城市道路系统相联系,使本区成为城市居民安全可达性都很好的场所。木栈道或穿越林中、或跨越湿地,使得公园成为慢步者的天堂。 4.3 一条红飘带:这是一个绵延于东岸林中的线性景观元素,具有多种功能:它与木栈道结合,可以作为座椅;与灯光结合,而成为照明设施;与种植台结合,而成为植物标本展示廊;与解说系统结合,而成为科普展示廊;与标识系统相结合,而成为一条指示线。它由钢板构成,曲折蜿蜒,因地形和树木

7、的存在而发生宽度和线型的变化;中国红的色彩,点亮幽暗的河谷林地。 4.4 五个节点:沿红飘带,分布五个节点,分别以五种草为主题。每个节点都有一个如“云”的天棚,五个节点分五种颜色。网架上局部遮挡,有虚实变化,具有遮荫、挡雨的功能,随着光线的变化,地上的投影也随之改变。夜间整个棚架发出点点星光,创造出一种温馨的童话氛围;斜柱如林木;地上铺装呼应天棚的投影;在这天与地之间是人的活动和休息空间和专类植物的展示空间。乡土的狼尾草、须芒草、大油芒、芦苇、白茅是每个节点的主导植物。 4.5 两个专类植物园区: (1)宿根植物展示区:总面积约为7700平米,在东岸北侧原堆料场。通过宿根花卉的不同色彩,构成白

8、色、蓝紫色、橙黄色和红粉色四个花园,周边包围着茂密的树林,营造宜人的氛围。区域内除了展示宿根花卉外,还利用场地内原有料厂的建筑基底,设置茶室和景区服务中心,提供多样服务,同时沿道路设置自然主题的荫棚和花架。人们在品茶休憩的同时得到更多的视觉享受,了解到更多的植物知识。 (2)草本植物园:总面积约为4300平米,位于场地西岸的北端,与宿根植物园隔河相望,植物园保留了场地原有建筑基底的平面和肌理,在其基础上加以丰富,用于展示乡土草本植物,主要是禾本科和莎草科的植物。根据原有场地带状肌理,在以白砂为基底的场地上,种植草块及成排的乔木柿树、白蜡,给场地带来明显的季节特色,形成许多灵活宜人的小空间。场地

9、周边保留了大量杨林、槐林,适当补植同种植物,以达到林木繁茂的景观效果。在植物园内还设置了休憩的茶座,供人们赏花观草、品茶休憩。4.6 旧建筑和构筑物的保留和利用:其中包括专类植物园区内利用料厂的建筑基底建筑茶室和接待中心;西岸水塔的保留和利用作观景塔;泵房的改造利用,以作为环境艺术元素;灌渠的利用而成为线形的种植台;防洪丁坝的保留和利用而成为植物的种植台。这些构筑物及其遗址的保留和利用,为公园增添了多种意味。 4.7 一个解说系统:解释系统由23组解说点构成,采用统一的形式分布于东西两岸,与栈道和各个平台相结合,用于向人们展示讲解自然和场地知识,使人们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对自然有更深入的了解,起到科普与启智的作用。5. 结语我们看到太多的优美河道在公园建设和美化的名义下被毁弃,代之以化妆式的、硬化的所谓城市公园。本设计强调对原有自然河道和植被的尊重,哪怕是最野的本地草木,也是值得保护和利用的;对历史遗迹,哪怕是最寻常的、背认为是破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