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课改总结资料_第1页
陵川课改总结资料_第2页
陵川课改总结资料_第3页
陵川课改总结资料_第4页
陵川课改总结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陵川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回顾与总结报 告 陵川县教育局教研室2004年9月,陵川县全面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八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树立新的课程理念为先导,以落实课程计划,深化教学改革为载体,以创新教研模式和加强校本教研为动力,以加强教师培训转变教师角色,以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以建立新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为导向的工作思路,立足实际,与时俱进,扎实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的各项工作,课程改革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领导重视,组织创新(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为了加强对课改工

2、作的领导,保证课改实验顺利推进,一是建立健全了领导组织。县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教育局成立课改工作小组、指导小组。1、按照国家、省评估要求出台制定了陵川县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陵川县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意见、陵川县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意见、陵川县新课程改革校本研训工作的指导意见、陵川县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意见,并按照方案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各教办、中学也都建立了课改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的职责和分工。二是结合实际制定课改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课改实验。三是建立课改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学校校长是本学校

3、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和教导主任具体抓,把领导课改实验工作纳入日程。同时,各校还建立了课程改革会诊制度,分析研究课改工作,领导经常深入教研组、课堂指导课程改革工作。严密的组织、强有力的领导,为课程改革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注重宣传,营造氛围新课程改革伊始,教育局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课程改革的意义,刘鲜红副县长在陵川电视台发表了重要讲话。各校通过校报、墙报、橱窗、悬挂醒目条幅,张贴宣传标语以及召开学生家长会、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各种形式向家长和社会宣传课改精神,让他们以良好的心态关注课改,支持课改。县教育局以陵川教育为课改宣传主渠道,及时通报各校课改工

4、作进展情况,交流课改信息,刊载各校课改的先进经验、实践感悟、典型课例,为各实验校和教师创建信息交流平台。(三)强化学习,提高认识强化学习就是认真学习教育部和省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件。弄清楚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理念、目标、实施过程、实施策略等问题。通过学习,增强推进课程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统一到课程改革上来。为了不断增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课改意识,教育局领导在不同层级的会议上都强调课程改革,宣传课程改革,把课程改革放在重要位置,进行部署和安排。在教育教学评估中把推进课程改革的成效纳入重要考核内容。各校通过召开课改动员会、报告会、研讨会,参加上级培训

5、,去国家实验区考察学习等,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在教育系统内部形成了“人人了解课改,人人重视课改”的良好氛围。二、加强教师培训,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课程改革工作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对课改的态度决定着课改工作的成败。因此,培训教师,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个学校都把教师培训工作放在新课程实施的首要位置,组织教师参加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全员通识培训,全力做好校本培训,还为教师创造条件参加省、市级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100%完成上岗前培训。在实验过程中,坚持“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改进”的原则,加强实验教师的后续培训工作。在培训形式上

6、坚持5个结合。坚持集中培训与自学指导相结合;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坚持“专业引领”与“合作互助”相结合;坚持“自我反思”与“全员考核”相结合;坚持“重点突破”与“全程跟踪”相结合。在培训中采取十种培训方式,即互动参与式培训,连锁式培训、请上来培训,请进来培训,走下去培训,合作培训,课余培训,巡回专项培训,区域性教学研讨结合培训,主题案例培训。在培训层次上,抓好三层培训,一是抓好培训者培训,一是组织全县中学校长、教研室人员和课改牵头教师40余人参加了省组织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业务培训。2004年7月14日8月1日组织一年级、七年级实验教师、教研室教研员、进修校相关教师共386人(小学5

7、6人、中学330人)参加了市里组织的学科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有:课标解读,教材介绍及培训,案例分析。)二是组织全县中小学骨干教师共80余人前往高平第三中学、城南小学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实验考察学习。就新课程教育理念、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与更新、教学设计等关键内容进行了重点调研。2004年4月21日24日,组织教研室人员和中学校长赴太谷县教育局、太谷三中、阳邑中学、小白中学就课程改革等情况进行了考察学习。这些活动,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化了对课程改革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了推进课程改革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三是严密组织了县级培训工作。根据陵教函字(2004)21号文件精神,7月29日31日邀请省教科院、教研室

8、专家(贺斌:山西省教科院副院长,李莉莉:山西省教科院副院长)对我县2500余名教师进行了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培训的内容有:新课程理念与创新,新课程中的教与学,新课程与教师评价,新课程与学校发展等。)通过培训,广大教师明确了课程改革的背景、趋势、目标和任务;初步理解 了课改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树立了新的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为参与课改实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培训结束后各单位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了考试。7月19日8月8日组织一年级、七年级实验教师、教研室教研员、进修校相关教师共800余人(小学470余人、中学330余人)进行了示范课观摩、集体备课、讨论等内容的培训。通过认真学习教材,

9、领会了编写意图,编排体系,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各学科以章节(单元)写出了本学期的教学设计。 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使教师树立了新的教育价值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和评价观。增强了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提高了实施新课程的信心。三、以教学改革为中心,狠抓课题实验研究我县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主要是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中,贯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在课堂教学成果中;有效地与学生交往互动,让知识在倾听与对话中生成,在沟通与交流中重组,在合作与共享中增值,实现教学相长;转变教师角色,做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按照学生学习

10、规律进行教学,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关注并研究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关于课堂教学变革的探索,在省市层面,重在强化规范和指导;在区域层面重在系统的实践建构;在学校层面,重在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2005年申报了省、部级“十一·五规划课题”“问题解决教学法”课题实验,确定陵川二中、三中、附城中学、实验

11、小学、平城南街小学为我县的实验基地校。同时要求其它学校也要在教研教改方面有实效、有特色,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逐步完善了我县教改实验管理机制,加强教学实验的过程管理和阶段性小结,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2007年根据教学需要,我县附城小学申报了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数学思考的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研究子课题-“让数学从课堂走向生活,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课题实验,于2007年9月开题。根据教学需要,我县附城小学承担的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数学思考的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研究子课题-

12、“让数学从课堂走向生活,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课题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效。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被评为山西省“实验课题先进集体”。实验小学开展了“问题教学解决法”实验。平城南街小学开展了“新课程学生、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实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陵川二中开展了“自读、质疑、点拔、强化”四环节主体探索教学法,三中开展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验已研究,附城中学“电教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的规律”的实验研究。以上学校为我县的实验基地校。同时要求其它学校也要在教研教改方面有实效、有特色,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逐步完善了我县教改实验管理机制,加强教学实验的过程管理和阶段性小结,指导各级各类学

13、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 2007年开展 “师生共用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正大面积提升的新生之路。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始终不逾地抓“全面、全程、全员”管理,积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把问题当课题,潜心研究,科学实施,在此基础上又将“题组训练”和“师生共用讲学稿”进行了有效结合。真正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落到了实处。陵川二中大胆尝试“卡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改革,学生真正成了课堂主人。教师课下要求并鼓励学生对教科书进行解读、点评、填写卡片。课上尊重每一个人的个人感受

14、、独特见解和个性的充分展示,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发展个性化的过程。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感受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富有激情,充满活力,时时处处洋溢着创造的热情和智慧的火花2008年为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师专业化建设,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造有特色的优势区域教育,县教育局与中国教育学会中育教育发展中心合作共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围绕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 “作文学评”和“高效阅读”两项课题研究成果,在全县中小学开展语文“作文学评”和“高效阅读”教学实验。为了确保实验工作顺利实施。我们做了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做好课题实验的启

15、动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开展理论学习,重点学习高效阅读实验教师手册和高效速读训练计划两种资料。组建课题小组、拟订课题报告、召开开题会,定实验对象、以起始年级为好,测定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评议、评价,建立实验档案等。二是实验教师要依据中育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高效速读训练计划,制定本人的实验计划,要从课时安排、训练方法、训练措施等方面做出具体的安排。要加强学习,把课题实验转化为日常工作,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同时做到了“五个一”,即上一节实验观摩课、设计一节实验课教案、记一节实验课实录、写一篇实验论文或心得体会、收集整理一套学生实验数据资料。三是实验班的学生每节课写出了学习感言。内容包括对高效阅读

16、的理解和感受,从中你学到了什么等。实验教师要及时收集整理归档。四是落实了教材征订,配备了秒表、计时器、计数器等物品,开放了多媒体教室,把实验的技能训练环节落到实处。 五是保证一周一次活动,要求有记录、有数据统计。利用学校集体备课制度和学校信息技术的有利条件,发挥各年级备课组的作用;利用教研活动加强课题组成员在资料收集、课件制作、理论学习、教学交流、学情反馈等方面的合作。 六是组织落实了三次教师培训工作。即2009年4月邀请“作文学评”专家第一次培训指导,2009年5月邀请“高效阅读”专家第二次培训指导,2009年8月邀请“高效阅读”和“作文学评”专家第三次培训指导。四、开展各种活动,促进教师专

17、业成长通过开展活动,增强了广大教师的教学改革意识,切实转变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技巧,创造性地、恰当合理地综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是坚持开展了中小学“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在各单位层评选的基础上,经过县教育局综合考评,共有156人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 推荐王霞、侯艳丽等62名教师参加了市级评选,王霞、侯艳丽等30名教师被评为市级小学教学能手,附城中学的马飞等31名教师获市级中学教学能手称号。有效地推动了我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与学的革命”活动的深入发展。二是中小学“远教工程课堂教学团体赛”成绩显著。2008年4月底初中以校参赛,小学以教办

18、参赛,中学共设9个讲课点,小学共设7个讲课点。共有 113名教师参加了本次比赛,经评委认真、公平、公正的评选,棋源中学、实验小学、礼义教办、崇文教办获集体一等奖,陵川三中、附城教办等6个单位获二等奖;薛世英、赵咏玲等23 名教师获一等奖,郝秀萍、杨晋涛等54 名教师获二等奖,张雪兰徐红玲等36 名教师获三等奖。这次比赛,充分体现了参赛教师全新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娴熟使用远教设备和资源的技能,展示了高超的教学艺术和高效的课堂效果,同时也检验了我县中小学教师在使用远教设备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三是举办了全县小学语文教师美文诵读大赛。为了进一步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新课程背景下

19、小学教师的成长。2009年3月上旬各乡镇教办组织了选拔赛。3月下旬21名选手参加了县级比赛,推荐3名选手参加了晋城市小学语文教师美文诵读大赛,实验小学的武俊波荣获个人一等奖,实验小学的王霞、礼义教办的侯敏菲获个人三等奖。四是举办了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2009年11月20日组织全县25名选小学英语教师在县教育局会议室进行了比赛,各位选手利用实物、简笔画、多媒体课件、动作、表情把故事讲得生动形象,耐人寻味。礼义教办的李兵兰等3名选手获一等奖,崇文教办的魏俊平等6名选手获二等奖,秦家庄教办的张晶等9名选手获三等奖五是组织开展了两次中小学“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优秀作业”评选活动。三、四月份以教

20、办、中学开展了校级评选。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了县级评选,共评选出县级优质课98节,优秀教学设计136节,优秀论文103篇 。陵川三中、实验小学等18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在2009年晋城市“三优”工程评选过程中,我县34节课获市级“优质课”(一等奖18节,二等奖16节),优秀案例12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7个),优秀校本课题8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其中,礼义教办赵咏玲老师今年3月份代表晋城市参加了山西省“三优”工程优质课展示活动,效果良好。5月份再次荣获“山西省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六是举办了“全县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为了全面提高我县小学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

21、课堂教学改革、校本研训、教师评价等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大赛分三大项:课件制作及说课、专业技能、才艺展示。参赛学科为:语文、数学、英语、音乐。根据“全员参赛、岗位练兵、层层选拔”的指导思想。本次大赛分三个阶段,按“校级初赛、乡镇复赛、县级决赛”三个层次组织进行,县级决赛组织了全县小学教师观摩,并进行了现场点评。本次活动有8名教师获一等奖、16名教师获二等奖。七是参加晋城市初中课堂教学团体赛成绩优秀。根据(晋市教研字2006第150号文件)精神,局领导高度重视,教研室把这次活动当成本县的一次大教研,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研究授课方案,认真组织广大教师听课观摩,积极参与评课。我县6名选手参加了语文、数

22、学、英语三科比赛,就有4人获得了二等奖。他们是二中英语教师郎俊娇,三中语文教师薛世英、数学教师徐晓丽,附城中学语文教师马飞。五、落实课程计划,完善课程结构体系国家课程计划是学校必须遵守的教学法规。根据新课程改革计划,各校基本能够做到开齐学科、开足课时。结合学校教师队伍现状,合理配备教师。除重视文化基础课外,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方面,我们做了不同程度的探索。比如在研究性学习方面,采取的措施有:提高认识,做好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工作;明确内容,做好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工作;注重过程,做好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工作;定期表彰,做好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推进工作。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我县实际,围绕学生身

23、边的事例选题,教师热情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取得了一定成效。杨村教办编写了爱我杨村地方教材。2009年在晋城市养成教育活动中,各单位根据本地实际积极组织编写学校课程,陵川二中编写的背诵与积累学法指导、平城镇南街小学习惯成就未来等7种教材获一等奖;附城教办编写的我们爱数学等11种教材获二等奖。六、重视校本教研,建立校本教研长效机制校本教研是教师接受后续培训,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保证课改推进的重要途径。为了保证校本教研落到实处,县教育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校本教研工作的意见,建构了县、镇、校三级校本教研组织网络。各镇校参照我室校本教研活动方案,制定了学校校本教研实施细则,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专班和

24、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组织网络。目前,全县上下一套组织完备、互助协调、连片联动、共同参与的校本教研系统基本形成。为了把校本教研工作抓落实,我们把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纳入了评价体系。过去评价教师的业绩只看分数高低,现在教师掂量的不仅仅是学生考分,还要掂量自己的教研实力。问题集有没有份量,学习札记和个人反思有没有厚度;同伴互助有没有起色,研究课、案例设计、论文有没有创意,这些关乎教师专业成长的要件,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工作的需要,自然而然地成了教师们的生活状态。所以教学评价是一支有力的杠杆,促进学校和教师走进校本教研这条快乐而幸福的道路上来。教研室对全县15所初中、21所小学进行了校本教研专项工作检查评估

25、,检查评估中,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校本教研,教师手勤了,备课变脸了,"袋子"变厚了,协作实在了;通过校本教研,合作充实了,反思有效了,气氛浓厚了,成果更精了;通过校本教研,课堂变亮了,手段变多了,师生发展了。2009“同课异构”区域教研活动起步良好。我县“同课异构”区域教研活动,小学分五个区域,初中分四个区域,高中按市教育局划分的陵川一中和高平一中为区域开展教研活动。 (“同课异构”是区域内通过学校集体备课,同科教师讲一样的内容,然后通过说课评课,进行教学反思,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10月份开始各区域都组织了备课、听课、评课活动,活动中领导与教师一起讨论

26、分析,就整堂课或某个环节、某一种方法,先由执教者谈自己的得失,谈自己是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然后由其他人谈观后感,达到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据统计共有 56名教师进行了讲课和说课,500多名领导、教师参加了评课活动。每次活动做到了学科组有记录,参与教师有笔记。七、改革评价方法,建立多元化评价制度改革传统的评价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课改以来,我们在学习先进评价理念基础上,对教学、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做了一定的探索。基本做法是:依据新课程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制定课堂教学评价表,分别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生状态、反馈评价五个评价项目,体现了以学论教的新视点,关注了学生参

27、与,关注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关注了开放的课堂教学。建立新的学生评价制度,关注学生终身发展。以学生成长记录袋为基本载体,收集能够反映学生成长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客观、真实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体现人文关怀,挖掘个性潜能,淡化分数意识,突出特长表现,进行启发性评价、赏识性评价、反思性评价。重视命题研究,发挥试题的正确导向,试题充分体现了紧扣三维目标,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注重知识的应用,适宜的难度,比较高的效度,学生非常欢迎。在考试评价方面,教育局2005年年开始在中考中增加理化实验操作考试,这些做法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保证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教

28、师的评价,除采取平时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外,还采取家长评教师,学生评教师的方法进行评价。大部分学校都建立了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平城镇南街小学建立起了教师和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深受好评,在市教育局专项调研中得到充分肯定,被市教育局确定为"山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校本研修示范校"。通过实验,既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又解决了教学中的问题,同时还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八、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全县教学工作扎实有效1. 学生变得爱学习了。新课程教材内容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经验、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知识变得鲜活起来,让人看得见,摸得着,学生学得更加有趣和积极。并且,学生已开始熟悉在

29、读、做、听中学习,在思考、合作中学习,学习方式由单一性转向多样化。学生学习并快乐着。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学习优势在新课程中得到充分发挥:一个问题,学生们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思路和观点;一个实验,学生们可设计多种不同的方案;一份调查报告,可以有几十种形式和内容。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发展。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质疑创新能力都得到提高。用教师话说:“现在课堂上经常会被学生难住,学生真了不起!”2. 新课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大多数教师在教育观念和教师角色等方面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各校要求教师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真诚信任学生,深入了解学生,认真研究学生,严格要

30、求学生,热情帮助学生,悉心爱护学生和正确评价学生”。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心中装着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十分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珍视学生的独特性,注意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和机会。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解释者和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充分地挖掘、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新课程中,教师逐渐形成了“对话”意识,它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少了,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现象多了。新课程中,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大大地激发出来了,不少教师开始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教学实践

31、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很多教师坚持写实验日记,教学随笔,主动地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请别人为自己提供帮助,自己也为别人提供帮助。3. 课堂教学目标方面,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加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现了目标的有机融合。教师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并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感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虽然我们还不能在所有课堂上都能看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

32、合,但教师有了这样的认识,这是最可欣慰的。课堂教学活起来了。新课程中,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学生的个性和潜力得到了大大地释放,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拓宽到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学生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只限于教科书,而是延伸到自然界和社会这些“活”的无字书。4. 学校的管理以人为本,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平等的、和谐的人际环境开始形成。教师作为课程建设和学校发展的主体地位越来越被校长重视。参加课改的教师为全校教师举办讲座,教师从课改的角度对学校的规划和建议提出意见,加大了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力度。学校管理制度

33、正朝着更加民主的方向转变。5. 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教研、培训活动层出不穷。以参与式为主导的教研、培训活动形式深入人心,大受教师欢迎,已成为基本形式。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的新型教研风气已开始形成,有力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九、回顾课改历程,正视存在问题目前在深化课改实验中,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课堂教学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尽管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如:知识、技能目标该实的不实,过程与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存在着“贴标签”现象;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情境;联系实际成为一种装饰;搜集和处理信息上的形式主义;强调对学生的独特见解,却忽视了对文本的基

34、本尊重;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却忽视了教师的导向性;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和赏识,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对话”变成问答;有活动却没有体验;合作形式却无实质;课堂有温度却无深度;有探究之形,却无探究之实;教材受到了冷落,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等等。对课程和课程资源缺乏清晰的认识课程资源不足,主要是受经费的影响,有限的办学经费难以保证提供课程改革所需要的大量的课程资源。尽管各校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距离要求还相差甚远。除此之外,对课程资源缺乏清晰的认识,学生的课程资源,教师本身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中生成的课程资源,社区的课程资源,没有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对课程认识只限于国家课程,而对地方课程和

35、校本课程缺乏足够的认识。如对校本课程的理解,只局限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层面,只编写一些劳技教材而已,而忽略了在文化课方面编写校本教材的空间。评价制度没有完全落实虽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相应的文件和办法,但是由于高中课程改革刚刚开始,而且高考制度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因此,考试与评价制度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主要瓶颈。新课程把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由以前以升学率、中考分数为标准的终结性评价转变为以学校办学水平,教师表现及学生综合素质为内容的过程性评价,评价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由于中考、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分数仍然是衡量学校和学生的唯一标准,学校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还不完善,教师和学校的新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中考的阴影使一些教师在原来教学套路上不敢“越雷池半步”,如何落实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文件精神是课程改革能否深入的关键环节。课程改革发展不平衡我县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存在着学校之间、学科之间、教师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各校在领导力度上,指导的水平上不均衡;有的学校课改工作缺乏有效的推进措施,对课改工作任其自由发展,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部分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仍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