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饿坏了那匹马 (2)_第1页
别饿坏了那匹马 (2)_第2页
别饿坏了那匹马 (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0、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目标:1、 读通课文,掌握“嗫嚅、尴尬、忐忑不安”等字词的音、形、义。2、 通过了解故事内容,感受青年的心灵,体会“我”对青年的感激之情。3、 进一步领会小小说通过设置悬念,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进一步领会小小说通过设置悬念,抓住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和“感受和学习残疾青年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教学过程:1、 揭题:初知“有马”1、 师:有人说:“世界会因为谎言而罪恶,也会因为谎言而美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小小说别饿坏了匹马,就是一个“美丽的谎言”。请大家齐读课题。2、 你第一次读课题

2、时,捕捉到怎样的信息?有过怎样的猜想呢?师生交流。如:这话是谁说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那匹马是怎么回事?3、 链接作者:投影出示“许申高的自述”。师:许申高既有农民的朴质,又有作家特有的细腻。他所创作的小说,多以感人见长,在文学圈里素有“催泪专家”之美誉。(板书:有马)2、 初读:结局是“无马”1、 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要求学生以真诚的心态,像倾听一位朋友讲故事那样自然地阅读。2、 交流读书感悟:小说写了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吗?故事的结局是什么?交流:小说人物有“我”、残疾青年、碧云、爸爸;主人公是残疾青年;引导学生从人物、事件、结果等方面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3、。(板书:无马)3、 质疑:看看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请学生提出问题。梳理出主要问题:后来明明没有马,课题为什么写到有马?过渡:“有马”的背后,到底潜藏着怎样的真相呢?3、 研读:探究“有马”背后的谎言 “别饿坏了那匹马”,既是课题,也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它在文中反复出现,仿佛蒙着神秘面纱,使小说扑朔迷离,悬念迭起,而真相就隐藏在此“面纱”之后。(一)默读课文第12至27自然段,说说小说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各自有怎样的用意。师生交流:第一次是青年叮嘱“我”把马草卖给他时说的;第二次是青年看见“我”背着马草走向书摊时,吩咐妹妹碧云的话;第三次是“我”担心马饿坏了,急着推门进去时说的。 质

4、疑探究:“有马”的背后,隐藏着善意的谎言。明明没有马,可听了残疾青年一次次地说“别饿坏了那匹马”后,善良的“我”还是相信了。青年是怎么做的,让“我”相信真有一匹“饿坏了的马”呢?你能窥探出他真正的心思吗?(二)重点学习写残疾青年言行的句段,体会人物品质。1、聚焦写青年言行的句段。抓住其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实行圈点勾画,作批注。捕捉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1)小组交流,班级交流(2)出示句段,揣摩品读。 1、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笑着对我说:“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他认真地看过马草后,冲里屋叫道:“碧云,你出来一下!”2、“碧云,咱们家的那匹马正缺马草,手下这孩子的马草。”他盯着姑

5、娘茫然的眼睛,命令道,“听见没有?快吧马草提进去!”3、“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4)句1:抓住“一愣”“一亮”,体会青年想出好主意帮我时的内心变化。青年“认真地看过马草后”,才让碧云收下马草。这言行与神态描写烘托出青年关心“我”的良苦用心。(5)句2:抓住“盯”“命令”等,体会青年的蕴含其中的“言外之意”。(6)句3:反复地朗读,感受青年内心的着急。2、 根据人物的言行神,揣测人物的内心所想,完成小练笔,彼时彼刻,他都在想些什么呢?1、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他可能在想: 2、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命令道他也许在想: 3

6、、“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阻住我的去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他或许在想: 1、 无马是事实,是这个故事的结局,青年为什么要无中生有,一次次强调有一匹马,一匹饿坏了的马呢?请大家在读课文,找找答案。4、 略读:还是有“马”1、 默读第1至11自然段,思考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你有没有看到一匹饿坏了的马,我的求知若渴我就是那匹饿坏了的马。2、 哪些地方体现那匹“马”饿坏了?如果给课题加个标点,你会怎么加?引导学生领悟能够再课题的“马”字上加个引号。师:这篇小说的课题写到有马,结局却是出人意料的没有马,当我们深入阅读了全文后,又发现在残疾青年眼中,是有那么一匹马,一匹求知若渴的“马”,拿就是文中嗜书如命的“我”。(板书:有“马”)5、 延伸:“马”的故事在继续1、 1、最好的奖励想讨一本书出示前文,引导孩子去猜结果。2、 续尾:让学生根据想象,把小说接着写下去。小说的阅读可以给学生带来无限的遐想。给学生一个创作的机会,无论是对写作技巧的培养,还是对精神的延伸,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3、 推荐阅读:许申高善心如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