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魏野_第1页
寻隐者不遇魏野_第2页
寻隐者不遇魏野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寻隐者不遇魏野寻隐者不遇作者:魏野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 无人扫。作者简介:魏野(960;1019 ),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北宋诗人。他原为蜀 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 但诗风清淡朴实,并没有艰涩苦瘦的不足。他一生清贫,却又不随波 逐流,为后人称道。代表诗作有寻隐者不遇等。注释:1、隐者:隐士,脱离尘世回归自然的人,这里指所谓的仙人。2、真:即仙人,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蓬莱:又 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3、松花:松树 的花。老:衰老,引申为花的衰老,即下落的意思。4、采芝:摘采芝草。古

2、以芝草为神草,服之长生,故常以“采芝”指求仙或隐居, 此处代指作者所要寻找的仙人。5、遍:一作“满”。诗意:寻仙问道,没成想却来到了蓬莱仙岛,这里到处香气弥漫,松花 自落。仙人到底去了哪里呢?怎么到现在还不回来, 这满地的白云幸 i好没人打扫。赏析:唐诗中寻访隐者不遇为题材的小诗有好几首。 而似贾岛的寻隐 者不遇最为后人激赏。魏野这首七绝的意境很像贾诗“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题中的“隐者”为谁, 人们已不得而知,魏野本人即是宋初有名的隐士,他与不少隐逸者有 交往,这里反映的就是诗人生活的这一方面,写的是隐者相寻,终未 得遇。与贾岛诗相比,诗题虽同,内中含义却昭然

3、有别。贾岛诗中, 隐者在“云深不知处”,但毕竟“只在此山中”,还是有目标可见的, 而此诗中的隐者,行迹更加漂泊不定,难以捉摸。“寻真误入蓬莱岛”,首句点出寻访的地点,这位隐士看来是个 道士,诗人称之为得道成仙的“真人”,足见敬仰之情。“误”二字, 既说明诗人是不知不觉中来到此地的,也表现了他对此幽寂之景的惊 异之情、“香风不动松花老”具休写所见之景。香风不动,松花自落, 隐者居处之清幽可见。第三句"采芝何处未归来”为一转折。贾岛诗中虽略去问句,却 还有一回答的童子出现,魏野则将发问的对象也略去了。()他自问自答道:满地白云,杳无行迹,隐者想必采灵芝去了。灵芝,历来被认 为是长生不老之

4、药,长在深山峭壁,来取不易,隐者这一去,何时归 来就难么肯定了。诗人虽未能见到隐者,内心却向往之,他伫立于此, 极目远眺,隐隐透出惘然若失的感情,诗篇已终,余音未了。在宋初诗人中,魏野的风格是近于唐人的。宋史本传云:“野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写访隐者不遇的诗,除贾岛一 首外,唐人如高骈“落花流水认天台,半醉闲吟独自来。惆怅仙翁何 处去,满庭红杏碧挑开”,李商隐“城廓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 扉。沧江白石樵渔路,日暮归来雪满衣”,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 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等等,在唐诗 中都属上乘之作。“意味闲雅”(蔡正孙语)是这些诗总的风格。魏野 一生没有出仕,居处是“清泉环绕,旁对云山,景趣幽绝”(宋史本传),真宗遣使召之,他“闭户逾垣而遁”(宋诗纪事卷一),是 个真隐士,他写的寻隐者不遇诗,于“闲雅”之外,就更有隐逸 之风。前人称他诗风“平朴而常不事虚语”(玉壶野史),这首诗纯 用白描手法,青松郁郁,白云悠悠,构成鲜明的艺术形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