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就业及就业政策研究_第1页
云南省就业及就业政策研究_第2页
云南省就业及就业政策研究_第3页
云南省就业及就业政策研究_第4页
云南省就业及就业政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云南省就业及就业政策研究    高建 王澜瑾 王国荣 王若冰摘要:本文根据年云南省统计年鉴和历次人口普查等相关数据,通过调研、信息检索和数据分析,全面梳理了云南省就业及就业政策现状,为解决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和政府部门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和参照。关键词:云南;就业;就业政策一、就业的总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一)总体的现状和特点1.就业总量不断增加,劳动参与率不断提高。云南省就业人口从2010年的2765.90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2942.49万人,年均增长1.25%。适龄劳动人口自2000年2883.7万人上升至2010年3299.4万人,劳动参与率由2

2、000年79.6%上升至2010年83.83%。2.就业结构逐渐改善。一是产业結构方面,2010-2015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60.43%下降至53.60%,第二产业就业人员由12.60%提高至13.00%;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由26.97%提高至33.40%。二是行业就业结构方面。截止2015年末,分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前四位分别是建筑业68.02万人(占16.40%)、制造业67.45万人(占16.27%)、教育以及公共管理60万人(占14.47%)、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52.76万人(占12.72%)。三是城乡就业结构方面。2010-2015年,城镇就业人员所占比重由21.66%增加至25.

3、51%,呈现出从乡村向城镇转移,城乡就业结构显著改善特征。四是公有制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结构方面。2010-2014年,非公有制单位从业人员占比从54.71%上升至56.69%,国有单位就业人员比重从31.88%降至24.41%,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员比重从31.1%增加至38.83%;港澳台商投资云南的企业就业人员在城镇就业人员中的占比从0.4%增加到o.53%;外商投资单位就业人员在城镇就业人员中的占比从0.48%增加至0.66%。3.就业性别歧视逐渐减弱。根据云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经济活动人口中男性为143.37万人(正在工作的占99.74%),女性为123.47万人(正在

4、工作的占99.73%),男女基本持平;2015年,全省从业人员中女性占45.51%。4.就业质量逐步提升。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看,20102015年,云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065元增加到26373元,年均增长10.42%;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952元增加到8242元,年均增长15.84%;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从30177元增加到55025元,年均增长12.80%,就业质量不断改善。5.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2010年-2015年,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4.3%以下水平,2015年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6%,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和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分别达到91%和80%,社会就业保持稳

5、定。(二)存在的问题1.劳动力供给予需求差距扩大。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云南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为71.64%,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提高3.24个百分点,劳动年龄人口在数量整体不断提升,对社会就业岗位需求更大。劳动力参与率与国家同年相比,相对较高,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说明云南的劳动力供给相对已有就业岗位过剩,存在一定的就业压力。2.就业结构矛盾仍然存在。“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2015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已突破15.8万人,云南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自2011年的16.13万人到2015年达到18.98万人,未来34年毕业后进入劳动力市场,将给就业带来较大压力,新生代农民工与高

6、校毕业生离职率日愈增高,“短工化”日渐明显。技能型人才短缺,全省技能劳动者占比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为22.7%,低于全国的22.5%。3.农业转移就业人口数量庞大。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50%的目标,未来5年云南省年均城镇化增速需达到1.65%,也就是年均将有78万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带来很大的就业压力。二、就业政策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一)总体的现状和特点1.就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一是推进创业促进就业政策。云南省在全国首创出台鼓励创业的“贷免扶补”政策和“两个10万元”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形成了贷款政策在内的贷款扶持创业以及职业培训提升就业、分类

7、扶持重点群体就业、公共服务保障就业的政策体系。二是促进农业人口转移就业政策。建立扶持云南特色农民工劳务品牌;全面实施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工程三年行动;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效益,进一步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农民工工资准备金、政府应急周转金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工农村“三权”等合法权益,出台和完善政策措施,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面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行动计划。三是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政策。集中开展就业援助活动,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四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从拓宽就业渠道、扶持创业、强化服务等方面,不断加大政策创新力度。深入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

8、计划”和“云岭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精心开展系列专项服务活动,帮助更多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从就业途径、就业准备、创业扶持、享受政策范围和就业环境六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保障。2.就业服务平台基本搭建。一是开辟公共就业服务网络新通道,创政府职能部门与媒体创新合作先河,开通“云南公共就业服务网”,打造权威专业网站,搭建“0”距离就业供需平台,向广大求职者提供云南省创业、就业政策。开通“就业彩云南”微博,发布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政策动态,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就业创业人才服务信息。创办春城晚报一职来职往专刊,刊登就业政策及岗位信息。二是打造一站式网络创业平台。2015年,云南省创新提出了设立一次

9、性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用三年时间打造100个左右的网络众创空间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以“互联网+”新模式打造云南人社众创网等举措,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了“云南人社众创网”一站式网络创业平台,以“互联网+人社”思维为有效探索,通过把线下的人力资源的公共服务,通过线上的模式展现在广大的就业、创业者眼前。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结合,让创业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从零起步”的一站式人社服务。3.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逐渐成形。一是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初步形成。围绕省政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相关要求,云南省指导企业通过转岗就业、扶持创业、内部退养、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合理安排分流职工。针对企业待岗

10、、下岗、失业人员,积极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服务和扶持,实现二次创业就业;结合企业转型升级需要,针对企业在岗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转业转岗培训,鼓励在现有岗位上创新创业,推动企业二次创业。鼓励企业组织开展农民工培训,符合相关规定的给予培訓补贴。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主动为企业开展订单式培训,按标准给予岗前培训补贴。二是围绕服务就业,实施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工程。2015年,省财政安排4250万元支持省青年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对符合规定的技工院校全日制教育高级工、预备技师班云南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给予每人每年2000元学费补助。安排1000万元支持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及云岭首席技师项目,对我省高技能人才

11、培训基地建设按每家400万元的标准给予支持,给予每名“云岭首席技师”10万元的工作经费支持。三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在培养技能人才中的主体作用,指导企业建立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选拔、表彰、激励制度。依托技工院校和大型企业建立了11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央财政投入5500万元,省财政投入2000万元。依托技能含量较高的产业和大型企业及其生产服务一线的优秀高技能人才,建设了10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45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中央财政投入100万元,省财政投入770万元。从2014年起启动实施了新技师培养工程,安排就业专项资金1000万元

12、,用于补贴州市、行业、企业新增的技师、高级技师培养,下达4600名培养计划。四是加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推进“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和“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实现了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的长效化;就业失业登记、就业信息服务的扎实开展,为广大求职人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就业服务。16个州市全部纳入失业动态监测范围。(二)存在的不足1.就业创业政策落地难。就业和创业政策的配套性和操作性不强,存在政策落地难、实效低、受益面窄等问题,难以切实改善云南就业创业环境。高校毕业生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就业指导机构、人

13、员、经费“三到位”难以有效落实。政府、高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和服务体系不健全,创业教育培训不够,创业融资渠道单一,创业咨询服务和项目扶持不力,致使大学生创业率低。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在教育、人设等部门间分割,难以统筹整合现有的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制约着人力资源开发的市场化、产业化。2.政策在县级基层执行中存在薄弱环节。各地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情况不一样,基层政策的制定还应根据省级政策并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制定贯彻具有地方特色的具体政策措施,面向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等就业政策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各项优惠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此外,基层公众对政策的不了解和不认同会阻碍政策的执行,对于县级以下的基层单位和群众,接受政策宣传的渠道很有限,有的根本接受不到,存在创业贷款无法真正到达需要者手中的情况,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政策宣传系统。3.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云南公共就业服务政策体系发展不均衡,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起步早、进展快,经济落后的县市则进展缓慢,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目前公共就业服务政策不健全,评估体系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不高,致使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分散于各部门,信息资源难以有效共享。劳动力市场对岗位需求信息、岗位供求状况以及培训信息等发布的时效性、覆盖面不够,大量求职人员难以及时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影响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