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汇集_第1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汇集_第2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汇集_第3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汇集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汇集班级:_ 姓名:_1.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_3假如你是楚人,你会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_4学了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发?_5请你用“自相矛盾”造句。_2. 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2、。古人谈古书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二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三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清曾国藩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敏而好学,不耻下

3、问   耻:可耻 B.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急:重要C.学而不厌   厌:满足 D.却只漫浪诵读   漫浪:随意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A.默而识之   如井蛙之窥天 B.心不在此   此三者缺一不可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实事求是3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_3. 课外阅读。嫦娥奔

4、月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注释:羿(yì):尧时的善射者,山海经有后羿射日的记载。请:求。西王母:仙人名。姮(héng)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姮为嫦。斫:砍。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羿请不死之药()  (2)谪令伐树()  (3)蟾蜍()()   (4)常斫之()2“嫦娥奔月”的“奔”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再查音节  &#

5、160;“奔”在这个词当中应念(bnbèn),意思是   (奔走,急跑;直向目的地走去)。3翻译下面的句子。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_4请你写出四个带“月”字的成语。_5“嫦娥奔月”是神话,可人类登月却已经变成了现实,2003年,我国航天员_进入了太空,2005年我国航天员_和_又进入了太空,对此,你有何感想? _4.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选文的作者是_代的

6、_。2解释下列字词盖:_  恒:_  自足:_3作者认为读书有三者缺一不可,一者是_,缺之则_;二者是_,缺之则_;三者是_,缺之则_。4你还知道哪些古人谈过读书方法?他们怎么说的?写下来吧。_5. 课内阅读。楚人有鬻盾(xúndùn)与矛者,誉之曰:“吾(wúw)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yùrù)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ff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_”。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

7、一项是()A.誉之曰(称赞)B.于物无不陷也(刺破)C.吾矛之利(好处)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3“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_4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推销你的矛和盾?_5学了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_6. 阅读,完成练习。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1)使弈秋诲二人弈(_)   (2)通国之善弈者也(_)(3)虽与之俱学(_)  

8、0;(4)惟弈秋之为听(_)2分别用“   ”和“”画出两个学下棋的人的不同表现。3课文通过记叙_的事,告诉我们_的道理。7. 小古文阅读训练。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而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jù)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11文中所写之人的特点是_。作者是通过对他的_描写来体现的。22写出你对加点字的理解。见人裳尾为火所烧:_欲言恐君性急:_3写出下面这句话的意思。我道君性急,果然。_8. 阅读与理解。围魏救赵魏/伐赵,

9、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军,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刑余之人:受过肉刑,身体不完整的人,孙膑曾受膑刑。孙子:这里指孙膑。罢:同“疲”,疲劳,疲乏。收弊:坐收挫败的结果。梁:魏定都大梁,故亦称“梁”。1田忌想要直接带兵去援救赵国,孙膑给了他什么样的建议?_2解释一下“围魏救赵”这个成语的意

10、思。_9. 文言文阅读。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盐已口爽,反为其患。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主人与食( )(2)更为益盐( )(3)缘有盐故( )(4)反为其患( )2愚人发现食物因盐而好吃之后,做了什么事?_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这则文言文蕴含的道理。_10. 文言文阅读。韩生料秦王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前日,民皆徙避之。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

11、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注释)徙:迁移,移动。已而:不久。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纸鸢:风筝。1解释下列加线词。(1)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 )(2)下令猎于北郊(   )(3)民皆徙避之( )(4)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出猎时,百姓纷纷离开回避,怕打扰秦王狩猎,表现了百姓们对秦王的崇敬爱戴。B.韩生之所以能料知秦王此次不会出猎,是因为他在王宫当警卫,熟知秦王的习惯与性格。C.本文情节曲折,依次写了:百姓躲避韩生劝止秦王将猎宫卫问故韩生释疑。D.这则故事

12、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勤于观察思考,要善于从平凡小事中悟出道理。3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吾宿卫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_。11. 阅读短文。(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之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激愤,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

13、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注释)寝陋:相貌丑陋  易:轻视  迩:近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1)调:_  (2)劳:_(3)咸:_  (4)善:_2翻译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_(2)书有弗记者乎?_3郑板桥之所以“善诵”是因为_(用自己的话概括)4用“/ ”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节奏。无 丝 竹 之 乱 耳5用甲文语句回答。“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6甲文表达了作者_的愿望和_的生活情趣。12. 文言文阅读。古人谈读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14、知,是知也。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清)曾国藩1解释加点字词。恒:_   耻:_知:_   识:_厌:_   漫浪:_2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_(2)心

15、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_(3)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_3谈谈你对读书的看法。_13. 文言短篇阅读。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1根据这段文字所形成的成语是_。2用横线画出文中表示该成语寓意的句子。3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解释句中“其”指什么。(1)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2)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 )(3)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4)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写在下面横线上。_14.

16、小古文阅读。卧薪尝胆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注释)赦:免除或减轻刑罚。反:同“返”,返回。苦身:使自己的身体劳累。坐:同“座”,座位。女:同“汝”,你。折节:放下身架。振:同“赈”,救济。吊:慰问。1阅读短文,结合注释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厚遇宾客(   )A.相遇 B.对待,款待 C.机会2阅读短文,结合注释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置胆于坐(   )A.坐下 B.椅子 C.座位3“女忘会稽之耻邪?”这句话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其意思是_4文中画线句子是对勾践的(   )描写。A.语言 B.心理 C.动作 D.神态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