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真蕃。晋陶渊明独爱菊。白李唐来,lit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 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盛爱一作:甚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了者也。噫!菊之爱,陶示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 李氏唐朝以來,世人人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屮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 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屮间贯通外形挺肓,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 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
2、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 它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 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 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注释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陶渊明(365-427), -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 生,世称靖节先牛(死后谥靖节),东晋潯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著名 人。 是著名的隐十。陶渊明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向來称为名句。口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国史补里说:
3、“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 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甚:很,十分。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 论述道理。z:的。可爱:值得怜爱。者:花。甚:很,非常。 蕃:多。自:自从。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独:只,仅仅。z:主谓z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出:长出。淤(西)泥:污泥。染:沾染(污秽)。濯(zhuo):洗涤。清涟(lia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通:贯通;通透。直:挺立的样子。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rr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
4、人感到清雅。益:更加。清:清芬。亭亭净卅i: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植:树立。可:只能。亵玩:玩弄。亵(xie):亲近而不庄重。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助词。谓:认为。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冇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介污,就隐屈避世; 盛:广。君了: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者:的人或物。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例如:“有黄鹤楼者屮的者意思就是.建筑 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唉“。菊z爱:对于菊花的喜爱。z: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鲜(xian):少。闻:听说。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
5、多人吧。宜乎:当然(应该)。宜:当。众:众多。逐句翻译1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an)o水陆上草木木木的花,值得喜爱的冇很多。2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3. 自李唐来,世人其爱牡丹。从唐朝以來,人们十分喜爱牡丹。4. 予(yu)独爱莲z出淤泥而不染,濯(zhu6)清涟而不妖,我(却)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牛长出却不受(淤泥)沾染,经过清水洗涤,但是却不 显得妖媚。5. 屮通外直,(它的枝干)中间贯通,外表笔直,6不蔓(man)不枝,不缠生藤蔓,不旁出冗枝或:不长藤蔓,不牛枝节,7.香远益清,香气传播得越远越肚得清幽,8 .亭亭净植,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9 可远观而不可
6、亵玩焉o(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能亲近而不庄重地玩弄它。(焉:句末语气词,相当 于现代汉语中的"啊''“呀等语义虚词。)10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11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12莲,花z君子者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13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喜爱菊花的(人),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有听闻了。14莲z爱,同予者何人?喜爱莲花(的人),和我一样的还有谁?15牡丹z爱,宜乎众矣。喜爱牡丹(的人),应该(当然)有很多人了!(宜:当然)生字予(yd)濯(zhu6)涟(ii3n)亵(xiq)鲜(xidn)蕃(fan)作品断句
7、水陆草木z/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口/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 z/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町/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了/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了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词多义(1)鲜陶后鲜有闻(少)芳草鲜美(鲜艳)桃花源记(2)之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z出淤泥而不染(联词,无实际意义,用于主谓z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词类活用不蔓不枝(名词“蔓''“枝用作动词“生蔓“长枝)香远益清(形容词"远用作动词
8、"远播)赏析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彖极尽铺排描绘z能事;第二部分则 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作者起笔说:“水陆草木z花,可爱者甚蕃。”选用“可爱”二字,包罗群芳,表明托物 寄兴,并不刻意求工,极见其立言斟酌之妙。接着叙说“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不肯为 五斗米折腰,解绶归隐后,饮酒赋诗,安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山园逸趣。“独 爱菊”,显示渊明雅致芬芳,傲然物外的性格,而几更加叨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 我怎不可独爱莲呢?继写“自李唐来,卅人共爱牡丹”,写了唐人,特别是统治阶层“其爱 牡丹”的好尚,这儿
9、句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 为其求莲z高洁铺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打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 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 独白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 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然示作者撇开一笔说,让那班人 爱其所爱吧,“予独爱莲z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连串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令 德,特别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嶺崎磊落的风范,
10、作了冇力的渲染。这几句隐喻作者木身具冇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 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站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 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他为官正直, 数洗冤狱,为民作主;晚年定居庐山,著书明道,洁身白爱,颐养天年,便是身体力行,澹 泊明志的体现。这正是这篇小品能给人思想情趣以深切感染的著力之处。接下来,作者对三种花彖征的不同性格进行了比较和品评:“予谓菊,花z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了者也。”木来,花是不具备人格的,但在作者眼里,莲 花近于
11、菊,却不像菊那样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现实的隐者;它更不像牡川那样妍丽妖冶, 以富贵媚人。莲花出于污浊现实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显妖冶,实为百花从屮的贤君 子。另外,運花乂是佛教中的圣物,如來、观音均以莲花为座。唐释道世三宝敬佛云:“故十方诸佛,同出于淤泥z浊;三身正觉,俱坐于莲台z上。”作者题莲诗也云佛 爱我亦爱,清香蝶不偷。一般清意味,不上美人头。”与这篇小品参照,悄趣相得益彰。最后,作者评花进而对“爱”也作出评价:“噫!菊z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了 者何人?牡丹z爱,宜乎众矣!”深深地慨叹:当今z世真隐者少,有徳者寡,而趋炎附势 钻刺富贵z门的小人比比皆是;这莽莽红尘,能冇几个志同
12、道合之人,共同去根治这社会痼 疾呢?这里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然后借花喻人,将陶 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言下虽不免流露出-种孤掌难鸣 的哀怨,但意味深氏,无情地鞭挞了那些寡廉鲜耻z徒。这里,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 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1比屮是难能可贵的。他感叹,是因为世风口下,人多数人皆 被世事玷染。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白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 劣世态的憎恶。写作背景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周敦颐來星子任南康知军。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 泊,平生酷爱莲花。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
13、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周敦颐 来星了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茶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 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散文爱莲说。作者介绍周敦颐,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宋明理学 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倫学几至人坏。千有馀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 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 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周敦颐(kh7.5.51073),字茂叔,号濂溪,汉族,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 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两汉而
14、下,儒学儿至大坏。千有 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 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 了极高的地位。具父周辅成(亦名怀成)于大屮祥符八年(公元1025年),因六举以上特奏 名炀进士出身,曾为贺州桂岭县(今广西贺县)知县,示赠谏议人夫。北宋天禧元年(公元 1017年),时任桂岭县令的周辅成的儿了周敦颐降生在当时的桂岭县县衙。周敦颐自幼“信 古好义,以名节砥砺”,青少年时期在桂岭读卩求学,然后在桂岭循级应科举考试而直取进 士。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周敦颐14岁,其父病逝。周敦颐著有周了全书行世。 周敦
15、颐曾在莲花峰卜开设濂溪书院,世称濂溪先牛,濂溪书院是他讲学的讲坛,他的学说对 以后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周敦颐是把世界木源当做哲学问题进行系统讨论的鼻祖。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淸代 学者黄宗羲在他的宋佈学案屮说道:“孔子而后,汉倫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 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楷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他继承易 传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何太极”, “太极” 一动一静,产生阴阳力物。“力物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 说)。”圣人又模仿“太极”建立“人极”。“人极
16、”即“诚”,“诚”是“纯粹至善”的“五 常z本,百行z源也,是道徳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主静、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在 以后七百多年的学术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 行、动静、性命、善恶等,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课题。周敦颐生前并不为人们所推崇,学术地位也不高。人们只知道他“政事精绝”,宦业“过 人”,尤有“山林之志”,胸怀洒脱,有仙风道骨。但没有人知道他的理学思想,只有南安通 判程太中知道他的理学造诣很深,并将两个儿子程颍、程颐送到他的门下,后二程均为 著名理学家。南宋学者,胡宏对敦颐的理论学加以尊信,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对他评价很高, 为他作事状,乂为太极图易说、易通作了注解。张杭称他为“道学宗主”,其名声 逐渐大起,九江、道州、南安等地纷纷建濂溪祠纪念他,宁宗赐敦颐谥号为“元”,因此敦 颐又被称为“元公”,到理宗时,从祀孔子庙庭,确定了周敦颐的理学开山地位。 周敦颐 性情朴实,白述道:“芋蔬可卒岁,绢布是衣食,饱暖人富贵,康宁无价金,吾乐盖易足, 廉名朝暮箴”。他从小信古好义,“以名节自砥砺”。平牛不慕钱财,爱谈名理,他认为“君 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他虽在各地作官,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毕业班班主任工作总结模版
- 区块链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 医院网络环境下的数据传输与隐私保护
- 2025年高中教学终个人工作总结模版
- 医疗器械评估中的伦理考量
- 常见皮肤科诊治
- 医疗人文关怀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 医疗大数据的伦理问题与隐私保护实践
- 医疗地产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共享应用探索
- 保安与小区合同范例
- 2025-2030中国财务公司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不分手协议书合同书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基础护理学专项:新生儿护理操作要点试题
-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4)解读课件
-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押题预测10篇(含题目)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分享课件
- MOOC 太极拳初级-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GB/T 3953-2024电工圆铜线
- 小学生作文方格纸A4纸直接打印版
- 2020新版个人征信报告模板
- SYN Flood攻击的基本原理及防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