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浙江工业大学 学校 201 条目的4类题型式样及交稿式样平衡态、态参量、热力学第零定律 5 15一、 选择题题号:20113001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31. 置于容器内的气体,如果气体内各处压强相等,或气体内各处温度相同,则这两种情况下气体的状态 (A) 一定都是平衡态 (B) 不一定都是平衡态 (C) 前者一定是平衡态,后者一定不是平衡态 (D) 后者一定是平衡态,前者一定不是平衡态 答案:B题号:20113002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32. 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可以保持体积不变或保持压强不变,这两种过程 (A) 一定都是平衡过程 (B) 不一定是平衡过程 (C) 前者是平衡过程,
2、后者不是平衡过程 (D) 后者是平衡过程,前者不是平衡过程 答案:B题号:20112003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2 3. 如图所示,当气缸中的活塞迅速向外移动从而使气体膨胀时,气体所经历的过程 (A) 是平衡过程,它能用pV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B) 不是平衡过程,但它能用pV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C) 不是平衡过程,它不能用pV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D) 是平衡过程,但它不能用pV图上的一条曲线表示 答案:C题号:20114004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4 4. 在下列各种说法 (1) 平衡过程就是无摩擦力作用的过程 (2) 平衡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3) 平衡过程是无限多个连续变化的平衡
3、态的连接 (4) 平衡过程在pV图上可用一连续曲线表示 中,哪些是正确的?(A) (1)、(2) (B) (3)、(4) (C) (2)、(3)、(4) (D) (1)、(2)、(3)、(4) 答案:B题号:20115005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5 5. 设有下列过程: (1) 用活塞缓慢地压缩绝热容器中的理想气体(设活塞与器壁无摩擦)(2) 用缓慢地旋转的叶片使绝热容器中的水温上升 (3) 一滴墨水在水杯中缓慢弥散开 (4) 一个不受空气阻力及其它摩擦力作用的单摆的摆动 其中是可逆过程的为 (A) (1)、(2)、(4) (B) (1)、(2)、(3) (C) (1)、(3)、(4) (D
4、) (1)、(4) 答案:D二、 判断题题号:20123001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31. 令金属棒的一端插入冰水混合容器,另一端与沸水接触,等待一段时间后棒上各处温度不随时间变化。则此时金属棒处于热平衡态。答:错题号:20122002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22. 与第三个系统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系统,彼此也一定处于热平衡。答:对题号:20124003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43. 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系统的温度值相同,反之,两个系统的温度值相等,它们彼此必定处于热平衡。答:对(温度相等是热平衡的必要充分条件)题号:20124004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44. 经验温标与理想气体温标的不同之处在
5、于测温物质的测温属性不一样。答:错题号:20123005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35. 状态参量(简称态参量)就用来描述系统平衡态的物理量。答:错(相互独立)题号:20122006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26. 在p-V图上,系统的某一平衡态用一个点来表示。答案:对题号:20122007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27. pV图上的一点代表系统的一个平衡态。答案:对题号:20122008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28. 系统的某一平衡过程可用P-V图上的一条曲线来表示。答案:对题号:20122009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29. pV图上任意一条曲线表示系统的一个平衡过程。答案:对 题号:20123
6、0010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310.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处于热动平衡状态时,此热力学系统的不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是是压强、体积和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答案:错题号:201230011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311.当系统处于热平衡态时,系统的宏观性质和微观运动都不随时间改变。答案:错题号:201230012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312.当一个热力学系统处于非平衡态时,是不能用温度的概念来描述的。答案:对题号:201250013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513. 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往反方向进行的过程答案:错 题号:201240014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414. 通过活塞(它与器壁无摩擦),极其缓
7、慢地压缩绝热容器中的空气,这一过程是可逆的。答案:对题号:201230015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315. 用旋转的叶片使绝热容器中的水温上升(焦耳热功当量实验),这一过程是可逆是。 答案:错 浙江工业大学 学校 202 条目的4类题型式样及交稿式样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5 10 5 0一、选择题题号:20212001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21.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压强为P,温度为T,一个分子的质量为,为玻耳兹曼常量,为摩尔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A); (B); (C); (D)。 答案:(B)题号:20214002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4 2.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其状态改变在
8、pT图上沿着一条直线从平衡态a到平衡态b(如图) (A) 这是一个膨胀过程(B) 这是一个等体过程(C) 这是一个压缩过程(D) 数据不足,不能判断这是那种过程 答案:C题号:20414003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43.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其状态在VT图上沿着一条直线从平衡态a改变到平衡态b(如图) (A) 这是一个等压过程(B) 这是一个升压过程(C) 这是一个降压过程(D) 数据不足,不能判断这是哪种过程 答案:C题号:20213004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34如果在一固定容器内,理想气体分子速率都提高为原来的二倍,那么 (A)温度和压强都升高为原来的二倍;(B)温度升高为原来的二倍,
9、压强升高为原来的四倍;(C)温度升高为原来的四倍,压强升高为原来的二倍;(D)温度与压强都升高为原来的四倍。 答案:D题号:20212005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25 如图所示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pV图,由图可得出结论 (A)是等温过程;(B);(C);(D)。 答案:C题号:20213006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36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处在某一初始状态,现在要使它的温度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回到初始状态的温度,可能实现的过程为 (A)先保持压强不变而使它的体积膨胀,接着保持体积不变而增大压强;(B)先保持压强不变而使它的体积减小,接着保持体积不变而减小压强;(C)先保持体积不变而使它的压强
10、增大,接着保持压强不变而使它体积膨胀;(D)先保持体积不变而使它的压强减小,接着保持压强不变而使它体积膨胀。 答案:D题号:20213007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37. 如图所示,一绝热密闭的容器,用隔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左边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为p0,右边为真空今将隔板抽去,气体自由膨胀,当气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是 (A) p0 (B) p0 / 2 (C) 2p0 (D) p0 / 2 (Cp/CV) 答案:B 二、判断题号:20222001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21. 在一封闭的容器内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到原来的两倍时,压强增大到原来的四倍。答案:错(原来的二倍)
11、题号:20223002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32. 理想气体由同一状态()分别经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由体积V1膨胀到V2等温过程的压强比绝热过程的压强下降得快些。答案:错三、 填空题题号:20222001分值:2 分难度系数等级:21. 质量为M,摩尔质量为,分子数密度为n的理想气体,处于平衡态时,系统压强与温度的关系为_。答案:题号:20223002分值:2 分难度系数等级:22. 两种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其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等,但分子数密度不同,则它们的温度 。答案:相同题号:20222003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23. 两种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其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等,但分子数密度不
12、同,则它们的压强 。答案:不同题号:20222004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24. 在大气中有一绝热气缸,其中装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然后用电炉徐徐供热(如图所示),使活塞(无摩擦地)缓慢上升在此过程中气体压强_;答案:不变题号:20234005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45.给定的理想气体(比热容比g为已知),从标准状态(p0、V0、T0)开始,作绝热膨胀,体积增大到三倍,膨胀后的温度T_答案: 浙江工业大学 学校 203 条目的4类题型式样及交稿式样准静态过程、热量和内能 5 10 5一、 选择题题号:20312001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21 气体的摩尔定压热容大于摩尔定体热容,其主要原因
13、是 (A)膨胀系数不同; (B)温度不同;(C)气体膨胀需作功; (D)分子引力不同。 答案:C题号:20311002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12 在图上有两条曲线abc和adc,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其中一条是绝热线,另一条是等温线;(B)两个过程吸收的热量相同;(C)两个过程中系统对外作的功相等;(D)两个过程中系统的内能变化相同。 答案:D题号:20313003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33 压强、体积和温度都相同(常温条件)的氧气和氦气在等压过程中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它们对外作的功之比为 (A)1:1; (B)5:9; (C)5:7; (D)9:5。 答案:C题号:20312004
14、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24 一摩尔单原子理想气体,从初态温度、压强、体积,准静态地等温压缩至体积,外界需作多少功? (A); (B); (C); (D)。 答案:B题号:20314005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45有两个相同的容器,容积固定不变,一个盛有氨气,另一个盛有氢气(看成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它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等,现将5J的热量传给氢气,使氢气温度升高,如果使氨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氨气传递热量是:(A) 6 J. (B) 5 J.(C) 3 J. (D) 2 J. 答案:A题号:20313006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361mol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为状态B,如果不
15、知是什么气体,变化过程也不知道,但A、B两态的压强、体积和温度都知道,则可求出: (A) 气体所作的功 (B) 气体内能的变化(C) 气体传给外界的热量 (D) 气体的质量 答案:B题号:20314007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47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acb过程时吸热500 J则经历acbda过程时,吸热为: (A) 1200 J (B) 700 J (C) 400 J (D) 700 J 答案:B 题号:20313008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38对于室温下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的情况下,系统对外所作的功与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比W / Q等于 (A) 2/3 (B) 1/2 (C)
16、 2/5 (D) 2/7 答案:D题号:20313009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39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沿着图中直线从状态a( 压强p1 = 4 atm,体积V1 =2 L )变到状态b ( 压强p2 =2 atm,体积V2 =4 L )则在此过程中: (A) 气体对外作正功,向外界放出热量 (B) 气体对外作正功,从外界吸热 (C) 气体对外作负功,向外界放出热量(D) 气体对外作正功,内能减少 答案:B题号:20314010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410用公式(式中为定体摩尔热容量,视为常量,n 为气体摩尔数)计算理想气体内能增量时,此式 (A) 只适用于准静态的等体过程 (B)
17、只适用于一切等体过程 (C) 只适用于一切准静态过程 (D) 适用于一切始末态为平衡态的过程 答案:D二、 判断题:题号:20322001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21. 不规则地搅拌盛于绝热容器中的液体,液体温度在升高,若将液体看作系统,则外界对系统作功,系统的内能增加。答案:对题号:20322002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22. 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内能的改变量只决定于初末态的温度而与过程无关。答案:错题号:20321003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13. 物体温度越高,则热量愈多答案:错题号:20321004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14. 物体温度越高,则内能愈大答案:错题号:20
18、322005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25.不作任何热交换也可以使系统温度发生变化。答案:对题号:20322006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26.对物体加热也可以不致升高物体的温度。答案:对题号:20323007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37. 功是过程量,可以通过做功来改变系统的内能,所以内能也是过程量。答案:错题号:20323008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38. 热量是过程量,可以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系统的内能,所以内能也是过程量。答案:错题号:20323009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39. “功,热量和内能都是系统状态的单值函数”,这种说法对吗答案:错(功和热量是过程量,内能是状态的单值函数)。题
19、号:20323010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310. 热力学系统的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答案:错三. 填空题题号:20344001分值:2 分难度系数等级:41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出发,分别经两个准静态过程和,点的压强为,点的体积为,如图所示,若两个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相同,则该气体的_。答案:1、题号:20332002分值:2 分难度系数等级:22 理想气体在如图所示a-b-c过程中,系统的内能增量=_答案:0题号:20333003分值:2 分难度系数等级:33. 理想气体在如图所示a-b-c过程中,系统的内能增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零)答案:小于题号:20333004分值:2 分难
20、度系数等级:34 1mol双原子刚性分子理想气体,从状态a(p1,V1)沿pV图所示直线变到状态b(p2,V2),则气体内能的增量=_答案:题号:20332005分值:2 分难度系数等级:25 如图所示,容器中间为隔板,左边为理想气体,右边为真空。今突然抽去隔板,则系统对外作功A=_。答案:0题号:20334006分值:2 分难度系数等级:46. 如图所示,一理想气体系统由状态沿到达状态,系统吸收热量350J,而系统做功为130J。经过过程,系统对外做功40J,则系统吸收的热量Q=_。答案:260J题号:20332007分值:2 分难度系数等级:27. 要使一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加,可以通过_或
21、_两种方式,或者两种方式兼用来完成答案:做功 热传递题号:20333008分值:2 分难度系数等级:38. 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abc过程,在此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Q,系统内能变化DE,请在以下空格内填上>0或<0或= 0: Q_,DE _ 答案:>0,>0题号:20333009分值:2 分难度系数等级:39. 一定量理想气体,从同一状态开始使其体积由V1膨胀到2V1,分别经历以下三种过程:(1) 等压过程;(2) 等温过程;(3)绝热过程其中:_过程气体对外作功最多;_过程气体内能增加最多.答案:(1);(1)题号:20332010分值:2 分难度系数等
22、级:210. 将热量Q传给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若气体的体积不变,则热量用于_答案:增加系统的内能题号:20332011分值:2 分难度系数等级:211. 将热量Q传给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若气体的温度不变,则热量用于_答案:对外做功题号:20332012分值:2 分难度系数等级:212.将热量Q传给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若气体的压强不变,则热量用于_ 答案:对外做功,同时增加系统内能浙江工业大学 学校 204 条目的4类题型式样及交稿式样热力学第一定律、典型的热力学过程选择20判断10填空20计算15 一. 选择题题号:20412001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21 如图所示,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1,膨
23、胀到体积V2分别经历的过程是:AB等压过程,AC等温过程;AD绝热过程,其中吸热量最多的过程 (A) 是AB. (B) 是AC. (C) 是AD. (D) 既是AB也是AC, 两过程吸热一样多。 答案:A题号:20412002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22 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从相同状态出发,分别经历等温过程、等压过程和绝热过程,使其体积增加一倍那么气体温度的改变(绝对值)在 (A) 绝热过程中最大,等压过程中最小 (B) 绝热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 (C) 等压过程中最大,绝热过程中最小 (D) 等压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 答案:D题号:20412003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2 3
2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a态出发经过或过程到达b态,acb为等温线(如图),则、两过程中外界对系统传递的热量Q1、Q2是 (A) Q1>0,Q2>0 (B) Q1<0,Q2<0 (C) Q1>0,Q2<0 (D) Q1<0,Q2>0 答案:A题号:20413004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34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由初态a经过程ab和由初态a经过程acb到达相同的终态b,如pT图所示,则两个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Q1,Q2的关系为: (A) Q1<0,Q1> Q2 (B) Q1>0,Q1> Q2 (C) Q1<0,Q
25、1< Q2 (D) Q1>0,Q1< Q2 答案:B题号:20412005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25. 理想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膨胀 (A) 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减小 (B) 膨胀后,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C) 膨胀后,温度升高,压强减小 (D) 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不变 答案:A题号:20412006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26.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pV图上初态a经历(1)或(2)过程到达末态b,已知a、b两态处于同一条绝热线上(图中虚线是绝热线),则气体在 (A) (1)过程中吸热,(2) 过程中放热 (B) (1)过程中放热,(2) 过程中吸热 (C) 两种过程中都
26、吸热 (D) 两种过程中都放热 答案:B题号:20412007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27. 1 mol理想气体从pV图上初态a分别经历如图所示的(1) 或(2)过程到达末态b已知Ta<Tb,则这两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Q1和Q2的关系是 (A) Q1> Q2>0 (B) Q2> Q1>0 (C) Q2< Q1<0 (D) Q1< Q2<0 (E) Q1= Q2>0 答案:A题号:20413008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38 如图,bca为理想气体绝热过程,b1a和b2a是任意过程,则上述两过程中气体作功与吸收热量的情况是: (A) b
27、1a过程放热,作负功;b2a过程放热,作负功 (B) b1a过程吸热,作负功;b2a过程放热,作负功 (C) b1a过程吸热,作正功;b2a过程吸热,作负功 (D) b1a过程放热,作正功;b2a过程吸热,作正功 答案:B题号:20412009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29. 对于理想气体系统来说,在下列过程中,哪个过程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内能的增量和对外作的功三者均为负值? (A) 等体降压过程 (B) 等温膨胀过程 (C) 绝热膨胀过程 (D) 等压压缩过程 答案:D题号:20413010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310. 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abc平衡过程,则该系统对外作功W,从外界吸收的热
28、量Q和内能的增量的正负情况如下: (A)E>0,Q>0,W<0 (B)E>0,Q>0,W>0 (C)E>0,Q<0,W<0 (D) E<0,Q<0,W<0 答案:B题号:20412011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211. 一物质系统从外界吸收一定的热量,则 (A) 系统的内能一定增加 (B) 系统的内能一定减少 (C) 系统的内能一定保持不变 (D) 系统的内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或保持不变 答案:D题号:20413012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312 一物质系统从外界吸收一定的热量,则 (A) 系统的温度一定升高 (B)
29、系统的温度一定降低 (C) 系统的温度一定保持不变 (D) 系统的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或保持不变 答案:D题号:20413013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313 两个完全相同的气缸内盛有同种气体,设其初始状态相同,今使它们分别作绝热压缩至相同的体积,其中气缸1内的压缩过程是非准静态过程,而气缸2内的压缩过程则是准静态过程比较这两种情况的温度变化: (A) 气缸1和2内气体的温度变化相同 (B) 气缸1内的气体较气缸2内的气体的温度变化大 (C) 气缸1内的气体较气缸2内的气体的温度变化小 (D) 气缸1和2内的气体的温度无变化 答案:B题号:20414014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414.
30、氦气、氮气、水蒸汽(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它们的摩尔数相同,初始状态相同,若使它们在体积不变情况下吸收相等的热量,则 (A) 它们的温度升高相同,压强增加相同 (B) 它们的温度升高相同,压强增加不相同 (C) 它们的温度升高不相同,压强增加不相同 (D) 它们的温度升高不相同,压强增加相同 答案:C题号:20413015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315.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 (A) 系统对外作的功不可能大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B) 系统内能的增量等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C) 不可能存在这样的循环过程,在此循环过程中,外界对系统作的功不等于系统传给外界的热量 (D) 热机的效率不可
31、能等于1 答案:C题号:20414016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416.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某过程后,温度升高了则根据热力学定律可以断定: (1) 该理想气体系统在此过程中吸了热 (2) 在此过程中外界对该理想气体系统作了正功 (3) 该理想气体系统的内能增加了 (4) 在此过程中理想气体系统既从外界吸了热,又对外作了正功 以上正确的断言是: (A) (1)、(3) (B) (2)、(3) (C) (3) (D) (3)、(4) (E) (4) 答案:C题号:20414017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417. 一个绝热容器,用质量可忽略的绝热板分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两边分别装入质量相等、温度相
32、同的H2气和O2气开始时绝热板P固定然后释放之,板P将发生移动(绝热板与容器壁之间不漏气且摩擦可以忽略不计),在达到新的平衡位置后,若比较两边温度的高低,则结果是: (A) H2气比O2气温度高 (B) O2气比H2气温度高 (C) 两边温度相等且等于原来的温度 (D) 两边温度相等但比原来的温度降低了 答案:B题号:2045018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518. 理想气体经历如图中实线所示的循环过程,两条等体线分别和该循环过程曲线相切于a、c点,两条等温线分别和该循环过程曲线相切于b、d点a、b、c、d将该循环过程分成了ab、bc、cd、da四个阶段,则该四个阶段中从图上可肯定为放热的阶段为
33、 (A) ab (B) bc (C) cd (D) da 答案:C题号:20413019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319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起始温度为T,体积为V,该气体在下面循环过程中经过三个平衡过程:(1) 绝热膨胀到体积为2V,(2)等体变化使温度恢复为T,(3) 等温压缩到原来体积V,则此整个循环过程中(A) 气体向外界放热 (B) 气体对外界作正功(C) 气体内能增加 (D) 气体内能减少 答案:A题号:20413020分值:3分难度系数等级:320 理想气体卡诺循环过程的两条绝热线下的面积大小(图中阴影部分)分别为和,则两者的大小关系为:(A)>; (B)<;(C)=;
34、(D)无法确定。 答案:C二、判断题题号:20422001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21.1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定压下温度增加时,内能的增量 答案:错 ,应改为, 题号:20421002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12.在如图所示的pV图中,曲线abcda所包围的面积表示系统内能的增量 答案:“表示系统内能增量”是错误的,应改正为:“表示整个过程中系统对外所做的净功”题号:20423003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33. 摩尔数相同的三种气体:He、N2、CO2 (均视为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它们从相同的初态出发,都经历等体吸热过程,若吸取相同的热量,则三者的温度升高相同.答案:错,它们的温度升
35、高依次是: 题号:20423004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34. 摩尔数相同的三种气体:He、N2、CO2 (均视为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它们从相同的初态出发,都经历等体吸热过程,若吸取相同的热量,则三者压强的增加相同 答案:错。(它们的压强增加依次是: 或) 题号:20422005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25.质量为M的氦气(视为理想气体),由初态经历等体过程,温度升高了气体内能的改变为V = (M/Mmol)CV。 答案:对 题号:20422006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26.质量为M的氦气(视为理想气体),由初态经历等压过程, 温度升高了气体内能的改变为P= (M/Mmol)CP。答案:
36、错 题号:20423007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37. 质量为M的氦气(视为理想气体),由同一初态经历下列两种过程(1) 等体过程;(2) 等压过程, 温度升高了要比较这两种过程中气体内能的改变,有一种解答如下: (1) 等体过程V = (M/Mmol)CV (2) 等压过程P= (M/Mmol)CP CP >CV EP>V以上解答是否正确? 答案:错。(理想气体的内能是状态(温度)的单值函数,在准静态过程中,只与系统的始、未温度有关,与过程无关)题号:20423008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38. 摩尔数相同的氦气和氮气(视为理想气体),从相同的初状态(即p、V、T相同)开始作
37、等压膨胀到同一末状态则对外所作的功相同。答案:对 题号:20423009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39. 摩尔数相同的氦气和氮气(视为理想气体),从相同的初状态(即p、V、T相同)开始作等压膨胀到同一末状态则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相同.答案:错(等压过程QP=CPT,而,与自由度有关,又由题设T相同,故自由度大的气体,即氮气吸热较多)题号:20424010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410. 摩尔数相同的氦气和氮气(视为理想气体),从相同的初状态(即p、V、T相同)开始作等压膨胀到同一末状态则气体分子平均速率的增量相同答案:错( 因 故氮气分子平均速率增量较小,而氦分子的平均速率的增量较大)题号:20423011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311.理想气体经等体积加热时,内能减少,同时压强升高.这样的过程可能发生。 答案:不可能(因为dV =0,则dQ = dE,等体积加热dQ >0, dE >0,即内能只有增大而不可能减少)题号:20423012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312.理想气体经等温压缩时,压强升高,同时吸热.这样的过程可能发生。 答案:不可能 (因为据pV=C,V则p,但 dT =0, 则 dW = pdV<0, dQ = dW<0,即只能放热而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儿童专注力提升营养益智计划
- 茶叶加工厂实习总结范文
- 深化设计供应链协调职责
- 保险行业域名购买合同范文
- 部编版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程计划
-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课件制作计划
- 冷藏运输公司简介范文
- 印刷材料运输、包装及进场质量保证措施
- 2025学校红十字会健康体检组织计划
- EPC工程总承包现场管理职责
- 2025年 江西省金控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云南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压轴训练:全等三角形(多解、动点、新定义型压轴)(原卷版)
-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年安庆望江县融媒体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公文写作考试真题库(含答案)
- T/CCS 075-2023煤矿柔性薄喷材料喷涂施工技术要求
- 2025海南中考:政治必考知识点
- 吊装起重作业安全培训
- DLT 5035-2016 发电厂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