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模板三篇_第1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模板三篇_第2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模板三篇_第3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模板三篇_第4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模板三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模板三篇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小数的乘法。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物,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的计算方法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培养迁移类推能力,获得借助计算器和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熟练的进行笔算。掌握小数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教学难点: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住房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多同学都住进了新房,聪聪

2、家最近也换了套新房,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瞧! 这就是聪聪家的客厅。 ( 课件出示 )通过观察平面图,你想知道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课件展示聪聪家的客厅平面图,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诱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内驱力。)2、生提问题。3、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果要求的聪聪家客厅的面积有多大,该怎样列式呢?(板书:4.83.6) 观察算式的两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算式的两个因数都是小数。生: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4、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设计意图:从计算房间的面积这一实际问题引入,

3、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数乘小数的重点是小数点的书写位置,让学生观察题中因数的特点,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积中小数的位数打基础。)二、探究新知1、推导笔算方法、提出估算要求,师:计算之前我们先估算一下,聪聪家的客厅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生:把 3.6 看作 4,把 4.5 看作 5 因此:3.64.820 也就是说聪聪家客厅的面积不到20 平方米。(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使学生养成“先估算,在计算”的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未确定竖式计算结果做铺垫。)、提出竖式计算的要求,讨论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怎么办?回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问: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怎么

4、计算?可以转换成整数乘法来计算吗 ?让学生说出算理,独立试一试,指名汇报答案。学生上台板演。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并说明理由。(设计意图:“问题讨论”是学生把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过程,是理解算理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教学思维的过程。)、分析算理。我们一起在原式上做一做。(边说边板书 ) 。思考乘数中的两个因数是如何转化成整数计算的?用整数相乘的方法算出4836 的积以后怎么办 ?要得到原来的积,应该怎么办?小数点应该点到哪里呢 ?教师小结:两个因数都乘10 后,得到的数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反过来把1728 除以 100,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所以3.64.8 的

5、积是两位小数。(教师出示课件 ),显示算理的全过程。指名学生结合竖式,再次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用竖式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2、沙发的占地面积,提出问题:刚才我们求出了聪聪家客厅的面积,聪聪家的客厅里还有一个漂亮的沙发,(出示课件 )生观察图,说出了解到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师:求沙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可能说出不同的算式,教师肯定并板书。0.851.8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个算式的两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生:这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都是小数。生:两个因数一个是一位小数,一个是两位小数。(设计意图:了解题中的数据信息和问题,列出算式,了

6、解因数的特点,为竖式计算做准备)师:这样的两个小数相乘,用竖式计算怎样算呢?( 教师强调小数乘法列竖式是不要把小数点对齐,要把因数的末尾数对齐。)教师板书竖式生:学生试算,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并让板演的同学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学生完成板书师:用整数乘法的方法计算出积以后怎么办?生:回答,师在竖式中点上小数点。师:告诉学生在横式中写得数时,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的 0 可以不写。完成横式0.851.8=1.53( 平方米 )师:( 出示课件 )再次显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与过程。(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既检验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的程度,用便于解决计算中数学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师:用

7、竖式算的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检验一下。学生计算交流。(设计意图:通过自己检验计算结果,确信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三、归纳总结让学生观察两个竖式,说一说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使学生了解: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出示问题:观察比较,总结算法。1、例题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2、通过比较,你发现上面两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3、你知道计算小数乘小数时,要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吗?小数点的位置是如何确定的 ?师总结算法:小数与小数相乘,先按照整数乘法的算法求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

8、位,点上小数点。(课件播放 )(设计意图:在观察、讨论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经历有个性的经验提升为数学方法的过程。)师:观察的很认真。知道了两个因数和积中小数位数的这种关系,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根据这种关系,我们不计算,就能判断积的小数位数。四、尝试应用1、聪聪家的客厅里还有一个漂亮的茶几,(出示课件 )生观察图,说出了解到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师:求茶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该怎样列式呢?学生说,教师板书: 0.450.9=师:估计一下, 0.450.9 的积有几位小数 ?为什么?生:三位。因为两个因数一共有三位小数,所以它们的积也一定是三位小数。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学生自主

9、笔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请一名好学生板演。请板演的同学说一说确定小数点时是怎样想的。生:先用整数相乘的方法算出459 等于 405。因为两个因数一共有三位小数,所以,也要从405的右边开始数出三位, 405 正好是三位,就在 4 的前面点上小数点,整数部分写0。(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先估计积有几位小数,为自主计算打基础。让好学生板演,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师:说的很好,下面我来考考你们。出示“试一试”,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再自己试写。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试一试”,根据12612=1512 ,直接写出下面

10、各题的积。你知道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吗?生: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练习中熟练应用并巩固因数中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五、全课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模板二教学目标:1. 通过旧知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基本算法。2. 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 0 补足;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因数比1 大( 或小)时,积和另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3. 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的数学思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11、教学过程:一、类比迁移,情境展开教学例 3。1. 出示例题。(1) 师:同学们,最近我们要给学校宣传栏刷油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 ?(2) 师: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3) 板书( 或用 ppt课件演示 ):2.40.8=_2. 尝试计算。(1) 师:同学们,请观察这个小数乘法算式,它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2) 师: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那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又怎么计算呢 ?(3) 师:小数乘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2.40.8 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 ?(4) 指

12、名学生口答,教师适时板书( 或 ppt课件演示 )学生的讨论结果。3. 理解算理。引导学生得出:先把第一个因数2.4 乘 10 变成 24,积就乘了 10;再把第二个因数 0.8 乘 10 变成 8,积就又乘了 10, 这时的积就乘了100。要得到原来的积,就应把乘得的积192 除以 100,得 1.92。4. 进一步明确算理 (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1) 计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后,怎样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2) 板书( 或用 ppt课件演示 ):1.920.9=_(3) 师:这道题也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积里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 ?【设计意图:在给宣传栏刷油漆的问题背景下,迁移已

13、有的小数乘整数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深化探究,总结算法(一) 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1. 学生独立完成第 5 页的“做一做”。2. 师:观察例 3 及“做一做”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现什么 ?(二) 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1. 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2.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1)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2) 师: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点小数点时,先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再点上小数点。)3. 根据学生的讨论和交流,逐步归纳概括出小

14、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将教材第6 页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补充完整。【设计意图:教材上安排了计算方法的小结,通过本环节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概括能力。】三、引发冲突,突破难点(一) 教学例 41. 出示例题。(1)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总结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你能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下面这道题吗?(2) 板书( 或用 ppt课件演示 ):0.560.04=_2. 尝试计算。(1)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和遇到的问题。(2) 师: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新问题?(3) 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呢?(二) 及时巩固1.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

15、第6 页“做一做”的第1 题。(其中既有一般的小数乘法,也有积的小数末尾有0 和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类型,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2. 学生完成教材第 6 页“做一做”第2 题的计算。(三) 探究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1. 集体订正“做一做”第2 题时,引导学生分别将每组题中计算的结果和第一个因数比较大小,发现其中的规律。2. 组织学生交流、总结自己发现的规律。(1) 一个数 (0 除外)乘大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怎么样?(2) 一个数 (0 除外)乘小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怎么样?3. 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并结合具体例子明确应用这个关系可以判断乘法计算中的一些错

16、误。【设计意图:“乘得的积的小数数位不够,怎么点小数点?”是小数乘法中的难点,让学生用刚刚总结的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来进行例 4 的计算,意图就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成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化解冲突,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从而突破学习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积和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不仅为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提供了操作依据,避免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发生错误,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分析归纳能力。】四、实践应用,内化提升(一) 基本练习1. 练习二第 1 题(基本计算 ) 。(1) 学生独立练习。(2) 组织学生交流和订正。 ( 其中有第一个因数的位数比第二个因数的位数少、积的小数末尾有0 和积的小

17、数位数不够等多种类型同时出现的小数乘法计算,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 练习二第 2 题(基本应用 ) 。(1)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指导学生看懂每种商品各有多少千克。(2) 引导学生回顾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3) 学生独立完成。(二) 拓展练习补充题:在下面算式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你能想出不同的填法吗 ?)0.48=() ()=()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次的练习,旨在让学生通过基本计算全面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通过基本应用感受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通过拓展练习

18、进一步体会因数与积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能力。】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练习练习二第 3、4、5 题。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模板三教学内容:教科书 p86-87 例 1 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习十五第1-3 题。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小组交流等方式上,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相应的题目。2. 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3.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练习,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教学难点:理解

19、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后,得到的积回归小数乘法积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1. 用竖式计算0.5723=2.544=提问: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 根据 1312=156,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1.312=131.2=1.31.2=(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要完整. 例如: 因为 1312=156,而 1.31.2中 13 缩小了十倍 , 所以积就要缩小十倍是15.6)提问:我们以前学习了小数乘整数,那么1.31.2 是小数乘小数,它的结果你们说的对吗?学完这节课你就知道了 (导入课题 )二、引导探究,掌握方法。1. 课件出示例题。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取那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

20、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解决小明房间的面积有多大?你会列式计算小明房间的面积吗?(出示 3.62.8=)2、3.62.8=?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你能估算一下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吗?(指导学生估算 3.62.8 的积)3、探索笔算方法通过刚才的估计,我们知道3.62.8 的积应该在612 之间,或者说是在 9 左右。那么准确的得数究竟是多少呢?我们可以用竖式计算.( 谁能在黑板上写出3.62.8 的竖式 )。怎么用竖式计算呢 ?小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 , 如果讨论好了 , 可以试着写在随堂本上教师巡视 , 指名一学生上黑板计算 , 师生互动,完成后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 引导学

21、生思考小数乘小数按照整数乘整数的计算想起。(在计算 3.62.8 时想起 3628 的笔算,师板书:3628做错的同学订正一下。引导学生想一想小数乘小数怎么算?三、自主探索,形成认识教学“试一试”1. 我们现在来解决小明阳台面积的问题,请同学们列式计算(独立完成 )。2. 观察黑板上的四道竖式,思考结合具体题目 , 让学生说说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小数乘小数与小数乘整数在计算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3. 总结、归纳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四、巩固练习,加强理解1. 解决 1.31.2=1.56让学生说说为什么 ?(去掉问号 )2. 你能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吗?(p87 第一

22、题 )提问:说说为什么这样点小数点?要注意些什么 ?4. 用竖式计算:4.61.2=1.8 4.5=10.4 2.5=3. 下面的计算对吗 ?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p89 第 2 题)五、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需要提醒其他同学的?六、作业:p89第 1.3 题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懂得保护好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牙齿的构造,知道牙齿不仅可以咬碎食物,帮助消化,还能帮助咬准字音,使我们说话清楚。2、懂得牙齿的用处很大,要注意保护好牙齿。活动准备:1、每四个人一个苹果,虾条每人12根。2、牙齿的模型一副。操作卡片白白的牙齿六张。活动过程:1、让幼儿吃苹果,初步认识牙齿的用处。今天请小朋友

23、吃点苹果,请你们慢慢地吃,边吃边动脑筋想想看,你是怎么把苹果吃下去的?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体验,知道是用牙齿帮助咬断嚼碎苹果,吃下去的。2、让幼儿认识牙齿的构造。(1) 、你们都有牙齿吗 ?张开嘴巴让我们们看一看牙齿是什么颜色的?让幼儿相互看一看,知道每人都有牙齿,牙齿是白白的。(2) 、出示牙齿模型 (或看卡片 1-4) 并提问: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副白白的牙齿,让我们来看看牙齿是什么样的?它是什么地方一样 ?什么地方不一样 ?教师讲解并演示:牙齿有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是一样的,前面的牙齿是扁扁的,旁边的牙齿是尖尖的,后面的牙齿是方方的。(3) 、这些不一样的牙齿有什么用呢?请幼儿看卡片 1

24、4 讨论,在教师的讲解和提问的帮助下,知道扁扁的牙齿可以切断食物,尖尖的牙齿可以撕拉食物,而方方的牙齿力量最大,可以压碎食物,它们各有各的作用,共同帮助我们把食物咬断嚼碎。3、让幼儿尝尝虾条,再次体验一下不同牙齿的作用。4、讨论:牙齿除了可以帮助我们吃食物,它还有什么用呢?让幼儿练习发音如:“师”、“四”、“字”,等教师着重强调发这些音时上下牙齿分开、并拢等情况。知道牙齿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发音,使我们讲话清楚。5、师生共同看操作卡片5-6 讨论并小结:牙齿有很多用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白白的牙齿呢?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睡前不吃糖和其他东西、不吃过硬的东西等等,牙齿才能不发黄,不发黑,让

25、我们的牙齿一直是白白的,天天为我们服务。活动结束:1、结合进餐活动,让幼儿谈谈怎样用牙齿吃牛肉,芹菜等难嚼的食物,不包、不吮饭菜,养成正确使用牙齿进食的习惯。2、利用日常活动,让幼儿谈谈这些问题:你的牙齿为什么发黑了?为什么你的牙齿烂掉了 ?这样有什么不好 ?让幼儿懂得牙齿清洁整齐,不但美观,而且能减少疾病。小学二年级数学轻与重教案范本三篇小学二年级数学轻与重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 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比较物体的轻与重。2. 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轻与重并进行比较。能力目标通过生活实践用自己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游戏、实践的过程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

26、问题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实践,用自己的方法比较得出物体的轻与重。教学难点:和生活相结合,选择合理的方法比较轻重。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一) 比一比师: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师在讲台上都放了哪些物品啊?( 生答)师:现在谁能说出老师手里的这两样物品哪个重,哪个轻?( 多媒体出示:苹果和气球 ; 书和骰子 ) 请同学们观察物体,告诉同桌的好朋友,谁重谁轻 ?师:你们为什么能一下子判断出来呢?小结:这是因为在平时生活中我们都拿过它们,所以可以直接凭生活经验用眼睛观察来进行判断。(二) 猜一猜老师这里有两个一样大小的盒子,里面放了不同的东西,你们能猜出哪个盒子重,哪个盒子轻吗?(学生猜测 )师:每个小

27、朋友都有不同的猜测,你有什么好办法来比较出两个物体的轻重呢 ?(生:用手掂一掂、拎一拎、天平称、跷跷板等)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那今天我们就一起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轻与重吧。(出示课题:轻与重 )二、探究新知(一) 掂一掂师:刚才小朋友都想到了许多好方法,可是当我们身边没有天平和跷跷板这些工具时该怎么办?( 用手掂一掂 ) 现在谁愿意上来感受一下老师手里的这两个盒子哪个重、哪个轻?告诉大家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请学生上来掂一掂,得出答案)师:米老鼠给我们大家准备了很多礼物,等会儿我们也用“掂一掂”的方法来任选两样物体比一比轻重。现在每组的桌子上都放了气球、生梨、苹果和矿泉水,每个小

28、组可以任选其中的两个物品用掂一掂的方法比一比轻重。(要求:每个小组的小朋友任选两样物体来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 和() 比() 比() 重() 比() 轻(请 34 个小朋友来说一说 )师:在我们刚刚比较的过程中,哪个物品是最重的?哪个物品是最轻的 ?(气球最轻,水最重 )师:气球的外表形状,为什么比较下来是最轻的?(因为里面是空气)师:物体的轻与重与物体的大小有没有关系?(没有)师小结:比较物体轻重,不能只看大小,物体的重量与它的材质有关,大的不一定就重。所以用手掂一掂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比较轻与重的方法。(二) 拎一拎1. 师:( 出示课件 )现在米老鼠这里有一堆梨和一堆苹果,它还

29、用刚才掂一掂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轻重,你们看行不行?(不行,因为数量太多了,手上放不下会全掉在地上)师:那我们小朋友是不是可以想出其它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轻重呢?(同桌交流,生答:可以用拎一拎的办法)师:我们把苹果全放在红色的袋子里,把梨放在黄色的袋子里用手来拎一拎。 (请 23 个小朋友上来拎一拎 ),并把拎的感受告诉大家。(梨的总重量要比苹果的总重量重)2. 很多小朋友都想尝试下拎一拎的感觉,那就和你的同桌合作下,拎一拎谁的书包重,谁的书包轻,然后把与同桌合作的结果告诉大家。3. 学生交流。 (我同桌的书包轻,我的书包重)(三) 吊一吊1. 师:老师这里的梨和苹果差不多重,用手好像估测不出轻重

30、,你有什么好办法来比较出它们的轻重吗?( 生:用天平秤来称一称 )师:这个办法不错,可是如果没有这些工具的时候还可以用什么好方法进行比较呢 ?(用橡皮筋吊一吊来比较轻重)师演示:应该看哪一段的长度?(橡皮筋的长度 )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橡皮筋拉伸的长度。2. 比较矿泉水和生梨。师小结:在同样的橡皮筋上所吊的物体越重,橡皮筋拉得越长。三、观察实验,比较轻与重1. 师出示媒体:海绵、吸铁石、胶水、夹子、玩具车;师:谁能想个好办法将这些东西从轻到重摆放整齐?( 小组讨论交流)(1. 用手估测, 2 个 2 个比较;2.2 个 2 个吊起来比较 ;3. 把这 5 种物品全都吊上去 )师:哪种方法会比较方

31、便 ?( 全吊上去 )师:其实,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已经可以猜出谁是最轻的。( 海绵)谁是最重的。 (吸铁石 )2. 学生动手实验证明,并记录结果(从轻到重 )填写在书上的表格内。3. 学生交流把 5 件物品都挂在橡皮筋上,橡皮筋拉得最短的就是最轻的; 橡皮筋被拉得最长说明这个物体最重。4. 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要看橡皮筋的哪一段长度?四、知识拓展1. 出示课件:小朋友都玩过跷跷板,当跷跷板停止晃动,像现在这样时,你能说出谁比较重吗?为什么 ?(肯定是小胖重、小巧轻。小胖的一边已经跷下去了,而小巧跷到上面去了,所以是小胖比小巧重。)师:如果他们两人一样重,那跷跷板两边的高度会怎样?( 一样高 )2

32、. 师出示图片。师:你从这幅图里看懂了什么?(2 个苹果 =4 个香蕉;1 个苹果 =2个香蕉 )师:要使跷跷板两边的重量不一样,你有什么好办法?(生答)师:如果再加 1 个苹果,那右边要加几个香蕉才能使它们一样重呢?(2 根香蕉 )3. 课后拓展练习小木箱一箱可装4 瓶饮料,大木箱一箱可装8 瓶饮料,那么 12箱小木箱装的饮料的重量和6 箱大木箱的饮料的重量哪个重、哪个轻?124=48(瓶)68=48(瓶)(一样重 )师:有时候我们还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重量。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小学二年级数学轻与重教案范本二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

33、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2、学习简单的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3、会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教学重点: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教学难点:会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新授引入师:同学们,在节日里,爸爸妈妈会给我们买许多礼物,老师这里有些礼物,你能说出哪个玩具比较重?哪个玩具比较轻吗 ?学生交流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较物品的轻与重二、新授与探究探究一:直接观察1、气球和苹果比2、小胖和小亚比师:你知道这个苹果与这个气球比哪个重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交流师:小胖和小亚比呢 ?师小结:我们可以直接凭经验来判断。

34、苹果重,气球轻。根据图片看出小胖重小亚轻。探究二:动手操作1、比较下列物体的轻重、书上第42 页中的 2 橡皮、吸铁石、小汽车等为学生提供学具,动手操作2、验证比较结果:可将这些物品悬挂起来之后小结方法掂一掂等方法师:数学书和文具盒比谁轻谁重?学生交流,你是怎么比的 ?师小结:我们可以用方法来比轻重。探究三1、小包装的酸奶,一包装3 罐,大包装的酸奶,一包装6 罐,4小包装的和 2 大包装的酸奶,哪个重 ?哪个轻?2、4 只羽毛球的重量和6 个乒乓球的重量相等,都是24 克,羽毛球和乒乓球哪个重 ?哪个轻?小结:比较物体的重量,我们还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来判断三、练习与巩固练习一1、判断轻重棉花

35、和小铁球西瓜和葡萄冰箱和电话练习二小木箱一箱可装4 瓶汽油,大木箱一箱可装8 瓶汽油。那么 12箱小木箱装的汽油重量和6 箱大木箱装的汽油重量,哪个重?哪个轻 ?生:124=48(瓶)68=48(瓶)答:一样重。师小结:比较物体的重量,我们还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来判断。练习二小组活动请小朋友把带来的物品,用今天学习的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来比一比它们的轻与重。小组交流课堂小结四、本课小结比较物体的轻重,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看一看、掂一掂、算一算来比较。课后习题五、课后作业教科书 p42小学二年级数学轻与重教案范本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学习简单的比较物

36、体重量的方法。2、能力目标:通过游戏、实物的操作,学习比较的方法。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游戏的过程,激发儿童对轻重比较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或体验得出物体的轻与重。教学难点:通过亲身体验得出物体的轻与重。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猜物体的轻与重师:小朋友,今天你们带来了好多好玩的玩具,那让老师看看有哪些啊 ?生:小汽车、变形金刚等。师:那现在老师手里的这两样玩具哪个重?哪个轻呢 ?( 随机拿取学生手中的两样玩具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轻与重的关系。板书:轻与重二、探究新知(一) 用观察(眼睛)比较物体的轻与重师:现在让我看一下,小巧和小胖在干什么?生:玩跷跷板。师:你们看一下,谁重谁

37、轻呢?为什么 ?生:肯定是小胖重,小巧轻。小胖的一边已经跷下去了,而小巧跷到上面去了,肯定是小胖比小巧重。师:你们这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得出的?生:看。师:你们真聪明,有些物体可以仔细观察比较,用眼睛就可以观察得出物体的轻与重。(二) 用手掂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与重。出示小亚手拿气球和苹果的图片。师:你现在能告诉我们小亚手中的物体,哪个重、哪个轻吗?生:气球轻,苹果重。师:好,现在老师拿来了这两样玩具,你们能告诉我哪个重,哪个轻吗 ?(从学生带的玩具中拿两样差不多大小的)生:右手重,左手的轻。师:到底是不是呢 ?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出呢?生:可以用手掂一掂的方法。师:好,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试一试。师:拿出两样不同大小的玩具,请学生猜一猜、试一试,哪个重、哪个轻 ?(注意老师拿的时候,大的轻、小的重)。师:你们的答案和上面的小朋友答案一样吗?师:现在,你想告诉我们一些有关比较轻重的知识了吗?小结:比较物体的轻与重,有些物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眼睛) 直接就可以得出,有些物体可以通过用手掂一掂的方法得出,不能光看大小就来判断谁重谁轻。三、巩固练习(一) 比一比1. 请学生看物体,告诉同桌的好朋友,谁重谁轻?2. 老师出示一些比较容易看得出轻与重的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