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_第1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_第2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_第3页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后辅导练习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注释鹬(yù):鸟名,羽毛茶褐色,嘴、腿都很长,趾间无璞,常在水边或田野中捕食小鱼、昆虫和贝类。钳(qián):用东西夹住。1文中的“不雨”应解释为_;“雨”本为名词,但在本文中它作_用。2“今日不出,明日不出”中是指_“不出”。这个字的读音是_。3文中最后一句话中的“禽”的意思是_。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相舍:_5翻译文中画

2、线的句子。(1)蚌方出曝。_(2)渔者得而并禽之。_6这个寓言故事后来被缩写成了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_,_”。2. 文言文阅读。楚人学舟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速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注)楚:楚国(古国名)。折:掉头。旋:转弯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亟:突然。犯:碰到。柁:同“舵”。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楚人有习操舟者:_   _始折旋疾徐:_   _遽谢舟师:_ 

3、0; _2翻译下列句子遂以为尽操舟之术。_椎鼓速进。_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3.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 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并:连同。坐:因为,由于。强(qing):本文中指 “勉强”1“北人”自护其短的说辞,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是( )A.强词夺理 B.无所不知 C.有理有据 D.铿锵有力2关于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下列表述中最恰当的一

4、项是(   )A.各地有各地的风俗、特产等,要做到都了解,不然会闹笑话。B.因水土环境气候条件等不同,所以菱角在南方生长在水里,而到了北方却生长在山上。C.对于菱角,“北人”的吃法是一种创新,不应耻笑他。D.面对没接触过的事物,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不能为了面子而胡乱说话。3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的“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_4. 阅读短文。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使弈秋诲二人弈  _

5、   (2)非然也  _(3)思援弓缴而射之  _   (4)为是其智弗若与  _2写出下列句中“之”的意思。(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  (2)一人虽听之 _(3)思援弓缴而射之 _ (4)虽与之俱学 _3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使/弈秋/诲二人弈 B.思援/弓缴/而射之。C.为/是其智/弗若与 D.通国/之善/弈者也4翻译下面的句子。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译文:_5本文学弈这

6、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_5.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写出文中画“_”句子的意思,并谈谈你的感受。_2“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此以后,人们把_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_。3伯牙见锺子期能从自己的音乐中理解自己的心情,他的心情是_;伯牙听到锺子期已死,“破琴绝弦”,此时他的心情是_。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伯牙和锺子期的关系,可以用_。(填四字词语)4如果你的知心朋友因某

7、种原因而与你分离你会用下面哪两句诗来表达你与他(她)离别时的感伤?(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满面春风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6. 阅读下面的小古文,然后回答问题。_口与鼻争高下。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我上?”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察天际,惟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我上?”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注释)毫端:细毛的末端。1说说加点词的意思。(1)近鉴

8、毫端鉴:_(2)成何面目面:_2说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尔何能居我上?_3给短文加个标题,写在之前的横线上。4这篇小古文主要讲了_,它们各自叙说了自己的_。7. 课外阅读。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注释)逐日:追逐太阳。逐走:竞跑,赛跑。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欲得饮:想要喝水解渴。河、渭:即黄河、渭水。大泽:大湖。未至:没有赶到。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夸父与日逐走。()A.行走。 B.跑。2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河、渭不足。()A.不够。 B.够。3在

9、文中找到与下面的句子意思相同的句子,写在横线上。黄河和渭水的水都不够他喝。_4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的哪些优秀品质?_5山海经中保存了一些人们熟知的神话,你还能写出一个吗?神话故事中还有像夸父一样的人物吗?说说看。_8.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列子的本名是_,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2填

10、写表格人物观点常理事实启示(1)(_)日始出时去人近(2)(_)日初出大如车盖(5)(_)小儿乙(3)(_)远者凉(4)(_)9. 文言文阅读。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日:“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选自战国策·齐策二(注释)祠(cí):祭祀。舍人:指投靠在贵族家里的门客。卮(zh):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皿,类似壶。相谓:相互商量。且:将要。为之足:给它画上脚。安能:怎么能。1与“画蛇添足”意

11、思相近的成语是_,意思相反的成语是_。2解释加点字的字义。(1)蛇固无足 固:_(2)子安能为之足 子:_(3)遂饮其酒 遂:_(4)终亡其酒 亡:_3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_(2)为蛇足者,终亡其酒。_5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什么道理?_10. 古诗文阅读。韩娥善歌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故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善悦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选自谐文趣心 历代寓言小

12、品)(注释)东: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行。匮:缺乏。雍门:齐国的一座城门。 鬻(yù)歌:卖唱。欐(   ):中梁。左右以其人弗去:周围的人都以为她并没有离开。逆旅:客栈。遽(jù):立刻,匆忙。曼声:拖长声调。抃(biàn):拍掌,两手相击。 忘向之悲也:将以往悲苦都忘了。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既:已经。 B.去:离开。 C.向:方向。2“韩娥善歌”的“善”意思是_,后来,这个词成了成语,用来比喻_。3解释“一里老幼,善悦抃舞,弗能自禁”这句话的意思

13、。_4你还知道哪些和音乐有关的成语?请写下来吧。_11. 文言文理解。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是吾剑之所从坠(这)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代词,代指剑)C.不亦惑乎(糊涂)D.求剑若此(像)2翻译下面的句子。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_3这个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匡kung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

14、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逮:到,及穿壁:在墙上打洞大姓: 大户人家,有钱的人文不识:人名大学:大学问家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衡乃穿壁引其光(_) (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_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_,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_。4古代历史上还有很多勤奋好学的典故,“闻鸡起舞”的人是东晋时期的_。13. 阅读理解。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

15、。行修言道,礼之质也。(选自礼记曲礼上)注释:礼:依礼而言不妄说人:不可随便地取悦于人不侵侮:不得侵犯侮慢他人修身践言:涵养自己的德性,实践自己的诺言行修:行为有修持1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不辞费_不逾节_不好狎_行修言道_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礼,不妄说人,不辞费。_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_3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_14. 阅读南辕北辙,完成习题。南辕北辙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选自战国策)导读:成语“南辕北辙”可谓人人皆知,如果行动和目的相反的话,所得结果也只能是背道而驰。注释: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之:动词,往,到。用:资用,即路费。御者:驾车的仆夫。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实词。(1)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_)(2)吾用多。(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1)君之楚,奚为北面?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