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 论文_第1页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 论文_第2页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 论文_第3页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 论文_第4页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高新技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个与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时代,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的冲击愈演愈烈。为了促进使高新技术产品在未来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国家机关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有助于该产业发展的惠民惠利的帮助政策。通过建立创业园、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扶持一些中小企业、帮助形成一些有组织有规模的大型集团等有益于我国产品出口的政策。才可能在这个以优胜劣汰为竞争规则的时代中脱颖而出,所以为了使我国成为一个商业大国,必须要加强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关键词:高新技术产品; 竞争力; 出口IResearch on

2、th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high-tech products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igh techn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ife of human society. In this era of increasingly close ties with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the impact of China's

3、high-tech industrie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products in the future, the state organs to develop a series of help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s help policy.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usiness park, expand the scale of b

4、usiness operations, to support som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to help form a number of organizations have the scale of large groups, such as the benefit of China's exports. It is possible to stand out in this era of competition rules for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so in order to make our c

5、ountry to become a commercial power,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technical content and product quality is essential. Key words: high-tech products; competitiveness; exportII目 录一、 绪论11.1 研究目的与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3 主要的研究内容2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特点及现状32.1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特点32.2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42.3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分析52.

6、4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现状6三、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73.1 FDI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73.2 技术创新对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影响83.3 出口退税对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影响9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途径94.1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94.2 增强品牌竞争力104.3 综合运用政府政策10结 论11参考文献12致 谢13一、 绪论1.1 研究目的与意义20世纪全球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品是由知识密集型技术积累起来的是经济发达的先导力量,知识经济是相较广泛的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呈现出的更实用化和商品化的经济形式。以加工、储存、采用和消费而建立的知识和信

7、息的经济,凭借于知识或信息的积累和利用而不是资源和资本这是知识经济显著地差别。随着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战略成为各国的重点,要想进行科技竞争就要重视科技的发展,各国都争相进行高新技术的发展以确保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是制造业中固有产品和高新产品的差异不再是基础产品与工业产制品的结构差异,高新技术产品被各国用作战略性产业开展的,是以高投放,高风险,高收入,高创新,技艺强为特征的,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企业与企业实质就是高新技术的竞争,竞争人才,竞争创新,竞争技术,高新技术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国际格局和世界经济发展正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科技

8、的开展和新产品的出现是世界各国抢占市场的表现。衡量一国经济实力强弱的标志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能力在国际贸易中占有绝对的份量,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把握好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最大限度的发挥产品在市场的潜能。尽可能地维护我国的利益,高新技术产品的盛衰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也反映了本国科学技术的进步程度,因此如何使本国在国际竞争中位于有利位置就要发展和扩大产品的出口从而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由于西方国家很早就已经进行工业革命,使得国际贸易早已出现顺差,而我国起步较晚要想赶超或赶上那些发达国家必须要解决我国产品出口的问题,优化方案,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这些对高新技术产品输出国外在一定水平上

9、具有现实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内研究动态第一,从影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不同因素来分析。郭丽峰在2006年首次从出口结构和出口量对产品中长期影响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沈亚军在讨论了产品输出数量会受到海外资金流入的波及,获得了该资金流入可以使在全球内各国产品输出份额的升高。彭中文认为科研投入的资金较少,因此要加大投入力度。王小顺指出我们固有的思维方式去斟酌产品的输出量会在现实生活中有少许的误差。第二,通过对行业结构和模式来分析,进一步发掘疑点,最后解决问题。李瑜指出产品在特定的场景中,有其固有的体系和结构,并以此进行阐述,最后提出建议。吴宏在分析了技术以及买卖框架后为中国即将

10、发生的问题给出了一个有效而合理的方法。沈亚军在生产领域中商品占份额高,对于产品输送的地区过于密集,并对本问题给出答案。第三,国内研究人员对产品竞争力进行分析。黄道梅曾在其发表的著作中用RCA和TC对我国输送国外产品数量占有的地位做出总结。李拓展在他曾经的研究中说到,产业虽然得到了发展,但这个商品在加工方面还属于基础阶段。许多爽讲到我国商品输出量低是因为缺失竞争力,对此给出了相关意见。 1.2.2 国外研究动态La Liste的观点是加深某国的人才培养意识,提高工艺水平,完善设备设施等是产品输出量上涨的最主要原因。Timberlske认为,在全球商业市场的范围里,某国通过进出口贸易获得的收益要比

11、别国高得多,说明国家的经济水平在一点一点增强。Zara Larsson在自己的文章中说到,产品的输出量是诱发各国相互竞争的原因。Eminem和R.kelly都认为企业与企业,国与国因生产商品的数量而彼此斗争。可以说商品就因此有了竞争力。Meghan Trainor指出,该国企业的盈利能力就代表了该国在各国的地位。Lianel Richie认为,干扰产品输出的因素很多,如产品的价格,质量,样式,特征和包装,国家机关的政策,税收情况,外部的环境,资金投入的高低,产业结构的不平衡等。1.3 主要的研究内容文章分为四个章节,首先为绪论,介绍了文章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对高新技术产品有了更深

12、的了解。其次是产品出口特点及现状,通过对出口竞争力现状,出口特点,出口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发现我国出口产品的状况,提高我国在国际的竞争力。再次为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主要从FDI,技术创新和出口退税等方面分析找到关键,从而解决的问题。最后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途径,为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的建议,对我国竞争力的提高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特点及现状2.1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特点2.1.1 产品出口市场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认识到科技对国家社会的深远影响,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高新技术产品由此得到规划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了质的飞越,产品输出增长率明显提高,证明了我国生产要素的分配

13、、投入、组合和使用方式正朝着高新技术产品多元化推进,产品出口额10年来上涨17.9%比重逐年增进,除08年受影响有所反弹外产品出口额一直平稳上升。其中,美国、欧盟和香港是中国销往地区的前三位,占有60%之多的份额,1998年之前,我国还不是贸易强国,我国在全球贸易额中仅占3%-4%,自1991年起,产品出口额由187.98亿上涨到2005年的14260.45亿,上涨率高达75%之多。2008年欧盟是我国出口产品的最大国家占到出口总额的23.6%左右,香港次之,美国仅占出口总额的18.6%。到2014年香港出口额增长到27.3%,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欧盟呈现下降趋势,减少到17.5%,2009年

14、对美国的出口额达到最高峰20%,而日本从2008年到2014年几乎在5%左右浮动,近年来我国也积极向东欧、拉美、印度、非洲等开拓市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南美洲的一些国家还处于起始阶段,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我国对三大市场的高新技术产品输送过于集中,这样会暴露出对贸易出口地过于依赖,贸易结构不合理,出口依存度攀升从而威胁到我国的经济安全,因此,广泛的开拓市场,发展有潜在的市场非常重要。2.1.2产品出口的结构特点表1.1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技术构成所占比重 年份 技术构成200220032004出口额所占比重出口额所占比重出口额所占比重计算机与通信技术545.3380.3699.31

15、83.331363.782.38生命科学技术20.32.9925.022.2732.41.96电子技术79.1711.66114.2310.35184.411.14计算机集成制造7.041.0410.280.93150.91航空航天技术7.281.097.550.68100.6光电技术12.681.8718.041.64382.3生物技术1.660.241.90.172.20.13材料技术2.270.334.120.376.70.4其他技术2.840.422.750.2530.18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涉及最广的为计算机与通信技术,2002年到2004年,出口总

16、额占到80%以上,在国际上优势尽显,电子技术次之位于九大领域第二位,计算机与通信技术3年来增长5347.23亿,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成为顺差,然而电子技术是进出口贸易中最大的逆差,航空航天技术出口额虽逐年增加,但所占比例却一直递减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不均,主要依靠这两大产业拉动内需,一旦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经济遭受影响,那么我国产业必将受到冲击应提高其他技术产品的产品创新和技术水平,已开发国家因其知识技能和操作技巧成为世界的技术源流和终端市场,而开发中国家能够以其低廉的生产要素而担负着将原材料、半成品转化为目标需求的过程,要想缩小与已开发国家之间的差距就要降低国内产业的生产成本,增强技术

17、革新和自主研制开发能力,开拓劣势商品的国际市场进而增进商品的出口量。总体来说九大产品都成涨幅之势所占比重平稳加强,综合国力上升国际竞争力增强。2.2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2.2.1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加入WTO后,中国输送到国外的产品逐步上升,从输出规模来看中国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创汇的大国,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项目,从2011年到2014年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稳步攀升,占到总出口额的30%左右,在金融市场的危机过后,产品出口额比09年增长了6534亿,产品出口的增长率影响较小,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稳定发展。2005年的产品输出额是14234.31亿,到2014年上涨到43157亿

18、,十年间输出产品额翻了三番。2014年我国国外贸易总额为140481亿,同期高新技术产品已占到30%左右,说明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在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中有愈来愈重要的影响。如火如荼的趋势也推动了所有国外贸易的全新格局。2.2.2 各类产品出口不平衡发展近年来,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类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85%以上,成为重要的出口产品。2014年产品的出口额达到29971亿,更是彰显了产品的主导地位。电子技术次之,出口额为7484.7亿。其他的七类产品输出规模比重很小。其中,生物和其他技术的产品出口额仅为42.6亿和49.5亿,仅占出口总量的0.02%。输往国外的产品虽然日益上涨,但是产

19、品结构却相对单一,且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产生波动,产品输送量均有所下跌。但生物技术和其他技术的出口增长率依然有所增加,主要该类与产品的工艺性能和发明创造有关,因而并没有遭受更大的灾难。产品销往国外非常依靠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万一全世界的电子信息产业产生波动,将要应对严重的问题,高新技术产业中技术水平最高,收益最大的产品是航空航天器一类的产品,但国内对该技术的水平不足,主要依赖于国外进口,从而影响我国总体的发展和技术的形成。2.3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产品创新能力不足,国家对高技术研发经费投入不够,技术人才缺失,企业在国际上缺少竞争

20、力,产品附加价值不高,产业结构不健全,出口产品的结构单一,拥有自主产品产权的产品少,依赖中低档产品输出,沿海地区是产品输出的集中地,有些产品因产能过剩阻碍了自身的发展,我国自主研发能力差,一些核心技术需要从外国进口增加了生产成本其中计算机集成技术的核心技术80%需要进口,造成了产业利润的低下,我国武器生产需要的新材料严重依赖进口,军工业一直受到发达国家的制约,发展缓慢,在生物技术方面,科研费用的不足和引进高新技术的困难,导致几乎没有竞争力来和发达国家对抗,现代工业的核心技术被认为是半导体技术,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非常落后,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连中国台湾都不及,研发科技项目的经费有限,R&

21、D经费与GDP的比重都很低,使得产品只能支持原来的规模,不能扩大企业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从而产品水平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对于人才方面,我国对人才的分配不合理,激励制度不健全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高等学府教育不能与国际接轨,导致人才培养的受限,我国投入的一些项目因为周期长,生产效率不可观,缺乏市场而不能上市,科研成果被搁置这些都限制了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政府应加强对产品的技术支持,控制产品过度的泛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造高端产业,多制定一些有利于企业的政策以减轻企业负担,完善公共服务建设,给高新技术一个优良的条件。2.4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现状近几年来本国产业从一个劣势的角逐环境成长到

22、有薄弱力量压倒对方的产业,竞争力指数低下。与其他国能一较高下的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然而它的优势并不是技术水平,而是来源于劳动力成本低下、进料和来料加工装配贸易的方式,技术的核心集成电路、CPU、操作系统等依然被外国跨国企业所垄断,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只是国外企业在华加工工厂,本国高新技术产品运往国外最多的产业占到80%,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等所占份额极小,因而欠缺国际竞争力。从某种方面上来说因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国际竞争力份额才掩盖了在其他国家面前欠缺立足于国际市场的能力,产业研制开发的投入不足,产品增加值低,缺乏技术创新这也是干扰运送量的原因。从下图看,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

23、费支出占工业总产值的比率低于其他国,与已开发国家的相差程度很大。以高技术产业为例,在七国中我国仅占0.02%,表明研发能力越强,与他国相比就有有力的形式,贸易总量也就更多,对于本国的发展就更有优势。表1.2 部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R&D经费占工业总产值高技术产业飞机和航天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办公、会计和计算机制造业广播、电视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医疗、精密仪器和光学器具制造业中国1.484.91.420.641.731.94美国16.899.925.5710.6915.7218.34日本10.644.215.0426.065.4314.59德国6.878.658.274.466.286.28英国

24、11.0411.6523.020.387.333.6法国7.785.149.097.1511.757.35数据来源:国外数据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三、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3.1 FDI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3.1.1 FDI在我国的发展状况FDI是对外直接投资的简称,指一国投资者将资本用于它国的生产或经营,并掌握一定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外商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在沿海经济开发区和经济特区,FDI初具雏形,初期引资数目少,外资企业规模小,引进技术有限,1992年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使得外商投资快速增长,我国在加入世贸后,经济进一步发展,吸引了更多的外商,但是在一些落后

25、的地区,虽然政府积极的投资吸引外商,不知如何与外商打交道提供一些有效的政策措施,很难吸引外商,从而加大了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进入21世纪以后,各国纷纷加大了对华的直接投资,使我国呈现出多元化,而这些国家的进入最大目的就是我国有着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一优势使得各国纷纷涌入,我国的外资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我国对外直接投资05年达到3940亿,世界排名第4,第二年上升到4116亿,到2010年高达6906亿,世界排名上升到第3位,外资企业在我国投资也解决了我国的就业问题,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FDI在我国产业分布二产业第一,三产业紧跟在后,一产业比重最小,仅在1%-2%徘徊,近

26、年来更出现下滑,二产业目前保持在70%左右的平稳阶段,我国被一些欧美等大型跨国公司视为制造业生产基地,FDI的大量涌入也弥补了我国制造业上的不足,工业上存在的资金、技术、管理缺口都得到了改善。3.1.2 FDI对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影响分析投资效应、贸易扩张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产业聚集效应是FDI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外商把资金投入我国为我国企业发展带来物资货币,弥补本国经济的不足,从而使本国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扩大,而FDI也对我国内部资金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原来部分资金被挤走,外资的进入使消费增加,国内储存降低,外商投入的资产进入我国,会冲击国内企业,挤压本国企业的

27、生存空间,抢夺一些技术人才,占有了国内企业销售份额,对民族企业构成了威胁。由于我国以加工型出口贸易为主,加工贸易零部件居多,零部件不会受到外资企业的排挤,反而会因高新技术产品需求,零部件出口份额所占比重加大,所以在出口贸易方面受到外企的影响很大,带动了本国的贸易扩张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使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及产品性能得到了很大进步,减少了与国外企业的距离。我国为外资企业提高零部件和半成品,因产品价格和技术规格与外企联系紧密,所以外企会帮助国内企业进行技术变革,外企从而获得更为廉价,技术先进的产品,这种技术外溢是相互作用关联的,因而形成良性循环机制,推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增强了竞争力,企业与外

28、企建立关联关系,可获得一些技术、管理的专业知识,改善劳动生产率,扩大企业的输出量,影响产品的出口。3.2 技术创新对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影响3.2.1 技术创新因素分析技术创新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配置,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及应用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企业要想在发展中越做越大,获得高额利润,不受制于人,就要自我创新有自己品牌的知识产权专利,这样才有优势和对手竞争,在创新中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完善企业的创新机制,保证技术创新的成果效率,持续不间断,创新积累了企业的战略资产,生产成本的降低大幅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发掘到了企业自身潜力,开发出更多的新产品,新服务,产品质量得到改善,伴随着生活

29、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品质要求也逐渐升高,因此企业也要提高产品的技术质量,市场竞争也随之提升。3.2.2 技术创新对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影响分析发明创造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有着深远的影响,使用革新的新思维、新元素、新发明改进或创造新的产品是经营活动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加工新的产品和细化小细节来占据市场。研发强度、R&D研发人员比重和申请专利数被国内学者认为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技术进步,研究开发的强度是指研究支付的费用占整个工业增加值的比,R&D强度表示为了取得新技术和新成果所投入的研究经费,其他技术R&D强度都低于其产业,研究人员的比重指研究活动人

30、员占高新技术产业工作人员平均人数比重,研发人员的人数和经验、技能与知识聚集成为衡量竞争能力的标准,申请专利的数量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指南,自主知识产权与出口竞争力成正比,我国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申请的专利数逐年增长,2013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专利申请数已有9万余项,比2012年增长了1万多项,研发强度、研发人员的比重和申请专利的数量的增加,必然使本国有了与他国逐鹿的能力。3.3 出口退税对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影响3.3.1 我国的出口退税状况出口退税是指国家退还运往国外货物在境内上缴的一系列税款使国内产品以零税率的价格流入国外市场,与外国商品在相等的环境中进行竞争,扩大了商品在国外的业务,有了

31、与他国商品一较高下的能力。我国自从实施出口退税以来,没有抓住出口退税的实质问题进行过多次的修改调整,导致企业难以适应,给出口的稳定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出口退税法律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严重不足,实施过程中效果不明显,退还税款因国家负担了大半税款,虽减轻了下属单位的财政压力,但导致国家收支出现波动,也不利于地方政府按时足量的缴纳税款,征收的税款退还过程不恰当,工作环节、步骤和程序繁杂,在经办过程中周期长,因此资金在企业的循环过程中带来一定的影响。3.3.2 出口退税对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影响分析在出口退税方面,对我国工艺水准高、产品价值大、有益于优化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和产品输出结构、在全球商品买卖的场

32、所上所有有影响力的产业,应采纳“少收多还”的形式予以维护和鼓舞产品输出。我国保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率对促进产品流通具有积极的意义,加快商品流入国外,推动了输出贸易额。但是,出口退税只是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一个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政策将会渐渐的废除。全部厂商,格外是那些受出口退税起突出作用的厂商。应加快新产品、新性能的开发,完善设备设施的配置,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增强企业的价值。国家机关应推行一些新政策来代替退还税款的政策,改为鼓励方法创新、思维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新措施。正因如此,加强商品在全球的浸染力,才可以使中国真正从商业大国变成商业强国。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途径4.1

33、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创新,要把创新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把高新技术产品与原始、集成和工艺创新相结合,加强自身发明创造能力建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包括方法、元素和思维创新。企业要加强收集和监管技术与市场信息能力,增强研发能力要加强对研发的人才和资金投入,增强集成能力不仅要增强内部资源和技术也要整合外部资源和技术的能力,以实现最大的价值创造,增强学习能力可以使企业活力和效率不断上升,重视企业的自主创新,经济也会得到发展,反之,缺乏发明创造能力,经济也缺乏活力,企业依靠自己的智慧就是市场竞争,要想战胜对手,赢得市场就要有行之有效的创新活动,企业的盈利空间与企业的创新成正比,高素质的

34、人才决定着企业的创新能力,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建立以企业为主,产学结合的革新体系,只有企业自身技术突破,才能发掘出竞争潜力,释放经济活力,在国际市场和全球占得一席之位。4.2 增强品牌竞争力企业产品输出总量的外在表现是品牌竞争力,要想增加产品运往国外的数量,在你争我夺的环境中寻求企业的发展空间,依据企业所处环境、本身特征、经营状况等取长补短,寻求一条适合自己有独特特色的道路,自创品牌,企业最先在本国推广拥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产品,以出色的规格和优秀的满意度打造企业的新品牌,通过品牌的形象宣传、营销策划、价值定位为产品开拓出一条良好的发展道路,逐步将企业品牌推向世界进入国际市场,使产品名扬海外。也可以

35、通过联合、并购的方式增强商品的声望,充裕品牌内在的涵养、深入人心,挖掘出更加巨大的产品价值,设计产品特有的标志,加深顾客的好印象,邀请一些名家凭借名望宣传产品加强企业的知名度,使品牌形象得到客户的认同和支持,提高产品的品味,使其品牌形象别创新格,以品牌的文化底蕴、别具一格的创意和高知名度,以情营销吸引客户的兴趣,提高品牌的科技含量,保证品牌质量,诚信为本,诚信经营提升企业和产品的形象,更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企业发展的基础是诚信,市场经济的诚信要建立在合理、文明和公平的条件下。4.3 综合运用政府政策政府要大力支持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发展,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国家机关可以出台

36、相关的政策措施把一些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区作为产品的核心地域和示范园区,建立创业园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发展,对发达国家中的外资企业制定优惠的政策,提升和调整引资政策,有效积极吸引外商投资,政府也要给一些民营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中创造提高良好的条件,扶持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经营管理完善的民营企业,帮助企业扩大经营规模,走出国门,加大力度使产品流入国外市场,建立一些大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从而培养大型集团,增强竞争力,政府也要平衡地区发展,在建设好发达地区经济的同时,也要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鼓励落后地区承接发达地区剩余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积极推动地区协作,提高各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密切联系,从而拉动了全国经济和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同时,加快对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力度,尽可能减少研发经费,增加成功率,减少产品流入国外遇到的麻烦,有效地防止世界各国的技术壁垒。结 论第一,我国运往国外的产品总量虽不断上涨,但是各类产品输出不平衡,并且在技术水平上还比较落后,产品出口率主要靠计算机与通信技术来维持,产品的市场特点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可以把市场拓展到非洲、南美洲等一些地区,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