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归纳整理_第1页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归纳整理_第2页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归纳整理_第3页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归纳整理_第4页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归纳整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归纳整理“形散”主要表现在:1、时间跨度大。2、空间转换广。3、事件牵涉多。4、表达方式活。“神不散”指文章始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贯穿一条红线,做到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形散神不散”的特征增加了散文的阅读难度,考场上有的同学读了一篇散文后,往往不知所云,不得要领,这样硬着头皮去答题,结果自然是答不到要点上去,多为无效答案,考生只有依据文体特征分析散文的形式、内容以及主题,才能理解文章,提高答题准确率。              

2、;                     (一)、散文阅读的特点散文阅读考查主要是对文本的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语言与内容、形象与意蕴、形式与主旨、手法与意图等方面的多元考查。这决定了高考散文阅读是一种精细化的阅读,不是一种泛读或略读。(二)、散文的分类第一类:记叙性散文这类散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主旨即对所写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

3、典型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由实到虚,反映世态,总结感悟第二类:抒情性散文这类散文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描写多是景、物的某一突出特征,议论抒情多是在景、物的突出特征上进行人生道理的隐喻。主旨即物人相通处。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中间常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第三类:议论性散文哲理散文。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主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

4、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三)、散文的一般阅读步骤散文是整个语文高考中最难把握的一个模块,首先就因为散文“难读”。而散文的难读,主要在于它的“形散”。散文的“形散”简单来讲,就表现在内容的多样性和手法的多样性以及思维的跳跃性上。前面讲过,非文学类文本逻辑性较强,段和段之间关系紧密;散文中某些段落的关系当然也是如此,但从整体上来看,散文的层次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断裂”造成阅读上的困难。那么,散文该如何阅读呢?首先:读标题,关注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其次:抓两头,看关联词,找关键句等等。散文常常是卒章显志,最后几段要重点关注。然后:把握一些散文常表

5、现的文章主旨和情感:    故乡类:热爱故乡、思念故乡、对故乡的赞美、对故乡命运的担忧或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名人类:敬仰、赞美、怀念、对他人命运的遗憾    名胜类:悠久历史的赞叹、现实的感慨、物是人非的感叹、未来命运的担忧或憧憬最后:结合散文的分类,也能有效把握散文的文章思路和情感倾向写人叙事类散文主要通过事件的叙述来刻画人物形象,并表达作者对人物的情感。写景抒情类散文,一般来讲,其中也有叙述的成分,通过叙述来交代作者的游踪;写景为抒情,状物为抒情或表达某种心志。议论哲

6、理类散文并不是纯粹的议论文,而是由文化现象(人物)、生活经历或是自然现象引起的一些哲理性的思考。阅读散文的时候,想着以上三种散文的特征,是有助于我们对文本的理解的。(四)、散文中常见的“概念”A表达方式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1)记叙顺序:1)顺序: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2)倒叙:可以造成悬念、埋下伏笔,以吸引读者,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3)插叙:可以造成叙述时空的纵深感。4)补叙: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2)叙述人

7、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1)描写的对象1)人物描写: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3)细节描写:对象可以是人、物、景;作用:小中见大、

8、于细微处见精神。4)场面描写: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展开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通过场面中环境和人物活动的描写,来渲染气氛,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2)描写的方法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2)白描和工笔:白描指简笔勾勒,生动传神;工笔指细腻入微的笔法。(3)描写的角度1)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2)远与近、高与低;3)静态与动态;4)实与虚。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寓情于事、寓情于景)之别。4、议论:议论就是作

9、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B表现手法1、对比:把两种不同的人物、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以突出特点,或抒发情感,或揭示道理。2、衬托: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

10、或事物加以描绘,使主要的人物或事物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3、动静结合:动态是指景物处于运动中的形态和声音;静态是指景物处于相对静止时的形态。写静态,便于显现事物的外形,却容易使文章呆滞,写动态,利于传达事物的精神,却又可能失去稳定,动静结合,相得益彰。4、虚实结合:作者描写的现实客观的景、物、事与作者通过联想、想象而虚拟的景、物、事互相映衬,表达更为浓烈的情思。5、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

11、“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6、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7、联想、想象: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8、欲抑先扬、欲扬先抑:突出强调事物、人物的特征,作感情铺垫,使情感的抒发更为强烈。9、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C结构布局1、段落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

12、;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制造悬念。2、段落中间过渡,承上启下;转换话题。3、段落结尾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卒章显志,点明主题;呼应开头;言已尽而意无穷。D语言1、语言风格常见的类型:豪放与柔婉、质朴与绚丽、庄重与诙谐1)豪放与柔婉豪放的特点是气势磅礴,格调高昂,境界雄浑,感情激荡。这种语言风格常常使用激越昂扬的语气情调,宏大热烈的语词,气势酣畅的句式,排比、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来表现。柔婉的特点是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美。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为了抒发“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对荷塘美景的描绘,体现了柔婉清新的语言风格。2)质朴与绚丽质朴的特点是确切明白,不加修饰,朴素无华,真切感人。

13、多用一般的、普通的、不起眼的词句表达思想和感情。绚丽的特点是色彩明艳,句式繁复,文笔华美,多用描绘性的修饰成分,讲究节奏与韵律。3)庄重与诙谐庄重与诙谐是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庄重在于庄严肃穆,平稳持重,义正词严,感情浓烈。句式整齐、完整而绵长,关联词语也用得多。诙谐的特色是轻松俏皮,讥嘲讽刺、趣味横生。2、遣词造句  (1)词语的运用: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叠词运用等。(2)句式的运用   1)常式句与变式句。变式句是为了突出强调被移动的成分。   2)长句与短句。长句结构复杂,表意精确、周详、细致、严密,一般用于精确地叙述事物或严密地说理论证

14、。短句词语少,结构简单,表意简洁、明快、有力,一般用于表达欢快、激动、愤怒的感情,渲染紧张、激烈、恐怖的气氛,或画龙点睛地下结论。   3)整句与散句。整句形式整齐匀称,读来朗朗上口,句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散句灵活多变,飘逸自然,生动活泼。整散结合能使语言表达错落有致、婀娜多姿。3、修辞手法 :十二种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v 比喻(使表现的内容更具体、生动、形象)v 比拟(使表现内容生动形象、增强感染力)v 对比(鲜明地突出作者思想情感,增强说服力、感染力)v 借代(突出人和事物的特征,收到形象鲜明的艺术效果)v 夸张(突

15、出事物的某一特征,便于更好地抒情,增强感染力)v 对偶(形式上整齐对称,节奏鲜明,语言简练;内容上表意集中含蓄)v 排比(节奏鲜明、增强气势;突出强调内容)v 设问(引入问题、引起读者注意)v 反问(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情感)v 反复(内容上突出语意,强调情感;形式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有韵律美)v 反语(多表示讽刺、愤激不平)v 引用(说明道理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表达感情含蓄、言简意丰)(二)、散文阅读方法指津1、关注“标题”   (1)能提供阅读的线索   (2

16、)隐含了信息(写作对象、重要内容)   (3)可以联系文章的主题2、梳理文脉(1)按段落的先后顺序梳理“形”梳理清文中所写到的事件、景物、人物,并且理清他们有什么特征(2)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3)了解文章的一般结构:开头(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中间(写了哪些内容散文的“形”)        结尾(篇末点题、总结全文、首尾呼应)散文常常是卒章显志,最后几段要重点关注!(4)分析文章结构用语:作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呼应、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3、找“关键句”本文揭示作者观点、态度的词语和句子画出来!抒情句、议论句、修辞句、过渡句4、归纳“主旨”散文之“散”,往往来自于联想(相似、相关、对比、因果等),联想的各个方面,都是为表现主旨服务的,所以,要对散文中描写、引述的人、事、景物等进行分析,弄清其内涵,弄清其异同,然后归纳综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