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与观测要点沉降观测在建筑物的施工、竣工验收以及竣工后的监测等过程中,具有安全预报、科 学评价及检验施工质量等的职能。通过现场监测数据的反馈信息,可以对施工过程等问题 起到预报作用,及时做出较合理的技术决策和现场的应变决定。一、相关规范及规范性文件要求经建设部批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为国家标准,自2008年5月1 日起实施。其中,第5.3.43 (1)、7.1.7、7.5.6、10.1.10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 严格执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为行业标准,自2008年3月1日起实 施。其中,第3.0.1、3.0.11条为强
2、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和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同时废止。此外,经江苏省建设厅审定,确定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DGJ32 /J16-2006 )为江苏省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丁 2006年6月1日起实施,是目前省内建筑物沉降观测参考 的主要规范依据。2008年4月,昆山市建筑业协会制定关丁对创优工程进行现浇楼板厚度、钢筋保 护层厚度检测和建筑物沉降观测的通知(昆建协字(2008 )第11号),对本地区创优工程沉降观测的观测点布设、观测周期及时间等要求进行明确,进一步规范了本地区创优 工程的沉降观测。二、沉降观测的对象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3、JGJ8-2007 )第3.0.1条(强条)及昆建协字(2008)第 11号文要求,下列建筑物在施工及使用期间需进行沉降观测: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B、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C、加层、扩建建筑物;D、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地下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物;E、需要积累建筑经验或进行设计反分析的工程;F、创优工程。在此需要明确的概念是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 中第3.0.1条作如下定义:设计等级建筑和地基类型甲级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3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体型复杂,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局低层连成一体建筑物大
4、面积的多层地下建筑物(如地下车库,商场.运动场等) 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坡上建筑物(包括高边坡) 对原有工程影响较大的新建建筑物 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位丁复杂地质条件及软土地区的二层及二层以上地下室的基坑工程乙级除甲级,丙级以外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丙级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七层及七层以下民用建筑及一般工业 建筑物;次要的轻型建筑物若工程明显为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的建筑物(如地基条件较好的6层住宅楼等),就不需要沉降观测(创优工程除外)。若不能确定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或者有疑问,就请设计单位明确是否需要沉降观测, 并请书面答复或者写入图纸会审记录中。三、
5、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建筑物确定需要进行沉降观测之后,在工程开工之初,应根据设计图纸的安排做好沉 降观测策划工作、制定沉降观测方案,对丁符合条件的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观测,适时埋 设观测点。根据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 DGJ32/J18-2006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的要求,沉降观测点应布设在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的点位,砌筑小阴井加以保 护,宜选在下列位置:A、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及沿外墙每 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B、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不同地质条件、不同荷载 分布、不同基础类型、不同基础埋深、不同上部结构、建筑裂缝、后浇带、沉降缝和伸缩 缝的
6、两侧,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及填挖方分界处;C、宽度大丁或等丁 15米,或宽度小丁 15米但地质条件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 物的承重内隔(纵)墙设内墙点,以及框架、框剪、框筒、筒中筒结构体系的楼、电梯井 和中心筒处;D、筏基、箱基的四角和中部位置处;E、多层砌体房屋纵墙间距610米横墙对应墙端处;F、框架结构建筑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墙轴线上,以及可能产生较大不均匀 沉降的相邻柱基处;G、高层建筑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对应尽端处;H、邻近堆置重物处、受振动有显著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滨(沟)处;I、重型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的四角、 基础形式或埋深改变处以及地质条件变化处 两侧;J、对丁电
7、视塔、烟囱、水塔、油罐、炼油塔、局炉等局耸构筑物,应设在沿周边在与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点数不少丁 4个。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 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昆建协字(2008 )第11号文明确:根据以上要求及本市实际情况,一般多层建筑布 816个点:(小)高层建筑布 820个点。对丁基础面积较大的建筑物、如大型框架结构 的工业厂房、测点布置可能超过 20个点。四、沉降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沉降观测的测量,应使用精密水准仪,优先采用精密水准仪DSZ05或DS05,具有测 微装置的,最低使用DS1水准仪。视线长度宜为2030米,视线高度不宜
8、低丁 0.5米, 宜采用闭合法消除误差。承担沉降观测的单位应具有相应主管部门批准的资质,测量人员应具有主管部门颁发 的上岗证。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等振动影响的范围内,塔式起 重机等施工机械附近不宜设站。五、沉降观测的周期和时间1、初测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 否则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初测应增加观测量,以提高初始值的可靠性。2、施工阶段的沉降观测应依据施测方案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重要建筑,可在基础完工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 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观测次数与时间应视 地基与加荷
9、情况而定。民用建筑可每加高 12层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可按不同施工阶段(如回填基坑、安装柱子和屋架、砌筑墙体和设备安装等)分别进行观测。如建筑物均匀 增高,应至少在每增加荷载的25%时各测一次。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 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 23个月观测一次。封顶后12月观测一次, 竣工后观测周期,根据建筑物的稳定情况确定。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沉降速度 >2.0mm/d应停止施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沉降 速度习.0mm/d应减缓加载速度并增加观测次数。各个阶段的复测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 或规律。3、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观测
10、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一般在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23次,第三年后每年一次,直至稳定为止。观测的期限一般规定如下:砂土地基 2年, 膨胀土地基3年,粘土地基5年,软土地基10年。若沉降速度小丁 0.01 mm/d ,根据沉 降曲线分析,认为已经稳定,可以停止观测。4、对丁荷载突然增加,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水等情况,均应及时增加 观测次数,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逐日或 23 天一次的连续观测。昆建协字(2008 )第11号文明确:根据以上要求及本市实际情况,在施工期间,一 般多层建筑观测共约需 3次(初始值一次, 施工到三层测一次,
11、主体结构封顶后测一次); 工业厂房对丁小丁三层 (含三层)的共约需2次(初始值一次,主体结构封顶后测一次), 高丁三层的工业厂房,按每增加两层测量一次,共约需3-4次;(小)高层建筑观测每增加三层测一次,共约需515次。发现数据异常,应增加观测频率。在使用阶段,可见上 述第三条。六、竣工验收标准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DGJ32/J18-2006 )第5.0.6条规定:对建(构)筑物进行 竣工验收时,地基沉降变形观测值在没有相应的规范、设计要求时,可参照本条执行。每 周期观测后,应及时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计算观测点的沉降量、沉降差,以及本周期平 均沉降量和沉降速度。1、建(构)筑物竣工验收地基变形
12、要求以沉降速度,即沉降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判 定,曲线应逐步收敛、曲线的斜率应逐渐减少或趋向丁零,最后一次观测的沉降速度应符 合下表的规定竣工验收最后一次观测的沉降速度允许值表建筑物安全等级和类别平均沉降速度V(m m /d)最大沉降速度Vi (m m/d)高层建筑和一级建筑物< 0.06< 0.08( < 2 处)二级、三级、多层建筑物 和低层建筑物< 0.10< 0.12 (< 2 处)2、建(构)筑物竣工验收时,地基基础的平均沉降量宜满足如下公式的要求:S =,S max式中:S建(构)筑物地基基础最终平均沉降量(mm);Smax建(构)筑物地基基础最终
13、最大沉降量(mm);建(构)筑物竣工时地基基础平均沉降量与最终最大沉降量Smax的比值S、Smax、九宜参照下表执行。竣工时地基基础平均沉降量允许值表建筑物安全等级建巩奖型和地基基础形式比值九最终平均沉降量 S (mm)一级0.6 0.860二级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桩基0.5 0.8150其他0.4 0.7250三级0.4 0.63503、竣工验收时,还要计算判定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地基变形引起整体倾斜是否满足规 范允许值。例如,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整体倾斜允许值如下表:建筑物高度Hg g倾斜度平均值a倾斜度取大值 amax (1处)Hg < 24m< 0.004< 0.00524m
14、 v Hg < 60m< 0.003< 0.00460m v Hg < 100m< 0.002< 0.0025100m v Hg< 0.0015< 0.002注:倾斜指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Hg指室外地面起算的建筑物高度 (m)。4、当符合竣工验收沉降量和沉降速度标准后,尚未达到建筑物稳定标准时,竣工验 收后应按照本标准省标 DGJ32/J18-2006第5.0.4条(即本文“五、沉降观测的周期和时 间”)要求,继续进行沉降观测,直至稳定。七、稳定标准稳定标准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对重点观测和科研观测工程,若最后三次观测中每次沉降量均不大丁 2/2倍测量中误差,则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建筑物安全等级 二、三级多层建筑以0.020.04mm/d,高层和一级建筑以0.01mm/d为稳定标准。八、工程竣工观测资料整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混凝土承包施工合同书 混凝土合同范本
- 2025深度探讨股权转让合同
- 2025企业商业机密保密合同书
- 2025生鲜物流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商业大厦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租赁合同登记备案指南
- 2025兼职从业人员劳动合同书模板
- 2025石嘴山房屋出租合同
- 2025茶叶购销合同模板
- 2025购置期房买卖合同样本
- 六年级下册经典诵读DOC
- 来料检验指导书铝型材
- 肿瘤科护士的职业防护ppt课件
-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射频收发系统
- 工程项目监理常用台账记录表格(最新整理)
- Purchase Order模板参考模板
- 质量保证体系调查表
- -脑梗死临床路径2016
- OVATION培训教材资料
- 财综[2001]94号
- 发电机组防腐保温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