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级_第1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级_第2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级_第3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级_第4页
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目 录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2(一)专业名称2(二)专业代码2二、招生对象2全日制理科类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2三、学制与修业年限2四、专业分析2(一)行业背景和社会需求分析21. 行业背景分析22、社会需求分析4(二)职业岗位群与职业能力分析61. 职业岗位群分析62. 职业能力分析6五、人才培养目标9六、人才培养规格10(一)人才质量标准101. 知识结构10(二)人才使用规格101. 就业范围102. 主要工作岗位10(三)职业资格证书要求11七、课程体系开发11(一)课程体系开发理念、思路及过程111. 课程体系开发理念、思路112课程体系开发过程123

2、典型工作任务14(二)课程体系结构151. 课程体系结构152. 专业课程体系15八、教学组织与实施16(一)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16(二)专业主干课程介绍19(三)教学资源建设与配置要求201. 师资队伍建设及要求202. 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及要求203. 校外实训基地234. 教学资源24九、教学方法与手段241. 教学方法建议252. 教学手段建议253. 组织形式建议25十、考核与评价25(一)课程考核与评价25(二)实训课程考核与评价26(三)顶岗实习考核与评价26(四)毕业要求26十一、本培养方案开发团队27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一)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方向)(二

3、)专业代码580201二、招生对象全日制理科类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三、学制与修业年限学 制:三年修业年限:三年四、专业分析(一)行业背景和社会需求分析1. 行业背景分析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设备维修与安装技术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技术集成融合成

4、一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然而实际情况是,随着入世后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械加工产业迎来了年均30%的增长;制造企业已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而掌握数控技术的设计与加工人才奇缺,“月薪6000难聘数控技工”、“年薪16万招不到模具技工”,“工资再高也难找设备安装与维修技工”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依据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山东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装备制造行业要坚持发展整机与提高基础配套水平相结合,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相结合,重点发展汽车和船舶及零部件、海洋工程装备、能源技术装

5、备、行业专用设备、电工电器等产业,提高重点装备自主化水平;冶金行业要控制总量,优化品种结构,研制发展深加工产品和新型材料,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由此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山东对掌握现代新技术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方向)人才需求十分旺盛。山东省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十二五”期间,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调整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产业区域结构,促进制造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打造现代产业体系。追踪产业发展趋势,立足省情,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突出重点领域,打通关键环节,发展龙头产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

6、强做大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基础原材料产业,做优做精消费品产业,重点发展40大类产业。淄博是山东的工业重镇,拥有2400多家工业企业,17家国有大型企业,其中齐鲁石化、山东铝业等跻身全国500强,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冶金、电机、化工压力容器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同时,淄博又是山东“蓝黄”经济区的交汇带;“蓝黄”两大经济区建设,给山东转方式、调结构搭建了最佳平台。随着“蓝黄”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给当地的现代制造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成为了中国环渤海经济圈的新引擎。“十二五”期间淄博将建成全国重要的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陶瓷、泵类、石油化工产业基地。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淄博工业经济建设正走向创新

7、改革之路,用技术创新的形式来做强做大。各企业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消化、吸收和改进,进行生产装备的技术更新和改造,这些生产设备正朝着大型化、高速化、精密化、电子化、自动化等方向发展,如逐步运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各种生产自动线等现代设备,使生产技术和生产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不断提高产品国产化率和本地配套率,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提高企业竞争力。2、社会需求分析国现代机电设备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这些设备的生产、使用、售后服务、维护维修和管理都需要大量掌握机、电、液和控制技术的高技能人才。调查显示,目前淄博市各企业设备维护、维修

8、和管理人才普遍存在数量不足,学历较低,年龄偏大,综合技能不强的问题,掌握现代自动化设备维护维修技能的人才更是稀少,严重制约了企业机电设备使用效率。淄博市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方向)人员教育程度及年龄分布见图1: 图1 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方向)人员教育程度及年龄分布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方向)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机电设备制造业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全球化发展对该专业技术的人才有极大需求。按照最新统计预测,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方向)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教育市场今后几年急需紧缺的八大最热门专业人才之一。近年来,山东机械工业及

9、其它装备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各企业加强了对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视,同时也深深体会到该专业人才的缺乏和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渴求。制造业强省的实现,需要大量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方向)技术专业人才。通过到企业进行座谈、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人才需求状况分析,得出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企业人数与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人数比例表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备注目前比例31:118:113:1设备维修与管理人员数普遍偏低合理比例24:115:110:1发展比例15:110:18:1自动化程度越高,设备维修与管理人员数量越多,设备操作人员数量越少。调查显示,许多企业计划未来几年招收的

10、设备维修管理人员要求主要以专科(高职)学历的人员为主。由以上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柳州市高职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缺口较大,毕业生有广阔的就业前景。企业的发展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方向)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设备维修与管理人员的劳动态度、敬业精神、机电综合技能的要求尤为突出。因此设备维修与管理的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适应企业用人的需求,与就业岗位相结合,不断将现代新技术和新工艺引入课堂,培养出具备良好职业素质、较强专业技能和具备专业提升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图2为山东半岛制造基地人才需求岗位分布图。图2 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方向)专业人才需要求

11、岗位分布综上各种因素,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年年供不应求,就业率最高,就业前景非常乐观。从近二年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每年的就业率都达到98%以上。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突出地位日益明显,根据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 “十二五”规划,特别是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方向)专业高技能人才的供不应求状况越来越突出,尽快培养大批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对全省冶金、装备制造企业的调查,发现目前企业普遍存在设备维修与管理人才数量不足、学历偏低、年龄

12、较大、综合技能不高等问题。掌握现代新型设备维修管理技能的人才更是缺乏,因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企业急需大量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方向)方面的高技能人才。(二)职业岗位群与职业能力分析1. 职业岗位群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方向)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主要有:(1)操作与维护岗位,从事机电设备的操作、调试、运行与维护;(2)机电设备维修岗位,从事机电设备的状态检测、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工作;(3)机电设备安装岗位,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等工作;(4)机电设备管理岗位,从事设备及其备件的管理等工作,这类人员占8.4%。(5)机电设备更新改造岗位,从事设备改造,产品研发等工作,这类

13、人员占9.2%,需求上升。2. 职业能力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方向)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如表2所示。表2 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方向)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一览表工作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1.设备维修1.1机械维修1.1.1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习惯;1.1.2能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1.1.3会收集设备故障信息,能读懂设备图纸、说明书等相关的技术资料;1.1.4能够进行机械设备、钳工工具的安全检查;1.1.5能够正确使用钳工的工具以及机械设备维修的量具、测量仪器等;1.1.6能够进行机修作业工具及相关材料的准备;1.1.7能够判断机械设备运行是否异常,并能分析其故障产生原

14、因,选择维修方法;1.1.8能够通过修前检查确定设备的修复件、更换件;1.1.9能够对设备进行合理的拆卸和装配;1.1.10能够对设备一般运动副进行修复,并能配制刮削显色剂和完成配合面的刮削修复;1.1.11能够实施一般设备的几何精度检查,并对超差原因进行分析,排除引起超差的故障;1.1.12能正确填写机械维修的记录;1.1.13能按企业文化以团队协作方式开展工作; 1.1.14会进行工作总结和反思; 1.1.15会学习新技术、工艺。1.2电气维修1.2.1能按电工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具有认证细致的工作态度;1.2.2能读懂电工、电子方面常见电路的原理、接线等图纸;1.2.3会使用万用表、钳

15、形电流表、兆欧表和示波器等常用电工仪表;1.2.4能根据设备电气工作原理分析、判断和处理电气设备常见故障;1.2.5能根据电气元器件性能进行选用和参数检测;1.2.6能完成数控系统的参数设定及操作;1.2.7能够维修带PLC及变频器电路的常见故障;1.2.8能按企业文化以团队协作方式开展工作;1.2.9能正确填写电气维修的记录;1.2.10会进行工作总结和反思,会学习新技术、工艺。2.设备维护保养2.1日常点检2.1.1熟悉管辖区域的设备结构和功能,能完成设备的基本操作;2.1.2会查阅设备点检标准作业指导书;2.1.3能正确使用检测工具;2.1.4能够按标准作业指导进行设备点检作业;2.1.

16、5会发现设备常见故障,并能分析与协调处理;2.1.6能与领导、设备操作等人员沟通,合作完成设备维护工作;2.1.7会正确填写设备点检记录表。2.2定期维护保养2.2.1能通过阅读熟悉管辖区域设备的维护计划;2.2.2能阅读资料熟悉管辖区域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设备定期维护保养项目和质量要求;2.2.3能够针对性地收集设备使用、维护与维修等资料,并通过分析确认设备目前的运行状态;2.2.4能按设备定期维护要求进行检测仪器、工具和材料的准备;2.2.5能够正确使用检测仪器和工具;2.2.6能够按标准作业指导书进行设备定期维护保养作业,完成设备性能的检测和维护;2.2.7能与领导、设备操作等人员沟通

17、,合作完成设备维护工作;2.2.8能够正确填写设备定期维护保养记录表。3.设备安装调试3.1设备安装方案制定与准备2.3.1会制定设备安装方案;2.3.2会根据设备的结构性能、相关技术标准、安装工艺及具体安装要求,编制设备安装工艺;2.3.3能编制设备安装施工计划;2.3.4能完成设备安装的人员、材料、工具等相关的组织工作。3.2设备安装2.4.1能够阅读一般设备说明书及施工图样;2.4.2能够读懂作业计划书、工艺文件;2.4.3能够合理选用设备安装常用的工具及检测仪器工具,以及设备安装中常用的材料;2.4.4能够对作业场地、设备安装基础、起重机械进行安全技术检查;2.4.5能够使用起重作业机

18、械及工具进行设备安装;2.4.6能根据设备安装技术要求和安装工艺进行设备的安装,并完成设备安装的调整工作;2.4.7能够进行设备安装质量检查,如设备基础各地脚螺钉受力、灰浆浇灌养护质量等;2.4.8能与领导、同行有效沟通,共同完成设备安装的各项工作;2.4.9会撰写安装工作总结。3.3设备调试3.1.1 具有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习惯;3.1.2掌握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1.3能正确选择调试工具、量具,正确使用水平仪、光学平直仪、经纬仪等检测仪器;3.1.4会根据设备的技术参数来调整设备的安装位置和精度要求,能通过调试纠正安装误差;3.1.5能根据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处理调试过程中的突发

19、故障;并对设备安装存在问题跟踪解决;3.1.6会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对设备进行相应的调试;3.1.7能够以团队形式完成设备的调试工作;3.1.8会撰写设备调试工作报告。3.4设备验收3.2.1能正确使用设备检测常用工具; 3.2.2能根据设备验收内容及标准,正确检测设备的性能参数;3.2.3能正确记录、处理设备的检测参数;3.2.4会填写验收报告。4.设备改造4.1设备改善4.1.1能根据安全要求,设备的原理、结构、性能及工艺要求,进行设备的机械、电气、液压等方面的改进设计;4.1.2会分析设备的运行数据,分析诊断设备的运行状态;4.1.3能实施设备改善、安装及调试;4.1.4会修改PLC程序;4

20、.1.5能制定设备改善方案并实施;4.1.6会进行设备改善工作的总结和反思。4.2设备改造4.2.1能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设备结构原理及性能,以及安全环保法规的要求,对设备的机械、电气、液压等方面进行改进设计;4.2.2能完成改造设备的安装及调试;4.2.3能进行设备运行数据分析和评估;4.2.4 会撰写设备改造工作总结。5.设备管理5.1设备运行管理5.1.1掌握现代设备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5.1.2能够熟练计算设备管理考核指标;5.1.3能够熟练运用CAD软件绘制设备布置平面图;5.1.4能够根据产品加工要求,提出设备布局的调整,设备更新、改造方案;5.1.5会编制设备操作规程、设备报修流

21、程等设备运行管理制度;5.1.6能对设备的运行信息、设备点检和检修记录表等进行收集和统计,分析目前设备运行状态,预测设备运行状态的变化趋势,并编制设备维修计划;5.1.7能够正确的备份和恢复设备管理系统的参数;5.1.8能根据设备维护保养要求,制定设备维护、检修标准指导书和设备运行保障的预警方案;5.1.9能够及时组织协调处理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5.1.10能够正确填写设备运行管理报表,会撰写设备运行管理工作小结。5.2设备备件管理5.2.1熟悉设备备件的管理制度,掌握现代设备备件管理的发展趋势;5.2.2会对设备备件的资料和使用流量等情行收集、统计和分析,制定备件采购计划;5.2.3能熟记

22、维修的配件型号、规格,并根据配件的劣化、维修周期和企业发展需求等因素建立合理的配件库存量;5.2.4能够正确地建立设备备件台账;5.2.5能合理、安全地存放备件。5.3设备资料管理5.3.1熟悉设备技术资料管理制度;5.3.2能正确进行设备资料的分类、归档;建立设备一生的档案资料;5.3.3能操作电脑对设备的各种资料进行录入和调阅;5.3.4能运用现代设备管理软件对设备资料进行管理;5.3.5能正确填写设备台账。五、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机电设备维修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机电设备维修与安装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掌握从事机械制造

23、、冶金生产企业机电设备维修、维护保养、安装调试和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同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根据企业需要从业3-5年后,能够胜任机电设备维修与维护、机电设备安装、机电设备及备件管理等工作岗位的发展潜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知识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六、人才培养规格(一)人才质量标准1. 知识结构掌握机械制图、机械测绘、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及机械加工等基础知识。掌握电工电子、设备电气控制与驱动、液压与气动技术等基础知识。掌握机电设备维护、保养、维修基本理论及修复技术知识。掌握机电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检测与诊断知识。掌握机电设备管理相关知识。2. 能力结构能够阅读机电设备的各类

24、相关技术图纸和资料,能够完成机修钳工、维修电工的相关基本工作。能够完成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保养的基本工作。能够完成常用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工作。能够运用常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机电设备运行管理、资产管理等设备管理工作。能够基本读懂机电设备相关英文技术资料,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业务交流。能够按要求制定本职工作计划,按计划实施及评估工作结果。能够进行良好的人际沟通,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3. 素质结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身心素质。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谦虚好学的作风。具有良好的安全防范与环境保护意识。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二)人才使用

25、规格1. 就业范围机械、冶金、汽车、能源、化工等行业的生产、制造类企业和机电技术服务类企业。2. 主要工作岗位机电设备维修、机电设备维护、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机电设备管理、机电设备改造、机电设备销售、机电设备售后服务等(表3)。表3 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方向)专业主要就业岗位就业岗位就业范围主要业务工作设备及备品备件管理冶金、矿山、机械制造等行业1.掌握设备的管理制度和现代设备备件的管理方法。2.对设备备件的资料和使用流量等情行收集、统计和分析,制定备件采购计划。3.正确地建立设备备件台账。机电设备维修冶金、矿山、机械制造等行业1.收集设备故障信息,读懂设备图纸、说明书等相关的技术资料。

26、2.读懂电工、电子方面常见电路的原理、接线等图纸。3.通过修前检查确定设备的修复件、更换件,能够对设备进行合理的拆卸和装配。设备调试运行维护冶金、矿山、机械制造等行业1.读懂作业计划书、工艺文件。2.掌握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对设备进行相应的调试和维护。机械加工机械制造领域1.读懂工艺文件,设计一般零件的加工工艺。2.掌握一般机械加工设备工作原理,能操作常见设备。(三)职业资格证书要求1. 至少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中级工操作证书(机修钳工、维修电工、绘图员等),详情如表4所示。表4 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方向)专业技能证书一览表序号职业证书颁证单位 等级1机修钳工人力资

27、源和社会保障部中级及以上2维修电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级及以上3数控加工操作工证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级及以上4普通车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级及以上5普通铣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级及以上 2. 参加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高职高专英语能力考试和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七、课程体系开发(一)课程体系开发理念、思路及过程1. 课程体系开发理念、思路通过调研人才市场和机械行业,了解本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确定人才培养数量。通过机械、冶金企业调研,了解主要工作岗位,工作任务,明晰企业对毕业生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构建基于机电设备维修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进行理论知识,专业技能

28、和职业素质三年不断线的人才培养。紧紧围绕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方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运用现代高职教育理论、树状“二维”模式理论和系统方法等,将开发所获得课程门类进行优化组合排列,探索和研究出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二维”模型的专业课程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课程体系开发过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实质,在于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追求的不是学科架构的系统化,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要增强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方法,对旧的课程体系进行解构,对行动体系进行重构,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工作过程为导

29、向课程体系开发过程是:对社会人才需求进行分析调研,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召开专业工作分析会,确定专业职业能力;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形成专业课程门类,再按照课程性质和相互关系进行组合排列,构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按照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基本素质与专业能力相融合的思路,组建开发团队,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社会调研、工作任务分析、企业专家访谈等方式,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与设计,构建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主导,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专业课程体系。具体设计开发步骤如表5所示:表4 课程体系开发步骤步

30、 骤主要任务参与人员第一步社会调研和工作任务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调查、专题座谈、信息查询、专题研讨等方式对行业、企业、政府机构、同类院校、本专业毕业生开展广泛调研,明确本专业高职人才需求趋势、相关的职业岗位以及岗位对毕业生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要求,了解同类院校本专业教改的基本情况,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师、公共课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校内外教学质量监控小组成员召开“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方向)专业工作分析会”,邀请从事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工作的设备主管、设备维修技术员、设备科长、设备维修工等企业一线实践专家参加。通过头脑风暴和深入访谈,归纳出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岗位的工作领域和典型

31、工作任务,并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专业教师、企业专家、教育学专家、公共课教师第二步课程体系构建1.基本素质教育体系设计:以培养健全的社会人和合格的职业人为目标,按照“服务社会、服务专业、服务学生;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331原则确定基本素质教育体系。公共课教师、教育学专家、学生管理人员、专业教师、企业专家2.专业能力培养体系设计:根据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和管理工作能力要求,结合机修钳工(中、高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及数控装调维修工(中级)职业资格标准,以及学生的专业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求,遵循教学规律确定本专业能力培养体系

32、。专业教师、企业专家、教育学专家第三步课程标准和活动方案的制订1.基本素质教育课程群开发: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定基本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常规的公共课和基本素质综合实训活动课程)的课程标准(含考核方式)。重点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及组织能力。公共课教师、教育学专家、学生管理人员、专业教师、企业专家2.专业能力培养课程群开发:围绕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岗位所需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确定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顶岗实习等的课程标准、专业技能大赛的具体方案及考核标准等。专业教师、企业专家、教育学专

33、家第四步课程体系实施1.第一课堂教学实施: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按照课程标准,组织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及辅导员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和学生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组督导教学过程,保证教学质量;2.第二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素质发展和职业素养要求,组织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文体活动、技能竞赛、科技创新、工程实践,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专业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公共课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校内外教学质量监控小组成员第五步实施效果反思1.建立教学质量“双控”体系,制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办法。2.通过督导、学生信息员、系部教学质量监控小组,收集课程教学信息。3.开展对毕业生追踪

34、调查及企业调研,收集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意见和建议。4. 根据各方反馈信息,对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反思和修订。专业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公共课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校内外教学质量监控小组成员 3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见表6。表6 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方向)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任务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1机械电气维修1-1收集设备故障信息1-1-1 熟悉本专业知识1-1-2 了解设备的结构1-1-3 了解设备的性能及技术参数1-1-4 分析故障产生原因1-1-5 与领导、设备操作等人员沟通,合作完成设备维护工作1-2 通过修前检查确定

35、设备的修复件、更换件1-2-1 读懂设备图纸、说明书等相关的技术资料1-2-2 获得修复件或更换件的技术参数1-2-3 通过技术资料选用修复件或更换件1-3对设备进行合理的拆卸和装配1-3-1 细心、耐心、吃苦耐劳1-3-2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1-3-3 设计拆卸和装配方案1-4 正确填写机械电气设备维修的记录1-4-1 熟练使用办公软件1-4-2 具备一定的文字处理能力和管理能力2设备日常点检与维护2-1按标准作业指导进行设备点检作业2-1-1 了解设备运行规律和结构2-1-2 具备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和能力2-1-3 按标准作业指导进行设备点检作业2-1-4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2-2进行设备定

36、期维护保养作业,完成设备性能的检测和维护2-2-1 能读懂电工、电子方面常见电路的原理、接线等图纸2-2-2 具备设备维护保养的基本专业知识2-2-3 具备合理制定设备维护与保养的能力2-3-4 合理制定维护保养方案3.设备安装与调试3-1制定设备安装方案3-1-1读懂设备图纸、说明书等相关的技术资料3-1-2 掌握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1-3 正确合理的制定设备安装方案3-2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对设备进行相应的调试3-2-1 读懂作业计划书、工艺文件3-1-2合理选用设备安装常用的工具及检测仪器工具,以及设备安装中常用的材料3-1-3 根据设备的技术参数来调整设备的安装位置和精度要求,通过调试

37、纠正安装误差3-1-4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对设备进行相应的调试3-1-5会撰写设备调试工作报告4.备品备件管理4-1对设备备件的资料和使用流量等情行收集、统计和分析,制定备件采购计划4-1-1了解设备备件的管理制度和现代设备备件管理的发展趋势4-1-2 熟悉本专业基本知识4-1-3熟记维修的配件型号、规格,并根据配件的劣化、维修周期和企业发展需求等因素建立合理的配件库存量4-2建立设备备件台账4-2-1 具有设备和备品备件管理的基本知识4-2-2 合理、安全地存放备件5.设备管理与新技术改进5-1 设备管理5-1-1 熟悉设备技术资料管理制度5-1-2 掌握现代设备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5-1-3

38、 熟练运用CAD软件绘制设备布置平面图5-1-4 正确填写设备台账5-2 设备更新、新技术改进5-2-1根据安全要求,设备的原理、结构、性能及工艺要求,进行设备的机械、电气、液压等方面的改进设计5-2-2 实施设备改造、安装及调试5-2-3 提出设备布局的调整方案,设备更新和改造方案(二)课程体系结构1. 课程体系结构2. 专业课程体系由专业带头人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公共课教师、学院教学管理人员、行业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技术人员以及企业培训部门专职培训人员等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将一系列的职业能力要求转化为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排序,形成专业课程体系。围绕培

39、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系统地设计基本素质教育体系及专业能力培养体系,通过课内、课外两个课堂开展教学活动。为了满足学生的全面成长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将传统的公共必修课和部分分散在专业课中的职业素质教育部分进行整合,形成了四大类别的基本素质模块,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类、职业素养类、身心健康类和应用基础类课程。根据专业工作分析会的结果,梳理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得出支撑本专业职业能力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进行专业教学分析,按照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及认知规律将相应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融合到专业课

40、程中,构建“职业通用能力模块、职业专门能力模块、职业拓展能力模块”结构的专业课程体系。八、教学组织与实施(一)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1. 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表7 课程设置于教学安排表序号课程分类课程名称学分课内学时理论教学周数共计讲课实验实践一二三四五六14周7周12周12周10周0周1基本素质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48282022高等数学45656*43大学英语45656*44体育69090222(2)5军事理论2361818(2)6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64145027计算机文化基础342212168形势与政策116106(2)9就业与创业指导22020210市场营销2

41、2424211职业通用知识与技能课程机械制图5845628*612工程力学456488*413机械工程材料456506414互换性与技术测量342366*615机械设计基础456506*816电工电子技术342366*617计算机辅助绘图3482424418职业专门知识与技能课程电气控制与PLC应用348426*419液压与气动技术572666*620机械制造工艺572666*621通用机械348426422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572666*623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5723636*6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护5723636*6设备管理与预防性维修572624传感器技术360528626电机拖动

42、与变频调速2403010427职业拓展知识与技能课程冶金自动化仪表应用1201010228钢铁冶金概论29焊接技术1201010230数控加工原理31多媒体技术及应用33机器人与机械手360606公共选修课35622专业选修课35622合 计109167613373392630262826表8 实践教学进程表技能类别编号技能名称学分实践教学周数场所一二三四五六5周11周6周6周9周18周基本技能1入学教育(军事理论、训练)22训练基地2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11校外3劳动技能211训练基地4工程制图测绘11专业教室5就业指导与安全生产教育11校外实训基地6自动生产线认识实习11校外实训基地7机

43、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22专业教室8金工实习(校外实习)11金工车间(校外基地)9电工实习11电工实训室10钳工技术与实训44钳工实训室11企业生产实习88校外实训基地专业技能12机械设备拆装测绘实习11拆装实训室13液压系统拆装与调试实习11液压实训室14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实习22 校内实训室或实训基地15焊接实习22焊接实训室16冶金机械维修实习77实训基地17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918校外实训基地合计4651166918表9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环节学期理论教学实践环节考试入学教育思政实践毕业环节公益劳动机动学期合计课程设计实训(实习)毕业设计顶岗实习114111212027101112

44、0312231112041261120510811206016218合计6232216521224118表10 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表总课时实践教学理论教学课时数百分比课时数百分比2996165955.4133744.6(二)专业主干课程介绍表11 专业主干课程一览表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考核项目与要求参考学时1机械设计基础1. 机械零件的主要内容2. 机械传动的主要内容1掌握常用机构的分析设计方法;2掌握常用零件的结构和性能参数的基本知识;3. 掌握常用传动的分析和性能参数的基本知识;782液压与气动技术1. 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 液压系统执行装置、动力装置、控制装置及辅助装置的原理及

45、性能分析3. 典型的液压传动系统的分析及故障排除4. 气动系统简介1. 掌握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2. 掌握液压、气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正确选用;能阅读一般专用设备的液压气动系统图3. 掌握液压、气动典型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与特点,并能合理地应用它;能初步设计一般机械设备的液压系统回路4. 掌握液压和气压系统的工作特性;能维修一般的液压气动设备,能排除液压系统中的常见故障 723机修钳工技能实训1. 本技能包括平面、孔、螺纹的加工及高精加工方法。2. 配技能包括固定连接机构、传动机构、轴组的装配3. 备安装技能包括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与维修、模具修正与装配等。1. 掌握零件加工、机

46、器装配、调试维修和精度检验的工艺要点。2. 掌握钳工需要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的能力3. 正确选择加工、制作方法和利用各种量具进行检测、能熟练进行工艺计算1204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1设备安装、修理、零件修复技术2典型零部件的拆卸、修理、装配、调试和验收1掌握典型设备修理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2掌握零件测绘的基本方法和零件修复技术,正确选用工、检、量具,并了解先进加工技术在设备修理中的应用3具有分析和解决设备修理中技术问题的能力725顶岗实习1典型连接件的拆卸,零件的清洗和检验。2重要零部件的装配。3典型零件的加工过程与工艺要求。4结合图纸、资料等熟悉设备的结构,找出其特点。5

47、典型零件的工艺过程分析。1熟练操作典型连接件的拆卸,零件的清洗和检验。2熟悉常用重要零部件的装配。3了解典型零件的加工过程与工艺要求。4学会结合图纸、资料等熟悉设备的结构,找出其特点。5深入分析典型零件的工艺过程,做好记录,为撰写实习报告收集资料。540(三)教学资源建设与配置要求1. 师资队伍建设及要求专业教师团队由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其中企业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不少于30%,“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不低于80%。专业课程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例不高于1:16。专任教师的要求:(1)具备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具有高校教师资格。(2)在企业从事相应专业工作(含企业挂职锻炼)累计达一年

48、以上,并取得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承担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累计两年以上企业相应专业工作经历(含企业挂职锻炼),并具备高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3)经过职业教育学理论、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具有基本的教学设计能力。兼职教师的要求:(1)具备工程师以上职称,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2)具有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方向)的工作经验。(3)具有基本的教学能力,具备承担任教课程所需的业务能力。2. 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及要求为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本着“技术先进、管理规范,规模与多样性结合,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原则建设专业(群)综合性实训基地。通过探索校企合作,共

49、建对接职业岗位(群)的生产性实训车间(基地)。一方面加大投入用于现有实训基地的扩建与更新,实现普通机加工实训设备的更新、数控实训设备技术升级与完善。另一方面,根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需要新建多个先进的实训室,完成建设后的实训基地可以满足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以其相关专业群的实训环节、社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需要。表12 校内实验实训室序号实训(实验)类别实训(实验)项目主要实训(实验)内容主要设备名称数量(台/套)场地面积(m²)1基本操作技能钳工操作钳工基本技能训练基本钳工工量具配套相关设备(台钻等)404250焊工操作焊工基本技能训练交流弧焊机、气体保护焊机等5200电工操作维修电工基本技能训练(含上岗证培训)电工基本技能训练操作台20200机械加工操作机床操作基本技能训练普通车床普通铣床数控车床10101010002设备拆装、测绘与维修设备的拆装1.设备拆卸2.设备安装与调整常用拆装工具通用设备机械本体普通机床本体数控机床电刷镀设备(选配)热喷涂机(选配)振动测试仪(选配)超声波探伤仪(选配)红外线点温仪(选配)555511111零部件的测绘1.零部件测绘2.设备传动图绘制500设备的维修1.通用设备机械维修2.普通机床机械维修3.设备机械故障诊断与排除4.零件的修复3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故障诊断通用设备安装调试与故障诊断1.通用设备安装 2.通用设备调试3.通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