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走月亮课堂实录新人教版20210824180.doc

2021秋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走月亮课件+教案+素材打包13套新人教版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2021秋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走月亮课件教案素材打包13套新人教版.zip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17450184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7.79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1-12-10 上传人:青****6 IP属地:河南
25
积分
关 键 词:
2021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月亮 课件 教案 素材 打包 13 新人
资源描述:
2021秋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走月亮课件+教案+素材打包13套新人教版,2021,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月亮,课件,教案,素材,打包,13,新人
内容简介:
2走月亮(精读课文)【教学目标】 1.认识“鹅、卵”等5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1个字,正确读写“柔和、香味、灰白色”等词语.2.摘抄描写月光下美丽的景象的句子,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作者在月光下获得的无限乐趣和她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3.体会反复的写法对表情达意的强调作用。培养善于积累生活中写作材料的习惯。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教学重点】必备品格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的能力。关键能力【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认识“鹅、卵”等7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5个字。(重点)2.正确读写“柔和、香味、灰白色”等词语,摘抄描写月光下景象的句子。(重点)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教学过程】 内 容荣德基课件页码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谈话导入。教师口述: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来感受一下她独特的体验吧。(教师板书:走月亮)二、作者介绍吴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致力于儿童散文和散文诗创作。主要作品有:歌溪风雨花集一碗水走月亮天使的花房等。资料介绍走月亮:也指中秋时吴地的一种风俗。吴地有走月亮、走三桥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鹅卵石、风俗、跃出、稻穗、牵着、填上、庄稼、葡萄重点指导生字:鹅:“鹅”“哦”都是单韵母音节;卵:“卵”和“卯”是形近字,不要读成“mo”;穗: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hu”;填:读二声,不要读成一声;葡萄:在词语中“萄”读轻声。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2)理解词语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淘洗 形容地面或器物表面高一块低一块。坑坑洼洼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通行的风尚、习惯、礼仪等。风俗 洗濯。 浇灌 浇水灌溉。 镀亮 一种工艺,可以使金属起到装饰,耐磨的效果。招待 形容说话吞吞吐吐。闪闪烁烁稀奇巧妙(多用来形容令人感兴趣的新奇事物)。奇妙 对宾客或顾客表示欢迎并给以应有的待遇。(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本文描述了“我”和阿妈在秋天的夜晚走月亮的情形。(2)梳理课文思路。加彩字需要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练填空: 课文写了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一切的一切无不充盈着快乐、幸福、温馨、甜美之情。 四、学习“会写字”牵、鹅、卵、哦、填、庄、稼、俗、跃、葡、萄1.学生字。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和造句。2.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哦、填、稼、俗、跃”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牵、葡、萄”是上下结构,上小下大;“庄”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要注意笔顺;“鹅、卵”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左右等宽。(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鹅、卵”和上下结构的字“牵、葡”,学生练写。鹅:右面是“鸟”不是“乌”。卵:左右里面各有一点。葡:里面是“甫”,不要忘记有一点。牵:中间的秃宝盖要宽一些。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并且在反复诵读中,真切地感受到了月光下美丽的景象。六、当堂检测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七、课后作业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3)(4)(5)(3)(4)(5-12)(13)(14)(15)(16)(17)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重点)2.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重点)3.体会反复的写法对表情达意的强调作用。培养善于积累生活中写作材料的习惯。(重点)4.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难点)【教具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内 容荣德基课件页码一、课前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播放歌曲月亮船)怎么样,好听吗?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体会?(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在妈妈的怀抱很幸福、在妈妈的身边很幸福)那就让我们伴着这甜美的歌声一起去走月亮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走月亮(板书课题:走月亮)【设计意图:从学生们熟悉的歌曲出发,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1.自由读课文,思考: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2.小组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点苍山、村头、大道和小路、小溪和水塘、溪岸和拱桥、果园和菜地)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语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1.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这一段告诉我们月亮是从哪儿升起来的?(洱海)2.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秋天月夜有着怎样的美景?(月光明亮而柔和,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教师板书:月盘明亮 月光柔和)学生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体会省略号的用法。指导朗读: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3.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时候”指什么时候?重点体会:这时“我”的心情怎么样?4.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香味在流,月光在流,怎么可能?引导学生想象月光下小溪、山草、野花构成的画面,体会拟人、生动的语言,才将本无情感的自然之物赋予了甜美、欢快、幸福的情绪,如流水绵绵不绝。(教师板书:看到 山 树 草 花)方法指导:(请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通过朗读抒发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把真真切切的情,相容相沫的爱表现出来。)5.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引导学生合理想象:(1)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吧!(2)哪些句子你觉得很美,触动了你的心灵?画出来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给大家听一听,师生适时评价。(3)谈一谈,这些句子为什么会那么吸引人?师生共同品味语言的魅力。(4)引导学生想象第六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想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时的情景,感受妈妈身上的温暖气息,并个性化的朗读。】6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第三自然段: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们手牵着手欣赏月下美丽的景色,该有多么幸福哇!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 第四自然段:阿妈领着“我”欣赏月下美丽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带着“我”到溪边嬉戏玩耍时好玩儿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教师板书:想到 洗衣裳 做小船 看水塘)(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玩时的体验,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并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宣泄出来。)第六自然段: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我们贴得很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教师板书:闻到 阿妈的气息) 第八自然段:“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月儿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教师板书: 星星闪烁 )(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景色,并个性化的朗读。)7.也可能学生在一个自然段中即体会到了景色的美,也体会到了情美,教师可随机进行指导。(教师板书:美好景色浓浓亲情)【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8.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同学们,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五、课堂小结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领我们走过小溪、村道、果园、田埂,走过很多很多地方,欣赏了月光下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亲情。这种表达方法叫做:借景抒情。(板书“借景抒情”。 )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大家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把自己在生活细微之处感悟的亲情,像作者这样用心、用笔记录下来。就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生活是那样的温暖、幸福、快乐。六、当堂检测(选做)1.说阿妈牵着“我”走过“月光闪闪的西岸”“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你的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课文中还有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同学们交流(教材课后题第2题。) 2.句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七、课后练笔你还记得月光下的某个情景吗?仿照课文第六自然写一段话。八、课后作业(选做)1.推荐阅读有关名胜、景色,完成点拨1+x阅读攻略的练习。2.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3)(2)(3)(4)(5)(6)(7)(7)(8)(9)(10)(11)(12)(13)(14)(15)(16)(17板书设计2走 月 亮月盘明亮 月光柔和“我”和阿妈 看到: 山 树 草 花 星星闪烁美好景色浓浓亲情 闻到:阿妈的气息 想到: 洗衣裳 做小船 看水塘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一起畅谈与家人的美好时光。 2.在教学本文时,我想调动学生的经验,情感和想象,让学生不仅体会到意境的美,还感悟到亲情的真。开始我设计的是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发挥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之中。其中有一个环节是问:“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拉向了他们的生活,学生的生活各种各样,学生的回答缤纷多彩,学生如果展开想象的翅膀,仿佛真的看到了课文描写的“小溪流水含月,水塘映月如抱”的美景,效果教佳。不足之处:在教学“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这一部分时,遗憾的是学生的朗读或者发言闪光点不是很多,进入情境较慢,说明我的引导还是不到位。所以,我应该让学生回忆和自己妈妈一起散步时的情感体验,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散步是那样的温暖、幸福、安全、快乐但是只有个别学生情感是高涨的,能够感受到了妈妈浓浓的爱,读的动情,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将自己的情感潜入到作品所描绘的情景中,整堂课不足之处值得改进。总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这些美妙的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生活,联系自己,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这样整堂课就会是一副动态的,有声音,有香气的画面,这时候学生再读文章,就是带着头脑中的画面,带着自己的感受美读了,其效果就会不言而喻。8走月亮吴地传统民俗,中秋夜妇女盛妆出游,踏月彻晓,谓之“走月亮”。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中秋日吴俗,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清顾禄清嘉录走月亮:“妇女盛妆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菴,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之走月亮。”清朝-走月亮中秋木樨插鬓香,姊妹结伴走月亮。夜凉未嫌罗衫薄,路远只恨绣裙长。以前江苏地区的妇女,在中秋夜要走月亮。一般是结伴在月下游玩,或互相走访,或拜佛庵,或举行文艺活动。据说苏州妇女走月亮,至少要走过三座桥,称为走三桥。有的要走过更多的桥而不许重复,这就不仅动体力,还须动智力。清周宗泰姑苏竹枝词云:中秋共把斗香烧,姐妹邻家举手邀。联袂同游明月巷,踏歌还度彩云桥。1走月亮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 走月亮是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的一篇散文。本文以优美的语言、欢快幸福的笔调,描写“我”和阿妈在月光下散步时的所见和所感。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地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山高、村静、水香、塘趣、果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 本文语言精妙、别致、富有诗意,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充分地读,认真地品,尽可能地多背一些,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体悟感情,突破教学重难点。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象,体会月光中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并由景及情,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计划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任务,下面主要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理解课文内容,在感情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月下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体会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激发学生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操。3、教学重、难点 本文给我们最主要的感受是文辞优美,因此把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象,体会月光中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并由景及情,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把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谈自己的切身体会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的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阅读中要重视自读自悟,整体感知,培养学生自我阅读能力;要珍视学生感情语言的个体性、差异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树立开放的语文学习观,力求使课堂成为生活的、本真的、人文的课堂。 1、教法 读与想象结合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教会学生学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会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引领学生通过文字向画面,发挥想象,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章,解决教学重点。读与品味语言结合法;词语的理解仍是四年级教学的重点,文本语言精妙、别致、富有诗意。通过引导学生品味重点词语体悟感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突破教学难点。2、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采用“读读想想议议练练”的学习方法,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发挥想象,陶冶情操。 三、说教学流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和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下面首先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哪些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散步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2、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板书课题:走月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吴然和走月亮以及云南的洱海、点苍山。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3、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三)交流反馈,开放课堂。 1、检测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注重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2、提问: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这是对学生搜集资料等自学能力的考察。) 3、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要求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4、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尝试让孩子去总结、概括) 接下来重点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安排:(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学开始,可设计这样的导语:孩子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月光的照射下的乡村景色美丽极了,真是令人陶醉。我和妈妈伴着虫鸣、鸟飞以及果园那边飘来的果香在明亮的月光下散步,我和妈妈都去了哪些地方?小作者发现的这些美丽的景色,我们大家是否曾经留意过。现在我们一定要用心来读课文,体会作者是用了多么美丽的语言写出了我们也许曾经有过的感受。(二)细读品味,理解感悟。 要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感受力,要培养学生丰富而细腻的感情,用这种情愫的陶冶,让学生触景生情。新课标倡导:以生为本的新理念,要我们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所以,本课教学,以学生的诵读为主线,抓住了几处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1、布置学生自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要求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思考这些语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在读的过程中想象美丽的画面,体悟阅读中的情感乐趣。)2、小组交流。 这样富有诗意的文章,学生不仅喜欢自己反复诵读,更愿意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与他人交流,小组交流中给每个孩子充分的时间,他们可以说、可以读,可以争论,在生生交流中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3、汇报交流。 教师通过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语言美和其中蕴涵的真挚的亲情。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流着”一词两次使用,朗读时要强调。香味在流,月光在流,怎么可能?但正是这种语言,才将本无感情的自然之物附上甜美、欢快、幸福的情绪,如流水绵绵不绝。“多少可爱”引导学生读出喜悦的心情。 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一个“抱”字:形象地写出了小水塘的形状以及倒影在水中的月景,同时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得月亮、水塘和我们都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美好。 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小作者和妈妈伴着月光走过许多的地方,除了从重叠用“走过”这个词感受到,还可以从文中的哪些词语看出来?引导学生想象:我和阿妈还去了哪些地方?月光照在那儿又是什么样?(孩子会有很多奇异和美丽的想象。这样的交流也是一种美的陶醉,这样的阅读正是快乐的源泉。) 4、共同探究。 课文为什么反复写“我和阿妈走月亮”? “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出现四次。看似重复,实则妙笔之句,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既抒发了跟阿妈走月亮的欣喜之情,也起到了在结构上串联全文的作用。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多美的夜晚”?如果你和爸爸或妈妈走月亮,你想去哪里走月亮,动动你的五官,说说你在走月亮时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想到什么?语文教学重在体悟,学生的感受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美的欣赏是不能缺少的。我们教给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更要引导他们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感悟,感悟文美、景美、情美、人更美。作者情不自禁的赞叹也同样会感染我们,让学生深情地读:“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读了课文,孩子们更进一步体会到乡村月夜的美丽,体会到作者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三)联系实际,畅谈感受。 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师: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四)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走月亮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伴随着音乐,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1、完成课文走月亮课堂摘录本,摘录好词好句,积累描写景色的段落句子。 2、尝试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小练笔:说到亲情,我们眼前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小路上妈妈伸展双臂迎接蹒跚学步的幼儿,风雨中爸爸手持雨伞呵护着放学归来的孩子,月夜下奶奶教孙子数天上的星星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学会了独立行走,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这伴随生命每一刻的亲情,你感受到了吗?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然后写在你的日记本上吧。 四、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 走月亮吴然 月亮明亮柔和“我”和阿妈 在溪边在田埂上 美好景色浓浓亲情3走月亮课堂实录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播放月亮船这首歌。)师:怎么样,好听吗?生:好听。师:那我们就伴随着歌声一起去走月亮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走月亮(板书)二、品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情感师:上节课老师看你们读得那么投入,我也忍不住想读一读,你们愿不愿意给老师这个机会呀?生:愿意,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生听读课文,想象画面。师范读)师:慢慢地睁开你们的眼睛,告诉我你此时此刻的感受。生谈感受:甲1:这篇课文很美。甲2:课文写的很温暖。甲3:我感到母女的感情特别深。甲4:我感觉到了快乐。- 师:你们说的可真棒!那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心来体会它的美吧!学生自由读课文,感悟美丽)。师:在这柔和的月光下,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一定有很多地方吸引了你,快快与你的小伙伴来分享吧。(学生分小组交流,师走入组中倾听,相机提出问题帮学生理解内容)师:我们去感悟它的美?谁愿意第一个带我们走进美的享受中。学生汇报:(1)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出示小黑板)师:你为什么觉得它吸引你?生:月亮圆圆的发出柔和的光,把一切事物照得特别美丽。师:这么祥和的山村月夜应该怎样读呢?生:声音应洪亮,大点声。师:是需要大声读吗?生:应该温柔点,小点声。师:你们自己试一试吧。(学生自己试读,指名读)师:谁还想读?想一想这月光还有可能照亮什么地方?生:有可能照亮荷塘;有可能照亮小溪;有可能照亮草地师:多美呀,还有哪些地方吸引你?(2)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闻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我们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生:我感到很温暖,很幸福,很快乐。妈妈拉着我就像美丽的月亮拉着小星星;我感到了他们的母女深情)师:说得可真不错,你能再读读吗?生读这一段。师:自己再读一读,看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感觉。(生自读)师:谁愿意给老师和同学们再读读?(学生读)师:文中还有没有吸引你的地方?(3)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生:卵石间有很多小水塘,月亮照在小水塘里,水塘里的水紧紧地抱着月亮,好像妈妈抱着我一样)师:多温暖呀!那这句话“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秋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走月亮课件+教案+素材打包13套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7450184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