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姓 名: 勾北一 班 级: 土木1306班 学 号: 13120078 专 业: 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 李刚 2021年11月目录1 设计概述1.1目的和要求1.2设计依据1.3公路设计概况1.4平面设计标准的确定1.5路线起讫点2 设计参数2.1道路等级的确定2.2公路技术标准的确定2.3控制要素2.4平面设计技术指标2.4.1圆曲线最小半径2.4.2圆曲线最大半径2.4.3圆曲线半径的选用2.4.4平曲线最小长度2.4.5缓和曲线技术要求2.5路线方案的拟定2.6道路平面设计2.6.1平面选线的原则2.7道路纵断面设计2.8道路横断面设计3 设计图纸及计算说明部分3.1
2、计算说明部分(附表)3.2图纸部分(附图)参考文献 1 设计概述 1.1目的和要求: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同学们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较全面地完成一段丘陵地区二级公路的路线设计。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要求熟悉公路设计规范,理解、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综合运用本课程和其他有关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和发展;学习道路路线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通过设计,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动手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工程设计概念;培养学生具备道路路线设计的基本技能,如丘陵地区公路选线的方法、纸上定线的方法、路线设计
3、指标的确定方法、路线几何要素的计算、路线设计成果提交的主要内容和格式要求等;为学生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1.2设计依据: 根据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方向道路勘测设计任务书。 1.3公路设计概况: 公路等级:二级新建公路 设计年限: 10年 设计车速:80km/小时 1.4平面设计标准的确定 1、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路段按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勘察、设计。 2、设计执行的部颁标准、规范有: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1.5路线起讫点 比例尺:1:2000;公路等级:二级;起点桩号K0+000,坐标终点桩号
4、K1+694.906坐标起点高程:129.71米 终点高程:138.0米。2 设计参数 2.1 道路等级的确定 根据所给资料,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以下简称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以下简称路线规范)确定路线的设计等级,本路段按2级公路技术标准勘察、设计。设计车速为80km/h,路基单幅双车道,宽10米。设计使用年限10年。 2.2 公路技术标准的确定 本路段按二级公路标准测设,设计车速80km/h,测设中在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及在不增加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平、纵、横三方面的优化组合设计,力求平面线型流畅,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以达到视觉和心
5、理上的舒展。 路线测设里程全长1694.906米,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如表2.1所示: 表2.1道路技术指标平曲线个数(个)2平曲线最小半径(米/个)400直线最大长(米)556.669变坡点个数(个)2最大纵坡(%)1.09最短坡长(米/处)297.243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米/处)22002.3 控制要素 (1)道勘:二级 (2)设计车服务车速:80km/h。2.4平面设计技术指标 2.4.1圆曲线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平面线形中一般非不得已时不使用极限半径,因此规范规定了一般最小半径。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当圆曲线半径大于一定数值时,可以
6、不设超高,允许设置与直线路段相同的路拱横坡。圆曲线半径要求如表2.21所示 表2.2 圆曲线半径要求设计速度(km/h)80一般最小半径 (m)400极限最小半径 (m)250不设超高路拱<%0.2600最小半径(m)路拱>%0.28002.4.2圆曲线最大半径 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在地形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大半径曲线,使行车舒适,但半径过大,对施工和测设不利,所以圆曲线半径不可大于100米。 2.4.3圆曲线半径的选用 在设计公路平面线形时,根据沿线地形情况,尽量采用了不需设超高的大半径曲线,最大半径为
7、800米,极限最小半径及一般最小半径均未采用。 2.4.4平曲线最小长度 公路的平曲线一般情况下应具有设置缓和曲线(或超高,加宽缓和段)和一段圆曲线的长度;平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不应小于2倍的缓和曲线的长度。由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组成的平曲线,其平曲线的长度不应短于9s的行驶距离,由缓和曲线组成的平曲线要求其长度不短于6s的行驶距离。平曲线内圆曲线的长度一般不应短于车辆在3s内的行驶距离。平曲线的最小长度:192.638 m平曲线中圆曲线的最小长度取:27.332m 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同向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应大于6V(480m)为宜,同向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应
8、大于2V(160m)为宜。2.4.5缓和曲线技术要求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应满足以下几方面:(1)离心加速度变化率不过大;(2)制超高附加纵坡不过陡;(3)制行驶时间不过短; (4)符合视觉要求; 因此,规范规定:丘陵地区二级公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40m.。一般情况下,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当圆曲线半径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时,可不设缓和曲线。2.5 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较 根据给定的等高线地形图,采用纸上定线的方法研究路线的可能方案,并经过比较论证确定最后路线方案。 山区路线依行经地区的地貌地质和地形特征,可能有越岭线、山坡线、沿溪线和山脊线,此时可根据地形图研究可
9、能的路线布局型式。山区公路的选线一段应按: (1) 全面布局; (2) 逐段安排路线; (3) 具体定线三个步骤进行。 一条公路因地形地貌的不同,应分段选用不同的道路线型式,互相接通。2.6道路平面设计 根据小比例尺等高线地形图所确定的路线方案,即可在较大比例尺的等高线地形图上进行详细的精确定线,此时可按交角点的偏角,结合地形地物确定平曲线半径及其要素,鉴于时间所限,平面设计长度可取1公里。 直线、圆曲线及缓和曲线为道路线形的基本组成要素,诸如直线最大长度、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缓和段长度的规定等均应从行车安全视觉舒顺出发满足要求并通过计算分析确定。平面线形的桩距应按照规定并对地物及地形变化给予加
10、桩。 曲线段的设置影响平面视距,此时应结合纵横断面的设计进行视距的验算,取得视距的保证。 2.6.1平面选线的原则: (1)、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可能的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轻易采用极限指标,也不应为了采用较高指标而使得工程量过分增大。 (3)、选线应能满足国家或地方建设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要求,保证路线能够加强居民区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之间的联系,同时也
11、应注意同农田等基本建设相配合,尽量少占用农田,避免可多的拆迁工程。 (4)、在选线过程中,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滑坡、崩坍、泥石流、岩溶、泥沼及排水不良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绕避,如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2.7道路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线的标高是指路基边缘标高,高速公路则指分隔带外侧边缘的标高,对于改建公路则指路面中心线的标高。 纵断面设计线的确定包括:纵坡度的选定、坡长的限定以及竖曲线半径的拟定。为了满足行车和排水要求,道路应有最大纵坡和最小纵坡的限制。坡长限制应有利于行车平顺,尽量减少纵断面上的转坡点和设置大半径的竖曲线,坡长应注
12、意做到:缓坡宜长、陡坡宜短。 纵断面设计线拟定前,应先确定标高控制点(如桥涵标高、最小填土高度、最大挖方深度、交叉口标高等)。对于山区公路横断面依据地面线试定合宜的填挖高度,试定拉坡,然后按照“标准”规定确定纵坡度及其长度,并拟定竖曲线。 纵断面设计长度与平面设计的长度相同。2.8道路横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1)公路横断面设计应最大限度地降低路堤高度,减小对沿线生态的影响,保护环境,使公路融入自然。条件受限制不得已而出现高填、深挖时,应同架桥、建隧、分离式路基等方案进行论证比选。 (2)路基断面布设应结合沿线地面横坡、自然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等进行设计。自然横坡较缓时,以整体式
13、路基断面为宜。横坡较陡、工程地质复杂时,高速公路宜采用分离式路基断面。 (3)整体式路基的中间带宽度宜保持等值。当中间带的宽度增减时,应设置过渡段。过渡段以设在回旋线范围内为宜,长度应与回旋线长度相等。条件受限制时,过渡段的渐变率不应大于1100。 (4)整体式路基分为分离式路基或分离式路基汇合为整体式路基时,其中间带的宽度增宽或减窄时,应设置过渡段。其过渡段以设置在圆曲线半径较大的路段为宜。 按照平纵断面的设计,可取其中l公里左右做横断面设计,该段范围内所有桩号的横断面地面线,除规定的路基路面宽度外应照各桩断面的地形质情况确定边坡度、边沟形状尺寸,绘出横断面的设计线(即“戴帽子”),绘出各桩号的横断面图。 路拱的型式应按道路等级、性质及道路宽度,采用直线横坡或方程式不同的路拱(横坡)曲线。 高填深挖路段需设挡土墙等防护工程外,应按规定计算或参照标准图设计。3设计图纸及计算说明部分 3.1计算说明部分(附表) 附表1、平面计算(直线、曲线和转角表,逐桩坐标表); 附表2、纵断面计算(设计标高、竖曲线各要素等); 附表3、路基设计表; 附表4、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路基土石方数量表); 3.2图纸部分(附图) 附图1、道路平面设计图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管理中的流程优化案例研究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的法治思维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中的决策支持系统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议题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5正规的合租房屋租赁合同样本
- 2025快餐店临时工雇佣合同
- 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的新方法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自考实务问题试题及答案
- 2025设备产品买卖合同模板
- 2025企业茶叶收购管理经营承包合同模板
- 毕业论文如何通过具体数据及案例加以佐证和分析
-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LED显示屏生产作业指导书 生产过程控制工作指引
- 室间质评不合格原因分析及纠正措施表
- 水稻育种课件 第八讲三系杂交水稻育种
- 工业烘干机使用说明书
- 自杀行为防范与护理
- 排水管网清淤疏通方案
- 空防安全威胁应对措施与异常行为识别基础
- 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点
- 泰勒斯威夫特英文介绍演示文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