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说虎同步练习一基础识记1说虎的作者是_,他是_朝人, 家 家 家。答案:刘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解析:分析: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关键在学习中强加记忆。文学常识记忆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作品主题及风格等。2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下来。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刘基 答案:规范书写无错字即可。解析:分析:汉字只要能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下来即可。点评:正
2、确、规范、美观地抄写下来。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则人之食于虎也 于: 然虎之食人不恒见 恒: 答案:比|常常解析:分析:文言实词虚词是常考的合适的意思。点评:古文中常用实词的意义,先要大致理解句子的内容,可以翻译一下,再判断词语的意思。4区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则人之食于虎也。 故人之为虎食者。 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 答案:介词,跟相比。|介词,被。|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锋利的爪牙。解析:分析:一词多义,解释词语要结合语境,点评:古文中常用实词虚词的意义,先要大致理解句子的内容,可以翻译一下,再判断词语的意思。此题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
3、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5本文对创建功业者、对统治者提出了怎样的告诫? 答案:告诫他们千万不要“有智与物而不能用”,如果只是“用力而不用智”,“自用而不用人”,那将落个和老虎同样的下场,“为人获而寝处其皮”,受制于人,任人处置摆布。做到能够“用智”,善于“用人”。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意的把握。本文写作做目的是为了通过写虎来警示统治者,人是万物之灵,有大脑要学会用智,有双手要学会使物,这样才能“虎之皮人常寝处”。点评: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有观点理由充分即可。6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之:_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而:_答案:“之”,的|“而”,但是,却
4、。解析:分析:一词多义,解释词语要结合语境,注意“之”是多义词,在这里是助词“的”,“而”是转折连词。点评:古文中常用实词虚词的意义,先要大致理解句子的内容,可以翻译一下,再判断词语的意思。7解释加点词的含义。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_则人之食于虎也_答案:坐卧|被解析:分析:一词多义,解释词语要结合语境。“于”在这里是“被”的意思。点评:古文中常用实词虚词的意义,先要大致理解句子的内容,可以翻译一下,再判断词语的意思。8翻译句子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译文:_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译文:_答案:(这样一来)老虎的力量又增大了一倍,那么,其力量远不及老虎的人被老虎吃掉这个事就不奇怪了。|凭借
5、一分之力来对抗百倍于己之力,老虎虽然凶猛也是一定不能得胜的。解析:分析: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根据文中语境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句式和语气要译出来,最后疏通句子。注意“以”是凭借的意思,“虽”是即使的意思。点评: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根据文中语境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句式和语气要译出来,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9第一段说明了人被老虎吃掉的原因是什么?_ _ _ _。答案:这是因为人的力量大大弱于虎。老虎自身有比人大得多的“力”,又有锋利的“爪牙”,这两方面人都远不如虎,这样,人就要被老虎吃了。解析:分析:解答本题理解句子是关键
6、,老虎的力量同人相比,所差不止一倍。虎爪牙锋利,而人没有那样的尖爪利牙,老虎的力量又比人大几倍,所以人被虎吃掉。点评:解答此题要弄懂句子的意思。10说虎其实不是说“虎”,而是说“人”。文章表明核心道理的最关键的两个字是什么?_ _ _ _。答案:用智。解析:分析:老虎的力量同人相比,所差不止一倍。虎爪牙锋利,而人没有那样的尖爪利牙,结果是老虎被杀死,虎皮为人所用,只能说明了人用的是智慧。点评:此类题在理解句子的意思的基础上,加以概括。11本文的论证方法是( )。A事实论证B正反论证C类比论证D反证法答案:A解析:分析:本文先写老虎虎爪牙锋利,而人没有那样的尖爪利牙,力量又比人大许多的事实,结果
7、是人把老虎杀死的事实来说明道理。点评:事实论证就是通过摆事实来说明道理的一种论证方法。12这段短文的主要意思是( )A阐述了人战胜虎的原因。B论述了人发挥智慧,使用外物的重要性。C阐述了用智和用人的重要性。D阐明了人被老虎吃掉和老虎被人捕获的原因答案:C解析:分析:解答此题结合文中的关键句子:所以天下用力而不用智慧的人,与只仗自己一个人而不发挥大家作用的人,都是虎的同类。谈到了“用智慧和用人的作用。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要找到结论性的句子,就是主旨句。13“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老虎磨利他的爪牙,而人没有,况且老虎的力量又比人大一倍。B老虎有锋利的爪
8、牙,人却没有这些,于是老虎又多了一倍的力量。C老虎使它的爪牙很锋利,人却没有这个,于是老虎又比人增加了几倍的力量。D老虎使它的爪牙很锋利,而人没有这些,因此,老虎又比人多了一倍的力气。答案:C解析:分析这句中关键的词语是“倍”是约数,翻译为“几倍”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要注意根据不同的语境辨析字词不同的含义。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归纳积累、记忆。14“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中的两个“其”字指代内容依次是( )。A两个“其”都指人。 B两个“其”都指虎。C第一个“其”指人,第二个“其”指虎。 D第一个“其”指虎,第二个“其”指人。答案:B解析: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它被人所获,被人所杀而用其皮来坐卧
9、。故选B。点评:古文中对字词的理解,结合句子意思来理解。15翻译句子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 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者,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 答案:所以力量的功用只有一点,而智慧的功用非常之多。|所以世上用力而不用智,与只用一己之力而不能发挥他人作用的人,都是虎的同类。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掌握。文言文语句的翻译必须直译,坚持“换”“调”“补”“留”“删”的五字原则,实现“信”“雅”“达”的目标。这道试题中,注意准确把握以下词语解释:“故”意思是所以。点评:本题不难,大多数字都用直译就行了。16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不啻(dì) B爪牙(zh)C
10、怪哉(zi) D常寝(jìng)答案:C解析:分析:A“啻”应是chì,B应是zho,D应是qn,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17作者在本文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人是万物之灵,有大脑要学会用智,有双手要学会使物,这样才能“虎之皮人常寝处。”解析:分析:虎用力气,人用智慧;虎用自己的爪牙,而人借助外物。点评:解答此题从虎被人所获,被人所杀而用其皮的结局来写答案。18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译文:
11、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译文: 答案:被人所杀而用其皮来坐卧,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虎爪牙锋利,而人没有那样的尖爪利牙,老虎的力量又比人大几倍。解析:分析:注意多义词字词的活用,第一句中的“其”译作“老虎”,第二句注意关键词“倍”是约数“几倍”的意思。点评: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根据文中语境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句式和语气要译出来,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19. 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答案: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断句。解答此题要了解断句的一般规律。文言语句,我们可以利用其中
12、的名词、虚词、句式等作为突破口,寻找断句之处,还要读懂文句的意思,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研读短文,理解文段的大意。熟读精思,理解内容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在大致掌握了文章意思之后,凭语感把确有把握、容易分辨的地方先断开来,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点评:解答此题要弄清题干要求,注意关键解答此题要了解断句的一般规律。文言语句,我们可以利用其中的名词、虚词、句式等作为突破口。20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答案:这段写其力大过人的老虎为什么却敌不过人,落了个其皮为人“寝处”,其身任人处置摆布的下场。解析:分析:概括内容掌握方法,什么人做什么事结果如何来概括。点评:
13、文言文段意概括先要理解句子是意思,然后按照方法来概括。22说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则人之食于虎也 _又倍其力焉_答案:倒装句|省略句解析:分析:(1)倒装句(状语后置句):于虎食也。(2)省略句:(老虎)又倍其力焉。点评:文言句式有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等。23. 第二段的寓意含有哪两方面内容? 答案:一是力量弱者要受制于力量强者,这点与上段相同。一是“用智”与“用物”能使人增加力量,使原先的弱者变为强者。解析:分析:首解答此题要理解句子的大致意思,老虎比人有力气还有锋利的牙齿,因此人占下风;而人会用智慧来去老虎的性命。点评:读懂文章内容,分条概括。24.阅读文章,解答问题。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14、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1)一词多义 之: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_然虎之食人不恒见。 _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 _答案:助词,的| 处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代词,爪牙解析:分析:文言文虚词“之”的用法有做助词,的;代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作动词等要结合语境选择
15、。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的解释。平时要多积累才行。(2)请写出与虎有关的成语? 答案:示例:狐假虎威、虎视眈眈解析:分析:所写答案只有虎字的成语即可。点评: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25.阅读训练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解释字义。 天帝使我长百兽_子以我为不信_兽见之皆走_答案:做首领 | 认为 | 逃跑解析:分析:一词多义,解释词语要结合语境。注意“走”是古今异义,古义是“逃跑”,今义是“走路”。点评:古文中常用实词虚词的意义,先要大致理解句子的内容,可以翻译一下,再判断词语的意思。(2)翻译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动车火灾应急预案范文(3篇)
- 地震火灾应急处置预案(3篇)
- 计算机技术员考试全景备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考知识点与试题及答案解析
- 网络管理员考试前的试题及答案回顾
- 2025年软考考生智慧分享及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考试的教学模式分析与试题及答案
- 法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试题及答案
- 高考数学情境式试题及答案总结
- 前台文员的工作协调能力提升计划
- 新个人所得税政策培训知识培训课件
- 食堂食材配送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 2025年全国大学生百科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740道题)
- 移动通信网络流量分析与优化策略制定
- 术中低体温预防
- 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 国开电大《企业信息管理》形考任务参考答案
- 《电力系统仿真概述》课件
- 2024年版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单元工程质量验收评定表
- 《酵母表达系统》课件
- 风力发电运维值班员(高级工)理论考试题库(浓缩4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