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语文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语文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语文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语文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语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单元 单元检测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积累(19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岑参(cn)锦衾(qn)B.湮没(yn)棹舟(zhào)C.呓语(yì) 惊觉(jué) D.簪子(zn) 风掣(chè)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阅十余岁(经历)B.岂能为暴涨(被) C.听而斫之(听信,听任)D.郢人立不失容(失去容貌) 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尝射于家圃 臣则尝能斫之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是非木柿C.钟子期善听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D.

2、 香远益清 精益求精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以为绝妙 B.絮絮不止C.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D.卒逢暴雨 5.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水陆草 / 木之花,可爱者 / 甚蕃。 B.予独 / 爱莲之出淤泥而 / 不染。C.可远观 / 而不可亵玩焉。 D.晋 / 陶渊明独 / 爱菊。 6. 根据你对本单元古诗词的理解,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2分)A迢迢牵牛星虽写天上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旁观者的口吻诉说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B渡荆门送别不仅生动地描绘了长江沿岸雄伟奇丽的自然景观,而且反映出年轻诗人蓬勃的朝气和博大的

3、胸襟。C春望围绕一个“望”字,前四句写春望所见,后四句写春望所感。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奇想把萧索酷寒顿时转化为绚丽烂漫,从一开始就给全诗定下了悲观的感情基调。 7.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7分)(1)盈盈一水间, 。 (迢迢牵牛星)(2) ,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3)曲每奏, 。 (伯牙善鼓琴)(4)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写山水以表达自己开阔胸襟的句子是“ ,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二、阅读理解(43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89题。(5分)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

4、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出了作者所望之景,“破”和“深”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破败荒凉的画面。 B.颔联一反常态,平时给人美好感受的花朵和婉转的鸟鸣,在作者心中没有激起愉悦的情感,而是引出了无限的哀愁。C.颈联运用比喻修辞,表现了作者对家乡亲人无限思念的情感。D.全诗语气沉痛,字字血泪凝成,国破家亡之深忧巨痛,读来撼人心魄。9.人们评价此诗时,说它“一字传神,尽显神韵”。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请再举一例进行分析。(2分)

5、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0题。(3分)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晴朗的夏夜,明亮的月光惊飞了夜宿枝头的喜鹊;习习微风,惹得树上的蝉儿嘶鸣。B.稻花飘香,扑面而来。群蝉齐鸣,青蛙合唱,仿佛都在说:今年农事要丰收啦,今年农事要丰收啦。C.翘首遥望天际,稀疏的几颗星星挂在天幕上。忽然洒下几点雨来,词人不得不匆匆赶路。到溪桥一转弯,相识的茅店就出现在土地庙旁的树林边。D.该词是词人行走在江南农村看到的一幅清新优美的盛夏月夜图景。

6、全词表现了作者故地重游的怡然、喜悦之情。(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9分)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7、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僧募金重修 / 重诺责,敦风义 B.尔辈不能究物理 / 无他,但手熟尔 C.可据理臆断欤 / 当户理红妆 D.然则天下之事 / 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13.下列对选文给我们的启示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对自然现象发生的原因,不能只根据常情主观判断。B.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C.只要善于观察和

8、总结,就能对任何问题作出正确分析。D.如果对事物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则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6题。(9分)郢 人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顾谓从者( ) (2)尽垩而鼻不伤( )(3)尝试为寡人为之( ) (4)虽然(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 (2)臣则

9、尝能斫之。 16.文章告诉我们 的道理;引申出成语 。(2分)(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9分)蜜蜂林振宇其实,我以前是不大喜欢蜜蜂的。小时候的我特别淘气,每年春天,看见小蜜蜂不停地扇动着翅膀,嗡嗡嗡地穿梭在花丛中的时候,就像捉彩蝶一样去抓,结果被蜜蜂蜇了,像针扎一样的疼。记得我的手上红肿的大包,好几天也不下去。大人们告诉我,蜜蜂是不能随便招惹的,它的尾部长有毒刺,打那以后我就对蜜蜂避而远之了。后来,我的妈妈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罐子淡黄色的浓得像糖浆一样黏稠的东西,说这就是蜂蜜,可甜了。馋嘴的我有点儿不相信,就拿起一根筷子,伸进罐子里蘸了点儿蜜,然后放入嘴里,又用舌头抿了抿,就滑顺地

10、咽下去了,再吧嗒吧嗒嘴,味道香浓甜润,我还是第一次品尝到蜜的味道,感觉好极了。难道眼前这么好吃的东西真的是那些爱蜇人的小蜜蜂采百花酿成的?我当时有点儿不敢相信。大人们说,蜂蜜可是个好东西,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常吃还能滋养身体,延年益寿呢!于是,我对蜜蜂产生了兴趣,不由得喜欢上了这些小精灵。在我居住的那个林区,也有几户人家养蜜蜂,没事就到那边转转,远远地看一团蜂,闹哄哄地围着箱子,总是忙着飞,不觉得累。我和同学秋天去爬山,看见山里一户养蜂人家的院子里摆满了方形的木蜂箱,院中那位养蜂的老爷爷竟敢用双手娴熟地拽出蜂箱里的木板,那上面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蜜蜂。我本想上前看得仔细些,但一想到曾经被蜜蜂蜇过的经

11、历,心里就有点儿打憷。可是,我心中一直有个疑问,就是一只蜜蜂酿一公斤蜜得采多少花呢?于是,我就站在他家的院子外问这个问题,可是老爷爷也说不清楚,回答不上来。因此,这成了我心中的一个谜团。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读书看报时特别留意有关蜜蜂的资料。一次,我偶然在报刊的一角发现这样一段文字:“据有人统计,一只蜜蜂如果要酿造出一公斤蜂蜜,需要采几百万乃至一千多万朵花,它往返飞行的距离大约有几十万公里,相当于绕上地球好几圈!”我当时就被这组数据震撼了,不由感触起来。多么了不起啊,这看似渺小的蜜蜂!它生命不息,酿蜜不止,竟让自己的生命变得崇高起来。因此每当我看到蜜蜂和甜甜的蜂蜜时,就想,难道它仅仅是在酿蜜吗?不

12、!它何止是在酿蜜,它是在酿造一种精神,一种叫做“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蜜蜂那原本渺小的生命体才变得高大!倘若我们也能像蜜蜂那样,“终日乾乾,自强不息”,那么我们的生命难道还会平庸吗?(选自人民日报2010年9月6日)17.这篇散文,以四个情节串起,请各用一个四字短语分别概括四个情节的大意。(4分) 18.文章赞美蜜蜂,为什么却在开头写作者被蜜蜂蛰的不愉快的童年经历?(3分) 19.文中随着情节的发展,作者对蜜蜂的了解也在逐渐加深,感情也随之变化,先是“避而远之”;听到大人夸赞蜜蜂后,不由得“ ”;随后,在看了报纸的一段有关蜜蜂的报道后,“ ”;最后得出感悟“ ”。(3分)20

13、.结合文章内容,自选角度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三、综合实践(8分)21.某中学七年级学生将开展一次以“品味汉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参与这次活动,并完成(1)(3)小题。(1)汉字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除了是语言的表达方式外,还蕴含着许多哲学思想。例如“俗”字,就是一个人一个谷,人吃五谷,即是俗。但是谁又能脱俗呢?除非不食人间烟火。还有“仙”字,人在山中就是仙,因为摆脱了市井尘世的困扰。请你仿照这种解释,从“雅”“趣”“研”三个字中任选一个,说说其中的“哲学”内涵。(2分) (2)汉字不仅意美,音美,而且形更美。但有人认为现在已经进入电脑时代,无须练习写字了。对此,你有

14、什么看法?(3分) (3)阅读下面的材料,选一个汉字作为你的2014年度汉字,并简述选择的理由。(3分)每年的年度汉字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一个汉字反映全年焦点,具备相当的概括性和高度浓缩性。“法”最终被选为2013年年度汉字。当选理由如下:2013年是中国建设法治社会至关重要的一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司法体

15、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纵观2013年,废除劳教制度,严禁刑讯逼供,加强司法独立,各地法院连续纠正冤假错案都体现了中国社会对“法”的尊重。2013年,“法治中国”正在路上。 我选 字;理由: 四、写作(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我们曾关注蚂蚁王国的命运,猜想浩瀚宇宙的奥秘,还有堆沙、玩水、痴想纯粹而真实。少年的心里住着童心,不经意间,你会发现枝头的花儿在匿笑,墙角的蟋蟀在欢唱大人的心里藏着童心,不信你看爷爷与你的忘年之交,严谨的老师天真的一笑让我们用眼睛去“听”,用耳朵去“看”,童心

16、可以装下整个世界。请以“ 童心”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补全题目,可以填入“拥有、发现、久违了的、美丽的、爸爸的、啊”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 1. A (“参”读“shn”。) 2.D(失容:改变神色。) 3.C(A.曾经;B.此、这;C.擅长/好;D. 更加。) 4.D(“卒”通“猝”。)5. C(A.正确的划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 / 甚蕃。B. 予独爱莲之 / 出淤泥而不染。D.晋 / 陶渊明独爱菊。)6. D(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豪迈奔放”而非“悲观”的。)7.(1)脉脉不得语(2)仍怜故乡水(3)钟子期辄穷其趣 (4)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5)山回路转不

17、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8.C(“比喻”应为“夸张”。)9.示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悲愤情感。10.B(“群蝉齐鸣,青蛙合唱,仿佛都在说”的表述错误。) 11.D(A.重新/重视;B.你们/罢了;C.常理/梳;D.既然这样,那么。)12.(1)寺院的大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尊石兽一起陷入水中。(2)这两尊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够被洪水携带走呢? 13.C(“只要善于观察和总结,就能对任何问题作出正确分析”的说法过于绝对,不恰当。) 14.(1)回头看 (2)砍尽 (3)做 (4)即使 15.(1)郢人把像苍蝇翅膀的白土涂沫在他的鼻尖上。(2)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鼻尖的白土。16.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郢人运斤 17.被蜜蜂蜇 享受蜂蜜 观察蜜蜂 感悟蜜蜂 18.作者欲扬先抑,同时与下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作者的感悟。 19.喜欢上了这些小精灵 被这组数据震撼了 蜜蜂是在用生命酿造一种叫自强不息的精神! 20.语言质朴,生活气息浓厚,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蜜蜂的深入观察,对人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