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岭湮灭的燕事_第1页
王开岭湮灭的燕事_第2页
王开岭湮灭的燕事_第3页
王开岭湮灭的燕事_第4页
王开岭湮灭的燕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王颔:湮)威的燕事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板,双 燕归来细雨中。欧阳修潘天毒1每逢“雀巢奶粉” “雀巢咖啡”,总念及失散多年的燕 窝。我最近一次遇见它,约8年前,在北京白塔寺附近,电视剧 四世同 堂曾拍摄于此。途经一门楼时,忽闻一缕怯怯的唧喳声,像从雾里钻 出来的。至今,那声犹在耳畔,难以名状,却是对“呢喃”的最好注 释。循着那声,我瞅见了久违的燕窝,在门楼内侧的横梁上。我笑了, 是一簇嗷嗷待哺的雏燕。朱门虚掩,有幅对联:翩翩双飞燕,颉顽舞春 风。横批:非亲似亲。好一户知书达理、其乐融融的人家!在那盆燕窝 下,我翘望了半天,舍不得走。分手时,想起一首儿歌,“小燕子,穿 花衣,年年春天

2、来这里”想必,这家小主人也是天天唱的罢? 它是点点滴滴吐唾的结晶。其址选于檐下或梁上,雌雄双燕含辛茹苦衔 来泥粒、草茎,以唾液凝成碗状,内垫软物,一个家便落成了。让人垂 涎的名肴“燕窝”,乃燕族中金丝燕和雨燕的家,据说采摘时,常见巢 畔咯血滴红,甚有亡燕陈尸,皆劳累所致。燕之心血、津唾、爱巢,经 人的腹欲幻变,竟成了美味、珍馈。一个半世纪前,欧洲战乱,因营养不良,婴儿夭折率很高。一位叫亨利 的瑞士男子心急如焚,他将鲜牛奶和谷米粥混合,发明了一种雏儿饮 品,无数饥饿的童年被拯救。不久,亨利创办了一家食品公司,冠名“雀巢”。此后经年,公司越来越大,屡有人提议更名,皆被亨利家族 拒绝。何以对小小雀巢

3、如此钟情呢?我想,大概因意象之美吧。巢, 总是触发人们对“家” “哺乳”“温情” “安全”“信任”等的联想。 巢,一个高浓度的爱词。3年前一个冬日,再过白塔寺,我大吃一惊,旧街拆迁,一片狼籍。 那栋曾让我眷恋的门楼也不见了,只剩歪倒的石碳。心里一阵惘然,试 想,数月后某个春日,当南徙的旧燕如约归来,这儿将上演怎样的情 景古时候,人常把山河羁旅、家国破碎的黍离之情与燕事连在一 起,像什么“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 傍谁飞”,而燕的心境,却少有人揣度。面对故园颓毁、梁栋无踪, 那寻寻觅觅的徘徊、声声断断的哀鸣、空空怅怅的彷徨,又寄与谁呢? 我不敢想象归燕的神情了。它还蒙

4、在鼓里,不知千里外的变故。愿它迷 了路另投他乡吧,转念一想,不对,燕子记忆力 极好,且天性忠诚。“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这一幕注定要上演。2鸟族中,与人关系最密的当属燕,尤其家燕。它用近在咫尺、同宿共眠 的依依亲昵一一证明了人间原来并 不可怕。它以登堂入室、梁上君子的落落大方一一证明了市井的慷慨 与温情。“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陶渊明)“自喜蜗牛舍,兼容燕子 巢。”(李商隐)燕身俊长,背羽蓝黑,故称玄鸟。尤其它翅尖尾叉, 开合似 剪,欧洲“燕尾服”就汲此灵感。唐人李矫,淋漓刻画了其 形 神:“天女伺辰至,玄衣澹碧空。差池沐时雨,颉颁舞春风。”古诗文 中,燕几乎是被歌咏最多的,“燕

5、”字被召入名氏的频率也最高。师从物性,向自然学习,乃古人惯常的精神功课。燕的貌态和习性,不仅给人带来审美愉悦和灵感,更在思想与伦理上刺激和提携 着人心,成为一支重要的人文资源。这一点,从其称呼中即可显现:春 燕、征燕、归燕、新燕、旧燕、喜燕、劳燕、双燕 “几处早莺争暖 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相传,燕于春天社日北迁,秋天社日南徙,所以,它便成了惜时的最佳 情物。南来北往的疾行之色,给燕披上了一抹吉普赛气质,你可感 伤为游民的 动荡与飘沛,亦可领会成人生的诗意与辽阔。尤 其于现代国人,这种天 高任鸟飞的流畅,这种免户籍之扰的自由,招人羡慕。看来

6、鸟事比人事简单、自然比人际宽容啊。燕的归去来兮、巢空巢满,更从行为和心灵美学上,渲染了人世的悲欢离合。早在诗经年代,人即以燕事比喻送嫁,“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邺风燕燕)。尤其燕的万里识途和履约而至,更让人生出欣慰和暖 意,正像 杜甫归燕所赞:“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在恋旧、忠诚、守诺等情操上,燕比犬执着,比人可信。而且,燕的归来,以千山万水为脚力成本,更让人感动。人对燕的宠幸,还有一大缘由:情爱审美。鸟族中, 劳上燕是出了名的勤勉,除筑巢之累,更体现在哺雏之片片仙云来渡水,双双燕子共衔泥。”(张谓)晴丝千尺挽韶光,百舌无声燕子忙。”(范成大)白

7、居易的燕诗示 刘叟描绘更详:“梁上有双燕,翩翩雄 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 儿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 语,一一刷毛衣。而且,这份伟大的家务,离不开一个字:双。一夫一 妻制的燕子,素以恩爱著称,视觉上的颉顽翩跄、出双入对,经人的情 感镜片,即成了相濡以沫的伉俪之美。这种生儿育女、如胶似漆的情 态,怎不撩人心呢?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动物伦理,就这样深深鼓舞并提携着人的伦 理。祥鸟、瑞鸟、爱情鸟的地位,就这样定了。“燕藏春衔向谁家。几千年里,人一直把燕访视为大吉,欢天喜地恭迎,小心翼 翼伺奉,不仅宅第开放,檐梁裸呈,甚

8、至夜不闭户。一方面 民风敦厚, 治安环境好;一方面燕子勤早,方便其外出。在闽南乡下,见民居两耳有高高翘起的飞檐,颇有“细雨鱼儿出,微风 燕子斜”之象,一打听,原来叫“双飞燕”,真是形神兼备。我想,摹 仿即热爱吧。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在人类栖息史上,喃语绕梁、人燕同居堪称最大的佳话与传奇。在我眼里,甚至是比“风水”更高的自然成就和美 学理想,乃 天人合一、安居乐业之象征。然而,随着院落平舍被取缔、高楼大厦之崛起,一个颠覆性的居住时代 降临了。开放变成了幽闭,亲蔼变成了严厉,盛 情变成了冷漠,慷慨变 成了吝啬这注定了做一只当代燕子的悲剧。这远非“旧家燕子傍谁飞”的问题了,而是

9、无梁可依、无檐 可遮、无台 可歇、无舍可入。杜牧在村舍燕中道:“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 窗。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是啊,既然殿堂紧闭,那就改宿乡墟吧,野舍虽简,却不失温暖。可对一只现代燕子来 说,即没这幸运了,无论城乡,皆为冷酷的户窗和铁茯藜的防盗网。人在囚禁自己的同时,也羞辱了燕子的认亲。燕和贼,面对一样的难题,陷入相似的境遇。人居的封闭式格局,意味着燕巢的覆没。“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流传几千年的燕事,真要与人烟诀别了吗?若此,于人又有何损失呢?多是务虚的失落,比 如风物景致、美学意境上的,比如少了端详燕容的机会,少了托物寄情 的对象总之,不外乎诗意的减损,于极端务实和糙鲁之心,当然不 算什么。不知人祖是否与燕族有过长相守的誓盟?炊烟的升起、茅舍的诞生,孕 育了人燕厮磨的俗习,如今却闭门谢客,这算不算背信弃义和严重毁约 呢?是人类不忠,还是人在背叛自己?背叛自己的童年和发小? 4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最近一次邂逅,是初春的郊野,稀 稀拉拉,像几粒黑柳叶,随电线一起飘忽在我眼里,那影子是忧 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