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教学准备】课件课前谈话: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生:白雪茫茫 虎视眈眈皎皎 炊烟袅袅 流水淙淙 芳草萋萋 霞光灼灼 春雨绵绵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生:美丽的景物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一定有帮助。一、导入:师:有一个故事千古传诵,流传至今,这就是大家手中的文章伯牙绝弦,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我们以往
2、学的都是现代文,也就是白话文,今天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相信大家都能喜欢。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3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自由大声地读课文。师: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但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现在我们来一起配合音乐读课文课文,注意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出示幻灯:课文。齐读课文)二、品读感悟 同学们读得很好,老师想说,善哉,善哉。什么意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读文章,有些句子我们已经理解了,但可能会有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教大家一种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替换法。也就是根据课下注释,把句子中的生词替换成易懂的词语,
3、例如,课文注释2:鼓解释为弹,那么,第一个句子我们就读为伯牙善弹琴。哪位同学来读一读课下注释(生读注释),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老师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注释。大家请看。 (出示幻灯:注释。) 现在就根据这些注释,把句子替换一下,相信你会理解得更加深刻。这样一替换,原来陌生的词语变成了熟悉的意思,难懂得句子也很好理解了。 现在我们就来分组学习,四人一组,用变通法来把课文翻译一遍,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篇课文的内容,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互相评论一下,谁说的最通顺。分组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看看我们学习的成果怎么样了,我来问问同学们。单句提问,学生回答。 现在我来看一看哪组同学,理解的最准确,说的最好
4、。谁来展现一下。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这个故事。 师:这则故事虽然很短,只有77个字,但却是一流传了两千年的的经典文章,它给我们提供交朋友的最高标准,那么课文哪个句子告诉我们他们是知音呢? 出示幻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有没有具体的描写。师:通过这个句子,我们对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有了更深的理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钟子期的赞叹,和俞伯牙的欣喜,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啊。伯牙所念,可能不止高山流水,还会有什么呢?你能想象他们还会说些什么吗?(学生回答)伯牙可能会弹奏明月、清风、杨柳你能仿照课文把句子补充完整吗?注意帮助学生会找出更具体的表达。皎皎明月、徐徐清风。注意观察这两个句子。在结构上有什
5、么特点,AABC式。你能照样子再说几个吗?这两个词语还都是描写哪些方面的?答,自然界事物。你能找几个类似的吗?老师举例。指导学生平时多积累词语。知音相遇,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让我们以喜悦的心情再读读这些句子。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生答:“善哉,善哉,皎皎兮若明月。师: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是 生答:知音。 师:真正的知音。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 生: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钟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 师:那么,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 生:表面的。 肤浅的
6、。 师:你能想象别人那种空虚的赞美吗? (学生自由说) 师:这样的赞美有没有价值? 生:钟子期最能明白伯牙内心深处的表白。 师;可以想象,当善鼓琴的伯牙,志在高山,没有人会像子期说 生:峨哦兮若泰山。 师:当伯牙志在流水。没有人会像子期说 生:洋洋乎若江河。 师:当他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1:失望。 生2:寂寞。 生3 :忧虑。 生4:渴望。 他在心里一定会忍不住发出呼唤。我的知音 生:你在哪里? 师:后来,终于遇到了子期,他的心情怎样的?
7、60;生1:快乐。 生2:激动。生3:充满希望。 生4:欣慰。 教师简介资料。 师:此时,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 生:我认为他们还是生活上的知音。 师;是啊,是人生的知音。 生;他们还是生命的知音。 师:是啊,他们的相遇是心灵的交融, 生:应该是快乐的,幸福的。 师;真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知音,真是太少了,再来感受知音相遇的那份感受和那份柔情。 生:齐读课文前4句。个别朗读。 师:这位同学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知音。不幸的是,子期得病而死,伯牙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伯牙谓
8、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伯牙为什么认为子期是最后的知音? 生1:因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 生2:因为他们之间就像亲人一样。 师:是啊,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再也没有人赞他 生齐读句子:善哉,峨哦兮若泰山。 师:志在流水,再也没有人赞他生齐读: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师:他在断绝琴的时候,也断绝了什么? 生1:断了他的前程。 生2:断了他的心弦。 生3:断了他的希望。 师:伯牙在断了琴弦,留下无边无际的孤独、寂寞。当你理解这样的心情的时候,再读读这段话。 生再读最后一
9、句。 师:有记载,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写下了一首短歌。(配乐,教师深情朗诵) 生再一次朗读全文。 师: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你想安慰他、赞美他或是鼓励他吗?将你此刻内心的想法写出来。 学生动笔写感受。交流: 生1:伯牙,我同情你,你一定很寂寞,振作起来,你一定能找到新的知音。 生2:俗话说得好,不要把内心的大门永远关闭,你不要再伤心了。 师:听了你们的见解,老师也忍不住在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难道不是在苦苦寻觅吗?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难觅”,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珍惜也许一无所获,但是事情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追求。愿你们能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人生的温暖。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后人还根据这个故编写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 播放高山流水音乐,全班学生再次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这样经典的文章,我们真应该熟读背诵下来,下面,就让我们能伴随悠扬的古琴曲,来背诵这篇课文。三、作业我们中华民族非常重视友情,历史上赞颂友谊的名言佳句不计其数,为了更深刻的理解文章,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课下作业,大家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阳台低价改造方案(3篇)
- 供热价格管理方案(3篇)
- 基层医疗分红方案(3篇)
- 车间供水水箱清洗方案(3篇)
- 咨询服务合同保险
- 风险评估与管理标准化工具
- 一到十级古筝课件
- 信息技术在农村精准农业推广合同
- 农村农机具租赁与作业协议
- 产品质量检验标准模板严格质量把控
- 2025年《治安管理处罚法》新修订课件
- 国家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
- 语言接触与混合语现象-洞察及研究
- 咨询行业流程管理制度
- JG/T 210-2018建筑内外墙用底漆
- 2025叉车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年度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评审计划
- 2025年中国不锈钢宽幅网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支气管镜检查技术》课件
- 解读2025年金融行业的重要事件试题及答案
- 建筑吊篮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