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院管理精品-心电监护_第1页
最新医院管理精品-心电监护_第2页
最新医院管理精品-心电监护_第3页
最新医院管理精品-心电监护_第4页
最新医院管理精品-心电监护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十四章 心电血压监测第二节 心电血压监测技术评分标准项目项目总分操作要求评分等级及分值实际得分ABCD仪表5工作衣、帽、鞋穿戴整齐,符合规范54320操作前准备10环境清洁21.510规范洗手和手卫生,戴好口罩21.510备齐用物,放置合理3210检查一次性物品质量3210操作过程75确认有效医嘱3210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评估皮肤情况,协助患者排尿3210取舒适体位3210打开监护仪,检查监护信号3210暴露清洁皮肤54320连接电极片与导线,正确安放电极片位置,避开除颤位置(左臂电极:左锁骨中线锁骨下;右臂电极:右锁骨中线锁骨下;左腿电极:左锁骨中线第67肋间或左髋部;无关电

2、极:右锁骨中线第67肋间或右髋部;胸部电极:心电图胸导联的位置)1514109650观察心电波形,选择合适的导联54320正确调整波形,选择合适的振幅,去除干扰54320正确设置心率的报警范围,根据监护波形设置合适的心律失常报警54320正确缠绕袖带(将袖带平整缠于上臂中部、袖带下缘距肘窝上3cm,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54320选择测量模式54320根据血压测量结果,正确设置报警范围和各参数54320再次检查报警参数,确保报警处于开启(On)状态54320正确处理各种报警54320告知监护的注意事项3210操作后5整理床单位,妥善安置患者,分类处理污物用物54320质量控制5对患者的态度,与

3、患者的沟通,操作熟练程度54320总计100第三节 心电血压监测技术风险防范流程心电血压监测时存在局部皮肤过敏、测量肢体局部水肿、测量部位瘀斑形成、测量肢体缺血坏死、血管神经损伤等风险,其防范流程如下:一、局部皮肤过敏 临床表现:贴电极片局部皮肤红、痒、水泡形成,局部破溃预防: 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温水擦浴更换电极片的位置处理:1. 过敏处皮肤可用抗过敏药膏外涂;2. 破溃处保持清洁干燥;3. 用无菌注射器抽瘪水泡,尽可能使水泡表皮保持干燥二、测量肢体局部水肿 临床表现:测量肢体下段肿胀,皮肤张力增高,可呈亮感,患者主诉麻木、胀痛处理:1. 不在肿胀的肢体处输液;2. 抬高肿胀肢体;3. 按摩、

4、活动肢体促进血液回流预防:1. 不在输液侧肢体测血压;2. 血压稳定,延长测量时间;3. 更换测量血压部位;4. 定时轮换测量肢体;5. 活动肢体,多按摩三、测量部位瘀斑形成 临床表现: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出现出血点,测量局部瘀斑形成预防:1. 监测患者凝血功能情况,定时轮换测量肢体;2. 避免在测量肢体抽血;3. 血压稳定,延长测量时间处理:1. 更换测量血压部位;2. 改善凝血功能;3. 热敷局部,促进瘀斑消散四、测量肢体缺血坏死 临床表现:测量肢体皮肤淤紫,肿胀,桡动脉搏动未及,皮温凉,肢体活动能力下降,肌力减弱;患者主诉剧烈疼痛;全身症状,体温升高,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白细胞计数增多,血

5、沉加快处理: 予外科治疗预防:1. 及时评估测量肢体的肿胀程度,加强观察;2. 调整测量血压的频率、间隔时间;3. 轮换测量肢体五、血管神经损伤 临床表现:测量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处理: 遵医嘱及时予血管神经营养药物预防:1. 不在瘫痪肢体测量血压;2. 不在静脉输液的肢体测量血压;3. 定时更换测量血压的部位;4. 调整测量血压的频率、间隔时间第四十五章 血氧饱和度监测第二节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评分标准项目项目总分操作要求评分等级及分值实际得分ABCD仪表5工作衣、帽、鞋穿戴整齐,符合规范54320操作前准备10环境清洁3210规范洗手和手卫生,戴好口罩3210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6、43210操作过程75确认有效医嘱3210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评估局部皮肤或者指(趾)情况,清洁皮肤并修平患者指(趾)甲54320取舒适体位3210打开监护仪,检查监护信号764320清洁局部皮肤或者指(趾) 54320正确连接血氧饱和度探头与导线764320正确连接血氧饱和度探头(探头放于患者指(趾)或者耳廓处,使其光源透过局部皮肤,保证接触良好)1514109650正确调整波幅,去除干扰1096540正确设置报警范围,确保报警处于开启(On)状态1096540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54320病情观察(观察检测结果,及时记录;观察局部皮肤及指(趾)甲情况,及时更换传感应位置)54320操作后5整理床单位,妥善安置患者54320质量控制5对患者的态度,与患者的沟通,操作熟练程度54320总计100第三节 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风险防范流程血氧饱和度监测时存在监测手指皮肤损伤,监测手指缺血、淤紫、坏死等风险,其防范流程如下:一、监测手指皮肤损伤 临床表现:手指皮肤损伤,新鲜面局部可有渗液,患者主诉局部有疼痛感处理:1. 更换监测手指;2. 聚维酮碘(PVP-1)消毒,保持清洁干燥;3. 局部可使用百多邦软膏预防:1 加强观察,定时更换监测的手指;2 温水浸泡,可使用护手霜二、监测手指缺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