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管理》公式汇总全_第1页
《中级财务管理》公式汇总全_第2页
《中级财务管理》公式汇总全_第3页
《中级财务管理》公式汇总全_第4页
《中级财务管理》公式汇总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级财务管理公式汇总第二章财务管理基础一、现值和终值的计算终值与现值的计算及相关知识点列表如下:表中字母含义:F一一终值;P一一现值;A一一年金;i一一利率;n一一期间;m一一递延期项目基本公式系数系数之间的关系单利终值F=PX (1+iXn)(1+iXn)为单利终值系数互为倒数单利现值P=F/(l+iXn)1/(1+iXn)为单利现值系数复利终值F=PX (l+i)aF二PX(F/P, i, n)(l+i)n为复利终值系数,记作(F/P, i, n)互为倒数复利现值P=F/(l+i)aP二FX (P/F, i, n)1/(1 +。”为复利现值系数,记作(P/F, i, n)复利利息I 二FT

2、普通年金终值F=AX(l+i)a-l/iF=AX (F/A, i,n)(l+i)"T/i为年金终值系数,记作(F/A, i, n)互为倒数偿债基金A=FXi/(l+i)B-lA=FX (A/F, i,n) =FX1/(F/A, i,n)i/(l+i)n-l为偿债基金系数,记作(A/F, i, n)普通年金现值P=AXl-(l+i)T/iP=AX (P/A, i, n)-i为年金现值系数,记作(P/A, i,n)互为倒数投资回收额A=PXi/l-(l+i)A=PX (A/P, i, n) =PX1/(P/A, i, n)i/l-(l+i)F为资本回收系数,记作(A/P, i, n)即付

3、年金终值F=AX(l+i)n-l/iX(l+i)F=AX (F/A, i,n) X (1+i)或 F=AX(F/A, i,n+l)-l(F/A, i,n)X(l+i)或(F/A, i,n+l)-l为即付年金终值系数即付年金终 值系数与普 通年金终值 系数期数加1,系数减1即付年金现值P=AXl-(l+i)-a/iX (1+i)P=AX (P/A, i,n) X (1+i)或 P二AX (P/A, i,n-l) +1(P/A, i,n)X(l+i)或(P/A, i,n-l) +1为即付年金现值系数即付年金现 值系数与普 通年金现值 系数期数减1,系数加1递延年金终值与普通年金终值计算相同,并且与

4、递延期长短无关F=A* (F/A, i,n)递延年金现值(1) P=AX (P/A, i, n) X (P/F, i, m)(2) P=AX (P/A, i, m+n)AX (P/A, i, m)(3) P=AX (F/A, i, n) X (P/F, i, m+n)永续年金现值P 二 A/i二、利率的计算(-)用内插法计算方法一:i=i1+(B-B1)/(B-B1) X (ic-iO【提示】以利率确定1还是2“小”为1, “大”为“2”方法二:利率系数iLa*ia 12a2(i-i:)/ (ii-12)= (a-a2)/ (axa2)(二)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1)定义当1年复利一次的情况下,

5、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当1年复利多次的情况下,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对债权人而言,年复利次数越多越有利,对债务人而言,年复利次数越少越有利。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应用一年多次计息时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i= (1+r/m) °-1式中,i为实际利率,r为名义利率,m为每年复利计息次数。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为: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X (1+通货膨胀率), 所以,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为:中后田51+名义利率 11+通货膨胀率三、风险与收益(-)单期资产的收益率=资产价值(价格)的增值/期初资产价值(价格)=利息(股息)收益+资本利得/期初资产价值(价格

6、)=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二)衡量风险的指标指标计算公式结论预期收益率E (R)E (R)二£(小用 1-1反映预计收益的平均化,不能直接用来衡量风险方差,方差和标准离差作为绝对数,只适 用于期望值相同的决策方案风险程 度的比较。标准差标准离差率对于期望值不同的决策方案,评价 和比较其各自的风险程度只能借助 于标准离差率这一相对数值【提示】方差、标准差不适用于比较预期收益率不同的资产的风险大小。期望值相同 的情况下:方差越大,风险越大;标准差越大,风险越大;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 大。四、证券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证券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E (&) =EWi

7、XE(R1)【结论】影响组合收益率的因素:(1)投资比重;(2)个别资产的收益率(二)证券资产组合风险及其衡量1 .证券资产组合的风险分散功能【结论】组合风险的大小与两项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变动关系(相关性)有 关。反映资产收益率之间相关性的指标是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总是在一1到+ 1之间的范围内变动,-1代表完全负相关,+1代 表完全正相关。(1) 1W P W1(2)相关系数=1,表示两项资产收益率的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完全相同。(3)相关系数=-1,表示两项资产收益率的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完全相 反。(4)相关系数=0,不相关。两项证券资产组合的收益率的方差满足以下关系式:= w问 + w

8、河 + 2wyw1P12a1o2K=(wg +w2a2)2fct当两项费产的收益率完全正 相关时,两项资产的风限 全不能相互抵销,所以这样 的组合不能降低任何风险CT = (WiQrW?")?最小当两项费产的收益率完全负 相关时7两项资产的风险可 以充分地相互M销,甚至完 全消除。因而,这样的组合 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2 .单项资产的系统风险系数(P系数)系统风险系数或B系数的定义式如下:0, 一一丁,"市场组合3=1【提示】市场组合,是指由市场上所有资产组成的组合。由于在市场组合中包含了所有资产,因此,市场组合中的非系统风险已经被 消除,所以,市场组合的风险就是系统风

9、险。3 .证券资产组合的系统风险系数对于证券资产组合来说,其所含的系统风险的大小可以用组合B系数来 衡量。证券资产组合的B系数是所有单项资产B系数的加权平均数,权数为各 种资产在证券资产组合中所占的价值比例。计算公式为:储=工(陷坪1) i-1五、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风险定价R二比+BX (工一比)R表示某资产或证券资产组合的的必要收益率;P表示该资产或证券资产组合的的系统风险系数;Rf表示无风险收益率,通常以短期国债的利率来近似替代;工表示市场组合收益率,通常用股票价格指数收益率的平均值或所有股票 的平均收益率来代替。【提示】市场风险溢酬(&一艮):市场整体对风险越是厌恶和回避, 要

10、求的补偿就越高,因此,市场风险溢酬的数值就越大。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BX (R-Rf)【提示】在均衡状态下,每项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应该等于其必要收益率。假设市场均衡(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成立),则有:预期收益率=必要收益率=Rf+B X (Q-RD六、混合成本分解方法说明高低点法(1)它是以过去某一会计期间的总成本和业务量资料为依据,从中选取业务量最高点和业务量最低点,将总成本进行分解,得出成本性态的模型。(2)公式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成本一最低点业务量成本)/(最高点业务量一最低点业务量)固定成本总额=最高点业务量成本一单位变动成本X最高点业务量或=最低点业务量成本一单位变动成本X最

11、低点业务量【提示】公式中高低点选择的标准不是业务量所对应的成 本,而是业务量。(3)计算简单,但它只采用了历史成本资料中的高点和低 点两组数据,故代表性较差。回归分析法应用最小平方法原理,求解y=a+bx中a、b两个待定参 数。nV<-(Vx)2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方法。七、总成本模型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单位变动成本X 业务量)【提示】这个公式在变动成本计算、本量利分析、正确制定经营决策和评价各部 门工作业绩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第三章预算管理一、预算编制方法二、预算编制(-)现金预算现金预算由可供使用现金、现金支出、现金余缺、现金筹措与运用四部分构

12、成。可供使用现金二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可供使用现金一现金支出=现金余缺现金余缺+现金筹措一现金运用二期末现金余额(二)销售预算当期销售当期收现二本期收入X本期收入本期收现比率当期收回前期应收款工£ (以前某期收入X以前某期收入本期收现比率)(三)生产预算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存货一预计期初存货(四)直接材料预算预计生产扬计材料领计采购预计购料需要量采购量金额现金支出。 T频计生产量乂单耗预计生产需要量+期末存量-期初存量预计A5i为单价本期采购本期付现十前期采购本期付现第四章筹资管理(上)租金的计算:租金的计算大多采用等额年金法。等额年金法下,通常要根据利率和租赁手 续费

13、率确定一个租费率,作为折现率。【提示】折现率=利率+租赁手续费率【总结】在租金计算中,利息和手续费通过折现率考虑,计算租金分两种情况:(1)残值归出租人每年租金二(租赁设备价值-残值现值)/年金现值系数(2)残值归承租人每年租金二租赁设备价值/年金现值系数【提示】当租金在年末支付时,年金现值系数为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当租金在年初支付 时,年金现值系数为即付年金现值系数【普通年金现值系数X (1 + i)。第五章筹资管理(下)一、可转换债券的转换比率转换比率=债券面值/转换价格二、资金需要量预测方法(-)因素分析法资金需要量=(基期资金平均占用额一不合理资金占用额)X (1土预测期销售增减率)X

14、(1土预测期资金周转速度变动率)【提示】如果预测期销售增加,则用(1+预测期销售增加率);反之用“减”。如果预测期资金周转速度加快,则应用(1 一预测期资金周转速度加速率):反之用 “加”。(二)销售百分比法假设:某些资产和某些负债与销售额同比例变化(或者销售百分比不变)【定义】随销售额同比例变化的资产一一敏感资产随销售额同比例变化的负债一一敏感负债(经营负债)方法一:根据销售百分比预测A/Skm , AA/AS=m,得出 4A二SXmB/Sn , AB/AS=n,得出4B二SXn公式中,A敏感资产;B敏感负债:S:基期销售收入方法二:根据销售增长率预测敏感资产增加二基期敏感资产X销售增长率敏

15、感负债增加二基期敏感负债X销售敏感资产IE敏感资产敏感资产加感负债总额经营活动的资金占用工资产总额-敏感负债的增加上彼感负债的增加一留成收益的增加非敏感资产增加敏感资产增加1.根据销售白分比预计(已知)2.根据销售增长率预计【提示】如果非敏感资产不增加,则:外部融资需求量= A/S1X SB/S】X ASP X E X Sk (A/SB/Sx) X ASP X E X S二式中:A-敏感资产;B一敏感负债;S一基期销售额;S:一一预测期销售额; 一销售变动额;P销售净利率;E利润留存率。(三)资金习性预测法L根据资金占用总额与产销量的关系来预测一一以回归直线法为例设产销量为自变量x,资金占用量

16、为因变量y,它们之间关系可用下式表示:y = a+bx式中:a为不变资金;b为单位产销量所需变动资金。Q5一汽£婷一(了2.采用逐项分析法预测(以高低点法为例说明)【原理】根据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原理,将高点和低点的数据代入直线方程y=a+bx就可以求出a和bo把高点和低点代入直线方程得:最高收入期奥金占用量=a + bX最高销售收入_最低收入期资金占用量=& +匕乂最低销售收入解方程得:最高收入期费金占用量-最低收入期资金占用量_ b 一最高销售收入-最低销售收入-0=最高收入期资金占用量-匕乂最高销售收入-或=最低收入期资金占用量-bX最低销售收入【提示】在题目给定的资料

17、中,高点(销售收入最大)的资金占用量不一定最大;低点(销售收入最小)的资金占用量不一定最小。【应用】一一先分项后汇总(1)分项目确定每一项目的a、bo某项目单位变动资金(b)_最高收入期资金占用里-最低收入期资金占用里最高俏售收入-最低俏售收入某项目不变资金总额(a)=最高收入期资金占用量一bX最高销售收入或=最低收入期资金占用量一bX最低销售收入(2)汇总各个项目的a、b,得到总资金的a、boa和b用如下公式得到:a= (a1+a2+*, + an) (4-1+4)b= (bi+ba+bj (凡+1+bn)式中,&1,史分别代表各项资产项目不变资金,为分别代表各项敏感负 债项目的不变

18、资金。bx, beba分别代表各项资产项目单位变动资金,bb分别代表各 项敏感负债项目的单位变动资金。(3)建立资金习性方程,进行预测。【引申思考】销售百分比法与资金习性预测法的关系:Y声田ff总量或资金需求总量=资产一敏感负债=非敏感负债+股东权益Y = a+bX外部融资需求量二一留存收益的增加两年的占用量之差01需要增加的资金=/丫、bAX三、资本成本的计算(-)个别资本成本是指单一融资方式的资本成本。1.资本成本率(注:税后资本成本率)计算的两种基本模式不考虑时间价值的模式.iLb,年资金占用一 年资金占用费:乂:.)本成本率%资总额一筹资贽用=筹资总额x (一点费费用率)式【提示】该模

19、式应用于债务资本成本的计算(融资租赁成本计算除外)。考虑时间价值的模式 筹资净额现值一未来资本清偿额现金流量现值=0资本成本率=所采用的折现率折现模【提示】(1)能使现金流入现值与现金流出现值相等的折现率,即为资本成本。(2)该模式为通用模式。2 .个别资本成本计算(1)银行借款资本成本区一般模式根据“现金流入现值一现金流出现值=0”求解折现率折现模式(2)公司债券资本成本一般模式年利息为 (1 -所得税税率)公司债券资本成本率= 俵券筹资总额x (1-手续费军)【注】分子计算年利息要根据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分母筹资总额是根据债券发行价格计算的。折现根据“现金流入现值一现金流出现值=0”求解折

20、现率模式(3)融资租赁资本成本的计算(不考虑所得税)残值归出租人设备价值二年租金X年金现值系数+残值现值残值归承租人设备价值=年租金X年金现值系数【提示】当租金在年末支付时,年金现值系数为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当租金在年初支付时,年金现值系数为即付年金现值系数【普通年金现值系数X (1 + i) O(4)普通股资本成本第一种方法一一股利增长模型法假设:某股票本期支付股利为D。,未来各期股利按g速度增长,股票目前市场价格 为P。,则普通股资本成本为:D* (1+g)D1Ks=+g= +gPo (1-f)PoX (1-f)【提示】普通股资本成本计算采用的是折现模式。【注意】D。与D:的区别:D。是过去

21、的股利:Di是未来第一期的股利。第二种方法一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K尸Rf+B (Ro-R;)(5)留存收益资本成本与普通股资本成本计算相同,也分为股利增长模型法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不 同点在于留存收益资本成本率不考虑筹资费用。(二)平均资本成本平均资本成本,是以各项个别资本占企业总资本中的比重为权数,对各项个别资 本成本率进行加权平均而得到的总资本成本率。其计算公式为:院二口严)J=1(三)边际资本成本含义是企业追加筹资的成本。计算方法加权平均法权数确定目标价值权数应用是企业进行追加筹资的决策依据。四、杠杆效应【补充知识】单位边际贡献二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二P-Vc边际贡献总额M二销售收入-变

22、动成本总额=(P-Vc) XQ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单价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息税前利润EBIT二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二边际贡献-固定成本二M-FEBIT二(P-Vc) XQ-F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二F/ (P-Vc)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二F/边际贡献率定义公式简化公式经营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DOL)=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箱变动率期息税前利润DOL=M/EBIT=M/ (M-F)EBIT/EEIT nni -Q/Q财务杠杆系数总杠AEPS/EPSDTL二基期边际贡献/基期利润总额=M/

23、(M-杆系数DTL 二Q/QF-I)【提示】总杠杆系数与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的关系:DTL=DOLXDFL【总结】三个系数简化公式关系:减:减:五、资本结构优化(假设不考虑优先股)1 .每股收益分析法一-EPS最大计算方案之间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并据此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一种方法。(无次-/)小-丁)上工士力一所谓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是指不同筹资方式下每股收益都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或 业务量水平【求解方法】写出两种筹资方式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令其相等,解出息税前利 润。这个息税前利润就是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决策原则】(1)对负债筹资方式和权益筹资方式比较:如果预期的息税前利润大于每

24、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则运用负债筹资方 式;如果预期的息税前利润小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则运用权益筹资方 式。(2)对于组合筹资方式进行比较时,需要画图进行分析。2 .平均资本成本比较法是通过计算和比较各种可能的筹资组合方案的平均资本成本,选择平均资本成本 率最低的方案。3 .公司价值分析法(1)企业价值计算公司的市场总价值V等于权益资本价值S加上债务资本价值B,即:V=S+B为简化分析,假设公司各期的EBIT保持不变,债务资本的价值等于其面值,权益 资本的市场价值可通过下式计算(权益资本成本可以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确定)。3 =a(2)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第六章投资管理一、

25、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特点内容项目现金流量投资期主要是现金流出量在长期资产上的投资垫支的营运资金营业期现金流入量 主要是营运 各年营业收 入,现金流 出量主要是 营运各年的 付现营运成 本直接法:(NCF)=营业收入一付现成本一所得税间接法:营业现金净流量=税后营业利润+非付现成本分算法:营业现金净流量=收入X (1一所得税率)一付现成本X (1一所得税率)+非付现成本X所得税率【提示】补充几个概念税后付现成本=付现成本义(1 一税率);税后收入=收入金额义(1 一税率);非付现成本可以起到减少税负的作用,其公式为:税负减少额=非付现成本X税率终结期主要是现金流入量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固定资产出

26、售或报废 时的出售价款或残值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净 额。垫支营运资金的收回:项目开始垫支的营运资金在项目结束时得到回收净现值(NPV)净现值(NPV)=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一原始投资额现值净现值为正,方案可行,说明方案的实际报酬率高于所要求的报酬 率;净现值为负,方案不可取,说明方案的实际投资报酬率低于所要求 的报酬率。当净现值为零时,说明方案的投资报酬刚好达到所要求的投资报 酬,方案也可行。【提示】不适宜于独立投资方案的比较决策年金净流量(ANCF)年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总现值/年金现值系数=现金净流量总终值/年金终值系数年金净流量指标的结果大于零,说明投资项目的净现值(或净终 值)大于零,方

27、案的报酬率大于所要求的报酬率,方案可行。在两个以上寿命期不同的投资方案比较时,年金净流量越大,方案 越好。年金净流量法是净现值法的辅助方法,在各方案寿命期相同时.,实 质上就是净现值法。因此它适用于期限不同的投资方案决策。现值指数(PVI)?丫1=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现值若现值指数大于或等于1,方案可行,说明方案实施后的投资报酬 率高于或等于预期报酬率;若现值指数小于1,方案不可行,说明方案实施后的投资报酬率低 于预期报酬率。现值指数越大,方案越好。现值指数法也是净现值法的辅助方法,在各方案原始投资额现值相 同时,实质上就是净现值法。PVI是一个相对数指标,反映了投资效率,可用于投资额

28、现值不同 的独立方案比较。内含报酬率(IRR)1.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相等时(年金法)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X年金现值系数一原始投资额现值=0计算出净现值为零时的年金现值系数后,通过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即可找出相应的贴现率i,该贴现率就是方案的内含报酬率。2.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不相等时如果投资方案的每年现金流量不相等,各年现金流量的分布就不是年 金形式,不能采用直接查年金现值系数表的方法来计算内含报酬率, 而需采用逐次测试法。回收期(一)静态回收期(PP)静态回收期没有虑货币时间价值,直接用未来现金净流量累计到原始投资数额时所经历的时间作为回收期。1 .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相等时这种情况是一种年金形式,

29、因此:静态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每年现金净流量2 .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不相等时的计算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应把每年的现金净流量逐年加总,根据累计现金流量来确定回收期。(二)动态回收期动态回收期需要将投资引起的未来现金净流量进行贴现,以未来现金 净流量的现值等于原始投资额现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回收期。1 .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相等时在这种年金形式下,假定经历几年所取得的未来现金净流量的年金现值系数为(P/A, i,n),则:n ,小_原始投资额现值(P J Ain) 一每年现金净流量计算出年金现值系数后,通过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利用插值法,即可 推算出回收期n。2 .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不相等时在这种情况下,

30、应把每年的现金净流量逐一贴现并加总,根据累计现金流量现值来确定回收期。二、固定资产更新决策固定资产更新决策属于互斥投资方案的决策类型 性质【提示】包括替换重置和扩建重置。年限相同时,采用净现值法;方法 如果更新不改变生产能力,“负的净现值”在金额上等于“现金流出总现值”,决策时应选择现金流出总现值低者。年限不同时,采用年金净流量法。如果更新不改变生产能力,“负的年金净流量”在金额上等于 “年金成本”,决策时应选择年金成本低者。(一)寿命期相同的设备重置决策采用净现值法。【链接】营业现金净流量计算的三种方法:直接法;间接法;分算法。【提示】:(1)现金流量的相同部分不予考虑;(2)折旧需要按照税

31、法规定计提;(3)旧设备方案投资按照机会成本思路考虑;(4)项目终结时长期资产相关流量包括两部分:一是变现价值,即最终报废残 值;二是变现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对所得税的影响。(二)寿命期不同的设备重置决策寿命期不同的设备重置方案,用净现值指标可能无法得出正确决策结果,应当采用年金净流量法决策。年金成本=工(售项目现金净流出现值)年金现值系数/、【总结】可行性判断:.z互斥方案ANCF计算原则:1.折旧按税法规定;三、证券投资管理价值收益率(内含报酬率)债券债券价值二未来利息的现值+归 还本金的现值【提示】只有债券价值大于其 购买价格时,该债券才值得投 资【结论】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价 值高于

32、面值;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价 值低于面值;票面利率等于市场利率,价 值等于面值。1 .现金流入的现值=现金流出的现值时的折现率(内插法计算)2 .简便算法:R二每年收益/投资额=1+e-P)/N/(B+P)/2X100%其中:P购买价;B一面值或出售价;N债券期数股票股票价值二未来各年股利的现值之和【提示】优先股是特殊的股票,优先股股东每期在固定的 时点上收到相等的股利,并且 没有到期日,未来的现金流量是一种永续年金,其价值计算使得股票未来现金流量贴现值等于目前的 购买价格时的贴现率,也就是股票投资项 目的内含报酬率。股票的内部收益率高于 投资者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率时,投资者才 愿意购买该股票

33、。在固定增长股票估价模 型中,用股票的购买价格P。代替内在价值 Vs,有:为:优先股价值二股利/折现率【提示】购买价格小于内在价 值的股票,是值得投资者投资 购买的。常用的股票估价模式(1)固定增长模式有些企业的股利是不断增长 的,假设其增长率是固定的。计算公式为:股收益率膈U增长率如果投资者不打算长期持有股票,而将股 票转让出去,则股票投资的收益由股利收 益和资本利得(转让价差收益)构成。这 时,股票投资收益率是使股票投资净现值 为零时的贴现率,计算公式为:n Dt prNPV = Z - - - T +一-po = 0+(1 十月)Di _ D0 (I9)* L 二 Rs-g(2)零增长模

34、式如果公司未来各期发放的股 利都相等,那么这种股票与优 先股是相类似的。或者说,当 固定增长模式中g = 0时.,有:V =35 3(3)阶段性增长模式许多公司的股利在某一期间 有一个超常的增长率,这段期 间的增长率g可能大于Rs,而 后阶段公司的股利固定不变或 正常增长。对于阶段性增长的 股票,需要分段计算,才能确 定股票的价值。第七章营运资金管理营运资金营运资金=流动资产一流动负债现金管理存货模式:1.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平均现金持有量X机会戒本率K2 .交易成本交易成本二交易次数X每次交易成本F3 .最佳持有量及其相关公式随机模型(米勒一奥尔模型)两条控制线和一条回归线的确定(1)最低控

35、制线L的确定最低控制线L取决于模型之外的因素,其数额是由现金管理部经理在综合考虑短缺现金的风险程度、企业借款能力、企业日常周转所需资金、银行要求的补偿性余额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的。(2)回归线的确定式中:b证券转换为现金或现金转换为证券的成本;delta,企业每日现金流变动的标准差;i以日为基础计算的现金机会成本。【注】R的影响因素:同向:L, b, 5 ;反向:i(3)最高控制线的确定H=3R2L【注意】该公式可以变形为:HR=2 (R-L)现金收支日常管理一一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侬"饕翼 存货后彳七目针23 ,千烟360_360_平均存货存R周。期(天数)居限次数 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36、 每日绪售成本应收账款周转期二每日销售额应付账款周转期=梵般摩 每日购货成本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一应付账款周转期应 收 账 款 管理1.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因投放于应收账款而放弃其他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即为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1)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二日销售额X平均收现期(2)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X变动成本率【提示】只有应收账款中的变动成本才是因为赊销而增加的成本(投入的资 金)。(3)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即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X资本成本二日销售额义平均收现期X变动成本率X资本成本应收账款周转期=平均应收账款/每天的销货收入2.应收账款

37、的坏账成本应收账款的坏账成本=赊销额X预计坏账损失率【信用条件决策】 增加的税前损益0,可行。i.计算增加的收益增加的收益=增加的销售收入一增加的变动成本=增加的边际贡献=增加的销售量X单位边际贡献1 增加的销售额X (1 一变动成本率)【注意】以上公式假定信用政策改变后,销售量的增加没有突破固定成本的相 关范围。如果突破了相关范围,则固定成本也将发生变化,此时,计算收益的 增加时还需要减去固定成本增加额。2 .计算实施新信用政策后成本费用的增加:第一:计算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1)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应收账款应计利息二日销售额义平均收现期X变动成本率X资本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

38、计利息增加=新信用政策占有资金的应计利息一原信用政策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2)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增加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增加=存货增加量X单位变动成本X资本成本(3)应付账款增加导致的应计利息减少(增加成本的抵减项)应付账款增加导致的应计利息减少=应付账款平均余额增加义资本成本第二:计算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的增加收账费用一般会直接给出,只需计算增加额即可;坏账损失一般可以根据坏账损失率计算,然后计算增加额。第三:计算现金折扣的增加(若涉及现金折扣政策的改变)现金折扣成本=赊销额义折扣率又享受折扣的客户比率现金折扣成本增加=新的销售水平X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义新的现金 折扣率一旧的销售水平X享受

39、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义旧的现金折扣率3 .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增加的税前损益增加的税前损益=增加的收益一增加的成本费用【决策原则】如果改变信用期增加的税前损益大于0,则可以改变。【提示】信用政策决策中,依据的是税前损益增加,因此,这种方法不考虑所 得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平均日销售额平均逾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一平均信用期天数经1.经济订货基本模型济经济订货量(Qx)基本公式变动订货成本=年订货次数X每次订货成本=(D/Q) XK变动储存成本=年平均库存X单位储存成本=(Q/2) XKc 批量 令二者相等,即可得出经济订货量的基本公式。E。八傍每期存货的相关总成本TC /2KDK

40、,式中:D-年需要量Q-每次进货量K-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每期单位存货储存费率)EOQ-经济订货批量(Q")TC(Q)一-每期存货的相关总成本2.基本模型的扩展(1)再订货点一是在提前订货的情况下,为确保存货用完时订货刚好到达,企 业再次发出订货单时应保持的存货库存量。再订货点1=平均交货时间X平均每日需要量二LXd【提示】订货提前期对经济订货量并无影响,每次订货批量、订货次数、订货 间隔时问等与瞬时补充相同。(2)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经济订货基本模型是建立在存货一次全部入库的假设之上的。事实上,各 批存货一般都是陆续入库,库存量陆续增加。特别是产成品入库和在产品转 移,几

41、乎总是陆续供应和陆续耗用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经济订货的基本 模型做一些修正。设每批订货数为Q,每日送货量为P,则该批货全部送达所需日数即送货期 为:送货期=Q/P假设每日耗用量为d,则送货期内的全部耗用量为:送货期耗用量=Q/PXd由于零件边送边用,所以每批送完时,则送货期内平均库存量为:送货期内平均库存量2-£勺=&乂12 p 2 p变动储存成本=-)代变动订货成本=AKQ当变动储存成本和变动订货成本相等时,相关总成本最小,此时的订货量即为经济订货量。rc(e)=j2x(i-1)3.保险储备(1)保险储备的含义按照某一订货量和再订货点发出订单后,如果需求增大或送货延迟,

42、就会 发生缺货或供货中断。为防止由此造成的损失,就需要多储备一些存货以备应 急之需,称为保险储备。(2)考虑保险储备的再订货点R=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保险储备=交货时间X平均日需求量+保险储备(3)保险储备确定的方法最佳的保险储备应该是使缺货损失和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之和达到最低。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保险储备X单位储存成本缺货成本=一次订货期望缺货量义年订货次数X单位缺货损失相关总成本=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缺货损失比较不同保险储备方案下的相关总成本,选择最低者为最优保险储备。缺货损失=一次订华期望俣险健名的持有出入二像除Min (缺货损失+保险储备的持有成本)一一最佳保险储备同向变化因素:折扣率

43、、折扣期 反向变化因素:信用期第八章成本管理一、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原理1 .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息税前利润EBIT =销售收入一总成本=销售收入一(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X单价一销售量X单位变动成本一固定成本=销售量X(单 价一单位变动成本)一固定成本二边际贡献总额一固定成本二(P-b)X-a2 .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二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率CMR二单位边际贡献/单价二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二(p-b)/p变动成本率二单位变动成本/单价二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二1二、单一产品量本利分析(-)保本分析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一

44、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二 a/p-b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X单价=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a/CMR【辅助性指标】保本作业率=保本销售量(额)/正常经营销售量(额)(二)量本利分析图L基本的本量利分析图2 .边际贡献式量本利分析图(三)安全边际分析L安全边际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一保本点销售量安全边际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一保本点销售额=安全边际量X额单价安全边际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率=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提示】安全边际或安全边际率越大,反映出该企业经营风险越2.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的关系保本销售量+安全边际量=正常销售量上述公式两端同时除以正常销售额,便得到:

45、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公式扩展】息税前利润=安全边际量X单位边际贡献=安全边际额X边际贡献率销售息税前利润率=安全边际率X边际贡献率【提示】提高销售息税前利润率的途径:一是扩大现有销售水平,提高安全边际率;二是降低变动成本水平,提高边际贡献率三、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各产品销售收入)X 100%=£ (各产品边际贡献率x各产品占总销售比重)综合保本点销售额=固定成本/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某产品保本额=综合保本额x该产品的销售比重某产品保本量=该产品保本额/单价(二)联合单位法联合保本量工固定成本总额联合单价

46、一联合单位变动成本某产品保本量=联合保本量X该产品的销售比重四、目标利润分析计算公式如下:目标利润=(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X销售量一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售量二固期;本+目闹陶一单例际贡献税前利润+利息=税后利润/ (1税率)+利息目标利润固定成本十目标利润目标利润销售额边际贡献率一销售量目标销售量公式只能川于单种产品的目标利润控制;而目标销售额既可用 于单种产品的目标利润控制,乂可用于多种产品的目标利润控制。【注意】上述公式中的目标利润一般是指息税前利润。其实,从税后利润 来进行目标利润的规划和分析,更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如果企业预 测的目标利润是税后利润,则上述公式应作如下调整。实现目标润

47、固定 的销售量实现目标利润_固定比 的销售额五、利润敏感性分析基于量本利分析的利 的变化对最终利润变化的 素的升降幅度。(-)各因素对利润的意铀礴率.一利涧变 敏感系数因素变动(二)目标利润要求变化计成率嘲黑+利息1 -所得税税率单位边际贡献木誓曜例息1-所彳髓税率边际责献率、润敏感性分析主要应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各因素 影响程度;二是当目标利润要求变化时允许各因,响程度百分比百分比士允许各因素的升降幅度因素变动 |>利润变动 J六、量本利分析在经营(一)生产工艺设决策中的应用备的选择利润二收入-成本川攵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二)新产品投产的选择标一、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准 成 本 控

48、制 与 分 析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价格差异数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一标准价格)X实际用量数量差异二(实际用量一实 际产量下标准用量)义标准 价格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一实直接人工率一标准工资率)X实际际产量下标准工时)X标准工时.工资率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二(实际分配率 一标准分配率)X实际工时效率差异二(实际工时一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X标准分配率二、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首先要明确两个指标: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二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 实际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预算产量的标准工时其中: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预算产量X工时标准X标准分配率业 成 本 与

49、 责 任 成作一、计算作业成本和产品成本 首先计算耗用的作业成本,计算公式为:某产品耗用的作业成本=£ (该产品耗用的作业量x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然后计算当期发生成本,即产品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各 项作业成本共同构成某产品当期发生的总成本,计算公式为:某产品当期发生成本=当期投入该产品的直接成本+当期耗用的各项作业成本其中:直接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二、责任中心及其考核1 .成本中心预算成本节约额=预算责任成本一实际责任成本预算成本节约率=预算成本节约额/预算成本X100%2 .利润中心一考核指标(1)边际贡献二销售收入总额一变动成本总额【提示】该指标反映了利

50、润中心的盈利能力,但对业绩评价没有太大的作 用。(2)可控边际贡献二边际贡献一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提示】也称部门经理边际贡献,是评价利润中心管理者的理想指标。(3)部门边际贡献二可控边际贡献一该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提示】乂称部门毛利。反映了部门为企业利润和弥补与生产能力有关的 成本所作的贡献,它更多的用于评价部门业绩而不是利润中心管理者的业 绩。3.投资中心(1)投资报酬率=营业利润/平均营业资产【提示】营业利润,是指息税前利润。平均营业资产=(期初营业资产+期末营业资产)/2(2)剩余收益二营业利润一(平均营业资产X最低投资报酬率)【提示】最低投资报酬率是根据资本成本来确定的,它

51、一般等于或大于资 本成本,通常可以采用企业整体的最低期望投资报酬率,也可以是企业为 该投资中心单独规定的最低投资报酬率。第九章收入与分配管理一、销售预测的定量分析法1.趋势预测分析法(1)算术平均法将若干历史时期的实际销售量或销售额作为样本值,求出其算术 原理八平均数,并将该平均数作为下期销售量的预测值。公式3式中:Y预测值;X.笫i期的实际销售量;n期数。适用情每月销售量波动不大的产品的销售预测 况(2)加权平均法将若干历史时期的实际销售量或销售额作为样本值,将各个样原理本值按照一定的权数计算得出加权平均数,并将该平均数作为下期储售量的预测值。式中:Y预测值;计算公第i期的权数第i期的实际销售量;n期数。【权数的确定】一一按照“近大远小”原则确定。评价与 加权平均法较算术平均法更为合理,计算也较方便,在实践中应用应用较多。(3)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是从n期的时间数列销售量中选取m期(m数值固定,且 原mVn/2。m也称为样本期)数据作为样本值,求其m期的算术平均 理数,并不断向后移动计算观测期平均值,以最后一个m期的平均数作为未来第n+1期销售预测值的一种方法。T.十与一(加一2)十4+1 =十居- 1 + Xh为了使预测值更能反映销售量变化的趋势,可以对上述结果按趋势计算公式值进行修正,其计算公式为:修正移动平均法的计算公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