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呼吸系统_第1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呼吸系统_第2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呼吸系统_第3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呼吸系统_第4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呼吸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体解剖生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 熟悉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器官的位置、熟悉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及连通关系。形态结构及连通关系。2. 2. 熟悉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熟悉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3. 3. 掌握气体交换的原理和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掌握气体交换的原理和影响肺换气的因素。4. 4. 熟悉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熟悉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5.5.了解呼吸运动的调节。了解呼吸运动的调节。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呼吸:呼吸: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的意义:呼吸的意义:维持机体

2、维持机体O O2 2与与COCO2 2含量的相对稳定。是维持机体含量的相对稳定。是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和其它功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生理过程之一。新陈代谢和其它功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生理过程之一。呼吸的三个环节:呼吸的三个环节:外呼吸;外呼吸;血液运输;血液运输;内呼吸。内呼吸。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呼吸道 上呼吸道:鼻、咽、喉上呼吸道:鼻、咽、喉 下呼吸道:气管、各级支气管及其分支下呼吸道:气管、各级支气管及其分支 肺肺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第一节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一、呼吸道一、呼吸道(一)鼻(一)鼻 功能:通气,嗅觉,辅助发音。功能:通气,嗅觉,

3、辅助发音。 组成:外鼻:鼻根、鼻背、鼻尖、鼻翼、鼻孔、鼻唇沟。组成:外鼻:鼻根、鼻背、鼻尖、鼻翼、鼻孔、鼻唇沟。 鼻腔:单侧鼻腔:单侧 鼻前庭:内衬皮肤,生有鼻毛可阻挡灰尘。鼻前庭:内衬皮肤,生有鼻毛可阻挡灰尘。 固有鼻腔固有鼻腔 上、中、下上、中、下鼻甲鼻甲,上、中、下鼻道,蝶筛隐窝。,上、中、下鼻道,蝶筛隐窝。 Little区区:易出血区,鼻中隔前下部。:易出血区,鼻中隔前下部。 功能分区功能分区 嗅区嗅区 呼吸区呼吸区 鼻窦:为鼻腔周围含气骨腔的总称。有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四对,均鼻窦:为鼻腔周围含气骨腔的总称。有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四对,均 开口于固有鼻腔。上颌窦腔大且开口高,

4、慢性炎症最为多见。开口于固有鼻腔。上颌窦腔大且开口高,慢性炎症最为多见。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呼吸系统(三)喉(三)喉功能:既是呼吸道,又是发音器官。功能:既是呼吸道,又是发音器官。位置:位于颈前正中,成人相当于第位置:位于颈前正中,成人相当于第5 56 6颈椎高度,后贴咽,两侧邻颈部颈椎高度,后贴咽,两侧邻颈部 大血管、神经和甲状腺。随吞咽发音而上下移动。大血管、神经和甲状腺。随吞咽发音而上下移动。构造:支架构造:支架 喉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和会厌软骨等。喉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和会厌软骨等。 连结连结 环甲连结、环杓连结等环甲连结、环杓连结等 附有与发声相关的喉

5、肌附有与发声相关的喉肌 内衬粘膜内衬粘膜喉腔:入口称喉口。喉腔:入口称喉口。 粘膜皱襞粘膜皱襞 前庭襞:之间的裂隙称为前庭裂前庭襞:之间的裂隙称为前庭裂 声声 襞:之间的裂隙称为声门裂襞:之间的裂隙称为声门裂 分部: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分部: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 声带:由喉粘膜、声韧带和声带肌构成。声门为声带和声带:由喉粘膜、声韧带和声带肌构成。声门为声带和 声门裂的总称。声门裂的总称。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四)气管与主支气管(四)气管与主支气管位置:位置:位于颈前正中,上连喉,下入胸腔,至胸骨角平面分左、位于颈前正中,上连喉,下入胸腔,至胸骨角平面

6、分左、 右支气管,再各自向外下行,分别经左、右肺入肺。右支气管,再各自向外下行,分别经左、右肺入肺。形态:形态:为后壁略扁平的圆筒形管道。为后壁略扁平的圆筒形管道。左右支气管比较:左右支气管比较:左细长,走行近似水平;右短粗,走行近似左细长,走行近似水平;右短粗,走行近似 垂直。异物多入右侧。垂直。异物多入右侧。微细结构微细结构:粘膜粘膜 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夹有分泌粘蛋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夹有分泌粘蛋 白的杯状细胞。白的杯状细胞。 固有层:富含弹性纤维,分泌具有局部防御固有层:富含弹性纤维,分泌具有局部防御 功能抗体。功能抗体。 粘膜下层: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血管、淋

7、巴管、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血管、淋巴管、 神经及丰富的腺。神经及丰富的腺。 外膜:外膜:由由“C”型透明软骨环和结缔组织构成。软骨型透明软骨环和结缔组织构成。软骨 缺口处有平滑肌束和致密结缔组织封闭。缺口处有平滑肌束和致密结缔组织封闭。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呼吸系统二、肺二、肺(一)位置:胸腔内,膈的上方,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一)位置:胸腔内,膈的上方,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二)形态:呈海绵性状。颜色随年龄增长逐渐变深。右肺短(二)形态:呈海绵性状。颜色随年龄增长逐渐变深。右肺短 粗,分三叶;左肺狭长,分二叶,有粗,分三叶;左肺狭长,分二叶,有心切迹心切迹。有。有 一尖、一底、二

8、面、三缘。纵隔面有一尖、一底、二面、三缘。纵隔面有肺门。肺根肺门。肺根。健康人的肺和吸烟者的健康人的肺和吸烟者的肺肺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浆膜(胸膜脏层)浆膜(胸膜脏层)肺组织肺组织 实质实质 导气部:传送气体的部分。包括导气部:传送气体的部分。包括叶支气管、段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 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部:气体交换的部分。包括呼吸部:气体交换的部分。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 管和肺泡囊、肺泡。管和肺泡囊、肺泡。 间质:即肺内结缔组织、血管、神经、淋巴管等。间质:即肺内结缔组织、血管、神经、淋巴管等。导气

9、部导气部呼吸部呼吸部(三)肺的微细结构(三)肺的微细结构呼吸系统呼吸系统 肺小叶模式图肺小叶模式图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细支气管:细支气管:直径小于直径小于1mm1mm;假复层或;假复层或单层纤毛柱状上皮;杯状单层纤毛柱状上皮;杯状细胞、软骨片、腺体少或细胞、软骨片、腺体少或无;环行平滑肌明显。无;环行平滑肌明显。终末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直径小于直径小于0.5mm0.5mm;单层柱状上;单层柱状上皮,以克拉拉细胞为主,杯状皮,以克拉拉细胞为主,杯状细胞、软骨片和腺体消失;有细胞、软骨片和腺体消失;有完整的环行平滑肌。完整的环行平滑肌。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呼吸性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为终末为终末细

10、支气管的分支。管壁有少量细支气管的分支。管壁有少量肺泡开口,故管壁不完整。管肺泡开口,故管壁不完整。管壁内衬单层立方上皮,上皮下壁内衬单层立方上皮,上皮下有少量结缔组织和平滑肌。有少量结缔组织和平滑肌。肺泡管:肺泡管:为呼吸性细支气管为呼吸性细支气管的分支。管壁有大量肺泡和肺的分支。管壁有大量肺泡和肺泡囊开口,自身管壁结构少,泡囊开口,自身管壁结构少,仅在肺泡管断面上,肺泡开口仅在肺泡管断面上,肺泡开口处的肺泡隔末端呈结节状膨大处的肺泡隔末端呈结节状膨大肺泡囊:肺泡囊:为数个肺泡共同开为数个肺泡共同开口的囊腔。切片中,相邻肺泡口的囊腔。切片中,相邻肺泡口处无结节状膨大。口处无结节状膨大。呼吸系

11、统呼吸系统肺泡:肺泡:由肺泡上皮围成,呈多面形薄壁囊泡,由肺泡上皮围成,呈多面形薄壁囊泡,成人数量达成人数量达3 3亿亿4 4亿个,总面积达亿个,总面积达100m100m2 2。肺。肺泡上皮由泡上皮由型肺泡细胞和型肺泡细胞和型肺泡细胞共同组型肺泡细胞共同组成。成。数量:数量:型细胞多。型细胞多。体积:体积: 型更大。型更大。覆盖肺泡表面:覆盖肺泡表面:型型9797; 型型3 3。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型肺泡细胞型肺泡细胞光镜:光镜:细胞扁平,表面光滑,含细胞扁平,表面光滑,含核部分略厚,其它部分很薄。核部分略厚,其它部分很薄。 电镜:电镜:宽大而扁薄,细胞器少,宽大而扁薄,细胞器少,吞饮小泡多,细胞

12、间有紧密连接吞饮小泡多,细胞间有紧密连接 功能:功能:气体交换,参与构成气血气体交换,参与构成气血屏障屏障; ; 转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和转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和微小尘粒。微小尘粒。 增殖活性:无增殖能力,损伤后增殖活性:无增殖能力,损伤后由由型细胞增殖分化补充型细胞增殖分化补充。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夹在夹在型细胞之间,数量少,呈立方形或圆形。型细胞之间,数量少,呈立方形或圆形。 型肺泡细胞能分泌一种磷脂类物质,称型肺泡细胞能分泌一种磷脂类物质,称表面活性物表面活性物质质,并布于肺泡腔内表面形成薄膜。该物质具有,并布于肺泡腔内表面形成薄膜。该物质具有降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泡塌陷及过度扩张低肺泡表面

13、张力、防止肺泡塌陷及过度扩张的作用。的作用。型细胞型细胞型细胞型细胞型肺泡细胞型肺泡细胞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肺间质肺间质n即肺内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及神经等。相邻肺即肺内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及神经等。相邻肺泡之间的间质,称泡之间的间质,称肺泡隔肺泡隔,内含毛细血管、弹性纤,内含毛细血管、弹性纤维和巨噬细胞等。其内的毛细血管紧贴肺泡上皮,维和巨噬细胞等。其内的毛细血管紧贴肺泡上皮,弹性纤维有助肺泡回缩。巨噬细胞能吞噬吸入的尘弹性纤维有助肺泡回缩。巨噬细胞能吞噬吸入的尘粒异物、细菌和渗出的红细胞等。吞噬尘粒后的巨粒异物、细菌和渗出的红细胞等。吞噬尘粒后的巨噬细胞,称噬细胞,称尘细胞尘细胞。呼吸系统

14、呼吸系统肺泡膈肺泡膈即相邻肺泡间的薄层即相邻肺泡间的薄层结缔组织,内有:结缔组织,内有:毛毛细血管网、细血管网、丰富的丰富的弹弹性纤维性纤维 、 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浆细胞成纤维细胞、浆细胞和和肥大细胞等肥大细胞等。毛细毛细血管与肺泡腔之间构血管与肺泡腔之间构成成气气- -血屏障血屏障。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肺泡孔肺泡孔存在于同一肺小叶存在于同一肺小叶内的相邻肺泡间相内的相邻肺泡间相通的小孔。通的小孔。可平衡细胞内气体可平衡细胞内气体含量,防止肺泡萎含量,防止肺泡萎缩;感染时易使炎缩;感染时易使炎症扩散蔓延。症扩散蔓延。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又称又称呼吸膜呼吸膜,肺泡与血液间气体进行交换所通过

15、的,肺泡与血液间气体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它由肺泡表面液体层、结构。它由肺泡表面液体层、 型肺泡细胞及其基型肺泡细胞及其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六层构成。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六层构成。O2 表面活性物质层表面活性物质层 肺泡表面液体层肺泡表面液体层 型肺泡细胞与基膜型肺泡细胞与基膜 薄层结缔组织薄层结缔组织 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CO2O2CO2气气-血屏障血屏障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四)肺的血管(四)肺的血管肺的血管有两类:一类是进行气体交换作用的肺的血管有两类:一类是进行气体交换作用的功能性功能性血管血管,即肺动脉和肺静脉;另一类是营养肺和各级支,即

16、肺动脉和肺静脉;另一类是营养肺和各级支气管的气管的营养性血管营养性血管,即支气管动脉和支气管静脉。,即支气管动脉和支气管静脉。呼吸系统呼吸系统三、胸膜与纵隔三、胸膜与纵隔(一)胸膜:属浆膜一)胸膜:属浆膜 脏胸膜脏胸膜 壁胸膜壁胸膜 胸膜顶胸膜顶 肋胸膜肋胸膜 纵膈胸膜纵膈胸膜 膈胸膜膈胸膜脏、壁胸膜在肺根处脏、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形成相互移行形成胸膜腔胸膜腔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胸膜腔胸膜腔胸膜腔,左右各一,胸膜腔,左右各一,互不互不相通,密闭呈负压相通,密闭呈负压。肋胸。肋胸膜和膈胸膜相互转折处,膜和膈胸膜相互转折处,形成一半环形较深的间隙形成一半环形较深的间隙,称,称肋膈隐窝肋膈隐窝,此处是

17、胸,此处是胸膜腔最低的部位,胸膜腔膜腔最低的部位,胸膜腔积液常首先积存于此。积液常首先积存于此。呼吸系统呼吸系统(二)纵隔(二)纵隔定义:定义:指位于两侧纵隔指位于两侧纵隔胸膜之间的全部器官、胸膜之间的全部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结构和结缔组织。分区:分区:分上、下纵隔。分上、下纵隔。下纵隔以又分为前、中下纵隔以又分为前、中、后纵隔。、后纵隔。内容物:内容物:有进出心的大有进出心的大血管、食管、气管、主血管、食管、气管、主支气管、胸导支气管、胸导管等重要管等重要结构。结构。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第二节第二节 肺通气肺通气一、原理一、原理 推动气流的动力与阻止气流的阻力相互作用,动推动气流的动力与阻止气

18、流的阻力相互作用,动力克服阻力促成肺通气。力克服阻力促成肺通气。 动力动力 原动力:呼吸肌的舒缩引起的呼吸运动原动力:呼吸肌的舒缩引起的呼吸运动 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气压差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气压差 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压 阻力阻力 弹性阻力:来自胸廓和肺弹性阻力:来自胸廓和肺 非弹性阻力:来自气道性状和气流性状等非弹性阻力:来自气道性状和气流性状等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n形式形式n平静呼吸:平静呼吸时,主动吸气,被动呼气。肋间外肌作用膈肌平静呼吸:平静呼吸时,主动吸气,被动呼气。肋间外肌作用膈肌 n用力呼吸:吸、呼气都为主动,且除膈肌和肋间外肌外,其它辅助呼吸肌也用力呼吸:吸、

19、呼气都为主动,且除膈肌和肋间外肌外,其它辅助呼吸肌也参与。参与。n胸式呼吸以肋间外肌为主,腹式呼吸以膈肌为主。胸式呼吸以肋间外肌为主,腹式呼吸以膈肌为主。原动力原动力呼吸运动呼吸运动 平静呼吸平静呼吸 胸式呼吸胸式呼吸 用力呼吸用力呼吸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 正常成人多用混合式呼吸正常成人多用混合式呼吸膈肌和膈肌和肋间外肌肋间外肌收缩,收缩,膈顶下移,肋骨上提膈顶下移,肋骨上提胸廓外扩,肺在胸膜腔负压作胸廓外扩,肺在胸膜腔负压作用下被动扩张用下被动扩张( (因肺无主动扩缩因肺无主动扩缩的组织结构的组织结构) )肺内压大气压,肺内压大气压,气体经呼吸道入肺气体经呼吸道入肺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膈肌和肋

20、间外肌舒张,肋骨和膈肌弹性回位肋骨和膈肌弹性回位胸廓容积缩小胸廓容积缩小, ,肺被动缩小肺被动缩小肺内压大气压,肺内压大气压,气体经呼吸道出肺气体经呼吸道出肺平静呼气时平静呼气时平静吸气时平静吸气时直接动力直接动力气压差气压差 气压差指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气压差指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n肺内压肺内压概念:概念:是指肺内气道和肺泡内气体的压力。是指肺内气道和肺泡内气体的压力。周期性变化:周期性变化:随呼吸运动而变化随呼吸运动而变化 平静吸气初:肺容积随胸廓扩大平静吸气初:肺容积随胸廓扩大肺内压肺内压 大气压大气压气出肺气出肺 平静呼气末:肺内压平静呼气末:肺内压 = = 大气压大气

21、压 气流停气流停 用力呼吸时:肺内压的升降变化有所增加。用力呼吸时:肺内压的升降变化有所增加。呼吸系统呼吸系统n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压概念概念: : 指胸膜腔内的压力。指胸膜腔内的压力。成因成因: : 有少量浆液的密闭腔;有少量浆液的密闭腔;肺和胸廓是弹性组织;肺和胸廓是弹性组织;胸廓自然胸廓自然容积大于肺容积;容积大于肺容积;壁层胸膜紧贴壁层胸膜紧贴胸廓内壁胸廓内壁, , 大气压对其影响极小。大气压对其影响极小。压力压力: :平静吸气时:胸内压平静吸气时:胸内压 大气大气压压=0.7=0.71.3kPa1.3kPa;平静呼气时:胸;平静呼气时:胸内压内压 大气压大气压=0.4=0.40.7kP

22、a0.7kPa。生理意义:生理意义:胸膜腔内压的存在具有胸膜腔内压的存在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它不仅能维持肺重要的生理意义。它不仅能维持肺扩张,防止肺萎陷,还使肺与胸廓扩张,防止肺萎陷,还使肺与胸廓一起产生耦联运动,并能促使腔静一起产生耦联运动,并能促使腔静脉和胸导管扩张而利于静脉血和淋脉和胸导管扩张而利于静脉血和淋巴回流。巴回流。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肺通气的阻力肺通气的阻力n肺通气阻力包括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平静呼吸肺通气阻力包括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平静呼吸时,弹性阻力约占总阻力的时,弹性阻力约占总阻力的70%。弹性阻力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胸廓弹性阻力:与胸廓所处的位置有关胸廓弹性阻力

23、:与胸廓所处的位置有关肺弹性阻力肺弹性阻力 气道阻力:与气体流动形式气道阻力:与气体流动形式+ +气道半径有关气道半径有关粘滞阻力粘滞阻力惯性阻力惯性阻力肺弹性组织回缩力:肺弹性组织回缩力:1/31/3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表面张力:2/32/3常态下可忽略不计常态下可忽略不计肺弹性阻力肺弹性阻力 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表面张力:成因:成因:是由肺泡内表面覆盖的液体层与肺泡内的气体形是由肺泡内表面覆盖的液体层与肺泡内的气体形成的液成的液-气界面上的液体分子相互吸引而产生。气界面上的液体分子相互吸引而产生。作用:使肺泡回缩到最小面积。作用:使肺泡回缩到最小面积。肺回缩力:肺回缩力:由肺间质内弹性纤维的自

24、然回缩形成。由肺间质内弹性纤维的自然回缩形成。 胸廓弹性阻力胸廓弹性阻力 自然位置时,弹性阻力不存在。小于自然位置时,自然位置时,弹性阻力不存在。小于自然位置时,弹性阻力向外,构成吸气的动力,呼气的阻力;大于自弹性阻力向外,构成吸气的动力,呼气的阻力;大于自然位置时,相反。然位置时,相反。呼吸系统呼吸系统 肺和胸廓的顺应性肺和胸廓的顺应性n由于难以测定肺和胸廓的弹性阻力,故通常用顺由于难以测定肺和胸廓的弹性阻力,故通常用顺应性来反应弹性阻力的大小。应性来反应弹性阻力的大小。顺应性: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顺应性: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 顺应性大顺应性大= = 易扩张易扩张

25、 = =弹性阻力小弹性阻力小 顺应性小顺应性小= =不易扩张不易扩张= =弹性阻力大弹性阻力大呼吸系统呼吸系统非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n只在呼吸运动时产生;只在呼吸运动时产生;n与气体流动形式及流速有关:与气体流动形式及流速有关: 层流层流阻力小;湍流阻力小;湍流阻力大;流速快阻力大;流速快阻力大阻力大 n与气道半径的与气道半径的4 4次方成反比:(次方成反比:(R1R1r r4 4)n气道口径大小又受自主神经和儿茶酚胺等体液因素影气道口径大小又受自主神经和儿茶酚胺等体液因素影响。吸气时,交感神经兴奋使气道口径增大,阻力减响。吸气时,交感神经兴奋使气道口径增大,阻力减小;呼气时,相反。这也是支气管

26、哮喘者呼气比吸气小;呼气时,相反。这也是支气管哮喘者呼气比吸气更为困难的主要原因。更为困难的主要原因。呼吸系统呼吸系统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n评价肺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评价肺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肺容量肺容量概念:指肺容纳气体的量。概念:指肺容纳气体的量。它随呼吸深度不同而变化。它随呼吸深度不同而变化。可用肺量计测定和描记。可用肺量计测定和描记。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潮气量:潮气量:正常成人平静呼正常成人平静呼吸时平均吸时平均0.5L。补吸气量:补吸气量:正常成人约正常成人约1.5L2.0L。补呼气量:补呼气量:正常成人约正常成人约0.9L1.2L。余气量(残气量):余气量(残气量)

27、:正常正常成人约为成人约为2.5L。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肺活量:肺活量:正常成年男性约正常成年男性约3.5L,女性约,女性约2.5L。可作为。可作为评价肺通气功能的指标。评价肺通气功能的指标。用力呼气量:用力呼气量:最深吸气后最深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在一定再尽力尽快呼气,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正常成人第正常成人第1s、2s、3s末末所呼出气量分别占肺活量所呼出气量分别占肺活量的的83%、96%、99%。是评。是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肺总量:肺总量:指肺所能容纳的指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量。正常成人男性最大气量。正常成人男性约约5.0L,女性约,

28、女性约3.5L。呼吸系统呼吸系统n肺通气量肺通气量每分通气量:指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量,为潮气量与呼吸频率每分通气量:指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量,为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正常成人平静呼吸时约为的乘积。正常成人平静呼吸时约为69L/min。最大通气量:最大限度快而深地呼吸,每分进或出肺的气量,最大通气量:最大限度快而深地呼吸,每分进或出肺的气量,正常成人可达正常成人可达70120L/min。是评价受试者能进行多大运动。是评价受试者能进行多大运动量的生理指标。量的生理指标。无效腔:吸入但未能进行气体交换的气体所占的容积。无效腔:吸入但未能进行气体交换的气体所占的容积。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且能与血

29、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气体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且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气体总量。每分肺泡通气量总量。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呼吸频率。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第三节第三节 气体交换气体交换n肺换气肺换气:指肺泡与血液间指肺泡与血液间O2和和CO2的交换过程的交换过程n组织换气组织换气:指血液与组织细胞间指血液与组织细胞间O2和和CO2的交换过程的交换过程 表面活性物质层表面活性物质层毛细血管基膜毛细血管基膜毛细血管内皮毛细血管内皮 肺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 上皮基底膜上皮基底膜间隙间隙 肺泡腔肺泡腔 毛细血管腔毛细血管腔CO2O2RBC肺泡表面血管肺泡表面血

30、管气气血屏障结构示意图血屏障结构示意图呼吸系统呼吸系统一、气体交换的原理一、气体交换的原理n气体的分压差是气体交换的气体的分压差是气体交换的动力动力。n气体分子在气体分子在分压差分压差的作用下总是从分压高处向分压的作用下总是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扩散。即分压差决定扩散方向和扩散速度。低处扩散。即分压差决定扩散方向和扩散速度。不同部位不同部位PO2及及PCO2对照表对照表肺泡气肺泡气动脉血动脉血静脉血静脉血组织组织 PO2 PO2(mmHgmmHg)10210210010040403030 PCO2 PCO2(mmHgmmHg)4040404046465050呼吸系统呼吸系统二、气体交换的过程二、气体交换的过程 肺换气肺换气组织换气组织换气呼吸系统呼吸系统三、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三、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n气体扩散速度:气体扩散速度: 与气体的溶解度、分压差及分子量有关与气体的溶解度、分压差及分子量有关. .n呼吸膜:呼吸膜: 受其通透性、厚度及面积影响受其通透性、厚度及面积影响. .n通气血流(通气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