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4《致云雀》同步练习 (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4《致云雀》同步练习 (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4《致云雀》同步练习 (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4《致云雀》同步练习 (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4《致云雀》同步练习 (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4致云雀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赎罪(shú) 矍铄(jué)肺痨(láo) 亘古未有(èn)B裨益(bì) 深邃(suì)僭越(zàn) 揆情度理(kuí)C笑靥(yn) 矜持(jn)烙印(lào) 泥古不化(nì)D天穹(qión) 迢遥(tiáo)重轭(è) 哭天抹泪(m)【答案】D【解析】A.“亘”读èn;B.“僭”读jiàn;C.“靥”读y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 )A鬼魅 和事老 指手画脚 苦思冥想B坐阵 绩优股 礼义廉耻 涣然冰释C聆听 黄梁梦 千古之谜 弥天大谎D通缉 急就章 钟灵毓秀 额首称庆【答案】A【解析】B.阵镇;C.梁粱;D.首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新加坡的多元文化相互辉映,气象万千,充满活力,其奇异悠久的香料贸易历史与这个国家的文化有着丝丝入扣的联系。B趴在8号位的黄大爷打枪的姿势显得特别专业,在打枪的几秒钟内,他目不交睫地盯着目标,丝毫不理会别人的叫好声。C对犯错误的学生,李老师总是循循善诱,不胜其烦地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从不呵斥打骂,深受学生的爱戴。D在惠特曼从事诗歌创作的年代,控制美国诗坛的是所

3、谓“高雅派”诗人,他们一味以模仿英国诗歌为能事,而当时的英国诗歌也已是维多利亚式浪漫主义的末流,这种诗风在美国产生的只能是等而下之的仿制品。【答案】D【解析】A.丝丝入扣比喻做得十分细腻准确,多指文章和艺术表演等。B.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C.不胜其烦烦琐得使人受不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全国食品安全整顿活动自全面展开以来,各部门深入系统地分析典型案例和当前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加大了对各类案件的查处力度。B泰戈尔不仅是这样告诫人们如何对待人生,而且也通过对一些无名小卒、无名花朵的礼赞,来倡导一种为创造美好生活而默默献身的人生精神。C全球100多个参与上海世博会的城市

4、,在世博会举行期间将围绕“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为主题,就当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举办“全球论坛”。D国际社会多次表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意愿,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仍不断发生,这些损人不利己的短视行为,最终只会延缓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答案】B【解析】A项偷换主语;C项句式杂糅;D项第二个“贸易保护”缺少中心词,应在其后添加“事件”等。二、类文表达(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6题。啊,向阳花 布莱克向阳花啊!你等累了吧,你计数着太阳的步伐;你渴望甜蜜的,黄金的住处,作为一生旅途的归途。青春在那里怀着热望而消亡,苍白的圣女在雪里素裹红妆,从他们的坟墓中急起追往,我的向阳花所向往的地方。(朱维之

5、译)【注】 诗歌预言了人类社会的更新,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和向往。威廉·布莱克(17571827),杰出的英国诗人和画家。5诗里的“向阳花”是什么的象征?“青春在那里怀着热望而消亡”一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答_【答案】诗里的“向阳花”是一切渴望美好理想社会的人类精神的象征。“青春在那里怀着热望而消亡”,这句诗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里的“青春”本来是个抽象的观念,诗人将它拟人化,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6诗歌全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从诗意表达“显”与“隐”的角度,比较一下诗歌前后两节表达的特色?答_【答案】 这首小诗的特色是借物言志,借向阳花向太阳的特性,展开了

6、奇妙的联想和对未来世界的神奇想象。(答“象征”亦可,只要言之成理)前一节诗明快、袒露,后一节诗隐晦、深奥,有神秘色彩。从全诗的中心思想看,诗意是鲜明易懂的。即抒写诗人对人生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与向往,个人感受与大众的心灵是相通的,既反映了诗人自己的内心愿望,又表现了人类对宏图的追求,蕴含着巨大的鼓舞力量。(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0题。母亲的来信 苏克拉夫琴科母亲来信了。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

7、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美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每封信的结尾也没有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那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

8、3;沃罗恩佐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

9、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文卡自然是知道的。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上方写上“数目”。他沉吟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

10、0,电影、跳舞等4天,1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江苏文艺出版社微型小说选,杨实译)7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答_【答案】情感变化(关键词)热切盼望不屑一顾(或漠然视之)原因母亲来信的重复、单调、无趣(表面原因);文卡对母亲缺乏了

11、解、关爱(深层原因)。8作者在文中安排文卡路遇家乡熟人这一情节,其用意是什么?答_【答案】侧面交代母亲的生活困境;引出下文文卡计划工资用度,打算给母亲寄钱的情节;将母亲生活困难却寄钱给文卡情节与文卡生活宽裕却不愿寄钱接济母亲情节形成鲜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凸显作品主题。9请简要赏析“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这一结尾的精妙之处。答_【答案】(1)情节设置出人意料前文用不少篇幅铺陈以前母亲来信的“千篇一律”,读者以为此信亦然,然而事实却出人意料,这增强了情节的起伏性、小说的可读性;(2)内容表达含蓄隽永故事至此戛然而止,文卡对这三卢布的纸币作何感想,作者并未交代。结

12、尾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发人深省。10关于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母亲”,也有人认为是儿子文卡,你的看法是什么?试结合文本加以探讨说明。答_【答案】第一种观点小说主人公是母亲。(从情节设置上看)儿子收阅信件为明线,母亲写信寄信为暗线。前者的主要作用是衬托后者;(从人物塑造上看)作品通过铺叙“母亲”来信的内容,鲜明地刻画出一位对身在异乡的儿子千般叮咛嘱咐、万般牵挂惦念的母亲形象,文中文卡的形象,主要起着反衬“母亲”形象的作用;(从主题表现上看)全文意在表现母亲对孩子的挚爱这一主题,主要情节文卡未寄卢布却收到了母亲寄来的三卢布,更表现出母亲的伟大。第二种观点小说主人公是文卡。(从情节设置上看

13、)小说以文卡收阅母亲的信件为主线,结构全篇;(从人物塑造上看)小说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塑造文卡这一自私、怠惰的人物形象,这一人物形象比象征母爱的“母亲”形象更具有典型性;(从主题表现上看)全文旨在批判对自己的亲人缺乏关爱乃至极度自私的“文卡们”,而不是歌颂母爱。三、语言运用11下面是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中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40字。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

14、的家虫。答_【答案】(示例)作者从听觉角度通过对比蝉鸣,用“残声”“嘶叫”等寥寥数词便写出了秋之悲凉的特点。12班上举行节日文化主题班会,李明同学先介绍了“元宵节”(正月十五),接下来韩梅同学将介绍“中秋节”,这时班会主持人需要说一段话,将前后两位同学的节日介绍串联起来。请你为班会主持人写一段这样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语意连贯,不少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_【答案】(示例一)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团圆甜美的元宵,还是圆如明月的月饼,都无法化解游子的羁旅愁绪。重温了李明介绍的“元宵节”,下面再由韩梅引领我们去回味那寄予了无限思念之情的“中秋节”。(示例二)亲爱的同学们,中华传统节日意蕴丰富。李明介绍的“元宵节”寄予了人们对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