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探究_第1页
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探究_第2页
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探究_第3页
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探究_第4页
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探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探究【摘要】在现代社会,网络平台在给我们带来显著的方便和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消极的影响。许多研究 表明,有许多的中学生沉醉于网络,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 费在网络上,荒废了学业,逐渐发展为网络成瘾,严重影响 了学习成绩,并且身心健康也受到极大地损害。本文旨在通 过对当前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症状进行简要的论述,重点对中 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详细的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全社会 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关注,共同努力,让深陷网络成瘾的中 学生,早日返回正常的生活轨道。【关键词】中学生;网络成瘾;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g64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5071 (2012

2、)07-0008-02在现代社会,网络在给人们带来巨大方便和利益的同时, 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的影响。目前,许多中学生沉迷于 网络不能自拔,成为网络成瘾患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 和学习,极大损害了身心健康。1网络成瘾的定义综合现在学者的各种研究,中学生网络成瘾特指为,中 学生由于过度地和不当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难以抗拒再度使用网络的着迷状态,并影响到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2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症状 2.1强烈的依恋网络:中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和行为受上网这一活动所支配,上网成为其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网时 间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渐加大。当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到强烈 的渴求,甚至会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及相应

3、的生理和行为反 应,上网后情况好转。上网在其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注意力 和兴趣单一指向网络。2.2感情淡漠:沉迷于网络的中学生长时间在网络中生活,变得分不清现实和幻想,他们可能会把游戏中的冷酷和 无情带到现实中来,对周围的人和事无动于衷,对外界的刺 激缺乏情感反应,对亲友冷淡,严重时对一切都漠不关心, 感情淡漠。2.3交往范围变窄:网络成瘾者将自己的人际交往转入虚拟的网络空间,而现实的人际关系逐渐疏远和恶化,对周围 的人和环境采取逃避和对抗的态度。另外,由于他们把大量 的时间花在网上,其语言表达能力下降,易出现人际交往障 碍。2.4意志力薄弱:网络成瘾者虽然能在意识上意识到网络 成瘾对自己所带来

4、的危害,企图缩短上网时间,但总以失败 告终。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制戒除之后,会变得焦躁不安,不 可拟制的想上网,最后成瘾行为反复发作,并且表现岀更为 强烈的倾向。2.5躯体症状:网络成瘾者初始时表现出对网络的精神依 赖,以后会出现精神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眼花、双手颤 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缺乏睡眠、无精打采、萎靡不振、 上课注意力分散。3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3.1因特网的特征:第一、计算机网络交流与现实生活的面对面交流存在许多不同的特点,包括其书面语言特点,多 对多,范围广,自由度高等1。第二,网络的匿名性。网络 的匿名性带来了网络行为的去抑制性,个体基于内心准则和 社会规范的制约而形成的行

5、为的自我克制大大削弱或不复 存在。第三,中学生朝气蓬勃,好奇心强烈,非常渴求获得 更多的知识。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信息速度快、覆盖面 广等特点,能够以视频、声音、文字等多种形式快速地展现在 中学生们面前,求知欲旺盛的中学生可以更快捷、更方便、更 全面的获取和交流信息。对于渴望吸收丰富知识、乐于接受 新生事物、及时获取各种信息的中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第四,网络内容及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技术发展更新 比较快,中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促使他们更多地去了解和 使用网络。3.2中学生自身人格缺陷是导致他们网络成瘾的主观因素: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成瘾行为的目的在于满足愿望与减少 冲突,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6、,成瘾者由上网行为来避免面对 不可抗拒的焦虑、忧郁等负面的情绪。中学生正处于自我形 象逐渐清晰的时期,他们渴望言论自由,向往感情自由和思 想自由,追求自我设计的理想人生2。然而,这些渴望和向 往的自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现都有一定的限制,追求自我设 计的理想人生与社会现实也往往难以一致,学习上遭遇挫 折,从而在内心会产生种种不安、孤独与恐惧等情绪,这些 不良的心理特征易导致网络依赖行为。焦虑抑郁的中学生, 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自信、情绪不稳定、悲观多疑,他们倾向 于逃避现实,在网络中寻求成就感;自制力差、意志薄弱的 中学生,网上游戏或聊天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幸福与快乐,明 知过度上网不对,也难以抗拒继续使

7、用网络的欲望;性情孤 僻、社交困难的青少年,希望在虚幻网络世界中广交朋友来弥 补内心的孤独,冲淡交友的苦恼。学业上的失败也促成一些 中学生,在网络中寻求一种解脱感。3.3家庭方面的原因: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家庭教育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不良的家庭教养风格会使孩子缺少基本的家 庭安全感,对孩子心理成长影响很大,必然会导致孩子各种 心理问题的产生,包括网络成瘾问题的发生3。一些家长对 孩子缺乏教育和关心,一味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要求,而忽 视了他们的心理问题,使不少青少年将网络当作发泄情绪的 场所。网络成瘾问题的背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特别是 家庭教育的失败。很多父母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导致孩子成 为网瘾

8、患者,他们只懂得限制子女上网,而不懂得如何转移 子女对上网的注意力,培养子女新的爱好。不仅如此,一些 家长也被网络所俘获,甚至也患上网络成瘾症,身处此境中 的孩子难免不受影响。3.4社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社会对网络文化建设的引导和管理存在不足之处,一些经营机构为了 获取大量的利润,制作大量包含暴力、色情的游戏、视频, 投放到网络世界中,吸引中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参与游戏;有 关网络管理的法制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我国网络管理的 法律制度不健全,使得网络的消极影响因素不能够得到及时 的遏制。总之,中学生网络成瘾有着巨大的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学生生个人、学校、

9、社会、 家庭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应对大学 生网络成瘾这一问题,需要充分发挥中学生自身的能动性, 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运用合理心理咨询治疗技术, 综合防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行动起 来,相互支持,真诚关心成瘾中学生,采取各种措施帮助他 们,使他们早日走出网络成瘾的泥潭。参考文献1 于雪丽,史静中学生网络成瘾成因及干预j宁波教 育学院学报,2010年6月,第3期2 叶新东网络成瘾研究概述j心理科学,2004,273 孟晓网络成瘾的界定及其成因分析j.中国特殊教 育,2006年第1期4 杨容,邵智,郑涌.中学生网络成瘾症的综合干预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第7期5 杨容,郑涌,阮昆良网络成瘾(iad)实证研究进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7 林绚晖网络成瘾现象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