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站操作规程(未完)_第1页
煤气站操作规程(未完)_第2页
煤气站操作规程(未完)_第3页
煤气站操作规程(未完)_第4页
煤气站操作规程(未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煤 气 炉 操 作 规 程(商洛炼锌厂煤气站)2008.6第一章 混合发生炉煤气的生产一 、混合发生炉煤气生产原理。以空气、水蒸气的混合介质作为气化剂,在炉内与煤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生成的煤气称为混合发生炉煤气。二、汽化过程的主要反应C+O=CO2+408.8MJC+CO2=2CO-162.4MJC+H2O=CO+H2-118.29MJ 三、炉内各层次的作用 炉内层次自上而下可分为6个层次,即:空层、干燥层、干馏层、还原层、氧化层和灰层。1. 空层作用(a) 由于煤气进入空层,流速降低,使带出物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减少了煤气的带出物。(b) 操作工通过测量空层高度,可以控制料层的高度,以满足汽化

2、反应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煤气热值。2. 干燥层作用原煤在干燥层内脱除表面水和内在水,使煤的温度升高,为煤的干馏创造了条件。3. 干馏层作用经过干燥层脱水后的原煤继续受高温煤气的加热,此时煤气中基本无氧存在,煤处于干馏状态,使煤中的挥发份被干馏出,主要产物是焦油和碳氢化合物,最终原煤成为焦炭。4. 还原层作用在该层中,将燃烧所产生的高温CO2和C反应生成CO可燃气体,水蒸气和高温碳反应生成可燃气体CO和H2。5. 氧化层作用高温焦炭在该层中与氧发生激烈反应,生成CO2,并产生大量的显热,为还原、干馏干燥创造了条件。6. 灰层作用(a) 支撑料层。(b) 均化气化剂。(c) 保护炉篦子不被烧坏。

3、 中间层必须高出中间风帽150250mm.四、常压固定床煤气炉用煤质量标准(GB143-88) 1、原煤粒度:1370mm 2、含矸率:2.0. 3、灰分:18%. 4:全硫:2.0. 5: 煤灰软化温度:t21250(灰份18时) 6: 热稳定性(ST+6):60. 7:机械强度(25mm):60. 8:胶质层厚度(y):y12mm. 9:发热值(低位):21MJ/五:煤气生产技术操作指标 1、成分 CO:2428 H2:1216 CH4:1.52(甲烷) O2:0.6 低位发热值:52505670MJ/m3 (1千卡=4.18KJ) 2、煤渣含碳量:20 3、操作指标 边灰:300mm以上

4、。 中灰:高出中间风帽150mm以上. 氧化层:100150mm。 还原层:150200mm。 空层:18002100mm. 炉出温度:400500. 炉出压力:8001200Pa. 炉底压力:25003800Pa. 饱和温度:5668.六、汽化消耗指标 1、煤气产率3:3.2Nm3/. 2、空气耗量:0.700.80Nm3/Nm3 3、蒸汽消耗:0.250.35/(煤) 4、竖管用水量:45005600/H. 第二章:煤气站点炉前的准备一、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水、气(汽)、电供应情况及备煤供应是否可靠。 2、各记录表格是否备全。 3、各转动部中润滑点十是否已加足油。 4、操作用具及安全

5、用具是否备齐。 5、准备好经筛选好(1350mm)的燃尽炉渣. 6、准备好点炉的木柴。 7、准备好炉前分析的各种用具(取样咀、奥氏气体分析仪、取样球胆)。二:单机调试项目 1、空气鼓风机:盤车,启动,空转2分钟,检查转动是否有异音或震动。2、煤气加压机:盤车,启动,空转2分钟,检查转动是否有异音或震动。3、水泵:盤车,启动,空转2分钟,检查转动是否有异音。4、上煤系统:检查吊煤斗及电葫芦运转是否正常。5、除灰机:启动后,检查运转是否正常,转速数显是否正常。6、电除焦油(尘)器单体空试,检查电压,电流是否正常。 三、煤气站系统联合调试 1、联合冷调,连续调试8小时,以空气代替煤气,系统所有设备均

6、投入运转。 2、调试目的 (1)检查所有工艺设备,管道是否正常灵活,严密。 (2)检查各路水封是否安全可靠。 (3)检查电器、仪表、联锁信号是否可靠。 (4)检查电、蒸汽、自来水、软化水、循环水供应是否正常。 (5)调试过程中,各岗位有专人负责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消除。 3、调试程序: (1)启动冷水水泵向竖管洗涤塔及各路水封供水,检查吸水罐是否漏气,出口压力是否正常,循环水系统运转是否正常,供水和回水是否正常,灰盘是否漏水。 (2)启动空气鼓风机,打开发生炉空气阀,空气经煤气发生炉由钟罩阀放散。记录炉底压力和炉出压力。放下钟罩阀,空气经双竖管进入电捕焦油器及洗涤塔,并由洗涤塔出口煤气总管放散管

7、放散。 (3)启动煤气加压机,空气由捕滴器放散。 (4)启动高压电源,向电除焦油(尘)器送电,记录各档的输入输出电流,电压。观察电压升至最高档时,有没有放电现象。 (5)实践电气、工艺联锁是否可靠,即当空气鼓风机停车时,煤气加压机能自动停车,煤气加压机进口压力低于300Pa时,加压机自动停车,空气鼓风机不启动,煤气加压机无法启动。系统冷调连续时间为1小时。 4、系统联合调试 系统经过冷调试,处理了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故障,经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双方同意进行联合热调试(试运行)。 调试目的:检查工艺设计参数是否达到要求,操作技术指标是否满足要求,考核操作工的技术熟练程度,是否能胜任工作。 四、点炉

8、前的准备工作1. 检查炉内有没有遗留的金属等杂物。2. 向煤仑上煤,检查上煤系统工作是否正常。3. 启动加煤机,检查加煤机是否正常,落煤省份均匀,加煤量控制是否灵活好使。4. 启动除灰机,检查大灰刀、小灰刀是否有摩擦现象,灰盘试转时,最少灰盘转动一圈,炉底水封保持溢流状,竖管高位溢流。5. 向汽包注入软化水水位处中间水位偏低510mm.6. 清理地沟中的杂物,电除尘器排污水封注满水。洗涤塔排水封注满水。7. 竖管高位溢流,稍开钟罩阀(钟罩阀配重块齐全)。8. 拆除所有盲板。9. 打开准备运转的加压机进口阀,打开加压机进出口管煤气放散阀,关严通往用户的煤气阀。10. 向所有仪表系统送电。11.

9、打开通往探炉孔汽封的蒸汽阀,逐个打开探炉孔汽封阀,检查探炉孔汽膜是否正常。12. 站内分气缸送蒸汽,压力为0.39MPa.13. 将粒度为1340mm的燃尽炉渣填入炉内,使渣层高出第一层风帽200mm.渣层中间高,周围稍低,填渣后,装入100150干燥劈柴,并将浸有废机油的棉纱移入木柴中间及周围。14. 电除焦油(尘)器绝缘子箱送蒸汽。 五:点炉 1、打开空气总管放散阀,启动空气鼓风机,空气经放散阀放散。 2、打开炉底自然通风阀。打开炉体人孔盖。 3、 向炉内投入火把,点燃油棉纱,并引燃木柴,观察是否沿炉底截面均匀着火,当火焰旺盛时关闭人孔,燃烧烟气经钟罩阀放散。 4、由探炉孔观察炉内着火情况

10、,可适当打开空气阀,向炉内送入空气,关闭自然通风阀,开大钟罩阀当炉内着火普遍旺盛时,可适当加煤,炉底压力控制在300500Pa. 5、当炉出温度超过200时,加大加煤量,并加大鼓风量,饱和温度加至40左右,打开竖管排污门,解除双竖管高位水封。 6、当炉出温度超过300时,竖管取样分析。当含氧量小于0.6时,一氧化碳含量大于20,具备了置换、送气条件,煤气经电除焦油(尘)器放散管放散。 7、打开加压机进口管煤气放散阀,煤气经加压机进口管放散 8、在加压机进口管取样分析,含氧量0.6时,启动煤气加压机,全开加压机进口阀,调整出口阀,使加压机进口压力大于600Pa,煤气经加压机出口管放散。电除尘器出

11、口取样分析含氧量0.6,三个绝缘子箱温度均在80以上,关闭所有煤气放散阀,关闭静电除焦油(尘)器放散阀,启动高压电源,向静电除焦油(尘)器送电,电除焦油(尘)器投入运行。(并校正氧控仪的指示值) 9、在加压机出口管取样分析,含氧量0.6,关闭加压机进口管放散阀,通知用气单位,向用户送煤气。 10、点燃工业炉窑煤气时,必须遵守先移入火炬,后通煤气,以免发生爆炸事故。 六、正常运行操作 1、探炉孔操作:每小时进行一 次探炉烧钎,每次探查相对两孔,打开探炉孔每次最多开两孔。 2、每孔探探钎查边缘和中间的层次分布,分别量出灰层高、空层高、氧化层和还原层高,并详细记录在表格上。 3、打开探炉孔时,先开汽

12、后揭盖,开度以不向外喷出蒸汽为宜,关闭时,先盖盖子,后关蒸汽。 4、炉子的探钎操作 (1)探钎时间为2分钟 (2)钎子种类: 探钎1:全长4.2M,16圆钢,头部拔尖,根部有圆环。该钎用于测量料层边缘各层高,操作时垂直插入,插到碰底为至,普通碳钢制成。 探钎2:全长3.8M,16圆钢,普通碳钢制成,用作测量中间各层的高度,钎头应该落在中间第一层篦子上。探钎3:全长2。8M,由10圆钢制成,普通碳钢,头部焊以25圆平板,从平板开始,每隔100mm焊以记号,以便计量高度,主要测量空层高度。扎钎:全长3.6M,直径25mm头部拔尖,根部并列焊上两根长120mm直径为25mm的圆钢,该钎用于扎碎炉内已

13、形成的焦块。拨钎:全长3M,20圆钢,头部打扁,用作拨煤用,以调整偏炉等不正常运行。(3):从钎子颜色判别炉内汽化好坏拔出钎子趁热测量各层高度。亮红色并有灰色氧化皮为氧化层,色泽暗红无氧化皮为还原层,氧化层以下高度为灰层。如果相对两钎子灰层高度基本相等,说明层次正常。如果氧化层颜色呈现白亮,说明氧化层温度过高,易结渣,需适当增加饱和温度,以降低氧化层温度,防止炉内结渣。如果氧化层呈暗红,说明炉温太低,影响汽化反应,应适当减少饱和温度。如果相对两煤灰层不在一个平面上,说明反应层处于偏斜状态。灰层过高,说明该处阻力小,汽化快,使还原层减薄,影响煤气质量。灰层过低,说明该料层阻力大,气化慢,该处料层

14、下移,氧化层靠近炉篦子,易将炉篦子烧坏,相对两孔灰层不得超过400mm.当发现钎子有双氧化层,说明该处层次紊乱,严重影响煤气质量。5、注意气泡水位变化,严禁低水位或无水位运行,当软化水系统暂时因故障不能提供软化水时,应及时将阀门切换到工业用水,补充气泡水位,每班冲洗水位计一次,以免出现假水位。汽包使用工业用水不得超过半小时。6、随时注意炉出压力的变化,以增减空气阀开度,保持炉出压力在1200Pa左右。7随时注意炉出煤气温度,使炉出煤气温度在450左右,以增减加煤量来调节炉出温度。8、随时探钎,了解氧化层温度。氧化层温度过高过低都将影响煤气质量。以增减饱和温度来保持氧化层温度的正常。9、注意双竖

15、管出口煤气温度在7090之间。可用增减竖管喷水量来维持双竖管煤气出口温度。10、注意静电除焦油(尘)器的输出电流的变化,输出电流值应在8090mA.如有放电声,应通知电工进行检查。氧控仪含氧量控制在0.6,当含氧量超过0.6时,高压电源自动跳闸停止送电,避免超氧爆炸。恢复送电前,必须经过化验,含氧量0.6,方可送电。11、每班打开竖管冲洗水阀,清理竖管焦油渣二次。12、经常巡检水泵,鼓风机,加压机运转是否正常。七:运行转热备操作 1、停静电除焦油(尘)器2、增加煤量将炉出温度控制在300以下。3、逐渐关小空气阀,减小负荷,使出口压力保持在400Pa.4、关小煤气加压机出口阀,史进口压力保证不低

16、于600pa.5.封闭竖管排污门。6.当炉出口压力逐渐上升时,应逐渐拉起钟罩阀。操作者拉起钟罩阀时,必须密切注意炉出口压力在400Pa以上。7.继续关小加压机出口阀,操作者密切注意进口压力必须保持600Pa以上。8.当竖管高位溢流时,说明竖管已封严。关小竖管喷水量,保持高位溢流即可。9.关小鼓风机出口阀。10.拉起自然通风阀,空气由自然通风阀进入,经炉子由钟罩阀放散,炉子进入焖炉状态,关严空气阀,关闭洗涤塔出口,电除尘器和洗涤塔处于煤气保压状态。11如热备时间超过24小时,应每隔8小时鼓风一次,稍开空气阀使炉出压力保持在400600Pa。打开探炉孔观察,料层表面有否烧穿冒火现象,并进行相对两孔

17、的烧钎检查。发现有偏炉,烧穿、冒火,结渣现象应及时处理。处理完毕,可按备用操作步骤继续转入备用。注意:生产转热备用时,司炉操作工和加压机操作工必须密切配合,严格防止煤气加压机进口出现小于200Pa现象八热备转生产操作1. 打开外来蒸汽阀,对炉底鼓风箱进行蒸汽吹扫,以免炉底爆喷。2. 启动鼓风机,稍开空气阀,使炉出压力保持在600Pa左右。3. 启动加煤机加煤,转动除灰机,松动料层。4. 打开探炉孔,对炉内情况逐一探针检查,发现不正常情况及时处理。5. 当炉出温度350,在竖管取样分析。继续开大空气阀,使炉出压力保持在800Pa左右。6. 当含氧量小于0.6,打开竖管排污门。解除竖管水封,煤气经

18、加压机进口管放散。7. 加压机进口管去样分析,当含氧量0.6时,启动煤气加压机,向用户送煤气。校正氧控仪指示值,指示值和人工化验值要吻合。8. 三个绝缘子箱温度均大于80,按电源启动程序,启动高压电源,向电除尘器送电。九炉子的正常操作1.每小时进行一次相对两孔探针检查,发现故障及时处理,并将 探得各层高度记录在表上。2.根据炉出压力的变化,随时调整空气阀,使炉出压力保持在8001200Pa。3.根据炉出温度,随时调整加煤量,使炉出温度保持在400500.4.根据灰层高低,随时调整灰盘转速,使中间灰层高出中间风帽120150mm。相对两孔灰层高不得超过400mm。5.根据烧钎,观察氧化层温度,随

19、时调整饱和温度,使钎子的氧化层呈现亮红色。6.当相对两孔的灰层高度相差超过350400mm,应及时处理。7.当二氧化碳含量超过8时,应立即检查炉内有否冒火焼穿现象,通过烧钎和拔钎及时处理。8.司炉值班长应每2小时对水泵、加压机房、鼓风机进行巡检。9.每班应对竖管进行一次高压水冲洗清理竖管沉于底部的焦油渣。冲洗时间为5分钟。10. 经常注意下列水封是否正常溢流:炉底水封、电除焦油器排污水封、竖管排水水封、冷煤气管排水水封、煤气加压机排水水封。十、司炉工事故操作1.突然停电操作:(1)开大外来蒸汽阀,使炉出保持正压,迅速关闭加压机进口阀。(2)关闭空气阀,拉起钟罩阀,拉起自然通风阀。2.偏炉操作:在高灰处进行扎钎和墩钎进行压紧,以增加该处阻力,减缓汽化速度,并用拨钎将煤拨与该处。对于低灰层处,应用扎钎疏通或打碎局部渣块,利于通风,使该处的汽化趋于正常3.冒火、烧穿、二氧化碳含量超过8%:在冒火处选用扎钎扎紧,再用墩钎墩紧,并用拨钎将高处的煤拨向扎、墩产生的凹坑。4.炉内结渣处理:如果饱和温度调整不当,将会是氧化层温度超过1250以上,造成灰渣呈溶化状态。处理方法:提高饱和温度12. ,稍减负荷,用扎钎扎碎渣块。5.炉底爆喷处理:关小空气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