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遴选报告20140220_第1页
茯苓遴选报告20140220_第2页
茯苓遴选报告20140220_第3页
茯苓遴选报告20140220_第4页
茯苓遴选报告2014022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茯苓上线遴选报告茯 苓 汉语拼音:Fu Ling 英文名: Poria cocos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ria cocos Wolf别名:茯菟、茯灵、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绛晨伏胎、云苓、茯兔1、 概述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出自神农本草经,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的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

2、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也可作为食材用,有茯苓饼,茯苓粥,很有营养,口味平和。2、 原生态及药材图片3、 产地分布产甘肃(南部)和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直到台湾、海南岛和云南。生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林中、灌丛下、河岸或山谷中,也见于林缘与疏林中。 越南、泰国和印度也有分布。4、 产地信息 野生茯苓生长于排水良好、疏松通气、土层厚30 90 cm 的弱酸性土壤中或干燥向阳的松木根上。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老产区有湖北、安徽、河南。引种生产地区有四川、贵州、广东、广西、重庆、陕西、浙江、江苏、山东、辽宁、

3、台湾等地区。根据获得的茯苓最适宜生态因子范围,应用TCMGIS 系统进行栅格空间聚类分析,得到茯苓90% 100% 不同生态相似度的区域分布图。主要包括湖北、安徽、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浙江、福建、广东、广西、陕西、辽宁、河南等省( 市、区) 。生态相似度95% 100%的区域见下图。5、 原植物形态及生物学特征1、 形态特征 土茯苓为攀援灌木,长1-4mm。茎光滑,无刺。根状茎粗厚、块状,常由匍匐茎相连接,粗2-5cm。茎长1-4米,枝条光滑,无刺。叶薄革质,狭椭圆状披针形至狭卵状披针形,长6-12(15)厘米,宽1-4(-7)厘米,先端渐尖,下面通常绿色,有时带苍白色;叶互生;叶柄长5-

4、15(-20)mm,约占全长的3/5-1/4,具狭鞘,常有纤细的卷须2条,脱落点位于近顶端;叶片薄革质,狭椭圆状披针形至狭卵状披针形,长6-12(-15)cm,宽1-4(-7)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钝,下面通常淡绿色。伞形花序单生于叶腋,通常具10余朵花;雄花序总花梗长2-5mm,通常明显短于叶柄,极少与叶柄近等长,在总花梗与叶柄之间有1芽;花序托膨大,连同多数宿存的小苞片多少呈莲座状,宽2-5mm,花绿白色,六棱状球形,直径约3mm;雄花外花被片近扁圆形,宽约2mm,兜状,背面中央具纵槽,内花被片近圆形,宽约1mm,边缘有不规则的齿;雄花靠合,与内花被片近等长,花丝极短;雌花序的总梗长约

5、1cm,雌花外形与雄花相似,但内花被片边缘无齿,具3枚退化雄蕊。浆果直径7-10mm,熟时紫黑色,具粉霜。花期7-11月,果期11月至次年4月。2、 生态环境分布 茯苓为兼性寄生菌,野生在海拔600-1000m山区的干燥、向阳山坡上的马尾松、黄山松、赤松、云南松、黑松等树种的根际。偶见于其他针叶树及阔叶树的根部,其土质为砂质适宜。孢子22-28萌发,菌丝18-35生长,于25-30生长迅速,子实体18-26分化生长并能产生孢子。段木含水量以50%-60%、土壤以含水量20%、pH3-7、坡度10°-35°的山地砂性土较适宜生长。在昼夜温差大的条件下有利获等的生长。6、 采收

6、与加工 多于79月采挖,当茯苓外呈黄褐色时即可采挖,如色黄白则未成熟,如发黑则已过熟。选晴天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在室内分层排好,底层及面上各加一层稻草,使之发汗,每隔3天翻动1次。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里边切成厚薄均匀的块片,粉红色为赤茯苓,白色为茯苓片,中心有木心者即为茯神;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皮”及“茯苓块”。茯苓个多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

7、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无臭,味淡,嚼之粘牙。7、 药材性状1、 药材特性茯苓个 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气微,味淡,嚼之粘牙。茯苓块 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立方块状或方块状厚片,大小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茯苓片 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不规则厚片,厚薄不一。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2、 真伪鉴别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

8、惊悸,健忘等症。假茯苓一般切成茯苓丁,为大小58毫米的方形药材,仔细观察,可见表面色泽略有不均匀,偶见霉斑,气微,入口尝略有甜味。打碎水装片置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菌丝和淀粉粒,淀粉粒较小而不规则,取少许粉末滴加稀碘液变淡蓝色。市场上充斥很多硫熏茯苓,也需要谨慎购买,普通消费者如无法辨别建议选择陈.志谦茯苓这类品牌以规避质量问题。正品茯苓一般较伪品茯苓断面更加细腻,嚼之味淡,粉末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大量菌丝,无淀粉粒,滴加稀碘液无明显颜色变化。 茯苓作为医学常用药材,临床应用尤为广泛,若误用了伪品茯苓则不但不会起到治疗作用,在遇环境潮湿容易滋生霉菌,产生毒素后,对人体还会产生毒副作用。另外,土茯苓

9、和茯苓外观也很相近,也要注意辨别。土茯苓和茯苓名称相近、形态相似,两者的辨别要点如下:土茯苓呈圆柱形,稍扁或呈不规则条块,有结节状隆起,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茯苓呈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土茯苓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折断有粉尘飞扬,水湿后有粘滑感;茯苓断面为颗粒性,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土茯苓气微,味微甘涩,粉末淡棕色;茯苓气微,味淡,嚼之粘牙,粉末为灰白色。8、 质量控制 【鉴别】(1)本品粉末灰白色。不规则颗粒状团块和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渐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细长,稍弯曲,有分枝,直径

10、38m,少数至16m。 (2)取本品粉末少量,加碘化钾碘试液1滴,显深红色。 (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茯苓对照药材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M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一乙酸乙酯一甲酸(20:5:O.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香草醛硫酸溶液一乙醇(4:1)混合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8.0(附录H第一法)。 总灰分 不得过2.0(附

11、录K)。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5。9、 性味与功能传统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败毒抗癌。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适量服食可作为春夏潮湿季节的调养佳品 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以及镇静、降血糖等的作用。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细胞坏死,抗菌等功效。最新发现的功效 茯苓中的主要成分为茯苓聚糖,含量很高。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能降胃酸,对消化道溃疡有预防效果;对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有抗肿瘤的作用;能多方面对免

12、疫功能进行调节;能使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加速回升;并有镇静的作用。10、 商品规格与标准1、 商品种类茯苓个、野生品:于7月-次年3月在松林中采挖;人工栽培者于接种的次年7-8月间采挖。将鲜茯苓堆放“发汗”,使水分析出,置于阴凉处待表面干燥后,再“发汗”。反复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隆起的皱纹。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状,有的具裂隙或中间有松根。断面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松根。无臭,味淡,嚼之粘牙。茯苓片鲜茯苓去皮后切片。内部显淡红色者为“赤茯苓”;白色部分为“白茯苓”。茯苓块鲜茯苓去皮后

13、,切成方形或长方形块。白(赤)苓块 为扁平方块,白色或微带红色,厚46mm,长宽45cm。 平片:为12mm厚的薄片,长、宽58cm。白色或微带红色。 骰方:各边均约1cm的立方体。生切品色白易碎;蒸后米白色,质坚实不碎。 苓肉不规则团块,直径1.5-4cm,为质松易碎的次货加工。灰白色带微红。碎苓 不规则边料碎片,色白或微带红。茯苓皮 削下的茯苓皮,干燥。长条形或不规则块片。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内面白色或淡棕色,体软质松,略具弹性。茯神 中间有松根的茯苓。朱茯苓 取茯苓片,加一定量朱砂细末拌匀,为“朱茯苓”(每100kg茯苓用朱砂2kg)。2、 商品规格按加工方法和部位分为个苓、白苓片(平片

14、)、白苓块、赤苓块、茯神块、骰方、白碎苓、赤碎苓、茯神木等规格,多为统货。个苓一等:不规则圆球形或块状,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体坚实,皮细。断面白色。大小不分,无霉变。二等:体轻泡,皮粗,质松。断面白色至黄棕色。间有皮沙、水锈、破块、破伤。白苓片一等:薄片,白色或灰白色,质细,毛边(不修边)。厚度每cm 7片,片面宽长不小于3cm,无霉变。二等:厚度每cm 5片,余同一等。白苓块扁平方块,白色,厚46mm,长宽45cm。间有长宽1.5cm以上的碎块,无霉变。赤苓块赤色或浅红色,余同白苓块。统货。茯神块扁平方块,色泽不分,每块含有松木心。厚46mm,长宽45cm,木心直径不超过1.5cm,间有长宽

15、1.5cm以上的碎块,无霉变。骰方立方形块,白色,质坚实,直径1cm以内,均匀整齐,不规则碎块不超过10%。无粉末,无霉变。白碎苓碎块或碎屑,白色或灰白色。无粉末,无霉变。赤碎苓赤黄色,余同白碎苓。茯神木茯苓中间的松根,弯曲不直,似朽木状。色泽不分,质松体轻。每根周围必须带有2/3的茯苓肉。松根直径不超过2.5cm。无霉变。根据76种中药材商品规格标准中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个苓规格标准:一等:干货。呈不规则圆球形或块状。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体坚实、皮细。断面白色。味淡。大小圆扁不分。无杂质、霉变。二等:干货。呈不规则圆球形或块状。表面黑褐色或棕色。体轻泡、皮粗、质松。断面白色至黄

16、赤色。味淡。间有皮沙、水锈、破伤。无杂质、霉变。白苓片规格标准:一等:干货。为茯苓去净外皮,切成薄片。白色或灰白色。质细。毛边(不修边)。厚度每cm7片,片面长宽不得小于3cm。无杂质、霉变。 二等:干货。为茯苓去净外皮,切成薄片。白色或灰白色。质细。毛边(不修边)。厚度每cm5片,片面长宽不得小于3cm。无杂质、霉变。 白苓块规格标准:统货。干货。为茯苓去净外皮切成扁平方块。白色或灰白色。厚度0.40.6cm之间,长度45cm,边缘苓块,可不成方形。间有1.5cm以上的碎块。无杂质、霉变。赤苓块规格标准:统货。干货。为茯苓去净外皮切成扁平方块。赤黄色。厚度0.40.6cm之间,长度45cm,

17、边缘苓块,可不成方形。间有1.5cm以上的碎块。无杂质、霉变。茯神块规格标准:统货。干货。为茯苓去净外皮切成扁平方形块。色泽不分,每块含有松木心。厚度0.40.6cm,长宽45cm。木心直径不超过1.5cm。边缘苓块,可不成方形。间有1.5cm以上的碎块,无杂质、霉变。骰方规格标准:统货。干货。为茯苓去净外皮切成立方形块。白色。质坚实。长、宽、厚在1cm以内,均匀整齐。间有不规则的碎块,但不超过10%。无粉末、杂质、霉变。白碎苓规格标准:统货。干货。为加工茯苓时的白色或灰白色的大小碎块或碎屑,均属此等。无粉末、杂质、虫蛀、霉变。赤碎苓规格标准:统货。干货。为加工茯苓时的赤黄色大小碎块或碎屑,均

18、属此等。无粉末、杂质、虫蛀、霉变。茯神木规格标准:统货。干货。为茯苓中间生长的松木,多为弯曲不直的松根,似朽木状。色泽不分,毛松体轻。每根周围必须带有三分之二的茯苓肉。木杆直径最大不超过2.5cm。无杂质、霉变。11、 资源现状与交易1、 茯苓资源生态环境茯苓药材的品质与其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我们本次资源调查过程中,对我国茯苓主要产区的海拔高度( m) 、年日照时数( h) 、年降水量( mm) 、年平均温度( ) 、土壤类型、土壤酸碱度( pH) 等项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1。表1 茯苓生态环境调查来源海拔l/m年日照时数t/h年降雨量l/mm年均温T/土壤类型土壤PH值湖北罗田348+/_10

19、2047133015.5黄沙壤6.80湖北英山610+/_201913.5-2161.51223-149316.4黄沙壤6.89湖北麻城380+/_1821531111.2-1688.712.5红壤6.63安徽岳西650+/_12.32070.51520.515.3黄沙壤6.63安徽金寨461+/_6.913171331.615.6黄沙壤6.83广西凭祥650+/_12.316141062-177222.0棕壤6.63广西武鸣280+/_14.61660125921.8沙壤6.98河南固始358+/_10.62139106615.0黄沙壤6.72湖南靖州600+/_151303.5-1519.

20、21300-140016.4红壤6.92贵州黎平1376+/_201317.9121416.4沙石壤6.98浙江丽水588+/_281774.41542.717.5棕沙壤6.99云南丽江1371+/_10.71886100013.5棕沙壤6.722、茯苓的栽培方法在茯苓的资源调查过程中,我们与各地的种植技术人员和药农交流,一般采用传统方法栽培茯苓,即将茯苓菌种寄生于松木,埋于土壤20 30 cm 繁殖生长而成。茯苓药材的栽培工艺流程为: 分离菌种菌种培育袋料分装置于松木窖( 深30 cm,宽40 50 cm,长60 70 cm) 田间管理鲜茯苓加工处理( 发汗、剥皮、切制) 晒干成品。各地栽培

21、茯苓的工艺流程基本相似,但在茯苓的种植环境选择、实施栽培技术和药材采集时间等方面,各地区仍存在较大差异,极待制定茯苓药材规范化栽培工艺。参照湖北省罗田县九资河国家茯苓药材示范种植基地的茯苓栽培技术,以及我们对各地茯苓药材进行质量分析比较,我们认为,茯苓药材应选择海拔4001 000 m 的种植场地,坡度为1035,周围环境应为松木地带,排水性良好,土质为沙性,土壤pH67,种植场地需隔年种植; 在茯苓栽培过程中,实施规范化的技术要求; 采收时间分为春秋两季,即春季种植则秋季采收,秋季种植则来年春季采收,但以春种秋收产量较高。3、茯苓栽培菌种我们在茯苓资源调查过程中了解到,我国用于栽培茯苓药材的

22、菌种约四十余种。菌种命名方法大多以各地培育菌种自行命名,如湖北省麻城县科委食用菌技术研究所培育的菌种命名HPMS,而且各地茯苓菌株又多年交叉混用。我国目前茯苓菌种的流通渠道是: 茯苓种植基地大户从相关研究机构购买菌种繁殖或者从新鲜茯苓分离菌丝,传代培养,再将菌种转卖给药农,种植农户一般从不关心菌种的来源。因此,我国目前栽培茯苓的菌种十分混乱,这势必导致各地茯苓药材的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在茯苓资源调查和开展茯苓研究过程中,从全国各地收到27种茯苓菌种。收购菌种名称及来源见表2。表2 茯苓菌株与来源编号菌株名称菌种来源编号菌株名称菌种来源15.78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15GD广东广州微生物研究所

23、2ACCC50864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管理保藏中心16FJ006福建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3ACCC50876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管理保藏中心17AH安徽岳西4ACCC50478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管理保藏中心18S1陕西洋县天麻研究所5A9安徽农大,后经华中农大紫外诱变19T1同仁堂1号(湖北英山)6SD(GD)山东济宁光大食用菌科研中心20SD(JX)山东金乡县真菌研究所7DB黑龙江东北食(药)用菌研究所21JZ28陕西西乡县古城菌研所8SC四川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22F5湖北武汉华奉食用菌研究所9ZJ浙江云和象山食用真菌研究所23HZ湖北华中食用菌栽培研究所10HBMC湖北麻城科委食用菌技

24、术研究所24E1华中农业大学菌种实验中心11HBSZ湖北随州厉山镇食用菌技术研究所25901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12F8湖北武汉周玉麟食用菌研究所26P0野生,采自大别山13Protoplast9华中农业大学真菌研究所27Y1(BS)云南宝山县14GZ贵州习水县酒镇食用菌研究中心4、主要省区和产区的茯苓产量为了了解茯苓药材在我国的分布情况,此次以我国主要省区和产地的茯苓产量作为我们资源调查的重要内容。通过走访各地药材公司、工商管理部门、药品检验所等部门,结合文献资料调查,基本弄清了我国种植茯苓的主要省区。湖北为生产茯苓的大省,其次为安徽、云南、贵州、河南、浙江、广西等省。结果见表3。表3 全国各

25、省茯苓年产量调查情况图省份年产量/t百分比(%)湖北500027.8安徽300016.7云南200011.1湖南200011.1贵州15008.3河南12006.7浙江5002.8广西3001.7其他350019.4 茯苓药材主产省区种植茯苓又集中于12 个产地,以湖北罗田县产量最高,其次是安徽岳西、湖北英山、湖南靖州、贵州黎平、安徽金寨、湖北麻城等地。结果见表4。表4 12个调查产地茯苓的年产量调查产地当地年产量调查产地当地年产量湖北罗田1800安徽金寨700安徽岳西1200湖北麻城500湖北英山1000浙江景宁300云南丽江800河南固始200湖南靖州800广西凭祥100贵州黎平800广西

26、武鸣1005、各地茯苓药材的收购价格在茯苓药材资源调查过程中,我们通过走访各地药材公司、工商管理部门、药材收购商和药农,对罗田、岳西、英山、黎平、丽江、金寨、麻城、景宁、固始、武鸣、凭祥等茯苓主要产地的药材价格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各地茯苓药材价格有一定差异,茯苓成品价格每千克为8 10 元之间,鲜品价格每千克为4 6 元之间,其价格高低与各地药材的质量呈正向关系,即文献报道的湖北罗田、英山,安徽岳西,云南丽江等地道药材的价格较高,调查结果见表5。表5 12个调查产地茯苓鲜品成品价格收购 元/kg调查产地茯苓鲜品收购价格茯苓成品收购价格湖北罗田5.610.0湖北麻城5.09.3湖北英山5.

27、410.0安徽岳西5.610.0安徽金寨5.09.4湖南靖州5.29.4河南固始4.89.0广西武鸣4.68.5广西凭祥4.68.5浙江景宁5.09.2贵州黎平4.89.0云南丽江5.29.5(以上根据我国茯苓药材主要产区资源调查)12、 历史价格走势 安徽省茯苓主产于大别山区的岳西县、金寨县、霍山县、潜山县、太湖县等地。 岳西县生产的茯苓,产量大、质量好, 同时岳西县又是这几个产地的茯苓干货集散地, 周边几个茯苓生产区大部分新鲜茯苓都是在岳西县加工, 岳西县加工出茯苓精修片、茯苓四方纯白块、茯苓纯白小丁、茯苓纯白中丁,外观整齐漂亮, 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茯苓自2007 年4月份开始涨价,

28、 8月份涨到高峰, 9月份产新后统货价格仍然在10 元(千克价, 下同) 以上运行。 2008年春节后价格走高, 交易活跃, 一直持续到2008年的5月份, 进入7一8月份, 价格开始回落, 统货已降到10元以下。大家一致认为, 9月产新后, 市场价格会产生较大回落。1、产新前市场回顾2008年元月份开始, 茯苓的供求关系已慢慢显露出来, 货源偏少, 价格也开始慢慢上扬0.3一0.5元(千克价, 下同)。春节过后, 茯苓市场活跃,价格继续上涨,3月一4月份茯苓价格上涨到了最高峰, 统货茯苓丁产地交易价12.5元, 稍微好一点的统货12.8元, 纯白丁货源紧张, 销售价13 13.5元, 茯苓统

29、片12 13元, 茯苓神块(统) 13一15元, 茯苓选神块15 16元, 货源偏少。茯苓块统货12一12.5元, 茯苓二黄皮3.5一4.5 元, 茯苓皮1 -1.2 元, 到了5月份市场开始放慢, 成交趋下降, 价格也开始大幅下降,6月份继续下滑, 到了7月份,气温升高, 进入销售淡季,8月份市场低迷, 销售不旺, 价格继续走低。统货茯苓丁8.5一9元, 统货茯苓片8一9元, 产地经营户纷纷抛售陈库存, 每公斤亏3一4元, 有几家大户库存较大, 亏损都在10万元以上, 中、小经营户手中都不同程度有些库存,最少的亏损几千元, 一般都是万元以上, 大部分陈货茯苓都已亏损销售, 也有少数经营者,

30、对行情把握得比较好,4一5月份就开始清仓走货, 库存基本抛完。7一8月份生意宗旨是以销定购, 不充实库存, 较好地避免了茯苓行情跌价风险。然而茯苓神块、价格仍然一路上涨, 统货14 15元, 选块18 -19 元, 货源极少, 基本断市; 茯苓二黄皮、茯苓皮价格仍然稳中有升, 不受跌价影响。进人9月初,茯苓少量上市, 加工户、经营者受前几个月跌价亏本的影响, 均采取谨慎的态度, 不敢大量高价购买,新鲜的潮茯苓4元, 最低时3. 4一3.6元, 茯苓统货价均在8.5一9.5元, 不到九成干度。随后产地市场新货走量逐渐好转, 日趋成交量增大。9月底到10月份, 产地行情又迅速变化, 一路春风, 价

31、格大涨,新鲜的潮茯苓9月份3.6一4元, 逐渐上涨, 现已涨至5一5.4元, 有的要价5.6一6元, 统货茯苓丁超过10元, 纯白茯苓丁11.5 一11.8 元, 且不干, 统货获荃片10 10.5元, 且有上涨之势, 大大出乎经营者的意料。2 、2003一2008 年茯苓栽培以及产量情况岳西县2003年栽培100万窖, 年产量4000 t;2004年栽培2300万窖, 产量9000一10000t ; 2005年栽培900万窖, 产量3000t ; 2006年栽培1200 万窖, 年产量6500t; 2007年栽培1000一1300万窖,年产量7000多t ; 2008 年栽培1700万窖,

32、初步估计产量8000一9000t。由于产地雨量较多, 有的茯苓栽培后, 持续多雨天气, 对其生长不利, 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时间栽培的茯苓产量不同, 有的栽培后, 没有赶上持续下雨, 对产量就没有影响。3、新鲜茯苓加工情况 2008年8月底就开始有零星的鲜茯苓上市, 到9月份鲜茯苓逐渐增多, 加工户手中多数已抛清陈库存, 受7一8月份茯苓跌价影响, 开始收购小心谨慎, 量小、新鲜潮茯苓3.4一4元, 加工成干货要2kg加工成1kg , 专门切茯苓师傅每百斤潮茯苓工钱是15一18元, 还有剥茯苓皮的费用, 不加劳务费成本统货在8一9元, 绝大多数加工户是现加工现卖, 不担风险。9月中下旬到1

33、0月份, 由于新货市场成交加快, 生意活跃, 新鲜茯苓开始随之上涨, 由原来的3.4一4元逐渐上涨至2.2一2.5一2.7元, 有的大户开口要价3元, 但未成交。加工户初期有了利润,一下子胆子变大了, 增加数量购买新鲜潮茯苓, 有的认为茯苓势头不错, 还贷款加大收购数量, 由于众商抢购, 产地药农鲜茯苓价格愈抬愈高, 信心十足, 先抢收进家, 然后慢慢地请茯苓师傅加工, 产品随后慢慢流向市场。鲜茯苓的价格逐渐上扬, 是由鲜茯苓的加工户相互抢购抬价造成的。以目前的鲜茯苓收购价推算, 干货茯苓成本价格已上升2一3元。产地市场上统货茯苓丁10元以上, 纯白丁1.5一1.6 元, 茯苓统10 10.5

34、元, 出口茯苓纯白块还达到1一12元。随着茯苓产新的不断深入, 市场上的大货越来越多, 鲜茯苓价格是否还会上涨要看收购鲜茯苓加工户的态度, 如继续加大力度抢购鲜茯苓, 价格还会上涨, 如放慢速度, 减小收购数量,价格就会平稳, 甚至略降。目前也是关键时期, 取决于收鲜茯苓的加工户是要抬价抢收, 是否理智, 鲜茯苓上涨0.2元, 干货就上涨0.8元, 加工户的风险随鲜茯苓涨价而增大。4、经营者购销情况 2008年的经营户有喜有忧, 有生意好做价格上涨的喜悦, 也有贪大反应迟缓, 没有把握好出货时间而后悔的, 有赚有亏尽在个人把握。总体来说,5月份以前经营户都是以赚钱为主。进人7一8月份以后, 市

35、场跌价, 经营户的库存不同, 亏损额不同,少数经营户由于及时出货, 较好地避免了降价带来的损失。由于7一8月份的大跌价,9月份开始产新时, 经营户同样也是谨慎胆小, 勤进快销, 不搞库存, 虽然利润小点, 但能平稳赚钱。随着购货者的增多,走货数量加大, 生意活跃, 利润也逐渐加大。经营户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一些变化, 逐渐加大自己的库存力度, 对未来市场期望很高, 普遍认为鲜茯苓价格上去了, 干货市场也会随之上扬, 库存越大赚钱会越多。经营者根据自己的资金情况不同程度地充实自己的库存, 就好似一块又一块的海绵在开始吸水(存货)。一家存一点加起来的数量会很可观。在国庆节前产地就有好几个经营大户, 就

36、开始建仓吸货, 当时价位不高, 有的收了3 0多吨 , 有的收了5 0多吨不等。国庆节后, 只是购买数量减少, 有些中小经营户看见他们建仓存货, 初见成效, 纷纷效仿, 充实库存。毫州市场、安国市场经营者纷纷加入收购行列, 导致价格一路上扬。目前, 随着产新不断深入, 经营户、加工户手中的资金能坚持多久,持续时间越长, 价格还会上涨, 坚持的时间短, 市场上的货多, 海绵吸足了水, 价格就会慢慢地降下来。目前内销茯苓收购价格统货片10 10.5元,1级片11一11.2元; 茯苓统丁10 10.5 元, 茯苓纯白丁11.5一11.8元; 茯苓三皮5.5元; 统茯苓神块无新货上市。外销出口的茯苓纯

37、白块收购价由原来的1元逐渐上涨至12一12.5元, 茯苓精修片由开始的12 15元上涨至13 16元, 出口规格的茯苓纯白中心丁11.8 一12.5元。 众所周知,2 008年元月份南方几省发生重大雪灾, 造成大量松树被毁, 特别是湖南、贵州省是南方茯苓主产地, 松树是栽培茯苓的原料, 这样南方几省茯苓种植数量肯定是大幅上升, 再加之茯苓价格不低, 药农栽培积极性高, 数量也会增加, 产量肯定比2007年增加不少。过一段时间南方几省的茯苓也会大量产新上市。全国茯苓市场将会有一个大的变化, 市场价格也会随之变化。综合各方面情况分析: 2008 年产新后的茯苓市场, 总体供求关系不会像2007年“供小于求”, 价格的涨跌变化取决于供求关系, 大别山区的几个县产量比2007年增长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南方产区产量增加不少, “ 供大于求”的局面就会很快成为事实。到那时茯苓价格不会上涨, 而会下降。下降的幅度取决于产量的多少, 产量很大降幅很大。内销品种降幅又快又大, 纯白优质出口规格的货降价会慢些。各加工户、经营户要密切关注产新数量的变化。不能让涨价风全部占据头脑, 要细心观察,冷静思考, 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目前大量吸货库存, 货含潮大, 价格也不稳, 不是最佳库存(吸货) 时期, 适宜库存的最佳时期是12月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