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通原硬件实验报告_第1页
北邮通原硬件实验报告_第2页
北邮通原硬件实验报告_第3页
北邮通原硬件实验报告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邮通原硬件实验报告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 班 级: 姓 姓 名: 学 学 号: 序 序 号: 日 日 期: 目录 必做部分 目录 . 2 实验一:双边带 抑制载波调幅(dsb-scam ) . 4 一、实验目的 . 4 二、实验原理 . 4 三、实验框图 . 6 四、实验步骤 . 7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 8 六、 思考题 . 11 七、问题及解决方法 . 13 实验二:具有离散大载波的双边带调幅(am ) . 14 一、实验目的 . 14 二、实验原理 . 14 三、实验框图 . 15 四、实验步骤 . 16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 17 六、思考题 . 20 七、问题

2、及解决方法 . 20 实验三:调频(fm ) . 22 一、实验目的 . 22 二、实验原理 . 22 三、实验框图 . 23 四、实验步骤 . 24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 六、思考题 . 27 七、问题及解决方法 . 28 实验六:眼图 . 29 一、实验目的 . 29 二、实验原理 . 29 三、实验框图 . 29 四、实验步骤 . 30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 30 六、问题及解决方法 . 31 实验七:采样、判决 . 32 一、实验目的 . 32 二、实验原理 . 32 三、实验框图 . 32 四、实验步骤 . 33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六、思考题 . 35 七、问题

3、及解决方法 . 35 实验八:二进制通断键控(ook ) . 35 一、实验目的 . 36 二、实验原理 . 36 三、实验框图 . 36 四、实验步骤 . 37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 38 六、思考题 . 39 七、问题及解决方法 . 40 实验十二:低通信号的采样与重建 . 41 一、实验目的 . 41 二、实验原理 . 41 三、实验框图 . 41 四、实验步骤 . 42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 六、思考题 . 44 七、问题及解决方法 . 45 选做部分 实验九:二进制移频键控(2fsk ) . 46 一、实验目的 . 46 二、实验原理 . 46 三、实验框图 . 47 四、

4、实验步骤 . 47 六、问题及解决方法 . 50 实验十一:信号星座 . 51 一、实验目的 . 51 二、实验原理 . 51 三、实验框图 . 51 四、实验步骤 . 51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 六、思考题 . 55 七、问题及解决方法 . 56 实验一: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dsb-scam) ) 一、实验目的 1、了解 dsb-sc am 信号的产生以及相干解调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2、了解 dsb-sc am 信号波形以及振幅频谱特点,并掌握其测量方法。 3、了解在发送 dsb-sc am 信号加导频分量的条件下,收端用锁相环提取载波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4、掌握锁相环的同步带和捕

5、捉带的测量方法,掌握锁相环提取载波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dsb 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 ) ( )cosdsb cs t m t t w = 频域表达式为 1( ) ( ) ( )2dsb c cs m m w w w w w = - + + 其波形和频谱如下图所示 将均值为零的模拟基带信号 m(t)与正弦载波 c(t)相乘得到 dsbsc am 信号,其频谱不包含离散的载波分量。 dsbsc am 信号的解调只能采用相干解调。为了能在接收端获取载波,一种方法是在发送端加导频。收端可用锁相环来提取导频信号作为恢复载波。此锁相环必须是窄带锁相,仅用来跟踪导频信号。 在锁相环锁定时,vco

6、输出信号 与输入的导频信号 错误! ! 未找到引用源。的频率相同,但二者的相位差为 错误! ! 未找到引用源。度,其中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很小。锁相环中乘法器的两个输入信号分别为发来的信号 s(t)与锁相环中 vco 的输出信号,二者相乘得到 在锁相环中的 lpf 带宽窄,能通过 错误! ! 未找到引用源。分量,滤除 m(t)的频率分量及四倍频载频分量,因为 错误! ! 未找到引用源。很小,所以 错误! ! 未找到引用源。约等于 错误! !。 未找到引用源。lpf 的输出以负反馈的方式控制 vco,使其保持在锁相状态。锁定后的 vco 输出信号 错误! ! 未找到引用源。经 90 度移相

7、后,以 错误! ! 未找到引用源。作为相干解调的恢复载波,它与输入的导频信号同频,几乎同相。 相干解调是将发来的信号 s(t)与恢复载波相乘,再经过低通滤波后输出模拟基带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可以滤除四倍载频分量,而 是直流分量,可以通过隔直流电路滤除,于是输出为 错误! !。 未找到引用源。 三、实验框图 1、dsb-sc am 信号的产生 2、dsb-sc am 信号的相干解调及载波提取 3、测量 vco 的压控灵敏度 四、实验步骤 1、dsbac 信号的产生 (1)将音频振荡器输出的模拟音频信号及住振荡器输出的 100khz 模拟载频信号分别用连线联结至乘法器的两个输入端。 (2)用示波器观

8、看音频振荡器输出信号的信号波形的幅度和激荡平率,调整为 10khz。 (3)用示波器观看主震荡输出波形。 (4)用示波器观看乘法器的输出波形及其频谱。 (5)将已调信号和导频分量加到加法器的两个输入端,调整加法器上的参数 g 和 g,使其与实际相符。观看输出波形及其频谱。具体调整方法如下: a.首先调整增益 g:将加法器的 b 输入接地端接地,a 输入端接已调信号,用示波器观看加法器 a 输入端的信号幅度与加法器输出信号幅度。调节旋钮 g,使得加法器输出幅度与输入一致,说明此时 g=1 b.再调整增益 g:加法器 a 输入端仍接已调信号,b 输入端接导频信号。用频谱仪观看加法器输出信号的振幅频

9、谱,调节增益 g 旋钮,使导频信号振幅频谱的幅度为已调信号的边带频谱幅度的 0.8 倍。此导频信号功率约为已调信号功率的 0.32 倍。 2、dsbac 信号的相干解调及其载波提取 (1)锁相环的调试: a.调整 vco 的中心频率 f0 在 100khz b.将直流电压输入 vco,改变其值从-22v,观察 vco 的频率及其线性工作范围 c.调节 vco 的压控灵敏度到合适范围。 d.检测 lpf 是否正常工作。 e.反复测量锁相环的同步带和捕捉带,使其尽量准确。 (2)恢复载波 a.将电路按照原理图连接好,用示波器观察锁相环中的 lpf 的输出信号是否 为直流信号,以此判定是否锁定。 b

10、.贯穿导频信号和 vco 的输出是否同步,调节移相器使其相依到达 90 度。 c.观察恢复载波的频谱振幅。 (3)相干解调 a.将已调信号和恢复的载波接入解调乘法器的两个输入端。 b.观察解调后的输出波形。 c.改变音频振荡器的频率,观察解调输出波形的变化。 五、 实验结果与分析 (1)dsb-sc am 信号的产生 1、音频振荡器输出调制信号 由图可看出音频信号的频率 f 为 10.05khz,振幅约为 1.46v。 乘法器输出 dsb-sc 信号波形 主震荡频率为 100khz,可以从图上看出,乘法器输出信号包络为调制信号,频率与载波频率相同为 100khz。输出振幅约为 1.4v,与调制

11、信号振幅相同。音频信号零点位置存在相位翻转。 3、乘法器输出频谱 由图可看出,dsb-sc am 信号在 100khz 处并无频谱分量,仅在左右各偏移 10khz 处存在信号,与理论分析一致。 4、已调信号波形 5、调整加法器中的 g,g 由图,调整 g=1,同理调节 g,是导频信号振幅频谱的幅度为已调信号频谱的边带频谱幅度的 0.8 倍。 6、带导频的调幅信号 由图可以计算出,导频信号功率约为已调信号的 0.8*0.8/2=0.32 倍。 7、改变发端音频振荡器的频率后的调制信号及解调信号 由图可知,改变发端音频振荡器的频率,解调输出信号也随之改变,无法还原调制波形。 六、 思考题 2.2.

12、4 思考题 1、实验中载波提取的锁相环中的 lpf 能不能用 tims 系统中的"tuneable lpf'? 答:不能,因为 rc lpf 中的 3db 带宽是 2. 8khz,而 tuneable lpf 中 wide一项中带宽的滤波范围是 2khz-12khz,所以不能使用。 2、若本实验中的音频信号为 1khz,请问实验系统所提供的 pll 能否用来提取载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锁相环的截止频率为 2.8khz,如果音频信号为 1khz 则锁相环会跟踪音频信号,造成信号失真。 3、若发端不加导频,收端提取载波还有其他方法吗?请画出框图 答:如图所示 2.2.3 思

13、考题 1 、说明 dsb-sc am 信号波形的特点 答:dsb-sc 为双边带调幅,时域当载波与 m(t)同时改变极性时出现反相点,而反相点不影响性能。经幅度调制后,基带信号的频谱被搬移到了载频 fc 处。若模拟基带信号带宽为 w,则调幅信号带宽为 2w,因为在频域中输出此调幅信号s(t)的信道带宽 b=2w。 am 信号为具有离散大载波的双边带幅度调制信号,它是在 dsb-sb 信号的基础上加一离散的大载波分量,因此传输效率有所下降。am 信号因为解调时要使用包络检波所以要保证|m(t)|1,使 am 信号的包络 ac1+m(t)总为正数。 2、画出已调信号加导频的振幅频谱,算出导频信号功

14、率与已调信号功率之比。 平方律部件 2fc bpf 二分频 输 入 已调信号 e(t) 载波输出 答:由图可知,导频信号的频谱幅度是 a1=125mv,边频信号的频谱幅度是a2=160mv,所以导频信号功率与已调信号功率的百分比=a12/2/a22 =30.52%,接近理论值 32%,误差主要来源于读数误差。 七、问题及解决方法 本次实验是整个实验过程中的第一个实验,老师讲完基本要求之后我们就开始实验了。示波器已经用了好多次了,算是熟悉了。本节是 dsb-sc am 信号的产生以及想干解调原理。刚开始接触 tims 实验系统部分,感觉很神奇。虽然实验中都是有电路连接图可以参考的,但是,理解还是

15、最基本的。这个实验还是很简单的,虽然老师说可以不要频谱图,但是我们也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频谱图。 实验二:具有离散大载波的双边带调幅( (am ) 一、实验目的 1、了解 am 信号的产生原理和实现方法。 2、了解 am 信号波形和振幅频谱的特点,并掌握调幅系数的测量方法。 3、了解 am 信号的非相干解调原理和实现方法。 二、实验原理 1、am 信号的产生 对于单音频信号 ( ) sin(2 )m mm t a f t p = 进行 am 调制的结果为 ( ) ( sin(2 )sin2 (1 sin(2 )sin2am c m m c c m cs t a a a f t f t a a a

16、f t f t p p p p = + = + 其中调幅系数maaa=,要求1 a £以免过调引起包络失真。 由maxa和mina分别表示 am 信号波形包络最大值和最小值,则 am 信号的调幅系数为 max minmax mina aaa a-=+ 如图所示为 am 调制的过程和频谱示意图。 2、am 信号的解调 am 信号由于具有离散大载波,故可以采用载波提取相干解调的方法。其实现类似于实验一中的 dsb-sc am 信号加导频的载波提取和相干解调的方法。 am 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利用包络检波器进行非相干解调,可以使得接收设备更加简单。 三、实验框图 1、am 信号的产生 2、am

17、 信号的非相干解调 四、实验步骤 1、am 信号的产生 (1)按图进行各模块之间的连接。 (2)音频振荡器输出为 5khz,主振荡器输出为 100khz,乘法器输入耦合开关置于 dc 状态。 (3)分别调整加法器的增益 g 以 g 均为 1。 (4)逐步增大可变直流电压,使得加法器输出波形是正的。 (5)观察乘法器输出波形是否为 am 波形。 (6)测量 am 信号的调幅系数 a 值,调整可变直流电压,使 a=0.8。 (7)测量 a=0.8 的 am 信号振幅频谱。 2、am 信号的非相干解调 (1)输入的 am 信号的调幅系数 a=0.8。 (2)用示波器观察整流器的输出波形。 (3)用示

18、波器观察低通滤波器的输出波形。 (4)改变输入 am 信号的调幅系数,观察包络检波器输出波形是否随之改变。 (5)改变发端调制信号的频率,观察包络检波输出波形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调制信号(加直流) 由图可看出,调制信号频率为 5khz,而载波频率为 100khz。另外调制信号加上直流电压后,加法器输出波形为正值。 2、调整加法器增益 由图可看出加法器输入输出幅值相等,即增益 g=1。 3、调整加法器增益 g=1 由图可看出加法器输入输出幅值相等,即增益 g=1。 4、将加法器输出调为正 由图可知,乘法器输出包络与调制信号幅值变化相同,且其中调幅系数a=0.8。 两个通道显示的调制

19、前后信号幅度波形 6、当 a=0.8 时,解调输出波形 由图可以看出,虽然信号的解调输出很小,而且噪声干扰很严重,但信号的基本形状没有改变。保留了原有的信号的信息 7、当 a=1 时,解调输出波形 可以看出,当 a=1 时,信号过调制,出现失真情况。 六、思考题 1、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 am 信号的过调现象? 答:当调制系数大于 1 时,会产生过调现象,此时幅度最小值不是实际最小值,实际最小值应为负值。 2、对于 a=0.8 的 am 信号,请计算载频功率与边带功率之比值。 答:am 信号公式为( ) 1 sin(2 )sin(2 )am c m cs t a a f t f t p p =

20、 + 则可得其边带功率为:2( ) 44cba ap = ´ 载波功率为:2( ) 22ccap = ´ 所以比值为:=3.125 3、是否可用包络检波器对 dsb-sc am 信号进行解调?请解释原因。 答:不可以。因为已调信号的包络与 m(t)不同,并不代表调制信号,有负值部分,且在与 t 轴的交点处有相位翻转。而包络应该为正幅度。 七、问题及解决方法 本次实验的主要内容是 am 信号产生和解调。刚开始不能得到正确的图像,后来发现是忘记把耦合开关置于 dc 状态。虽然说实验结果总会有误差,一定的 理论分析还是很关键的,如果实验数据跟理论差别很大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检查一下

21、,说不定就是自己的哪一个步骤出错了。实验中,一定要细心,小错误要尽量避免。 实验三:调频(fm )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用 vco 作调频器的原理及实验方法。 2、测量 fm 信号的波形图及振幅频率。 3、了解利用锁相环作 fm 解调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二、实验原理 1、fm 信号的产生 单音频信号 ( ) cos(2 )mm t a f t p = 经 fm 调制后的表达式 其中 调制指数 由卡松公式可知 fm 信号的带宽为 fm 信号的产生框图如下图所示。 vco 的输入为( ) m t,当输入电压为 0 时,vco 输入频率为cf;当输入模拟基带信号的电压变化时,vco 的振荡频率作相

22、应的变化。 2、锁相环解调 fm 信号 锁相环解调的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 ( ) sin2 sin2fm mmakt f t f tfj p b p = =fmakfb =( ) cos2 ( )fm c cs t a f t t p j = +2( 1)mb f b » + vco 的压控电压( ) v t同基带信号( ) m t成正比,所以( ) m t就是 fm 解调的输出信号。锁相环解调 fm 信号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开环增益足够大,二是环路滤波器的带宽要与基带信号带宽相同。 三、实验框图 1、fm 信号的产生 2、fm 信号的锁相环解调 四、实验步骤 1、fm 信号的产生 (

23、1) 单步调试 vco a.将 vco 模块的印刷电路板上的拨动开关置于 vco 模式。将 vco 板块前面板上的频率选择开关置于"hi'状态。然后,将 vco 模块插入系统机架的插槽内。 b.将可变直流电压模块的输出端与 vco 模块的 vin 端相连接,示波器接于 vco输出端: 直流电压为零时,调节 vco 模块的 f0 旋钮,使 vco 的中心频率为 100 赫兹 。 在-2v 至于+2 范围内改变直流电压,测量 vco 的频率及线性工作范围。 调节 vco 模块的 gain 旋钮,使得直流电压在+/-2v 范围内变化时,vco 的频率在+/-5hz 内变化。 (2)

24、将音频振荡器的频率调到 2hz,作为调制信号输入于 vco 的 vin 输入端。 (3)测量图 2.4.4 中各点信号波形。 (4)测量 fm 信号的振幅频谱。 2、fm 信号的解调 (1)单步调试 vco a.将 vco 模块置于"vco', 前面板上的频率选择开关置于"hi'状态. b.将可变直流电压模块的输出端与vco模块的vin端相连接。当直流电压为零时,调节 vco 的 f0 旋钮,使 vco 的中心频率为 100khz。当可变直流电压为+/-1v 时,调节 vco 的 gain 旋钮,使 vco 的频率偏移为+/-10khz。 (2)将锁相环闭环

25、连接,将另一个 vco 作信源,接入于锁相环,测试锁相环的 同步带及捕捉带。 (3)将已调好的 fm 信号输入与锁相环,用示波器观察解调信号。若锁相环已锁定,则在锁相环低通滤波器的输出信号应是直流分量叠加模拟基带信号。 (4)改变发端的调制信号频率,观察 fm 解调的输出波形变化。 五、实验结果 与分析 1、vco 输入直流电压为 0 时, f0=100khz 2、音频信号 3、fm 输出信号 由上两图可看出,调制信号一个周期为 0.5ms,频率为 2khz。当调制信号到达正峰值时,调频信号最为密集;反之,在到达负峰值时,调频信号最为稀疏。 4、fm 输出信号频谱 上图可看出,fm 输出信号频

26、谱并不规整,带宽约为 15khz。 5、fm 解调波形 由上图所示,由于滤波等原因,波形频率正常,峰值出现一定失真。 6、改变调制信号频率 20khz 带来失真 由以上两图可看出,改变调制信号频率仍可以成功解调出原始信号。但当调制信号频率增大时,解调输出幅值降低,噪声干扰较大,继续增大调制信号频率可能无法解出原始信号。此外,20khz 不在锁相环的同步带内,此时用锁相环解调会使锁相环进入失锁状态,无法正确解调出原信号。 六、思考题 1、本实验的 fm 信号调制指数是多少?fm 信号的带宽是多少? 答: 52.522( 1) 14f khzf khzw f khzbbd= = = + = 2、用

27、 vco 产生 fm 信号的优点是可以产生大频偏的 fm 信号,缺点是 vco 中心频率稳定程度差。为了解决 fm 大频偏以及中心频率稳定度之间的矛盾,可采用什么方案来产生 fm 信号? 答:为了使中心频率稳定,可以使用锁相环形成反馈,使得它仅用确保 vco 中心频率的稳定性及准确度与晶振一致。 3、对于本实验具体所用的锁相环及相关模块,若发端调制信号频率为 10khz,请问实验三中的锁相环能否解调出原调制信号?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 10khz 不在锁相环的同步带内,此时用锁相环解调会使锁相环进入失锁状态,无法正确解调出原信号。 4、用于调频解调的锁相环与用于载波提取的锁相环有何不同之处?

28、 答:在调频解调中使用的滤波器为低通滤波器,滤波器输出接至示波器和 vco,即锁相环调后的显示信号为低通滤波器的输出信号;在时钟提取中使用的滤波器为环路滤波器,滤波器输出仅接至 vco 中,而锁相环输出信号应为 vco 的输出信号而不是低通滤波器的输出信号。 七、问题及解决方法 本次实验算是比较难的一个实验了。在做单独调测 vco 的时候,总是不能是电压在+2v 和-2v 之间变化,变化总是在 500mv 内,困扰我们很久,后来发现是示波器显示的地方设置成交流电了。解决这个问题之后,在锁相环那一块,也遇到了瓶颈,总是输出乱信号,调节了好久都没有办法,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加了一缓冲放大器,终于解

29、决了问题! 实验六:眼图 一、实验目的 了解数字传输系统中"眼图'的观察方法及其作用。 二、实验原理 实际通信系统中,数字信号经过非理想的传输系统产生畸变,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码间干扰的,系统性能很难进行定量的分析,常常甚至得不到近似结果。而眼图可以直观地估价系统码间干扰和噪声的影响,是常用的测试手段。从眼图的张开程度,可以观察码间干扰和加性噪声对接收基带信号波形的影响,从而对系统性能作出定性的判断。 三、实验框图 四、实验步骤 1、将可调低通滤波器模块开关置于 norm 位置。 2、将主信号发生器的 8.33khz ttl 电平的方波输入与线路编码器的 m.clk 端,经四

30、分频后,由 b.clk 端输出 2.083khz 的时钟信号。 3、将序列发生器模块的印刷电路板上的双列直插开关选择"10',产生长为 256的序列码。 4、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察可调低通滤波器的输出波形和 2.083khz 的时钟信号。并调节可调低通滤波器的 tune 旋钮及 gain 旋钮,以得到合适的限带基带信号波形,观察眼图。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时钟信号 如图,时钟信号为由 b.clk 输出的方波信号。以及眼图信号的合成。 2、眼图 由图可看出,ch1 为经过序列发生器产生的序列信号波形叠加所产生的眼图, ch2 为 2.083khz 时钟信号。 图中"

31、眼睛'闭合的速率,即眼图斜边的斜率,表示系统对定时误差灵敏的程度,斜边愈陡,对定位误差愈敏感。在取样时刻上,图中噪声容限为 4v,判决门限为 0v。 六、问题及解决方法 眼图是我们前面几个实验中最有趣的实验。刚开始看不到眼睛,调节了好久的 gain 和 f 旋钮都不行。后来慢慢一点点的调节,终于出现了完美的眼图。在实验中,耐心也是很必须的,因为噪声干扰等等,实验中可能不是一下子就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其中从眼图的张开程度,可以观察码间干扰和加性噪声对接受基带信号波形的影响,从而能对系统性能做出定性的判断。 实验七:采样、判决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采样、判决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实现

32、方法。 2、自主设计从限带基带信号中提取时钟、并对限带信号进行采样、判决、恢复数据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任务。 二、实验原理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的接收端,设法从接受滤波器输出的基带信号中提取时钟,用以对接受滤波器输出的基带信号在眼图睁开最大处进行周期性的瞬时采样,然后将各采样值分别与最佳判决门限进行比较做出判决、输出数据。 三、实验框图 1、采样、判决系统框图 2、时钟提取电路 四、实验步骤 1、请自主设计图 2.8.1 中的提取时钟的实验方案,完成恢复时钟(ttl 电平)的实验任务。 请注意:调节恢复时钟的相移,使恢复时钟的相位与发来的数字基带信号的时钟相位一致(请将移相器模块印刷电路板上的拨动开关拨到"lo'位置)。 2、按照图 2.8.1 所示,将恢复时钟输入于判决模块的 b.clk 时钟输入端(ttl电平)。将可调低通滤波器输出的基带信号输入于判决模块,并将判决模块印刷电路板上的波形选择开关 sw1 拨到 nrz-l 位置(双极性不归零码),sw2 开关拨到"内部'位置。 3、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察眼图及采样脉冲。调节判决模块前面板上的判决点旋钮,使得在眼图睁开最大处进行采样、判决。对于 nrz-l 码的最佳判决电平是零,判决输出的是 ttl 电平的数字信号。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采样与眼图的关系 由上图可看出,在基带信号与时钟对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