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常考文言文篇目知识点梳理(二)_第1页
中考语文复习--常考文言文篇目知识点梳理(二)_第2页
中考语文复习--常考文言文篇目知识点梳理(二)_第3页
中考语文复习--常考文言文篇目知识点梳理(二)_第4页
中考语文复习--常考文言文篇目知识点梳理(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考语文复习常考文言文篇目知识点梳理(二)一、送东阳马生序     1、【重点字词解释】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致:买2援疑质理援:提出质:询问3益慕圣贤之道慕:仰慕4俟其欣悦俟:等到5滕人持汤沃灌,以衾以覆汤:热水  覆:蒙盖6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再:两顿7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走:跑逾约:超过期限8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9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着2、【重点句子翻译】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译: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收藏书籍的人家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2行深山巨谷中,

2、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译:在深山大沟中赶路。严冬刮着猛烈的风,大雪深积几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不知道。3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译:同宿舍的学生都穿着绣花绸缎衣服,戴着缀有红缨带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腰刀,右边挂香袋,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译: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5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译:我站着陪侍在老师身边,提出疑问,询问道理。6以衾拥覆,久而乃和译:用被子(将全身)蒙盖好,好久才暖和过来。7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却一点也没有羡慕的心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

3、乐的事,也就不感觉吃的穿的不知他人了。8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译:总之我求学时的辛勤与艰苦就是如此罢。9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译: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究获得了学识。10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译:又苦于没有大师名人和(自己)交流,(因而)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3、【课文问答】1本文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答:艰苦的学习过程和端正的学习态度。2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

4、表现了什么?                    答:勤奋学习的谦虚求学的态度。3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的内容    答: 叙述了作者奔走求学之苦。4作者在写自己的清苦生活时,为什么要写同舍生奢华的生活?答:通过对比更足以突出作者不慕富贵,专心学习的思想品质。5围绕“嗜学”二字写了哪两件事?    答:借书之苦。求教之难

5、。6“卒获有所闻”这里的“闻”指什么? 答:得到知识,明白道理。7读完全文;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和品质?答:不畏艰苦,刻苦勤奋的求学精神和坚守信约,谦虚有礼的美好品质。8与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说说现代中学生有怎样的苦乐观?答:吃穿无忧,国家学校家长老师的全力支持,设备先进,资源广泛,信息灵通等;珍惜时间,虚心善学,苦中作乐,以苦为乐。二、岳阳楼记1、【重点字词解释】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2越明年越:到了3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乃:于是。制:规模。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在;其:它的。5属予作文以记之予:我;以:来。6予观夫巴陵胜状夫:那

6、。胜状:胜景。7衔远山,吞长江衔:衔接。8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涯:边。晖:日光。9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10前人之述备矣述:描述。备:详尽11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极:尽。12迁客骚人迁客: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13霪雨霏霏霪雨:连绵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14连月不开开:放晴。15薄暮冥冥;去国怀乡薄:迫近。去:离开。国:京城。16春和景明;沙鸥翔集景:日光。集:栖止。17岸芷汀兰;此乐何极芷: 小草;汀:小洲。极:穷尽。18宠辱偕忘宠:荣耀。偕:一起。19把酒临风把:持。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21或异两者之为或:或

7、许。为:指两种心情。2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在之前。后:在之后23微斯人(登斯楼也),吾谁与归微:没有;斯:这。归:归依。24不以物喜以:因为。2、【重点句子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译: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译: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被降职外调的官员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4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译: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

8、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横生而十分悲伤的了。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译: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两者之为,何哉?译: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替君主担忧。9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乎。译:大概人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3、【课文问答】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答: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2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是?答:政通人和,百废具兴。3作者写本文的原因是?答:属予作文以记之。4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5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答:唐贤今人诗赋。6“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两种:悲和喜;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7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

10、二者”是指?答: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8本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是?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9本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0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是指?答:古仁人。11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2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的句子是?答: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三、出师表1、【重点字词解释】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死(特质皇帝死)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实在;秋:时3盖追先帝殊遇盖:原来是;殊遇:优

11、待,厚遇4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5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发扬扩大6陟罚臧否臧否:善恶7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显示;平:治8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是以:因此遗:给予9悉以咨之悉:都;咨:询问10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疏远1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痛心遗憾12躬耕于南阳 躬:亲自13猥自枉屈猥自枉屈:降低身份14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15由是感激感激:感动,激动16遂许先帝遂:于是;许:答应17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表余数18夙夜忧叹夙夜:早晚19恐托付不效效:实现20深入不毛不毛:不长草(的地方)21庶竭驽钝庶竭驽钝:比喻才能平庸22托臣以以讨

12、贼兴复之效效:重任23以彰其咎彰:表明、显扬;咎:过失24咨诹善道咨:询问25临表涕零 涕零:流下眼泪2、【重点句子翻译】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译: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译: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家会有司论其刑赏。译:如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以及忠心耿耿做好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4必能使行和睦,优劣得所。译: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得其所。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译:亲近贤臣,疏

13、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6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译:因此我很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意为他奔走效劳。7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译:陛下也应自行谋划,以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考察,采纳正确的意见。3、【课文问答】1本文中诸葛亮主要向刘备提出了哪三条建议?答: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2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作者对先帝的感恩图报之情,表达其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四、鱼我所欲也1、【重点字词解释】1二者不可得兼 得兼:同时得到2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3

1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假如4贤者能勿丧耳丧:不丢掉5蹴尔而与之蹴:用脚踢6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辩:通“辨”,辨别。7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有什么益处8妻妾之奉 奉:侍奉9.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词。10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11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放弃。12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本性,天性13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14乞人不屑也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2、【重点句子翻译】1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译: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3呼尔而与之 译: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译: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译:从前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6.此之谓失其本心译: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3、【课文问答】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以什么方式引出论点? 答: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而取义;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方式来引出论点。2“鱼”与“熊掌”分别比喻什么?答:“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3本文主要赞扬什么?批判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