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_核能结课论文_第1页
新能源_核能结课论文_第2页
新能源_核能结课论文_第3页
新能源_核能结课论文_第4页
新能源_核能结课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 京 理 工 大 学新能源技术课程报告姓名学 号:学院(系):自动化学院专 业:电气工程题 目:受控核聚变的研究发展组别第8组 核能任课教师硕士导师2015年6月16号受控核聚变的研究发展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受控核聚变能源的发展状况。接下来分析了受控核聚变的定义,以及当今受控核聚变的主要研究途径和面对的难题。磁约束核聚变和惯性约束核聚变是当今研究受控核聚变的两种主要研究途径。在磁约束核聚变中,本文首先讲解了该方式的原理。然后分析了托卡马克装置的工作原理。接着分析了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的发展。在惯性约束核聚变中,首先讲解了该方式的基本原理。然后介绍了美国的NIF装置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神光工程在约

2、束核聚变中研究。人们研究核聚变的脚步依然在向前迈着,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实现可控的核聚变。关键词: 受控核聚变;磁约束核聚变;惯性约束核聚变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ontrolled nuclear fusionABSTRACT:This paper tells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olled nuclear fusion energy at the first. Then it analyzes the definition and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problems of contr

3、olled nuclear fusion. Magnetic confinement fusion and 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 are two main research approaches in the study of controlled nuclear fusion.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principle of magnetic confinement fusion firstly. Then it analysi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okamak. It also analyzes

4、the development of magnetic confinement nuclear fusion in China. In the 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 the paper firstly explain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method. The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IF device in American and SG engineering in nuclear fusion research in China. People s

5、till insist on the study of nuclear fusion, people will be able to achieve controlled nuclear fusion in the future.KEYWORDS:controlled nuclear fusion; magnetic confinement fusion; 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71 引言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开发利用新能源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了。当前,核能就是新能源开发中的一个重要主角。核能的来源有裂变和聚变。裂变已

6、经广泛用于发电领域。全球的核电站已达到400多座。由于核聚变反应时需要极高的温度,因此核聚变的实现是一件十分复杂且非常困难的事情。对于核聚变发电,我们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要走。但是核聚变和核裂变比较有两个重大的优点:一是核聚变不会产生长期和高水平的核辐射,不会留下核废料,二是地球上蕴藏的核聚变原料比核裂变的原料要多的多。按目前世界的能量消耗,地球上蕴藏的核聚变能量,可以让全球使用100亿年。现在,我们还面临着如何控制核聚变的过程和如何将热量引出来进行发电的难题。一旦解决这些复杂的技术问题,整个世界的能源问题将将得到彻底的解决。正因为核聚变有着长远的意义,世界发达国家不断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

7、财力对它进行研究开发。2 受控核聚变的发展背景核聚变释放着巨大的能量,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就没有停止它的研究。利用核聚变制造氢弹不是人类的最终目的,和平利用核聚变才是长远的目的。2.1 核聚变反应核聚变是指利用质量小的原子,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在一定的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发生的原子核的相互聚合作用,生成新的重原子核的反应。它的中间过程中,发生了质量亏损,由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可以得知反应中存在着能量的释放。太阳释放的能量,就是通过大量的轻核聚变产生的,并且以光的形式向外释放。反应如图1所示。 图 1 核聚变反应采用氘和氚发生核聚变反应时,其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从这个反应方程式可以看

8、出,反应物的质量大于生成物的质量。中间过程发生了质量亏损,这些亏损的质量转化为17.6MeV能量。地球上氘的含量极为丰富,1L的水中就含有0.03克的氘。地球拥有13亿8600万立方千米的水资源,蕴藏着 的能量。这些能量足够我们使用百亿年。2.2 受控核聚变氢弹的爆炸主要就是核聚变。但是它是利用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高温高压环境,使它里面的氘和氚发生了核聚变反应,释放了巨大的能量。但是这种瞬间的爆炸性能量是无法控制的。如果我们能对聚变时放出的能量加以控制,把它作为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用的能量,我们就实现了受控核聚变。在蜘蛛侠2中章鱼博士所使用的能源,就是受控核聚变。2.2.1 受控核聚变的研究途径

9、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人们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来研究核聚变。现在我们仍然认为离实现受控核聚变发电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科学家保守估计,我们要建成核聚变发电站,至少要等30年时间。在这研究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设想,建造的装置也是各种各样的。但是,从目前来看,我们对受控核聚变的研究途径主要分为两个大类:磁约束核聚变(magnetic confinement fusion , MCF )和惯性约束核聚变(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 ,ICF)。本文将在第3节和第4节中对它们进行介绍和分析。但是,不管是MCF和ICF,它们都还只是实验用的装置。它们离真正的经济应用,还

10、是有相当长的距离。里面还有各种技术难题要解决。2.2.3 实现受控核聚变的难题 氘核和氚核都带正电荷,正常状态下,它们是互相排斥的。因此要想把这两个带正电的原子核聚合起来,需要用很大的能量才能使它们克服相互之间的斥力。当把聚变的核原料加热到很高的温度时(1亿度左右),氘和氚有着足够大的动能。但这样还只是提供了碰撞的速度,还应该对核原料进行约束,使它们达到足够高的密度。这样就可以使氘和氚有了足够大可能进行碰撞发生聚变。这就是实现氘核和氚核聚合的方法。从上面对聚变发生的条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实现受控核聚变是相当困难的。下面本文将讨论受控核聚变面对的难题:1) 等离子体的约束问题。聚变的核原料经过高

11、温高压处理后,形成了等离子体。由于等离子体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多体系统,其中不仅有电磁相互作用,各种波粒相互作用,同时还有非线性的湍流问题。图2展示了等离子体内部结构的复杂性。要想掌握这些等离子体的规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图 2 物质的四种状态2) 点火问题和材料问题。要想启动核聚变反应,需要1亿度的高温环境。核聚变发生后,通过控制,它自身产生的能量可以维持反应的进行。首先,怎么样产生1亿度的高温,这已经是一个很难的技术问题。另一个就是材料问题,什么材料能经受得住1亿度的温度。在约束等离子体时,需要强大的磁场。强大的磁场是由高电流产生的,这就要求所用的导体为超导材料,目前还没有解决高温超

12、导材料的问题。图3列出了高温超导体材料的研究,现在高温超导体材料的最高临界温度为165K,还是很低。图 3 高温超导材料发展3) 中子的辐射问题。氘和氚发生核聚变时,会产生大量的中子。材料被中子辐射后,就会产生辐射问题。而且这些中子会损坏反应堆材料。这是必须考虑的辐射屏蔽问题。上面是受控核聚变面对的3个大难题,当然,受控核聚变面临的技术问题还不止这些。3 磁约束核聚变磁约束核聚变的大致过程为:首先,在处于热核反应的超高温度下,氘,氚等轻原子核和它们的自由电子形成了等离子体。然后再利用特殊形态的磁场将高温等离子体进行约束和压缩,使它们达到受控核聚变的点火条件,实现连续的核聚变反应。点火条件是指:

13、1) 反应堆的温度高于;2) 等离子体的密度要大于个每立方米;3) 约束的时间要大于1s;通过磁约束核聚变实现受控核聚变,是目前为止,人们投入最多,研究最深入的一种核聚变途径。其中,托卡马克装置就是磁约束核聚变中的一个重要角色。3.1 托卡马克装置托卡马克(Tokamak)是前苏联的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科学家阿莫维奇等人在上世纪50年代发明的。它是一种利用磁约束实现受控核聚变的环形容器。它的名字是由4个单词的首2位字母组成,即环形(toroidal)、真空室(kamera)、磁(magnet)、线圈(kotushka)。经过了60多年的努力,利用托卡马克进行可控的核聚变,是可行的。但是它的相关的

14、结果都是以断脉冲的形式产生的,与实际生活中连续运行还是有较大的差距。现在,超导技术已经应用在了托卡马克的线圈上了,这是受控核聚变的一个重大突破。目前,建造超导装置进行核聚变的研究已成为国际的一股热潮。3.1.1 托卡马克装置的工作原理图4 托卡马克装置示意图图 5 托卡马克装置的实物图从4和图5,可以看出,托卡马克装置的主体由2部分组成,即磁场系统和真空系统。磁场系统有2个主要的作用。纵场线圈的主要作用是用来产生强大的纵向磁场,将加热后的等离子体约束在真空管里面,使之能发生碰撞,进而发生核聚变反应。聚变的第一步就是要使原料处于等离子态,等离子态是物质的第四态。这种形态下的物质是一种充分电离的。

15、它的整体呈电中性。在等离子体中,由于高温,它的电子已经拥有足够的动能来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这时,原子核完全暴露,为原子核的碰撞准备了条件。当等离子体被加热到几千万甚至几亿度时,原子核之间就可以摆脱斥力,聚合在一起,形成聚变反应。如果这时还有足够的密度和足够的热能,那么这种反应就可以稳定地持续运行下去。常用的加热系统如下:1) 欧姆加热。磁场的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在等离子体里面生成电流。等离子体本身有电阻,会发生欧姆加热。其道理和电阻元件一样。2) 微波加热。向托卡马克内发射电磁波,利用电磁波来加热等离子体。该原理和我们家用的电磁微波炉很像。3) 中性束加热。中性束加热实际上是一个能量的传递过

16、程,向托卡马克装置内注入高能的粒子,然后高能的粒子将它的能量传递给等离子体,实现了加热。这种加热方式要先用加速器对粒子进行加速,因此成本比较高。真空系统。真空室就是指那个环形容器。真空室的墙壁一般是用薄壁不锈钢做成。这不但要考虑足够的机械强度,还必须有一定的缝隙,以保证磁场的渗透。抽气系统一般采用了涡轮分子泵。这种设备可以将真空室的压强为以下的超真空。3.2 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的发展从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进行了核聚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南物理研究院和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1984年,我国的环流一号投入运行。1994年,我国研制出了HT-7超导托卡马克,标志着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超导托

17、卡马克的国家。2005年,我国完成了首届首个非圆截面托卡马克装置EAST实验装置。随后,在2006年,我国对EAST实现了第一点火,这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成就。图 6 我国的EAST装置2012年2月,EAST拥有了第一套中性束注入器(NBI)兆瓦级强流离子源的大功率离子束,并获得引出实验成功,标志着EAST升级为EAST-NBI。3.3 ITER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简称ITER计划。该提议起源于1985年,在1988年进行了设计工作。在2001年时完成了工程的设计,此时已经耗资15亿美元。为了我国能源的长远考虑,我国政府坚持参与ITER计划。在2003年时,我国决定正式参与ITER计划

18、谈判。现在ITER计划中有7个成员国,即中国,欧盟,韩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和美国。在1998年时,评估ITER建设的总投资为50亿美元。图 7 ITER示意图如图7所示,ITER计划中的反应堆装置就是一个大型的托卡马克装置。ITER装置不仅反映了各国在聚变能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而且综合了当今世界的顶尖技术,如:中能高流强加速器技术,超导技术,连续、大功率毫米波技术,复杂的控制技术等等。4 惯性约束核聚变惯性约束核聚变是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这种核聚变技术利用了激光,使得包含氘和氚的燃料球达到反应的温度,并让它进行压缩,从而达到了点火的条件,使得获得的能量增益的过程。4.1 惯性约束核聚变

19、的原理图8 惯性约束核聚变如图8所示,燃料球是惯性约束的主要部件。球壳材料可以是金属或玻璃等材料。小球内装有氘和氚气体。惯性约束的原理如下:1) 用激光或粒子束均匀的照射燃料球,这是球外壳的表面会吸收能量而向外蒸发。2)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球面内层就会受到反作用力的作用,向内挤压。这时,里面的气体不但压力在增大,气体里面的温度也在不断的升高。3) 随着激光的不断照射,燃料在不断的向中心挤压。若小球照射前的半径为R1,压缩到最后时的半径为R2,则压缩比为R1/R2。4) R1/R2这一个比值可以达到30左右。温度也可以达到很高。当温度达到点火的温度时,则小球内的混合气体就

20、会发生爆炸。这个爆炸过程时间很短,只有几个皮秒,每秒钟有三个以上这样的爆炸,并且可以连续不断的下去。则它们发出来的能量就相当于百万千瓦级的发电站。4.2 惯性约束核聚变面临的技术难题为何今天还是没有利用这种技术来建造发电站呢?下面本文将分析其中的原因。1) 无论用的是激光束还是粒子束,它们的功率都还没有达到建造发电站时所需要的功率,还差个几十倍。2) 照射方面的问题。激光必须均匀的照射,燃料球本身也必须均匀的照射,它的光洁度也必须很好。这些环节一旦出现技术问题,将会导致压缩不均匀,爆炸率不高。3) 爆炸方法的改良。中心爆炸点火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案。是否还存更好更经济的方案。很多国家都在努力

21、的研究和探索最优的点火方法。4.3 美国的NIF装置美国的国家点火装置于1997年开始建造,由于诸多政权和严重超出预算,使它原本计划5年完成的项目,直到2009年2月才大致完成。图9为建设中的NIF。从图中,我们还是能看到很多供激光计进入的孔。图 9 建设中的NIF整套NIF装置,有6000种不同的高科技设备。光建造的厂房就长达一公里。图6中的设备目的是让192台激光装置在10亿分1秒内同时发射激光并集中在铅笔头大小的燃料球上。如图10所示,就是NIF装置中的燃料球。允许的误差不能大于30ps,要想达到如此之高的精度,6000多种设备的制造和安装至关重要。所有的设备制造都几乎要接近完美。由此可

22、以想象,NIF消耗的资金肯定是巨大的,据官方公布,NIF到目前已经消耗30.5亿美元。图 10 燃料球的安装2012年7月5日,美国NIF成功实现了点火,输出的能量大于输入的能量,这是受控核聚变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但是可惜的是,由于种种的外界因素,NIF的研究转向了核武器的研究上了。4.4 我国的神光工程神光装置属于钕玻璃激光装置。它在世界激光装置排名中,排在第四位。我国很多物理实验的成果就是从它那里获得的。神光是我国进行惯性约束聚变、X光激光和材料在极高压状态下的参数测量等高科技领域中开展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实验手段,它是该领域的重要实验平台。神光-原型装置建设目标已圆满完成,它能达到“8束出光,脉冲-万焦耳”的水平。这些成就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法后,第三个掌握新一代高功率激光驱动器技术的国家。同时,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备独立研究、建设新一代高功率激光驱动器能力的国家惯性约束聚变点火工程已经被确定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十六项重大专项之一。 神光系列装置研究的最终目标就是是实现我国自主的激光受控热核聚变“点火”。图 11 神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