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县中学高2015级高一下期语文第二次周六测试卷命题:雷加利 审题:汪从明第卷(选择题,共18分)一、基础知识(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放浪形骸(hái) 游目骋怀(chng) 曲水流觞(shng) 相与枕藉(jí) B. 临文嗟悼(ji) 修禊事也(xiè) 举酒嘱客(zh) 冯虚御风(féng) C. 溯流光(sù) 横槊赋诗(shuò) 舳舻千里(zhú lú) 酾酒(sh) D. 愀然不乐(qio)山川相缪(miào) 倚歌而和(hè
2、;) 无物以相(xing)2. 下列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清流急湍 畅叙幽情 游目聘怀 列序时人 B取舍万殊 余音袅袅 幽壑浅蛟 扣弦歌之 C世殊事异 凭虚御风 幽暗昏惑 一叶偏舟 D杯盘狼藉 沧海一粟 举酒属客 旌旗蔽空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 _ 的天职。 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 _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 务。 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_ 地承担了这次出
3、国演出任务。 A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B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C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当仁不让 D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诗意生活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居住的环境,在诸色斑斓的城市生活中,绿色
4、作为具备 自然属性的色彩,给人以希望,充满了生机,负载着生命。 B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该县大力推广生活垃圾、秸秆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清洁田园、 家园和水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 C深秋,走进陕北吴起,黄土高原呈现出一派诱人的景象,一层淡淡的雾气在井架耸 立的山涧蒸腾,把这片土地装点得更加绚丽多姿。 D为了配合申遗,当地政府拆除了建在五台山大白塔周围有碍观瞻的共21处国有、 集体和个人的建筑物以及961户居民建筑。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大自然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_,_,_,_,_。_。 没有或失去对自然的美感,就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的
5、背叛,意味着人类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误判,意味着人类的自恋正把自己导向毁灭而不自知。 也培养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依恋之情 人类在自然中繁衍生长 大自然养育了人类 自然之美是人类对自然感恩、崇敬的情感和判断 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一切生存之必需 人类从自然中培植了对自然的审美和美感 A B C D2、 (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
6、,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会洵卒,赙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徙知徐州。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
7、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注,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七,有删改) 注 木岸:编排木桩,填以土石的堤防。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属文日数千言 属:写作 B闻者始哗不厌 厌:心服 C适足以累之也 累:拖累 D赙以金帛,辞之 辞:告辞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8、是( )A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 使复入B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C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D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 使复入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指冠礼,亦称结发,加冠,是男子20岁时举行的成年礼。行此礼后,表示 男子已经成人,可以结婚了。B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时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与周易 老子合
9、称“三玄”。C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政治家、文学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 宗元和苏轼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D小人,古语亦有多种含义,如指地位低的人(后用作自己的谦称)。文中的意思指 人格卑下的人。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苏轼未成年以前,家人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忠臣的人物传记来教育他,使他既 聪明好学,又有做诤臣之志。B苏轼成年之后,博通经史,勤奋读书,既喜欢贾谊等人的政治见解,又喜欢庄子 的道家学说。C苏轼在苏洵死后,到韩琦那里为自己求来一个额外的官职,以此光宗耀祖,以表 孝心。D苏轼不仅精通文史,才华出众,而且精通吏治,恪尽职守,是一个能为老百姓
10、干 实事的好官员。第卷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译文 (2)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译文 (3)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 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译文: 11 名句默写(6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两句感叹人生 的短暂,羡慕长江的滔滔不绝。 (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拟的手法借箫声写愁情的句子是:“ , 。”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两句概括了曹 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4)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
11、目骋怀, , 。 (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_;_, 放浪形骸之外。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 (7)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有一句话同“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很相近,这一 句是:“ 。” (8)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_!12.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望江南 · 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1)“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表现作者的什么感情和内心活动?(4分) (2)全词上下片是如何情景结合的?(4分)
12、安县中学高2015级高一下期语文第一次周六测试卷参考答案1答案:C 2D【解析】 A项急激,聘骋,序叙;B项取趣,浅蛟潜蛟,弦舷;C项凭冯,偏扁。3. C 【解析】 所给的三个成语意思相近,但又有所不同,每个成语所偏向的重点是有区别的:“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责无旁贷”指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理应接受。句的中心是“医务人员的天职”,很明显是道义上的,故应填“义不容辞”;句主要说的是“父亲们所承担的义务”,所以应该填“责无旁贷”;句主要强调的是“不推让”,应填“当仁不让”。故只有选C项。4. C【解
13、析】 A语序不当,应是“负载着生命,充满了生机,给人以希望”。B.成分残缺,缺宾语,应在“利用”后加“技术”。 D不合逻辑,“个人的建筑物”和“961户居民建筑”不能并列。5A【解析】语段首句为“大自然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所以紧跟的句子应是和生存有关的;和句式相似,应放在一起,而且,中有“也”字,故应该在之后;和的话题与“自然美”有关,与后面的内容有关,所以放在最后。6D解析 辞:拒绝。7B解析 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8D解析 文中的意思是地位低的人(自己的谦称)。9C解析 苏轼是为父亲向英宗要官,不是为自己。10(1)何
14、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2)苏轼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今后自然会被朝廷重用。(3)苏轼住在那上面,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分别守住各面城墙,终于保全了城池。(苏轼)又调来征夫加固城墙,做了木制的堤岸,以便预防洪水的第二次到来。11.名句默写(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舳舻千里旌旗蔽空(4)俯察品类之盛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5)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6)齐彭殇为妄作(7)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8)何可胜道也哉12.诗词鉴赏(1)(3分)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
15、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2分)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2分)(2)(4分)触景生情(或情由景发、情景交融。)(1分)上片写景,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烟雨景色(或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1分)。下片写情,触景生情,因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引起作者感情的复杂变化(1分),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或“超然”的人生态度。(1分)【文言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苏轼)十岁时,父亲苏洵离家到各处求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有关古今成败的事,(苏轼)就能马上说出它们的要领。程氏读东汉的范滂传,发出长长的叹息,苏轼问道:
16、“我如果做范滂,母亲会不会答应我呢?”程氏说:“你都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等到成年的时候,(苏轼)对经典和史籍都很精通,常常一天能写几千字的文章,特别喜欢贾谊、陆贽的文章。后来读了庄子,感叹不已地说:“过去我有些想法,没能表达出来,如今读罢此书,真是句句是我的心里话。”嘉祐二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正当科举应试之文结构松散文辞奇特的不良之风已成主流,主考官欧阳修正想凭借这次的应试文来扭转文风,看到苏轼的刑赏忠厚论,又惊又喜。后来(苏轼)拿着信件来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回避这个人,给他一次出人头地的机会。”听到此话的人起初喧哗不服,过了很久才信服。 英宗治平二年
17、,(苏轼)进入登闻鼓院任判官。英宗在藩王官邸就听说过苏轼的名字,所以就想按照唐朝的先例,召请苏轼进入翰林院,(让他)担任知制诰一职。宰相韩琦说:“苏轼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今后自然会被朝廷重用。现在关键是要朝廷好好地培养他,使天下的士人没有不敬畏爱慕佩服他的,都希望朝廷重用他,那时候再重用苏轼,人们就不会再有异议。如果现在骤然使他身居要职,那么天下的士人未必认为这样恰当,那样反而拖累了他。”苏轼听说韩琦的话,(对韩琦非常感激,)说:“韩公是一个以德爱人的人!”适逢苏洵去世,(英宗)赐予苏家金银丝帛,(苏轼)婉言谢绝,只求追封(苏洵)官爵。(英宗)于是追封(苏洵)为光禄寺丞。 (苏轼)调任到徐州主持工作。洪水决堤要淹没曹村,富裕的百姓争着要出逃躲避水灾。苏轼说:“如果富裕的百姓都逃出了城,民心就会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共关系学课程更新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长期试用期内如何签订劳动合同
- 工程经济学考核模式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应对气候变化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政工程考试命题规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方案与试题及答案
- 市政工程考试心理调节技巧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政工程考试新趋势及试题及答案
- 中级经济师考试复习的科学方法论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的公共关系学发展趋势试题及答案
- 江西省医疗服务价格手册
- 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22版
- 湘版(2017秋)4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 广东中考数学考试大纲(5篇)
- 2023年三顾茅庐的课本剧剧本(3篇)
- 高考冲刺天主题班会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
- 前滚翻分腿起教案
- JJG 905-2010刮板细度计
- GB/T 10051.5-2010起重吊钩第5部分:直柄单钩
- 医院医疗费用价格公示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