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研究作业_第1页
唐诗研究作业_第2页
唐诗研究作业_第3页
唐诗研究作业_第4页
唐诗研究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刘倩倩汉语言(师范)论文作者: 业:_一班学 号:_班 级:_摘 要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浪漫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高度统一,成就了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新的高峰。本文通过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解读、赏析,试论李白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关键词:李白、浪漫主义、艺术I1 写作背景李白,字太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其浪漫主义的代表作;他的创作特色在这首诗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留别诗写梦游天姥,是因为中心不

2、在别意的缠绵,而在借此以抒发政治感慨,表示政治态度。本属政治性主题,却通过梦游名山、神入幻境表现出来,惝恍迷离,奇异多彩,更充分地发挥了诗人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富于“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抱负、想为国家干一番事业的李白,一生大半过着浪游的生活,他酷爱自由,追求解放。他喜爱的山水往往不是宁静的丘壑、幽雅的林泉,而是奇峰绝壑的大山,天外飞来的瀑布,白波九道的江河,这些雄伟奇险的山川,特别契合李白叛逆不羁的性格。天宝三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他先是离开长安,经梁、宋,到达齐、鲁。当他由东鲁又要南下吴、越时,写了这首诗留别山东的朋友。所以诗题一作别东鲁诸公。当时的李白,可以说欲报国而无门,欲

3、出仕却放还,思想上呈现出追求理想与憎恨现实,要逃避现实却又不能忘却的极度矛盾之中。李白要排遣胸中块垒,驱除心中苦闷,一个美好的神仙世界便在他的眼前浮现出来.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虚托,但无论是否虚托,梦游就更适于超脱现实,更便于发挥他的想象和夸张的才能了。“梦游天姥吟”是就诗中所写内容自拟的乐府歌行题目,“留别”是点明诗为赠别之作。2 中心思想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全诗构思奇特,想像丰富,语言夸张多变,美丽流畅。通过梦境的描绘,刻画出想象中的天姥山奇丽明

4、媚的景象。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与朋友分别时所写,但并没有惜别的表达。它的含意并非单纯寄兴山水,抒写离别之情;也不是那种脱离现实的迷离恍惚、荒唐怪诞的游仙记梦,而是借题发挥,驰骋想象,通过对梦境中的天姥山的描写,展现出一幅神奇瑰丽的仙境图;通过纵情山水,梦游神仙这一幻境,曲折地抒发了诗人多年积郁于心的政治苦闷,反映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渴求光明、自由,蔑视封建权贵的傲岸性格与叛逆精神。它是诗人追求个性解放、向往自由世界的心情的曲折写照。3 艺术成就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源于他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这种感情和个性使得李白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就不再“老实”和拙笨,而是由这种炽热的感情和强烈的个性质变出高超

5、而自然的艺术表现力。在梦游天姥吟留别里面,我们极为显明地感受到诗人的主观主义色彩。3.1新奇的构思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构思新奇,曲折多变,突破了一般留别诗“有别必怨,有离必伤”的陈规俗套。全然不写惜别之情,而是借“别”抒怀,另有寄托,写成一首惊心动魄、众音繁会的纪梦诗、游仙诗通篇无一字抒“别意”,只是借“留别”来表现自己宁愿抛弃功名利禄,远离现实去游仙访道也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岸品格和反抗精神。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东鲁的朋友作为留别的,通过它要表明自己为什么要南下吴越,到天姥山游仙访道。按常规老套,它必得尽情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或伤感哀怨之情;要是不高明的诗人,还可能采用那种平铺直叙的笨拙写法,絮

6、絮叨叨地记篇流不账。李白却不这样,它围绕着游仙记梦来进行构思,不按生活的顺序逐个描绘每一事物,而是以炽烈的感情去燃烧读者的心灵。他一任感情之所至,大胆地展开想象,尽情地予以挥洒。诗人展开浪漫主义的想象翅膀,在幻想的广阔天地任意翱翔,把自己对现实人生的理想,寄托在如梦如幻的神仙世界的描绘之中。诗人写神仙世界的美好,正是为了反衬现实社会的恶浊;写自己对仙境的向往,正是为了表现对尘世的憎恶。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写出了诗人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仿佛诗人苦闷的灵魂在梦中得到真正的解脱。正是由于这种别具匠心的构思,使得全诗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从而构成了全诗浪漫主义的华赡

7、情调。3.2想象丰富想象丰富,大胆夸张,构成了诗歌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在梦游天姥吟留别里,诗人驰骋想象,捕捉意象,用极度的夸张以虚写实,塑造了想象中的天姥山压倒五岳、睥视赤城、屈服天台的高大形象和梦幻中的神仙世界。诗人写此诗时,未曾到过天姥山,诗中所写的景象,或本诸传说,或托之虚构;但他信笔写来,却显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有如身临其境。其中有历史故事,神话和传说。有诗人长期漫游经历过的万壑千山的印象,也有长安三年宫廷生活在意识中的印记。这一切通过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聚在一起,构成辉煌灿烂、惊心动魄的图画。题曰“梦游”,可见诗人是在“梦”字上大做文章,梦境写得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亦真亦

8、幻,读者从中既可见到现实社会的冷酷可憎,又可感到神仙世界的美妙、可爱,还可体察诗人追求生活理想与政治理想的主观情感不露痕迹地蕴藏其中,令人惊异叹服。诗的最后部分写梦醒后的感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新颜。”诗人的梦游天姥,向往仙境追求自由,超脱尘世,都与他反权贵思想密切相关。诗人的想象如此丰富而又奇特,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少见的,只有屈原的离骚与远游可以比拟。3.3形式自由李白为人豪放不羁,有仙风侠骨,作诗也喜爱天马行空,豪迈情逸,不受格律束缚,不事雕琢。形式自由纵逸,句法参差错落,语言流丽自然,风格雄浑豪放,充分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诗风。这首诗是七言古诗。七言古诗是旧体诗的一种,这

9、种诗体,主要是七言,也可以兼用或长或短的句子。用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中间换韵。句数不限,篇幅可长可短,于旧体诗中是比较少受格律拘束的一种。李白很善于写七言古诗。这大概是由于这种诗体流畅自然的特点,更适合于表现他的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就这首诗来说,句法的变化极富于创造性。虽然以七言为基调,但是还交错地运用了四言、五言、六言和九言的句子。有散文式的句式,也有楚辞体的句式。由于韵脚的不断变化,句子的长短不一,便形成快慢不同的节奏,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所贯穿,随着感情的起落,诗句有长有短,节拍有急有缓。诗歌和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诗歌的语言讲平仄,讲押韵,都是为了创造抑扬顿挫的节奏

10、,以供合乐和应歌。梦游天姥吟中这个“吟”字,就是古代长篇歌行的一种诗体,乐谱虽已失传,然而我们今天吟诵起来,仍然感到一种节奏铿锵的音乐美。在平仄上,它不像近体律诗那样严格,句法也没有那样整齐,更不讲究对仗的工稳。在押韵方面,它不是一韵到底,而是换了九次。每一次换韵,都形成一个明显的节奏,在感情上表现个顿挫。诗中语言亦明丽璀璨,极富表现力。写静幽,则渌水荡漾,白鹿青崖,镜湖映影,金银台承日月之照耀,读之确有烟霞明灭、美不胜收之感;写动荡,则列缺霹雳,丘峦崩摧,虎咆龙吟,又使人魂悸魄动,惊栗而感叹。凡此,皆可看出诗人艺术手段之高明。在这里,语言的音乐美和诗人的灵魂美融铸为个艺术整体。参考文献1王许林.论李白山水诗的内在意蕴J,中国李白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