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技术之钢结构构件_第1页
房屋建筑工程技术之钢结构构件_第2页
房屋建筑工程技术之钢结构构件_第3页
房屋建筑工程技术之钢结构构件_第4页
房屋建筑工程技术之钢结构构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A411034钢结构构件的受力分析及连接类型(1)受弯构件1 )钢梁的截面形式:钢梁的截面形式一般有 型钢和钢板组合梁两类。型钢梁多采用工字钢和H型 钢,钢板组合梁常采用焊接工字形截面。2)钢梁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抗弯强度计算:取梁内塑性发展到一定深度作为极限状态。单向弯曲:=JM< fxWnXWnxWny双向弯曲:=JM+JM< fWnx、Wny -净截面模量;x、 y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工字型截面x = 1.05, y = 1.2f - 钢材抗弯强度设计值。抗剪强度计算:梁的抗剪强度按弹性设计。ItS-计算剪应力处以上面积对中性轴的面积矩。tw-计算点处截面宽度。I

2、-毛截面惯性矩。fv-钢材抗剪强度设计值刚度计算:梁必须具有一定的刚度才能有效地工作,刚度不足将导致梁挠度太大,影 响结构正常使用。因此,设计钢梁除应满足各项强度要求之外,还应满足刚度 要求。<钢梁的整体稳定计算:梁的整体稳定性验算:= Mx/( bWx)< fb-整体稳定系数。当有铺板(各种钢筋混凝土板或钢板)密铺在梁的受压翼缘上与其牢固相 连,能阻止梁受压翼缘的侧向位移时,梁的整体稳定可不计算。工字形截面简支梁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与其宽度之比li / bi满足相应要求时,梁的整体稳定可不计算。钢梁的局部稳定计算:梁腹板通常采用 加劲肋来加强腹板的局部稳定性,为保证钢板组合梁的受压

3、 翼缘不致产生局部失稳,应 限制其自由外伸宽度与其厚度之比。b1/t轧制的工字钢和梢钢等型钢一般不会发生局部失稳。(2)受拉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根据受力情况,可分为轴心受拉和偏心受拉构件(拉弯构件)轴心受拉构件:轴心受拉构件常见于桁架中。轴心受拉构件须按净截面 面积进行强度计算。构件的刚度是通过限制长细比来保证的。偏心受拉构件:偏心受拉构件应用较少,桁架受拉杆同时承受节点之间横向 荷载时为偏心受拉构件。受压构件: 柱、桁架的压杆等都是常见的受压构件。根据受力情况,受压构 件可分为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构件(压弯构件)。受压构件的截面设计要满足强 度和刚度要求。还要进行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计算。实腹

4、式轴压构件整体稳定验算:= N/( A) < f稳定系数。实腹式:构造简单、制作方便;格本式:制作费工,但节省钢材。当构件比较高大时,可采用格构式,增加 截面刚度,节省钢材。(3)钢结构的连接方法焊缝连接:对接焊缝和角焊缝。螺栓连接:普通螺栓和高强螺栓。钟钉连接。c佃)他1rrtn mn, 一汨1)焊缝连接优点:构造简单,加工简便,易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焊缝质量;不削弱焊件截面,节省材料,经济;连接刚度大,密闭性好,整体性好。缺点:焊缝附近局部材质变脆;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使受压构件承载力降低;焊接结构对裂纹很敏感,低温冷脆问题较为突出;2)焊缝连接形式焊缝连接形式按被连接钢材的相互位

5、置可分为对接、搭接、T形连接和角部连接四种。焊逢连接的形式手工焊接;埋弧焊(自动或半自动);气体保护焊。3)焊缝形式:对接焊缝:正对接焊缝和斜对接焊缝。角焊缝:正面角焊缝、侧面角焊缝和斜焊缝。焊逢形式4)焊缝按施焊位置:平焊、横焊、立焊及仰焊(a)平焊;(b)横焊;(c)立焊;(d)仰焊焊逢施焊位置5 )焊缝代号基本符号:常用焊缝基本符号名称封底作缝_4接煌缝角 焊缝与植燥缝点工番理继V形抑缓单边V形焊缝带钝边的V形焊缝带触的U形飕1 n1H- 1指引线:指引线一般由带有箭头线和两条相互平行的基准线所组成基本符号与基准线的相对位置是:(a)焊件上的V形焊缝;(b)指引线与焊缝的基本符号;(c)

6、同(d)但箭头线弯折一次,实线画在虚线下侧焊缝指引线标注焊缝基本符号与基准线标准6 )焊缝尺寸标注7 )焊缝质量检验三级:对全部焊缝作外观检查且符合三级质量标准;其设计值只为主体钢材 的85施右。一级、二级:除外观检查外,还要求一定数量的超声波检验并符合相应级 别的质量标准。钢结构中一般采用三级焊缝,因而对有较大拉应力的对接焊缝以及直接承受动 力荷载构件的较重要的对接焊缝,宜采用二级焊缝;对抗动力和疲劳性能有较 高要求处可采用一级焊缝。焊接残余应力:焊接后焊件内部产生自相平衡的初始应力。焊接残余变形:因焊接过程中的不均匀膨胀和收缩而在焊件中伴随焊接残 余应力产生的残余变形8 )减小焊接残余应力

7、和残余变形的措施采取合理的施焊次序;例如钢板对接时采用分段退焊。厚焊缝采用分层焊, 工字形截面按对角跳焊等。采用反变形;施焊前给构件以一个与焊接变形反方向的预变形,使之与焊接 所引起的变形相抵消,从而达到减小焊接变形的目的。对于小尺寸焊件,焊前预热,或焊后回火加热至 600C左右,然后缓慢冷却, 可以消除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9 )螺栓连接分普通螺栓连接和高强度螺栓连接两种。普通螺栓连接A级:精制螺栓,对成孔质量要求高,制作和安装复杂,价格较高,已很少采用; dW24mm, LW 150mm。B级:精制螺栓,对成孔质量要求高,制作和安装复杂,价格较高,已很少采用; d>24mm, L>

8、; 150mm。C级:粗制螺栓,II类孔,螺栓孔的直径比螺栓杆的直径大1.53mm,一般用 于沿螺栓杆轴受拉的连接中,以及次要结构的抗剪连接或安装时的临时固定。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型连接:只依靠摩擦阻力传力,并以剪力不超过接触面摩擦力作为设计 准则;连接的剪切变形小,弹性性能好,施工较简单,可拆卸,耐疲劳,特别 适用于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承压型连接:允许接触面滑移,以连接达到破坏的极限承载力作为设计准 则。连接的承载力高于摩擦型,连接紧凑,但剪切变形大,故不得用于承受动 力荷载的结构中。(3)梁柱节点梁和柱连接时,可将梁支承在柱顶上或连接于柱的侧面。二者均可做成较 接或刚接。1 )梁柱较接节点:

9、图1A411O341 (a)、(b)为梁较接支承于柱顶的构造。ic)梁拄较接节点当梁连续设置时,梁柱也可以形成柱顶刚接节点。图 1A411034-1 (c)中,梁较接支承于柱侧面的牛腿上。为了防止梁端顶部向侧方向偏移或发生扭转,梁端靠近顶部处设钢板并用构造螺栓将梁和柱相连。图1A411O34 1 (d)用于梁支座反力较大时,梁端用实缘支座板,柱侧面焊以厚钢板制成的承托,突缘 支座板下端与承托上端刨平顶紧,传递梁端反力图1 A411034 - 2 梁柱刚接节点2 )梁柱刚接节点:图1A411034-2是梁和柱刚接的构造示例,翼缘通过连接板或直接用全焊透的 坡口焊缝与柱连接,腹板用高强度螺栓通过连

10、接板与柱连接 ,节点一般按弹性 设计,也可以考虑梁端的弯矩由翼缘连接承受,梁端剪力由腹板连接承受。(4)柱脚节点如图1A411034- 3,柱脚节点通常由底板、中间传力结构(包括靴梁、肋板 和隔板)和锚栓组成。底板承受柱脚反力。底板较大时,须设置中间传力结构 以降低底板厚度。图1A411034 3 (a)为钱接柱脚,常用于轴心受压柱,锚栓只起固定位置 和安装的作用,可按构造设置。为接近较接的假设,锚栓应尽量布置在底板中 央部位。图1A411O343 (b)为刚接柱脚,一般用于偏心受压柱,锚栓须按计算 确定。一般加劭助埼怆克承托座底板产锚柱支承托 空加劲肋、onn图1A411034-3 柱脚节点

11、3板按,,涮接1A411035钢结构构件制作、运输、安装、防火与防锈(1 )制作:钢结构制作包括放样、号料、切割、校正等诸多环节。 高强度 螺栓处理后的摩擦面,抗滑移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制作质量检验合格后进行 除锈和涂装。一般安装焊缝处留出 3050 mm暂不涂装。(2)焊接: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且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 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焊缝施焊后须在工艺规定的焊缝及部位打上焊工钢印。 焊接材料与母材应匹配, 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 陷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采用射线探伤。施工单位首次采 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等,进行焊接工艺评定。(3)运输:运输钢构件时,要根据钢构件的长度和重量选用车辆。钢构件 在车辆上的支点、两端伸出的长度及绑扎方法均应保证构件不产生变形、不损 伤涂层(4)安装:钢结构安装要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安装程序须保证结构的稳 定性和不导致永久性变形。安装柱时,每节柱的定位轴线须从地面控制轴线直 接引上。钢结构的柱、梁、屋架等主要构件安装就位后,须立即进行校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