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借贷记账法的具体应用制造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核算² 一、筹资业务(一) 企业收到筹来的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 原材料 无形资产等有关资产账户贷:实收资本(投资者投入的) 短期借款(借入期限一年以内的) 长期借款(借入期限超过一年的)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部分) 应付债券² 二、采购过程的核算(一)采购材料的主要经济业务采购员出差,预借、结算差旅费;购买材料,结算货款;归还前欠的购货款;支付购买材料发生的采购费用;材料验收入库,计算并结转材料的采购成本。(二)材料采购的账务处理1、采购材料未入库时: 借:材料采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用支票、存
2、款支付货款的) 应付票据(开出商业汇票) 应付账款(尚未付款赊购的) 预付账款等有关账户2、支付购买材料时所发生的采购费用 借:材料采购 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3、结转已验收入库材料的采购成本 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4、支付前欠购货款时:借:应付账款贷:银行存款(用存款支付的) 应付票据(用汇票抵付的)5、采购员出差预借差旅费时:借:其他应收款xx采购员贷:库存现金(用现金支付的) 银行存款(用支票支付的)6、采购员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时:借:管理费用(允许报销部分)贷:其他应收款(原预借的金额)报销预借 财务科补现预借报销 采购员退现借贷方差额,多退少补,用“现金”账户补平。(三)材料采购成
3、本的计算采购成本的构成成本计算的原理凡是能分清具体归属对象的费用,直接记入该对象的成本,如材料的买价;凡是不能具体分清、由几种成本对象共同发生的费用(如几种材料共同发生的运杂费),需按一定的分配办法分清后再分别记入各对象的成本。共同费用的分配步骤a) 第一步:确定分配标准分配标准:就是作为分配费用的依据。分配标准可以有多种,如重量、体积、买价等,关键是要选择与分配的费用要密切相关的分配标准才是最好的。b) 第二步:计算分配率分配率:就是单位分配标准应分配数额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量c) 第三步:计算各对象应分配的数额某对象应分配的费用=该种对象的分类标准额×
4、分配率(四)固定资产采购的账务处理1、购买固定资产:(1)直接可以使用: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2)购买回后需安装才能使用: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a) 安装领用材料,耗用人工: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b) 安装完毕达到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2、自己建造固定资产a) 建造过程中领用材料、耗用人工: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b) 建造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² 三、生产过程的核算生产过程是企业资金周转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人们借助于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制
5、成产品。因此,企业的生产过程既是企业产品的制造过程,也是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过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耗费称为生产费用,包括:材料费用:劳动对象耗费的费用折旧费用:劳动资料耗费的费用人工费用:活劳动耗费的费用其他费用:如办公费、水电费(一)生产过程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领用材料结算并支付职工工资提取职工福利费支付各项管理费用及其他费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结转制造费用产品完工入库计算并结转完工入库产品的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与管理费用的区别生产过程核算的账务处理(1)生产车间和企业管理部门一般耗用材料 借:生产成本(生产产品直接用料) 制造费用(车间间接用料)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用料) 贷:原材料(2
6、)结算本期应付职工的工资 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工资)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人员工资) 销售费用(企业销售机构人员工资) 在建工程(企业基建人员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3)提取现金,并发放工资 a .借:库存现金 b.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贷:库存现金(4)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本期的福利费 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工资提取的福利费)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提取的福利费)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人员工资提取的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5)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计提生产车间和企业管理部门本期的固定资产折旧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等账户(视折旧用途而定)
7、贷:累计折旧(6)支付各项管理费用(如购置办公用品等)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7)以银行存款(或现金)支付各项待摊费用(如报刊订阅费) 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8)摊销应由本期负担的待摊费用 借:管理费用等账户(视费用用途而定) 贷:待摊费用(9)期末将本期发生的制造费用分配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10)期末结转已完工并验收入库产品的生产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1、产品生产成本的概念、内容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产品生产成本就是为制造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费用之和。产品生产成本的内容包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
8、用制造费用2、产品成本计算步骤第一步:凡能区分属于何种产品的生产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第二步:凡是生产多种产品而共同发生的生产费用,先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在这些产品之间分配后,再计入各产品成本。(分配方法与材料采购费用的分配类似)第三步: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间接生产费用,先计入“制造费用”账户,月终再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期间费用直接记入当期损益,不能记入产品成本)² 四、销售过程的核算销售过程是企业资金周转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是售出产品和由此引起的货款结算业务,以及计算出销售成本(即已售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应交纳的
9、销售税金,以确定产品的销售利润。1销售过程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销售产品,确认销售收入;结算销售货款;结转已售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支付各项销售费用(包装费、广告费等);计算应交纳的已售产品的销售税金。2销售过程核算的账务处理(1)销售产品一批,货款已经收到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销售产品一批,货款尚未收到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收回尚未收到的货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4)结转已售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5)支付发生的各项销售
10、费用 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6)计算应交纳的已售产品的销售税金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7)实际交纳应交的税金 借: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8)预收销售定金的销售过程的核算借:银行存款贷:预收账款借:预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² 五、财务成果的核算1 .财务成果的确定与分配2 .财务成果核算应设置的账户3 .财务成果核算的账务处理财务成果核算应设置的账户(1)“本年利润”账户(所有者权益类)主要用来核算企业在本年度实现的利润(或亏损)总额。该账户的结构:借方 “本年利润” 贷方(1)主营业务成本 (1)主营业务收入(2)营业税金及附加
11、(2)其他业务收入(3)销售费用 (3)投资收益(4)其他业务成本 (4)营业外收入(5)管理费用(6)财务费用(7)营业外支出(8)所得税费用余额:净亏损数额 余额:净利润数额 年度终了,该账户无论是借方余额还是贷方余额,都应当 全部转入“利润分配”账户,结转后应无余额。(7)“应付利润”账户(负债类)用来核算企业应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该账户结构:借方 “应付利润(或股利)” 贷方实际支付的 确定分配给投 利润数额 资者的利润数 余额:表示结存的应付未付数额五、财务成果核算的账务处理1期末,将损益类收入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投资收益 贷:本
12、年利润2.期末,将损益类成本费用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3.企业在会计期末将计算出来的所得税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5、提取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6、应当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六、资产计价1.应收账款计价财务处理1)直接核销法实际发生坏账时 借: 管理费用 贷: 应收账款2)备抵法 期末计提 借: 管理费用 贷: 坏账
13、准备 冲销坏账时 借: 坏账准备 贷: 应收账款2.存货计价1)先进先出法是假设先收到的存货先发出,并以这种假设的成本流转次序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计价的方法。实地盘存制 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数量×最近购货单价本期发出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2)加权平均法(1)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存货加权平均单价= 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价(2)移动加权平均法 前次结存存货成本+本次收入存货成本存货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前次结存存货数量+本次收入存货数量3)个别计价法是以存货收入时的
14、实际成本作为该种存货发出时的实际成本的方法。适用于单价高,数量少的存货。3.固定资产计价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可折旧金额均衡地分摊于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的一种方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 ÷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00% 或 =(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优点:核算简单,通俗易懂缺点:一
15、、年限平均法没有考虑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经济效益是不同的,不符合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 二、固定资产使用后期计入成本的折旧费和修理费用高于前期,年限平均法使得各期的分摊不均匀。年限平均法适用于各期使用程度和使用效率大致相同的固定资产。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它和平均年限法同属直线法。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优点:应提的折旧额与资产的使用成正比例,使资产的使用效益与成本较为合理的配比起来。缺点:1.只承认使用是影响折旧的唯一因素,但是没有考虑无形损耗的因素。 2.预计使用年限内完成的工作量很难测定。适用于固定资产使用情况不均衡,工作量可以估计的制造业的固定资产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加速折旧法的一种,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平均年限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金额的方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注:在计算年折旧额时暂不考虑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网络设备采购合同模板
- 2025年水利管理及技术咨询服务项目建议书
- 2025合作伙伴签约仪式活动合同补充协议
- 2025四川省委托拍卖合同
- 2025年智能采购系统技术合同协议书
- 2025共同担保借款合同书
- 2025陕西劳动合同样本
- 2025混凝土浇筑劳务合同范本
- 《企业员工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恶唑禾草灵项目合作计划书
- 《小儿静脉穿刺》课件
- DB11-T 212-2024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托盘贸易合作合同范例
- 劳动节安全教育家长会
- 品类运营管理
- 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公司合同
- 我的家乡浙江衢州
- 国家开放大学国开电大《儿童心理学》形考任务+大作业答案
- 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特征
-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期末大作业:案例分析-国开-参考资料
- 学校食堂蔬菜配送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