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与技术1_第1页
施工组织与技术1_第2页
施工组织与技术1_第3页
施工组织与技术1_第4页
施工组织与技术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管理工程管理0909冯亚娟:副教授主讲课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施工技术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联系电话:8869260E绪论o本课程研究的对象、任务、内容和特点o本课程的重要性及要求o建筑施工规程、规范、工法一本课程研究的对象、任务、内容及特点o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对象: 主要研究建筑工程中各主要工种工程施工的工艺原理和方法,以及组织施工的一般规律。o研究的任务:研究的任务: 使学生了解建筑施工领域国内外的新技术和发展动态,掌握工种工程和单个建筑物施工方案的选择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具有解决一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组织计划问题的初步能力。 研究的内容:研究的内容: 本课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建筑施工

2、组织 建筑施工技术研究的 内容 建筑施工组织: 是指施工前对生产各要素的计划安排, 包括施工条件的调查研究、施工方案 的制定与优选等。 建筑施工技术: 是以各工种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决定 最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本课程的特点: o内容广泛内容广泛:涉及到建筑经济与管理、建筑材料、结构力学、砼结构以及运筹学等课程,在学完这些课程的基础上,才能学习本课程。o实践性强:实践性强:有些内容直接来自工程施工的经验总结。本课程知识结构施工技术土方工程桩基础工程砼工程预应力砼工程钢结构工程脚手架工程结构吊装防水工程装饰工程砌筑工程2、本课程的重要性o从社会和市场需求考虑: 大学培养人才服务于社会科学研究v从工程

3、管理知识体系考虑:工程管理专业四平台课工程管理专业四平台课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管理专业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平台课西方经济学工程经济工程估价项目的投资与融资房地产开发和经营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管理专业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平台课管理学原理运筹学工程项目管理造价管理工程建设监理6、本课程的要求o本课程为:40学时考试课o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结合案例o学生成绩: 平时成绩占10% 作业成绩占20% 考试成绩占70%二本课程发展的史o建筑施工发展的历史回顾建筑施工发展的历史回顾 战国秦时 我国砌筑技术已有很大发展,能用木楔形砖和企口砖砌筑拱券和穹窿。 秦以后 宫殿、陵墓以及木塔的建造,使得木结构施工技术

4、得到了进一的发展。 清朝时期 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统一了建筑 构件的模数和工料标准,制定了绘样和估算的准则。 现在的北京故宫等建筑表明,当时我国的建筑技术已达很高的水平。十九世纪以来 水泥和建筑钢材的出现,产生了钢筋砼, 使房屋建筑施工进入新的阶段。鸦片战争以后 在沿海城市出现了一些砼建造的多层和高 层大楼,多数是外国施工。 当时我国技术装备差,施工技术相对落后。 新中国成立后 建筑业起了根本性的变化,为适应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建设的需要,扩大 了建筑业队伍的规模;引进了前苏联建筑技术。 在短短的几年里,完成了鞍山钢铁公司、长春汽车公司等大型建设项目。1958年1959年 在北京建设了人民大会堂、北京

5、火车站、中国历史博物馆等结构复杂、规模巨大、功能要求严格、装饰标准高的十大建筑。 更标志着我国的建筑施工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o1、中国古代建筑施工技术有着辉煌的历史。 如: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法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发展概况二、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发展概况o五台佛光寺大殿:大佛光寺在山西省五台县东北佛光山山腰处,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武宗灭法,大佛光寺被毁,仅存一座祖师塔。大中十一年()重建了东大殿,此殿被著名古建研究专家梁思成先生评为:“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是现存唐代木构建筑

6、的代表之作。” 二、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发展概况二、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发展概况o辽代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 即(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 在山西应县城佛宫寺内。辽清宁二年(1056年)建。塔平面八角形,外观五层,夹有暗层四级,实为九层。总高67.13米,底层直径30米。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塔式建筑。 二、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发展概况二、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发展概况o故宫: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故宫占地万平方米,屋宇间半,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

7、森严壁垒的城堡。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二、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发展概况二、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发展概况o天坛 :天坛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位于正阳门南。它始建于1420年,是明清两代帝王春季祈谷,夏至祈雨,冬至祈天的地方。 70年代以后 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一些重要的项目相继上马,工程建设再次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80年代以后 以南京金陵饭店、广州白天鹅宾馆花园酒店、上海新锦江饭店、希尔顿宾馆 北京的国际饭店和昆仑饭店等一批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施工为龙头,带动了我国建筑施工,特别是现浇砼施工技术的迅速发展。90年代以后 随着房地产业的兴起,城市大规模的旧城

8、改造,高层和超高层写字楼与商住楼的大量兴建,已使建筑施工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二、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发展概况二、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发展概况o国家大剧院:国务院于1998年4月正式批准立项建设。国家大剧院是我国新时代的标志性建筑,是国家最高艺术表演中心,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型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人民大会堂西侧,建筑面积14.95万平方米,北侧地下停车场设施约4.5万平方米。国家大剧院建筑屋面呈半椭圆形,由具有柔和的色调和光泽的钛金属覆盖,前后两侧有两个类似三角形的玻璃幕墙切面,整个建筑漂浮于人造水面之上,行人需从一条80米长的水下通道进入演出大厅,通道两侧被规划为艺术博物馆、艺术品商场等。

9、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这座“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计划以一颗献给新世纪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的奇异姿态出现。二、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发展概况二、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发展概况o鸟巢 :“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现已完成20根桁架柱整柱及2根下柱吊装。国家体育场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 施工技术的前沿施工技术的前沿o目前我国施工技术应用情况目前我国施工技术应用情况 基础工程施工:基础工程施工: 推广应用了大直径钻孔灌注桩、静压桩、旋喷桩、水泥土

10、搅拌桩、地下连续墙等新技术。 主体工程施工:主体工程施工: 应用了爬模和滑模、早拆模和台模等新型模板体系;粗钢筋的焊接与机械连接技术、高强度砼、预应力砼、泵送砼、 以及吊塔和施工人货电梯的 垂直运输和机械化等多项新的施工技术。 装饰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 应用了内外墙喷涂、外墙面玻璃及铝合金幕墙、高级饰面砖的粘贴等新技术,使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接近。三、施工规范和施工规程三、施工规范和施工规程o1、2002年3月起我国开始全面实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系列规范。o2、主要有14项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11、范(GB50202-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三、施工规范和施工规程三、施工规范和施工规程o木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

12、收规范(GB50411-2007)等。三建筑施工规范、规程和工法三建筑施工规范、规程和工法建筑规范、规程:建筑规范、规程: 是我国建筑界常用的标准的表达形式。它以建筑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国务院有关部委批准、颁发,作为全国建筑界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建筑规范、规程:建筑规范、规程: 是我国建筑界常用的标准的表达形式。它以建筑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国务院有关部委批准、颁发,作为全国建筑界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o 规 范是新建、改建、修建新建、改建、修建等工程,在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时,均应遵守相应的施工及验收规范。o

13、规程(规定)规程(规定)比规范低一个等级。一般为行业标准,由各部委或重要的科学研究单位编制。呈报规范的管理单位批准或备案后发布试行。o 规程的内容不能与规范抵触,如有不同,应以规范为准。 随着设计和施工水平的提高,规范和规程每隔一定时间一定时间要进行修改。修改。工法工法o 是以工程为研究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先进技术与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方法。 它具有新颖、适用和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等特点。o工法内容:工法内容: 一般应包括工法特点、试用范围、施工程序、操作要点、机具设备、质量标准、劳动组织及安全、技术经济指标和应用实例等

14、。o工法分为工法分为: 一级(国家级) (由建设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 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认定。) 二级(地区、部门) 三级(企业)工法作用工法作用 工法制度自1989年在全国施工企业中实行,它具有指导施工企业施工与管理的一种规范文件,并作为企业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的重要标志。第一章 混合结构施工混合结构: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作承重结构的建筑 分类: 砖木结构 砖混结构 钢混结构施工过程: o 基础主体屋面及装修第一节 基础工程施工施工工序: 拟建建筑物的平面定位与基槽放线 挖土及清底 钎探 验槽及地基处理 (做垫层) 基础放线(验线)及立皮树杆 砌筑砖基础及暖气沟 铺设墙身防潮层 安设室内各种管线

15、基础及房心回填土 首层地面灰土垫层施工一、基础放线及开挖1、平面位置、标高(定位)利用已建房屋的位置 有时以城市规划局所给定的红线(1)、参加人员: 规划、业主、施工、监理(2)、施工方法: 先在槽外定标志桩 定标志板(上皮定位建筑物标高) 标志板上钉小钉标出轴线位置 从轴线向两方向量测用白灰洒出基槽边线 用水准仪定位基底标高(粗略检查时工地用白线拉线,木杆上画有标记量测) 2、开挖方式: 人工开挖(土方量小) 机械开挖(土方量大)3、采用机械开挖时注意: 挖深必须比基底标高浅,然后组织人工清底,以免机械开挖时扰动基底。 浅多少(留余量多少150-300150-300)根据技术水平、季节等因素

16、确定。技术水平低多留;雨季多留。二、钎探(基槽挖完后必要时立即进行)1、钎探目的: 检查地基下有无地质资料上未曾提供的硬(或软)下卧层以及土洞、暗墓等变化情况2、必须钎探的情况: (1)持力层显著不均匀 (2)槽底以下三米的深度内可能有软下卧层 (3)持力层可能分布有暗墓,特别是用肉眼检查或夯探检查不易发现时 (4)勘测报告中特别注明要进行钎探者3、严禁钎探的情况: (1)当持力层为不厚的粘性土,而下面是含承压水的砂层时,一旦刺透粘性土层就会发生涌砂现象而破坏基底。 (2)下面有电缆或水管4、钎探的方法钢筋或探钎: 直径22-25mm22-25mm的钢筋 钎尖呈60600 0尖锥状长1.8-2

17、.0m1.8-2.0m。 大锤: 重3.5-4.5kg3.5-4.5kg举锤离钎顶50-70cm50-70cm将探钎垂直打入土中。并记录每打入土层30cm30cm的锤击数。根据锤击数估计土的密实层度及土层内情况3003005003003003003001800-20005、钎孔布置槽宽b(m)钎孔排列方式钎孔深度(m)钎孔间距(m)b0.8 1.21.0-2.00.8 b 2.0 1.51.0-2.0b2.0 2.01.0-2.06、钎探记录: 钎探点平面位置 钎探点顺序编号 锤击数 将锤击数显著过多或过少的钎孔在平面位置上做上记号,然后再在该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如有异常情况,要认真进行处理。

18、三、验槽及地基处理1、参加人员: 业主、地质、结构设计、监理、质监站2、验槽时检查内容: 基槽深度、标高、平面尺寸、持力层情况打钎记录、有无软(硬)下卧层、坟、井、坑等。如有,要进行处理。四、基础施工1、形式: 砖基础 底部用砼、上部用砖的基础 毛石基础2、注意: 基础墙若留槎时必须留斜槎(P9图1-10) 设计的预留洞口随砌随留,避免后凿 砌筑砂浆用水泥,尽可能选用矿渣水泥或火山灰水泥,这两种水泥有较高的抗腐蚀性,能耐地面或地下水中腐蚀性介质的侵蚀。五、室内管线施工及回填土(一)室内管线1、室内地下管线包括: 冷水、热水、暖气、煤气、污水等管线。2、施工时间: 先地下、后地上(原则) 回填土前避免土方二次开挖,为后续施工创造了条件3、施工准备: 图纸、管道资料4、施工工作内容:管线铺设管线的水压试验(二)回填土1、填土方法: 人工填土手推车送土,以人工用铁锹、耙、锄等工具进行回填。从场地最低部开始回填,每层虚铺厚度, 用人工夯实:砂质土30cm30cm, 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