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12-21第十六章第十六章第十六章第十六章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分子发光分析法分子发光分析法分子发光分析法分子发光分析法分子发光分析法一、一、分子荧光与磷光产生过程分子荧光与磷光产生过程luminescence process of molecular 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二、激发光谱与荧光光谱二、激发光谱与荧光光谱excitation spectrum and fluore-scence spectrum三、荧光的产生与分子结构关系三、荧光的产生与分子结构关系 relation between fluorescence and mole
2、cular structure四、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四、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factor influenced fluorescence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分子荧光与磷光分子荧光与磷光分子荧光与磷光分子荧光与磷光分子荧光与磷光分子荧光与磷光molecularmolecularmolecular luminescenceluminescenceluminescenceanalysisanalysisanalysis molecular fluorescence molecular fluorescence molecular fluorescence and phosphores
3、cenceand phosphorescenceand phosphorescence2021-12-21一、荧光与磷光的产生过程一、荧光与磷光的产生过程一、荧光与磷光的产生过程一、荧光与磷光的产生过程一、荧光与磷光的产生过程一、荧光与磷光的产生过程 luminescence process of molecular fluorescence luminescence process of molecular fluorescence luminescence process of molecular 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phosphorescencepho
4、sphorescence 由分子结构理论,主要讨论荧光及磷光的产生机理。1. 1. 分子能级与跃迁分子能级与跃迁 分子能级比原子能级复杂; 在每个电子能级上,都存在振动、转动能级; 基态(S0)激发态(S1、S2、激发态振动能级):吸收特定频率的辐射;量子化;跃迁一次到位; 激发态基态:多种途径和方式(见能级图);速度最快、激发态寿命最短的途径占优势; 第一、第二、电子激发单重态 S1 、S2 ; 第一、第二、电子激发三重态 T1 、 T2 ;2021-12-212.2.2.2.2.2.电子激发态的多重度电子激发态的多重度电子激发态的多重度电子激发态的多重度电子激发态的多重度电子激发态的多重度
5、 电子激发态的多重度:M=2S+1 S为电子自旋量子数的代数和(0或1); 平行自旋比成对自旋稳定(洪特规则),三重态能级比相应单重态能级低; 大多数有机分子的基态处于单重态; S0T1 禁阻跃迁;通过其他途径进入(见能级图);进入的几率小; 2021-12-212.2.2.2.2.2.激发态激发态激发态激发态激发态激发态基态的能量传递途径基态的能量传递途径基态的能量传递途径基态的能量传递途径基态的能量传递途径基态的能量传递途径 电子处于激发态是不稳定状态,返回基态时,通过辐射电子处于激发态是不稳定状态,返回基态时,通过辐射跃迁跃迁(发光发光)和无辐射跃迁等方式失去能量;和无辐射跃迁等方式失去
6、能量;传递途径传递途径辐射跃迁荧光延迟荧光磷光内转移外转移系间跨越振动弛预无辐射跃迁 激发态停留时间短、返回速度快的途径,发生的几率大,发光强度相对大;荧光荧光:10-710 -9 s,第一激发单重态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基态;磷光磷光:10-410s;第一激发三重态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基态;2021-12-21S2S1S0T1吸吸收收发发射射荧荧光光发发射射磷磷光光系间跨越内转换振动弛豫能量l l 2l l 1l l 3 外转换l l 2T2内转换振动弛豫2021-12-21非辐射能量传递过程非辐射能量传递过程非辐射能量传递过程非辐射能量传递过程非辐射能量传递过程非辐射能量传递过程 振动弛豫振
7、动弛豫:同一电子能级内以热能量交换形式由高振动能级至低相邻振动能级间的跃迁。发生振动弛豫的时间10 -12 s。 内转换内转换:同多重度电子能级中,等能级间的无辐射能级交换。 通过内转换和振动弛豫,高激发单重态的电子跃回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 外转换外转换:激发分子与溶剂或其他分子之间产生相互作用而转移能量的非辐射跃迁; 外转换使荧光或磷光减弱或“猝灭”。系间跨越系间跨越:不同多重态,有重叠的转动能级间的非辐射跃迁。 改变电子自旋,禁阻跃迁,通过自旋轨道耦合进行。2021-12-21辐射能量传递过程辐射能量传递过程辐射能量传递过程辐射能量传递过程辐射能量传递过程辐射能量传递过程 荧光发
8、射荧光发射:电子由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基态( 多为 S1 S0跃迁),发射波长为 l 2的荧光; 10-710 -9 s 。 由图可见,发射荧光的能量比分子吸收的能量小,波长长; l 2 l 2 l 1 ; 磷光发射磷光发射:电子由第一激发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基态( T1 S0跃迁); 电子由S0进入T1的可能过程:( S0 T1禁阻跃迁) S0 激发振动弛豫内转移系间跨越振动弛豫 T1 发光速度很慢: 10-4100 s 。 光照停止后,可持续一段时间。2021-12-21二、激发光谱与荧光二、激发光谱与荧光二、激发光谱与荧光二、激发光谱与荧光二、激发光谱与荧光二、激发光谱与荧光(
9、( ( ( ( (磷光磷光磷光磷光磷光磷光) ) ) ) ) )光谱光谱光谱光谱光谱光谱 excitation spectrum and excitation spectrum and excitation spectrum and fluorefluorefluore- - -scencescencescence spectrum spectrum spectrum 荧光(磷光):光致发光,照射光波长如何选择?1.1.荧光荧光( (磷光磷光) )的激发光谱曲线的激发光谱曲线 固定测量波长(选最大发射波长),化合物发射的荧光(磷光)强度与照射光波长的关系曲线 (图中曲线I ) 。 激发光谱曲线
10、的最高处,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最多,荧光强度最大;2021-12-212.2.2.2.2.2.荧光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光谱荧光光谱( ( ( ( ( (或磷光光谱或磷光光谱或磷光光谱或磷光光谱或磷光光谱或磷光光谱) ) ) ) ) ) 固定激发光波长(选最大激发波长), 化合物发射的荧光(或磷光强度)与发射光波长关系曲线(图中曲线II或III)。2021-12-21200260320380440500560620荧光激发光谱荧光激发光谱荧光发射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磷光光谱磷光光谱室温下菲的乙醇溶液荧(磷)光光谱室温下菲的乙醇溶液荧(磷)光光谱2021-12-213.3.3.3.3.3.激发
11、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关系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关系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关系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关系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关系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的关系 a.Stokesa.Stokes位移位移 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之间的波长差值。发射光谱的波长比激发光谱的长,振动弛豫消耗了能量。 b. .发射光谱的形状与激发波长无关发射光谱的形状与激发波长无关 电子跃迁到不同激发态能级,吸收不同波长的能量(如能级图l 2 ,l 1),产生不同吸收带,但均回到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再跃迁回到基态,产生波长一定的荧光(如l 2 )。 c. . 镜像规则镜像规则 通常荧光发射光谱与它的吸收光谱(与激发光谱形状一样)成镜像
12、对称关系。 2021-12-21镜像规则的解释镜像规则的解释镜像规则的解释镜像规则的解释镜像规则的解释镜像规则的解释 基态上的各振动能级分布与第一激发态上的各振动能级分布类似; 基态上的零振动能级与第一激发态的二振动能级之间的跃迁几率最大,相反跃迁也然。 2021-12-21200250300350400450500荧光激发光谱荧光激发光谱荧光发射光谱荧光发射光谱nm蒽的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蒽的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2021-12-21三、荧光的产生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三、荧光的产生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三、荧光的产生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三、荧光的产生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三、荧光的产生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三、荧光的产生与
13、分子结构的关系 relation between fluorescence and molecular structurerelation between fluorescence and molecular structurerelation between fluorescence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1. 1.分子产生荧光必须具备的条件分子产生荧光必须具备的条件(1)具有合适的结构;(2)具有一定的荧光量子产率。 荧光量子产率():吸收的光量子数发射的光量子数 荧光量子产率与激发态能量释放各过程的速率常数有关,如外转换过程速度快,不出现荧光发射;2021-12
14、-212.2.2.2.2.2.化合物的结构与荧光化合物的结构与荧光化合物的结构与荧光化合物的结构与荧光化合物的结构与荧光化合物的结构与荧光(1)跃迁类型:* 的荧光效率高,系间跨越过程的速率常数小,有利于荧光的产生;(2)共轭效应:提高共轭度有利于增加荧光效率并产生红移(3)刚性平面结构:可降低分子振动,减少与溶剂的相互作用,故具有很强的荧光。如荧光素和酚酞有相似结构,荧光素有很强的荧光,酚酞却没有。(4)取代基效应:芳环上有供电基,使荧光增强。2021-12-212021-12-21四、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四、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四、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四、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四、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
15、四、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 relation between fluorescence and molecular structurerelation between fluorescence and molecular structurerelation between fluorescence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影响荧光强度的外部因素1.1.溶剂的影响溶剂的影响 除一般溶剂效应外,溶剂的极性、氢键、配位键的形成都将使化合物的荧光发生变化;2.2.温度的影响温度的影响 荧光强度对温度变化敏感,温度增加,外转换去活的几率增加。3. 溶液溶液pH 对酸碱化合物,溶液pH的影响较大,需要严格控制;2021-12-214.4.4.4.4.4.内滤光作用和自吸现象内滤光作用和自吸现象内滤光作用和自吸现象内滤光作用和自吸现象内滤光作用和自吸现象内滤光作用和自吸现象 自吸现象自吸现象:化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的短波长端与其吸收光谱的长波长端重叠,产生自吸收;如蒽化合物。 内滤光作用内滤光作用:溶液中含有能吸收激发光或荧光物质发射的荧光,如色胺酸中的重铬酸钾;2021-12-215.5.5.5.5.5.溶液荧光的猝灭溶液荧光的猝灭溶液荧光的猝灭溶液荧光的猝灭溶液荧光的猝灭溶液荧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路安全管理题库及答案解析
- 证券从业考试资格审查及答案解析
- 低压电工安全问答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xx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 开展系列健康咨询活动方案
- 空调临时水电施工方案
- 天津网络周咨询活动方案
- 2026甘肃省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秋季校园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嘉兴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乐山市金口河区2025年赴云南大学公开考核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8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辅警笔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退役军人服务授课课件
- 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书格式及写作范文
- 淮北矿业安全管理办法
- 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同伴模仿行为研究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家庭伦理小说知识点
- 联名合作授权协议书范本
- 营救小羊中班课件
- 跟岗干部管理办法中组部
- 乐理知识入门教学课件
- 建筑施工职业健康与安全防护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