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一)-企业不同成本对决策的影响 (2)_第1页
《管理经济学》(一)-企业不同成本对决策的影响 (2)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装 订 处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9年春季学期期末(2020.2) 管理经济学(一)主讲教师: 卿志琼一 、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1、企业不同成本对决策的影响2、厂商利润最大化目标与其他目标分析3、量本利分析的应用4、运用均衡价格理论分析某一商品的价格趋势5、政府税收对均衡价格的影响6、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与需求的交叉弹性7、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含义与应用8、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定价战略9、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消费决策10、需求法则与需求预测11、论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12、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13、机会成本与决策14、规模报酬递增、不

2、变与递减15、生产三阶段与管理决策16、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关系17、总利润、平均利润与边际利润18、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19、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20、盈亏平衡点与企业决策二、论文写作要求1、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2、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3、第1题第7题可以加副标题。比如,第7题,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含义与应用以钢铁企业为例。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论文字数要控制

3、在20002500字;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3、不接受纸质论文。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企业不同成本对决策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决定将影响企业的成本结构很长一段时间,成本结构将决定企业在短期内可以控制的成本空间,导致企业的成本的变化和企业经营活动的变化比例,和成本变化的固有特征会影响安德森(2003)如对数模型鲁棒性的

4、研究结论。本文的研究表明,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长期决策对短期决策的约束,就不能有效解释短期决策行为的规律性。一、引言按照通常的逻辑,企业成本是其经营活动的函数,当企业经营活动扩张时企业的成本随之增加,而企业经营活动收缩时企业成本随之降低。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注意到,企业成本与经营活动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成本随经营活动收缩而降低的速度要慢于随经营活动扩张而增加的速度,人们将此称之为成本粘性。成本粘性的研究引发了广泛关注,因为企业作为一个系统,其经营活动的开展取决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变化将影响到企业的管理者做出有针对性的资源配置调整,相关的决策逻辑和资源配置效率是管理会计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

5、更具体地来看成本粘性研究关注的基本问题是,在当期营业收入受到冲击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如何进行成本管理,主要包括营业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等的调整,其调整行为是否使企业短期成本的变化表现出成本粘性特征。那么成本粘性存在的基础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成本随经营活动的变化,在扩张和收缩时表现出非对称的特征,或者说是企业技术条件等客观原因所致,还是企业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所主导。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企业的成本粘性特征,通过经验数据分析企业的成本决策进而考察企业在环境变化时所表现出的柔性,并进一步观察这一特性随行业环境、企业特征以及时间维度的变化而存在的差异。本文的研究依然延续这一领域

6、研究的主要特点,借鉴anderson等(2003)的“对数-对数”模型,借助属性变量以检验企业成本粘性假说。二、文献回顾和分析性研究(一)文献回顾成本粘性的基础理论起源于德国,noreen和soderstorm(1997)通过一个小样本实证检验了这一现象。相关研究正式起源于anderson等(2003),他们的文章正式突破理论探讨而进入大样本检验成本粘性阶段,他们的研究方法成为了随后这一领域研究的主流方法。在他们的研究设计中,以企业总成本的对数作为自变量,营业收入的对数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从他们的回归分解结果来看,企业的总成本在企业经营活动(以营业收入为代理变量)扩张时增加的幅度显著大于在

7、企业经营活动收缩时的减少的幅度。anderson等(2003)将此解释为企业管理者仔细思维后决策的结果,成本的这种敏感性差异是由于企业管理者需要考虑资源再配置所涉及调整成本的高低,以及在需求持续下降时所引发的原材料投入下降和用工减少都需要时间和频繁调整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由此导致企业成本变动中表现出的成本粘性特征。那么成本粘性存在的基础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成本随经营活动的变化,在扩张和收缩时表现出非对称的特征,或者说是企业技术条件等客观原因所致,还是企业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所主导。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企业的成本粘性特征,通过经验数据分析企业的成本决策进而考察企业在环境变化时所表现出的柔

8、性,并进一步观察这一特性随行业环境、企业特征以及时间维度的变化而存在的差异。本文的研究依然延续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特点,借鉴anderson等(2003)的“对数-对数”模型,借助属性变量以检验企业成本粘性假说。anderson等(2003)的研究掀起了这一领域研究的热潮,他们所采用的方法为后续研究深入分析企业管理者有关企业成本管理的决策行为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指导。此后一大批研究尝试将成本粘性研究的结论予以推广。如anderson等(2004)、calleja等(2006)基于劳动力市场变化冲击研究了企业的成本粘性问题。近期也有些研究关注个别国家的成本粘性,如he等(2010)对日本的相关问题

9、的研究,uy(2011)对菲律宾的相关问题的研究,yukcu和ozkaya(2011)对土耳其的相关问题的研究,这些文献都主要关注企业总成本所表现出的成本粘性特征。banker等(2013)将国家之间企业成本波动性的差异归因于各个国家的法制和社会环境。其他的一些文献则认为企业产能的利用率(balakrishnan,2004),成本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balakrishnan和gruca,2008),盈余管理的动机(dierynck等,2012),公司治理(chen等,2012),以及销售波动的特点(banker等,2010)是导致企业成本与企业营业收入之间的非对称反应的主要原因。基于资本市场

10、的研究发现(如anderson等,2007)。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实证检验了由过去决策确定的成本结构会影响到当期成本粘性研究结论的稳健性。在本部分接下来的内容中,将进行相应的分析性推导。(二)标准对数模型设定中存在的缺陷在标准模型中,anderson等(2003)以总成本的对数为自变量,营业收入的对数为因变量为基础进行回归分析,并将他们之间的回归系数解释为成本相对于营业收入的弹性,或者说当收入变动1%时,总成本变动的百分比。模型可表示为模型1:ln(tci,t/tci,t-1)=+1ln(si,t/si,t-1)+2×dec×ln(si,t/si,t-1)+。其中tci,t表示公司i在第t期的总期间费用,si,t表示公司i在第t期的总营业收入,dec为属性变量,当企业本期营业收入相对上期增加时等于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