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的基坑讲课ppt概要_第1页
不错的基坑讲课ppt概要_第2页
不错的基坑讲课ppt概要_第3页
不错的基坑讲课ppt概要_第4页
不错的基坑讲课ppt概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坑勘察中的几个问题 主讲人:龙雄华概 述 基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大家都很熟悉,岩土工程勘察是为基坑设计提供岩土参数,不做勘察就不能提供设计参数,也无法完成优秀的、安全的、经济合理的基坑设计。这一点都知道,我们省的基坑工程技术规程中有专门一章岩土工程勘察。2004年版与2012年版中的岩土工程勘察有所变化,但总的变化不大,主要在5.1.3中第三款中强调了岩质基坑勘察应进行的工作,以及增加了第5条“了解当地基坑工程经验”和5.1.4条的“环境调查”。 本次讲座不是讲基坑工程技术规程中的岩土工程勘察,而是讲目前我们在基坑设计中所发现的基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几个问题,下面我主要对这几个

2、问题进行探讨,起抛砖引玉的作用。1、基坑工程的勘察范围及布孔和孔深要求 这条在本规程的岩土工程勘察5.2条中5.2.1、5.2.2说的比较清楚,但在实际工程中存在下列问题: 勘察范围不够,尤其是下面的地、县、州地区多以建筑轮廓线布钻孔,轮廓线范围外钻孔数量较少,当然存在旧城区拆迁等问题,达不到我们要求的勘察范围,特别是超深地下室,其所涉及的范围更大。 我自己曾经经历的某基坑工程,该基坑在武珞路上,两层地下室,天然地基,基坑挖深12米,如图: 河沟,淤泥150075003000杂填土Q 老粘土志留系泥岩3基坑底锚杆长度18米 该基坑工程设计时,只设计了一层锚杆,结果有一条边在离基坑10米左右存在

3、一条老的河沟,部分锚杆伸进河沟中,锚固力不够,所以后面又加了一层锚杆,再比如武昌某基坑工程,如图: Q 老粘土3级阶地级阶地Q 粉质粘土4Q 淤泥质土4Q 粉土夹粉细砂4 场地为三级阶地前缘与一级阶地后缘,基坑位于老土中,而坑外就是一级阶地的东西。 勘察孔深度不够 如下面的某市的基坑工程,该场地为一层地下室,开挖深度6米,基坑周边钻孔深度为15米,但由于该场地25米范围内为淤泥及淤泥质土,Ps值为0.5MPa左右,所以该基坑设计时所涉及的深度远远大于15米。天汉软件计算的结果如下:杂填土,C:5kPa,:15度粘土,C:10kPa,:6度(-1.00)(0)无限均布q=15.0kPa“天汉”喷

4、锚支护设计软件(V2005.1)整体稳定性分析结果图(圆弧滑动法)临时支护结构调整系数:1.00工程名称:未命名重要性等级:一级计算剖面:未编号12345678K(1)=1.490K(2)=1.355K(3)=1.269K(4)=1.206K(5)=1.162K(6)=1.373K(7)=1.321K(8)=1.280600030000地面:22.000m基底16.000m边坡整体稳定性分析结果表(自动搜索通过该深度的最危滑弧)序号经过深度(m)圆心X坐标(m)圆心Y坐标(m)滑弧半径(m)安全系数最小值评价第1滑弧2.0-2.20.88.21.490满足规定第2滑弧3.0-4.82.711.

5、61.355满足规定第3滑弧4.0-7.64.615.01.269不满足规定第4滑弧5.0-10.35.918.21.206不满足规定第5滑弧6.0-13.15.920.61.162不满足规定第6滑弧7.0-7.15.912.91.373满足规定第7滑弧8.0-8.25.913.91.321满足规定第8滑弧9.0-9.25.914.91.280不满足规定临 时 支 护 结 构 调 整 系 数 : 1 . 0 0工 程 名 称 : a a重 要 性 等 级 : 一 级计 算 剖 面 : 未 编 号朗 肯 理 论 模 式总 应 力 法被 动 土 压 力 折 减 系 数 : 1分 工 况 计 算按

6、撑 锚 状 态 分 析弹 性 抗 力 法 : 无 限 均 布 q = 1 5 . 0 k P a( 1 ) 杂 填 土 C a : 1 0 . 0 k P a a : 1 5 . 0 度( 2 ) 淤 泥 质 土 C a : 1 0 . 0 k P a a : 6 . 0 度 C p : 1 0 . 0 k P a p : 6 . 0 度计 算 简 图“ 天 汉 ” 桩 墙 撑 锚 设 计 软 件 ( V 2 0 0 5 . 1 )250001 0 0 01000250006000桩 顶 0 . 0 0 0 m001501503003004504500369121518212427土压力(kP

7、a)深度(m)EaaEp1-50-500050501001000369121518212427位移(mm)深度(m)aS1004004008008000369121518212427弯矩(KN.m)深度(m)aM1002002004004006006000369121518212427剪力(KN)深度(m)aQ1桩墙撑锚结构弹性抗力法计算结果图(天汉V2005.1)纵向每延米计算结果(标准值、计算深度=6m)项目名称: aa未编号剖面开挖深度=6.0m按悬臂结构计算分析共分1工况(a=1,b=0)土压力按朗肯理论计算(总应力法)aSmax=197mm(d=0m、step=1)aMmax=140

8、6KN.m(d=11.4m、step=1)aQmax=276KN(d=7.2m、step=1)被动区最小抗力安全系数:aKtk_min=1.003(step=1、1.5,不满足)aEptk=4413.4KN(step=1) aEp=4429.5KN(step=1)没有进行逆工况分析桩排结构设计参数:间距=1.5m、D=1m、设计桩长=25.0m、嵌入深度=19.0m、大于弹性桩长的特征深度4/a=16.2m、桩身弯矩设计值:(正工况)=2846KN.m2、勘察手段及试验方法存在问题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现场都采用最单一、最经济的勘察手段和方法,比如基坑工程都位于地表及一定深度,最好的勘察方法就是

9、采用原位测试与钻探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和手段,连续贯入的原位测试能准确查清地层纵向上的分布规律和微小变化,所以如土质基坑最好是布置些静力触探孔或动力触探孔,安能准确查明土层的分布规律和变化,当然粘性土类或砂性土类,而杂填土及碎石类土则采用动力触探。 钻探则主要通过取样及土工试验求取物理力学参数,这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它的缺点是由于扰动对其断面的变化情况而差于静探和动探。 而基岩基坑的勘察手段就更为单一,钻探仅仅只能判定岩性及岩石的力学参数,而往往我们所要求的结构力学参数很难求得,这不是通过简单的钻探取样能解决的,钻探取样最能知道岩层产状,如有条件的时候(如山区),还是要通过地质测绘来统计岩层各结构

10、的情况。 我们现场考虑的岩石还主要只原岩,而不是基坑开挖后(及卸荷后),岩体强度的降低情况,比如下面有一组数据说明,岩体卸荷后各项指标都大大降低。 由此可见,基岩地区基坑开挖及卸荷后,原岩力学性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其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同意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加之卸荷裂隙的产生发展,其结构面的情况就要更加复杂了。我在鄂西见过一个工程,如图: 沿江大道长江1000018F18F13000支护方桩长江自然地面红砂岩8000倾斜10cm18F挖孔桩支护方桩 该工程场地为三叠系红砂岩,为一处山的斜坡地带,由于市政需要,开挖一条道路,卸荷高度10-13米,卸荷前打了支护桩,为方桩1.5X2.05,嵌入基

11、岩大于10米,悬臂约8.0米,还建房约18层,房子为挖孔桩,桩长为5米,桩底置入红砂岩中等风化层上,桩底与支护桩顶齐平,道路开挖后房屋产生水平位移,房屋产生水平位移及倾斜,其原因分析,排除深层滑动的嫌疑,唯有可能就是卸荷变形的产生。 3、分层不合理或不精细 我们这里所讲分层不合理主要是针对基坑工程的地层分层,我们知道在房建中如采用桩基础,我们对地层的分层的可能要粗犷些,这样即使有些出入,对工程桩的侧摩阻力值影响不大,况且桩基要通过试桩来确定桩的承载和变形性能,但对基坑工程来说,合理的分层对基坑工程的安全和经济造价有很大的关系。如图: 这里除了一级阶地表层的地层分层问题,实际上三级阶地Q3老粘土

12、也同样存在分层不够精准的问题,比如:4、参数是否合理 如恩施某工程为一层地下室,上部5米左右为杂填土,勘察报告给出的C、值为:C=5kpa, =6,如果按此放坡进行计算,5米的基坑即使采用1:2.0放坡,理论计算算不过去,当放坡坡比为1:3.5时理论才能计算过去,这在实际情况中显然是不合理的。如下图:1素填土,C:5kPa,:6度2粉质粘土,C:21kPa,:11度3卵石,C:0kPa,:28度(-5.00)(-7.20)(-12.40)(0)无限均布q=15.0kPa“天汉”喷锚支护设计软件(V2005.1)整体稳定性分析结果图(圆弧滑动法)临时支护结构调整系数:0.90工程名称:恩施重要性

13、等级:三级计算剖面:12345678K(1)=0.879K(2)=0.754K(3)=0.674K(4)=1.193K(5)=1.286K(6)=1.400K(7)=1.577K(8)=1.728500010000地面:418.300m基底413.300m边坡整体稳定性分析结果表(自动搜索通过该深度的最危滑弧)序号经过深度(m)圆心X坐标(m)圆心Y坐标(m)滑弧半径(m)安全系数最小值评价第1滑弧2.0-1.91.84.30.879不满足规定第2滑弧3.0-3.43.06.50.754不满足规定第3滑弧4.0-4.93.78.30.674不满足规定第4滑弧5.0-7.14.710.11.19

14、3满足规定第5滑弧6.0-4.83.09.01.286满足规定第6滑弧7.0-5.73.810.81.400满足规定第7滑弧8.0-6.83.511.51.577满足规定第8滑弧9.0-7.03.112.11.728满足规定1素填土,C:5kPa,:6度2粉质粘土,C:21kPa,:11度3卵石,C:0kPa,:28度(-5.00)(-7.20)(-14.20)(0)无限均布q=15.0kPa“天汉”喷锚支护设计软件(V2005.1)整体稳定性分析结果图(圆弧滑动法)临时支护结构调整系数:0.90工程名称:朝泰丽水湾重要性等级:三级计算剖面:EF段123456789K(1)=1.263K(2)=1.059K(3)=1.157K(4)=1.678K(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