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厂工程清水联动试车方案_第1页
再生水厂工程清水联动试车方案_第2页
再生水厂工程清水联动试车方案_第3页
再生水厂工程清水联动试车方案_第4页
再生水厂工程清水联动试车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清河第二再生水厂工程清水联动试车方案目录一、试车准备工作IV1、土建条件IV2、技术条件V3、电气条件V4、给排水照明通讯系统条件V二、清水联动水源启动VI三、试车工艺流程VII1、清水联动工艺流程简述VII2、清水联动各单元主要阀门切换操作VIII(1)、2系二沉池单元VIII(2)、粗格栅单元VIII(3)、细格栅及曝气沉沙池单元IX(4)、初沉池单元X(5)、AAO生物池单元XI(6)、二沉池XI3、清水联动数据记录表XII四、过水能力测验XII1、测试目的XII2、构筑物各单元过水能力一览表XIII3、过水能力测试XIII(1)、粗格栅XIII(2)、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XIII(3)、

2、初沉池XIV(4)、生物池XIV(5)、二沉池XIV4、过水能力各单元设备运行时间一览表XIV五、参加人员及主要工作六、安全应急预案七、清水联动完毕后下一阶段准备工作要求XV1、土建条件XVI2、技术条件XVI3、电气条件XVI4、物料准备XVI清河第二再生水厂预处理系统(粗格栅、细格栅、初沉池)生化池1系-A池、二沉池已具备清水联动条件,根据调试计划可以进入第三阶段即单系列可以进入48小时(2天)清水联动调试阶段。为保证清水联动顺利进行,特制定此试车方案。一、试车准备工作1、土建条件清水联动测试单元污水处理设施的各主要构、建筑物(粗格栅、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初沉池、1系生物池-A、1系二沉池

3、)和工艺管线均按设计要求全部竣工,进行完有关的功能试验,并符合设计要求,各附属构筑物、管线等经验收并合格。所有建、构筑物土建施工完毕,符合设计要求;池体防腐完成,池体沟盖板齐全,地面平整清洁,并通过单项验收。所有管线,以及其相应的阀门井等均需完成,并满足设计要求,并通过验收。所有污水处理的工艺渠道、构筑物内均应进行清扫,避免遗留各种建筑垃圾及施工机械等杂物。管道内杂物、泥渣、灰土、浮尘等清理、冲洗、吹扫完成,达到投入使用要求。车间内脚手架应拆除,无关杂物清理干净,道路畅通,无障碍物。临时封堵已经完成(如下图)。1系二沉池 2系二沉池封堵从左向右进行编号分别为1、2、3、4、5、6、7、8。1号

4、为临时污水管线封堵,2号为正式管线封堵,4号为工艺退水管线封堵,其余为污水排空管线封堵。清水联动阶段封堵为1、2、3、4、5、6、7、8。污泥投加阶段封堵为2、3、5、6、7、8。2、技术条件 各单位工程(或单体、单机)的施工图、资料及单机调试的有关数据,机电设备、控制仪表的操作使用说明书均应在清水联动前整理完毕,并将有关资料事先提交给业主。监理和调试各个相关职能组了解相关参数,调试职能组能根据调试要求熟练调整各参数。 设备厂家将各设备参数调整完毕,各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3、电气条件过渡电源方案可满足清水联动的用电要求。 各单元流量计、液位计安装完毕,满足调试要求。 各单元电动阀门具备就地控制

5、开启条件。4、给排水照明通讯系统条件2系二沉池蓄水满足联动调试水量要求。 排水沟道清理干净,排水通畅。 车间内及巡查区域照明正常。二、清水联动水源启动根据各构筑物存水情况及构筑物运行情况,计算系统循环水量如下:构筑物构筑物容积(m3)1系列存水状态(m3)构筑物运行情况1系列构筑物满水,需补水量(m3)备注粗中格栅80004条进水渠道800进水泵房100002座进水泵室1000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300006条进水渠道;3系列曝气沉砂池3000初沉池(1系列)1497611981初沉池(1系列)2995存水80%1系列-A生物池3960026400(A)1系列-A生物池13200存水66%1系列

6、二沉池34272308451系列二沉池3427存水90%合计936486922624422将2系列二沉池内的清水作为清水联动的启动水源,水量约为34272 m3。故运行的构筑物注满水后(1系列),系统循环水量为34272-24422=9850 m3,即进水泵抽升水量约为9850m3。污水管线现存水10000m3。三、试车工艺流程1、清水联动工艺流程简述打开2系二沉池放空阀,清水通过污水管流入抓爪格栅、粗格栅渠道,通过两道格栅后经提升泵提升进入细格栅渠道及曝气沉砂池,沉砂池出水经初沉池,然后进入A/A/O生物池,生物池出水进入二沉池,二沉池出水经厂区超越管最后回到粗格栅渠道前进水井。根据系统内存

7、水情况,清水联动过程中粗格栅运行4条渠道,进水泵运行2台(每泵室内1台),细格栅运行6台,曝气沉砂池运行3系列,初沉池运行1系列(运行24小时后切换至2系列运行),生物池运行1系列-A,二沉池运行1系列。2、清水联动各单元主要阀门切换操作(1)、2系二沉池单元2系二沉池共有9个放空阀,自东向西对放空阀门进行编号19,清水联动时,打开2系二沉1、3、4、5、6、7、9号放空阀门,清水通过污水管进入粗格栅单元。2系二沉池有效容积为34272m3,通过打开1、3、4、5、6、7、9号其中的放空阀控制组格栅进流量。放空阀为手动操作,为保证后续液位较高时能及时关闭调整阀门建议将放空阀开度控制在50%。放

8、空阀开启的数量通过粗格栅的液位进行控制。加强对泄空井的巡视,防止管线冒水。根据二沉池泄空情况及时关闭泄空井阀门。(2)、粗格栅单元序号名称单位数量1 粗格栅前溢流手电动闸门台12粗格栅进水手电动闸门台43 粗格栅出水手电动闸门台44进水泵房连通手电动闸门台15粗格栅进水阀叠梁闸台4打开4条渠道粗格栅溢流手电动闸门,打开粗格栅进水叠梁闸及手电动闸门,打开粗格栅出水手电动闸门及进水泵房连通手电动闸门,清水流经粗格栅进入进水泵房。清水经进水提升泵进入细格栅单元。进水泵开启通过现场人员根据液位进行手动控制。联动调试时抓爪格栅、粗格栅同时开启。粗格栅进水渠道自东向西进行编号14号(即

9、渠道进出水阀门根据渠道进行14编号,清水联动时粗格栅进水渠道阀门1、2、3、4全开。进水泵房进水泵自东向西进行编号18号,现阶段2、7号进水泵具备使用条件,清水联动时优先就地开启2号进水泵,当一台进水泵不能满足进水要求时手动开启7号进水泵。(3)、细格栅及曝气沉沙池单元序号名称单位数量1细格栅进水叠梁闸台62细格栅出水叠梁闸台63细格栅溢流手电动闸门台14细格栅进水连通手电动闸门台15细格栅出水连通手电动闸门台16曝气沉砂池进水手电动闸门台67曝气沉砂池出水连通手电动闸门台28曝气沉砂池出水超越手电动闸门台19曝气沉砂池总出水手电动闸门台1关闭细格栅溢流手电动闸门,打开细格栅进水叠梁闸及手电动

10、闸门,打开细格栅出水手电动闸门及细格栅出水连通手电动闸门,清水流经细格栅进入曝气沉砂池。打开曝气沉砂池进水阀手电动闸门,打开曝气沉砂池出水连通手电动闸门,关闭曝气沉砂池出水超越手电动闸门,打开曝气沉砂池总出水手电动闸门。清水流经曝气沉砂池进入初沉池。细格栅清水联动的同时对细格栅冲洗系统进行相应的调试并连续运行。细格栅进水叠梁闸及出水叠梁闸自动向西分别进行编号13。曝气沉砂池共3个系列,6条渠道。自东向西进行编号13,曝气沉砂池进、出手电动闸门分别编号为X-X,(如1系1渠进水手电动闸门编号为1-1,1系1渠出水手电动闸门1-1; 2系1渠进水手电动闸门编号为2-1,2系1渠出水手电动闸门2-1

11、)。当调试那一系列时,开启对应的桥式除砂机。(4)、初沉池单元序号名称单位数量11系初沉池进水叠梁闸台122系初沉池进水叠梁闸台131系初沉池进水渠手电动闸门台1242系初沉池进水渠手电动闸门台125初沉池出水渠连通叠梁闸台56初沉池分配井进水叠梁闸台37初沉池出水渠溢流叠梁闸台18初沉池分配井溢流叠梁闸台19初沉池出水手电动闸门台3打开1系初沉池进水叠梁闸,打开1系初沉池进水渠手电动闸门,打开初沉池出水渠连通叠梁闸,关闭初沉池出水渠溢流叠梁闸及出水分配井叠梁闸,打开2#出水手电动闸门。曝气沉砂池出水进入初沉池进水井,清水流经渠道进入出水渠,经分配井进入出水井,流经2#手电动闸门进入生物池。运

12、行6小时候后切换到2系。打开2系初沉池进水叠梁闸,打开2系初沉池进水渠手电动闸门,打开初沉池出水渠连通叠梁闸,关闭初沉池出水渠溢流叠梁闸及出水分配井叠梁闸,打开2#出水手电动闸门。曝气沉沙池出水进入初沉池进水井,清水流经渠道进入出水渠,经分配井进入出水井,流经2#手电动闸门进入生物池。清水联动阶段,开启对应系列进水渠推流搅拌机、刮泥机。初沉池分为2个系列,每个系列12条渠道,相邻两条渠道连通共用一个刮泥机。故清水联动阶段单独测试时同时开启两个渠道相应进水阀门。每个系列初沉池自北向南进行编号112,1系初沉池相应进水手电动阀编号为1-X,2系二沉池相应进水手电动阀编号2-X。初沉池出水渠连通叠梁

13、闸共5个自北向南进行编号15。初沉池分配井进水手电动阀自北向南进行编号13。初沉池出水井出水手电动阀自北向南进行编号13。1号阀门对应2、4系生物池,2号阀门对应1、3系生物池,3号阀门对应5系生物池。清水联动阶段只启动1系生物池,故只需开启2号手电动阀,其它手电动阀处于关闭状态。(5)、AAO生物池单元序号名称单位数量1.1系生物池预缺氧进水手电动闸门台22.1系生物池污泥回流阀手电动闸门台231系生物池厌氧进水阀手电动闸门台24.1系生物池缺氧区进水阀手电动闸门台24.1系生物池出水手电动闸门台2打开1-A系生物池预缺氧进水手电动闸门、1-A系生物池污泥回流阀手电动闸门、1-A系生物池厌氧

14、进水阀手电动闸门、1-A系生物池缺氧区进水阀手电动闸门、1-A系生物池出水手电动闸门,初沉池出水进入生物池,清水流经预缺氧区、厌氧区、第一缺氧区、第一好氧区、消氧区、第二缺氧区、第二好氧区,溢流进生物池出水井,进入二沉池。1系生物池分为两个镜像AB系统,每个系统有自己单独的阀们,故对AB系统编号分别为A系统预缺氧进水手电动闸门、B系统预缺氧进手电动闸门,其它阀门同理进行编号。生物池进行清水联动时,曝气鼓风机按照设计负荷开启。鼓风机共8台,自南向北进行编号18,7、8号鼓风机现具备启动条件,清水联动时2台鼓风机运行。连续开启内回流泵,视情况开启外回流泵。(6)、二沉池序号名称单位数量11系二沉池

15、进水渠联通叠梁闸台121系二沉池进水手电动闸门台1431系二沉池浮渣排放手电动闸门台241系二沉池套筒阀台2851系二沉池放空手阀台9打开1系二沉池进水渠联通叠梁闸、1系二沉池进水手电动闸门、1系二沉池套筒阀,关闭1系二沉池浮渣排放手电动闸门、1系二沉池放空手阀。清水经二沉池进水分配渠进入二沉池,经出水堰进入超越管到达粗格栅。1系二沉池共14个渠道,1系二沉池进水手电动闸门自东向西进行编号114号。1系二沉池浮渣排放手电动闸门自东向西进行编号12。1系二沉池放空手阀东向西进行编号19。1系二沉池套筒阀自动向西进行编号128号。3、清水联动数据记录表(清水联动设备、阀门记录表见附件)四、过水能力

16、测验1、测试目的在清水联动过后期(1天时间),不投加任何PAC及甲醇的情况下,测定各构筑物过水能力。2、构筑物各单元过水能力一览表本厂设计规模500000m3/d,流量变化系数Kz=1.38,最大处理能力为690000m3/d。计算各构筑物处理能力,如下表统计:单位:m³/h构筑物名称项目设计处理能力峰值处理能力备注粗中格栅单渠流量520967714条渠道细格栅单台流量521071904用2备曝气沉砂池单系列流量694495833系列(2条/系列)初沉池单渠流量86711972系列(12渠/系列)生物池(A或者B)单渠流量208328755系列(2渠/系列)二沉池单渠流量298411

17、5系列(14渠/系列)3、过水能力测试构筑物峰值测试阶段,根据泵房液位情况,尽量保证1台进水泵工频运行,控制流量在各构筑物测试峰值范围内。(1)、粗格栅开启一条渠道运行进行测试,每条渠道峰值测试时间为6小时。(2)、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细格栅单渠道峰值处理能力为7190 m³/h,曝气沉砂池单系列峰值处理能力为9583 m³/h。根据现阶段水量平衡表曝气沉砂池半个系列4791.5 m³/h进行峰值测试。细格栅开启一条渠道运行进行测试,每条渠道峰值测试时间为4小时。曝气沉砂池每条渠道峰值测试时间为4小时,此阶段吸砂泵关闭。曝气沉砂池峰值测试时观察渠道及除浮渣设施的运行

18、状态,防止溢水。(3)、初沉池初沉池单池的峰值流量为1197m³/h,同时开启4条渠道的峰值流量为4788 m³/h。开启进水泵,变频控制进水泵流量为4788m³/h进行峰值测试能力。初沉池全部进行峰值能力测试,4条池组的峰值测试时间为4小时。初沉池峰值能力测试时应观察池组运行情况,浮渣管运行情况,出水堰跌落情况。(4)、生物池生物池单池的峰值流量为2875m³/h,同系列2座池同时开启的峰值流量为5750m³/h,在清水联动前期,可进行1系列生物池峰值测试。(5)、二沉池二沉池单池的峰值流量为411m³/h,同时开启10条渠道的峰值

19、流量为4110m³/h,因此峰值测试阶段只需要开启1台进水泵,变频控制流量为4110 m³/h。运行12小时后,调换4条池组。观察池组运行情况,浮渣管运行情况,出水堰跌落情况。4、过水能力各单元设备运行时间一览表设备名称运行状态总时间抓爪格栅一条渠道运行6h后切换到另一条渠道运行。24h回转格栅每台回转格栅运行6h后切换到另一台回转格栅运行。24h螺旋输送机不运行进水提升泵1台进水泵每台运行24h。24h孔板格栅一台孔板格栅运行4h后切换到另一台孔板格栅。24h反冲洗水系统24小时连续运行。24h栅渣压榨机不运行桥式吸砂机不运行砂水分离器不运行初沉池刮泥机同时开启4台刮泥机

20、运行4h后切换到另外4台刮泥机24h鼓风机24小时连续运行(2台)24h搅拌机24小时连续运行24h二沉池刮泥机同时开启10台刮泥机运行12h后切换4台刮泥机运行12h24h二沉池套筒阀24小时连续运行24h五、参加清水联动运行人员及主要工作:设备厂家技术人员设备供货单位人员设备安装单位人员总包单位人员监理单位人员建设单位运行人员以上各方在各相关单体建筑设置相应负责人,保证通讯畅通且48小时有人值守。人员提前2小时到岗,对联动运行涉及的闸阀状态进行核查,汇报核查结果并做好运行记录。六、安全应急预案现场配备救援人员、机械和车辆,救援物资如救生圈和救生衣,保险绳,软梯等,危险区域设置警戒标志或拉警

21、戒线。清水联动完毕后下一阶段准备工作要求1、土建条件根据调试要求,二沉池后续所需土建施工完毕,符合设计要求;池体防腐完成,池体沟盖板齐全,地面平整清洁,并通过单项验收。所有管线及放空井,以及其相应的阀门井等均需完成,并满足设计要求,并通过验收。二沉池周围污泥投加泄空井管线,污泥循环沿途中的部分泄空管线进行封堵完成。 道路具备污泥运输条件,污泥投加点相应临时措施准备完毕。2、技术条件 设备厂家设备参数调整完毕,完成设备交底和培训。 设计院完成工艺技术参数交底。 监测分析技术确定(检测项目、取样点、取样频次、检测方法)。 污泥接种方案通过审核,具备实际操作能力。3、电气条件 各单元流量计、液位计安

22、装完毕,满足调试要求。根据工艺要求,各单元达到安装条件的分析仪表安装完毕,并具备使用条件。4、物料准备种泥源、种泥运输车辆联系完毕。 安全用具、投泥工具准备完毕。 泵类设备调试记录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编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设备所在系统试运行时间试验自 年 月 日 时 分起至 年 月 日 时 分试运行性质空负荷试运行;负荷试运行序号检测项目主要技术要求试验结论1盘车检查转动灵活,无异常现象2泵轴同心检测应在一条直线上3有无异常音响无异常噪音、声响4轴承温度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大于80°C5有无异常振动、无异常振动、温升6泵的安全保护和电控装置及各部分仪表是否灵敏、正确、可靠均灵敏、正确、可靠7电机电压、电流有无异常无异常8振动值9电机的绕组温度10机器各部位的紧固情况无松动现象11泵轴封处有无泄漏机械密封的泄漏量不大于5mL/h12泵的转速和试转时间 ( 小时 )综合结论: 合格 不合格操作人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供货单位指令接收及执行记录表附表8 - 1. 年 月 日时间指令记录操作记录备注指令人设备指令内容受指令人执行情况响应程序操作人格栅运行记录表附表8 - 2. 年 月 日运行时间电机减速机转鼓有否卡阻现象记录人设备编号噪音振动电流温度噪音振动润滑设备型号开机时间关机时间控制方式运行总时间其他:高压泵润滑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